APP下载

重庆市农副产品企业冷链物流现状及优化

2016-07-11唐雅頔

市场观察 2016年6期
关键词:电子商务平台农副产品冷链物流

【摘要】随着我国经济不断地增长,人均收入的提高与电子商务平台的发展,农副产品不再是以前简单地从农户手中到普通家庭中,而是通过各式各样的平台和方式把来自全国各地的农副产品快速便捷地送到消费者的手中。

【关键词】重庆市;农副产品;冷链物流;电子商务平台;信息技术

作为西南城市的重庆在农副产品资源丰富,价格实惠,但由于地理原因,重庆的农副产品在物流环节上仍存在着许多的浪费,成本过高,时间过长等问题。并且消费者对农副产品的新鲜程度的要求和物流卫生的要求也有所提高。因此,了解重庆市农副产品的物流现状与冷链物流现状以及如何优化重庆市农副产品冷链物流是十分必要的。

一、引言

(一)重庆农副产品现状概述

现在农副产品已经迎来了一个蓬勃的发展趋势,不仅有国家政策的扶持,并且现在鼓励农村电商的发展。2014年我国共有各类涉农电商3.1万家,其中涉农交易类电商有4000家,而重庆的也有各类线上线下的农副产品销售中心和销售网点。重庆的农副产品资源十分的丰富,重庆属于亚热带季风性湿润气候,年平均气温在18摄氏度,即使在冬天,最低平均气温也在7摄氏度左右。重庆主要的果树作物有柑橘、龙眼、柚子、梨、桃子、枇杷等,几乎每一个区县都有自己的特色农副产品。有自己的特色水果产业和蔬菜产业,地处三峡库区重庆还有丰富的水产渔业和畜牧产业。其中重庆涪陵作为世界三大泡菜之一的生产地,拥有全国最大的榨菜产业带。而渝东南和渝西地区则以生猪养殖作为重庆的优势产业实现农副产品经济增长。

重庆位于中国西南部,东接湖南湖北,西靠四川,北临陕西,南面贵州。有嘉陵江、乌江、沱江都汇入了长江,雨水资源丰富。但由于重庆的地形地貌多属于山地丘陵,而且农副产品的生产基地几乎都不是在主城区周边,往往都是在离重庆市区路途较远的区县。

(二)农副产品冷链物流概述

冷链物流(cold chain logistics)指的是在生产,贮藏运输,销售,到消费者的手中前的任何环节都需要处在一个规定的低温环境或是一定温度下。而农产品冷链物流则指的是在生产采摘,贮藏运输,销售中都处于一个低温环境,使得水果、蔬菜、肉、奶制品、水产品等生鲜农副产品都保持它原来的新鲜程度,没有腐烂和口感受到影响。冷鲜产品需要的温度环境要求很高,普通的温度不仅会导致产品的口感变差,甚至会导致产品腐烂,发生卫生安全问题。而这就要求很高的物流管理和技术管理,一般的电商会将冷链物流外包给第三方物流,不会自己直接自营。现在在国内做的比较成功的第三方物流企业就是顺丰的冷链物流。而现在的市场表现出将冷链物流外包给第三方物流是可能是现在农村电商和农副产品电商的最佳选择。

二、重庆农副产品物流现状

(一)重庆的物流现状

重庆市是新中国成立以来的第四个直辖市,更是西南地区唯一的直辖市,近年来重庆的飞速发展也为重庆的各类基础设施作强有力的资金来源。重庆不仅是水上航路的西南地区中心点,更是在2011年响应国家“一带一路”政策,首先开通渝新欧铁路,将重庆直接与欧洲联系起来,只需要半个月的时间就可以将重庆的货物运输到欧洲德国杜伊斯堡。在交通环境上可以说是具有巨大的优势,水路有长江航线直接通往沿海和海外。而航空也有重庆渝北空港,万州机场和黔江机场,未来还会有武隆仙女山机场,每天都有上百千条航线从重庆出发到达全国各地和世界各地。水陆空的交通都十分的方便,而且重庆也相应配备的有寸滩保税区和西永保税区,西部物流园区,著名的渝新欧铁路的起点就是在西部物流园区。而且重庆也把渝北空港口岸,寸滩口岸和团结村联系在一起,将实现陆转空运,陆转水运,水轉陆运三大交通互换。重庆市内各区县在近年来开通了不少的高速公路,高速公路里程超过1909公里,一级公路600公里,各区县之间的联系也更加紧密和方便。但是重庆多山林,隧道繁多,虽然有高速公路,但是城乡之间道路老化,有些到种植户家里的道路甚至还没有开通,光靠公路运输花费的时间也较为多。

重庆市区现在有观音桥蔬菜批发市场,重庆盘溪蔬果批发市场,重庆菜园坝水果市场,双福国际农贸城等多个农产品批发市场,而各区县也有自己的物流基地,也有专门的农产品批发中转地。但是重庆现在对农产品收购的企业太少,养殖户不能及时获取信息,农副产品企业只能吸收一部分的产品,收购量太小。小面积种养殖户还未意识到农村电商的重要性,依旧靠简单的上门推销来销售自己的产品,或者是自己提供物流服务,只能在小范围内经营。

重庆现在有专门从事冷藏物流的企业有大概20到30多家左右,数量较少,行业竞争力小。承包大型冷链物流的较多,或者是冷冻肉类,水果较少,或者是销往外地的蔬菜水果肉类。很少有企业是专做农产品电商的外包,基本上电商平台上的鲜活农副产品都是顺丰公司在运送。

(二)重庆农副产品的冷链物流现状

专门从事农副产品的冷链物流企业也较少,企业规模较小,不具备有竞争优势。冷链物流的设备太少,不够大批量的使用。重庆的农副产品种类繁多,而且各地的生产时间不太相同,要求的温度也有区别,农副产品最容易在运输过程中由于技术不当,时间太长,温度不够而造成损失。由于冷链物流的成本要比普通的物流运输要贵,一般的农户很少采用冷连物流,都是用普通的传统运输方式运输。包装不够符合冷链运输的标准,对于该使用冰袋的却不使用,而运输人员在运输和交付消费者或者分销商之前总是不注意保护产品的外包装。甚至将包裹随意乱扔,或者延长交货时间,使产品腐烂。农副产品的逆向冷链物流方面空缺大,产品基本无法实现退货只能由购买者直接处理。

重庆的冷链物流起步较晚,更不用说需要资金来投入的冷链物流,如果是大型的农副产品企业一般在重庆市内多数都是使用的自营物流或者自有物流,不会依靠第三方物流企业。多数企业觉得这样不仅可以自己控制运输的时间和掌握货物运输的地点可以随时监控产品的位置更好为消费者服务,但针对于农村电商的第三方冷链物流还太少,营业地区也少。

三、优化重庆农副产品冷链物流模式

(一)选择适合的物流方式

从重庆的硬件设施来看,重庆的物流设施的基本条件是基本有了,而且在对国内外的物流设施相较其他城市来说是非常具有优势的。但是从种植地到达配送中心或者是企业收购的话,这阶段的物流不仅是最先得更是最需要最早就开始低温储藏的。特别是有些企业,是通过收购不同种养植户的产品的话,由于每个种养殖户的设施条件都不一样,产品有可能在最开始就会腐烂或者损失。像这样的话,企业一定要加强对种养殖户的管理和冷链物流知识的教育。让他们只用正确的冷链包装方法,确保损失降到最低。这种企业一般都是投资较小没有自己的种养殖基地的轻公司。但是如果是自己有养殖基地的农村电商,为了避免出现货物的堆积,可以在订单之后再采摘的话,就可以只用第三方物流公司。这样的好处有三点:(1)解决了库存堆积,在未发货就腐烂掉。(2)第三方物流公司有更好的冷链经验,而且速度较快,损失较少。(3)第三方物流公司可以送到更多更远的地方,这样客户群和市场容易打开。这样的方式使得农村电商会越来越多,农村人口劳动力也不会过多的转移到城市,导致城市人口拥挤,资源分配不公和资源拥堵的情况出现。同时也大力发展农村经济,为扶贫做出一份贡献。所以选择合适的冷链物流方式可以促进农村经济的发展。

(二)提高物流设施的利用率

重庆作为西南地区的中转地,铁路交通和水路交通十分的发达,同时公路运输也有很大的优势。但是在物流环节中,交通规划却始终没有为冷链物流提供更好的帮助,来节约时间成本,反而在这方面付出较大的成本。所以我认为,应该提高农副产品在物流运输途中的时间的首要方法就是提高物流设施的利用率和效率。不僅是引进先进的物流设备提高包装效率,还在物流设施和物流运输上要做出一定的进步。比如在安全检查是优先为农副产品的物流运输提供安检,缩短安检时间提高安检效率。在物流节点上建立专门针对农副产品的中转站和冷链仓库,选择合适的冷链仓库和普通仓库,根据产品的性质和运输的时间地点提前备仓。

(三)提高信息技术的支持

众所周知,冷链物流和供应链管理也是分不开的,如何提高供应链管理从而提高物流管理,是我们需要去探索的。而冷链物流中最重要的是信息化管理,不再以依托大量人工的管理来支持物流运作。进而使用科学的,有技术含量的信息化管理,这需要的是先进的科学技术。所以无论是引进,还是自行研发,重庆的冷链物流技术都需要进一步的改善,或者是学习其他优秀企业或地区的物流方式。同时在农副产品供应链上上下游企业应该充分和及时的沟通,避免产品在市场上供需不平衡。通过POS技术、EDI技术、射频技术等先进物流管理技术来提高农副产品的运输时间。同时对于有机农副产品这类价格较高销售量比普通产品较低的产品,需要更多的技术支持,如有二维码或者条形码可以追踪产品来源和产品物流情况等。在上海北京广州等地都相应出现类似于网上买菜的电商,这也运用了互联网+的模式来销售农副产品,所以说在农副产品的冷链物流中可能会需要不同种类不同方式的信息技术,提高技术也能优化冷链物流。

(四)规模经济

在经济学里,如果你问任何一个学经济的同学怎么样才能提高利润的话,通常他们会告诉你规模经济这个单词。事实上,他们可能并没有错,如果不考虑你有多少的资本的话,实现规模经济可能是最快提高收益的方式。这是因为当你的规模达到一个层次后,你可以更有效率来进行生产。这个时候规模经济就占到了机会,就是说“便宜” “质量”可以说是规模经济更容易达到。一家投资不过千万的农副产品企业如果不能每天都有足够的客流量和成交量去维持经营的话,那么它如同风中残烛,不过是在苦苦坚持罢了。所以在重庆的农副产品企业可以尽可能的扩大规模,形成规模经济后,拥有更大的客流量后,才能薄利多销。

(五)政府支持

这个对于中西部地区来说,政府对于农副产品的扶持力度远比其他行业,但是政府的扶持虽然是有,但是有时候往往农民或者创业的人不太了解有什么项目可以得到支持。所以说在宣传的力度上可能不够,需要加强对这方面的宣传。同时重庆农业部门也要尽力的参与其中,帮助协调和提供机会给有能力的企业。例如在日本,农业协会在农副产品的销售和运输上做出了很大的努力。并且日本政府为了提高这些产品的销售和为了扶持各个县的农村经济,通过立法建立了一系列的税种。就是最近热议的“家乡税”捐税模式,日本人可以选择捐出一定的数额的钱,得到比市面价格更优惠的农副产品特产并且可以减轻某个税的上交额。这样不仅促进了农副产品的销售也为当地政府提供了更多的资金来源减轻税收压力和财政赤字,而且人们对这个产品的兴趣度也大大提高。所以政府在为农副产品的支持上可以是多种多样的,不一定要简单的资金补贴。提供更多的技术培育更好的产品,完善物流设施设备,引进更多优秀的冷链物流企业。加强对冷链物流的扶持,无论是政策放宽还是资金补贴。加强对农村养殖的管理,增加合作社的作用,提高产品竞争力。

四、总结

本文通过讨论现今重庆市农副产品的生产状况及农副产品冷链物流现状,了解重庆市在这一块方面的欠缺和存在的问题,寻找优化方法来提高我市在农副产品方面的竞争优势。现如今,十三五提出中国经济正在处于一个转型当中,如何让非公有制经济创造更多的价值和以拉动内需的方式来促进国民生产总值。越来越多的行业和企业需要融入互联网+和电商平台中来,未来我国将不再以GDP的增长作为经济发展的指标,更有可能以GNP为发展指标。农业生产作为第一产业,为国家和人民提供必不可少的资源,现在应以第三产业服务业来为让中国经济更具有原动力,而农业生产又可以将第三产业融入进来。以后这样的发展模式为农村人口提供了新的发展机会,也减少了农村人口大量流失,农业劳动力不足的情况。为了农民们有更好的收益,提高物流技术也能使他们增加收入。所以农副产品冷链物流在这一方面中对他们尤为重要,因为冷链物流不仅可以增加产品鲜活度,还可以使农副产品在运输中降低损失。

当然本文仍然有不足的地方,对重庆市冷链物流了解的还不够完整,优化方案不够详细,比如还有冷链物流配送中心的详细问题,与其他优秀冷链物流模式的比较等方面都没有深入去探讨,希望以后有机会深入学习。

参考文献

[1]杨莉莉.区域生鲜农产品物流模式研究——以重庆市为例[D].重庆大学,2014.

[2]陈镜羽,黄辉.我国生鲜农产品电子商务冷链物流现状与发展研究[J].科技管理研究,2015,(6):179-183.

[3]孔琳.我国农产品冷链物流企业融资模式研究[D].中国农业科学院,2013.

作者简介:唐雅頔(1995-),女,重庆人,本科在读,研究方向:冷链物流。

猜你喜欢

电子商务平台农副产品冷链物流
山西省政府采购贫困地区农副产品1.42亿元
湟中弘大农副产品购销有限公司
电子商务平台在农产品销售中的作用探究
电子商务平台数据质量控制系统及仿真模型分析
关于网络海外代购行为税收征管优化研究
基于Web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土族盘绣电子商务平台的设计与实现
海南发展生鲜农产品冷链物流SWOT分析
冷链物流基础上的生鲜电商发展研究
对于药品冷链物流管理的研究
杭州市生鲜农产品冷链物流发展现状和对策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