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重庆对外贸易的现状和对策分析

2016-07-11何晓燕

市场观察 2016年6期
关键词:政策支持对外贸易重庆市

【摘要】经济全球化时代,重庆经济日益发展,逐渐成为西部重要中心城市之一,中央不断扩大经济投入和政策支持,重庆经济发展的同时对外贸易发展大大提升,但外贸也存在诸多问题。在经济高速发展的今天,必须提高重庆的对外贸易竞争力。文章分析了重庆对外贸易的现状、优势及不足之处,并提出了相关建议。

【关键词】重庆市;对外贸易;运输条件;经济投入;政策支持

随着国际经济的加速发展和经济全球化,我国的私企成为主要外贸市场,2006年我国私人企业进出口为3507亿美元,同比增长40%;到2013年,全国民企外贸总额达1.4万亿,增长近20%。对外贸易伙伴前三名为欧盟、东盟、美国,占总进出口额约50%,出口市场广阔。近年来,我国宏观调控形式严峻,2015年以来,我国积极推进对外开放、调整出口退税机制、提高便利化水平等,努力穩定对外贸易的发展。今年,总进出口额达到24万亿元,位居世界第一,在世界贸易总额中占得比重大大提升,出口发生改变,技术型产业比重上升。“一带一路”的建设有了明显的效果,并且在中韩、中澳等自贸协定上升级《议定书》。《中国制造2025》的推出,对加强第二产业和信息化的融合,推进产业结构改革做出指导性措施。跨境电商的发展(网贸馆)在全球的影响逐渐扩大。在之前海外仓的基础上提出了“两信一保”,为解决外贸上的信用问题提供了丰富的信息资源,海外仓的建设将成为2016年发展的着力点,为出口企业带来积极影响,全面推动新一轮结构性改革;跨境电商的进一步发展对走出去起到了推进作用;国家正采取一系列措施将跨境电商不断升级,发展海外仓和B2B模式,降低运输成本,提高运输效率,使企业对外贸易境内外流通更加便利。

一、重庆对外贸易现状

第一,重庆于1997年成为独立直辖市,位于长江中上游,水力资源丰富,水运较为便利,是中西部唯一的直辖市。正在建设中的重庆东港国际港区是一个百万级的国际直通港,将打造成西南最大的物流集散地。重庆江北机场是国内大型机场,为重庆对外贸易提供便利的航空运输。重庆在西南部经济速度提高,对外贸易加强。重庆除周边的成渝线、川黔线、襄渝线等铁路线路,还有“十二五”期间建设的渝黔铁路和渝长快速铁路,形成“成都—重庆—长沙—深圳”和“成都—重庆—长沙—南昌—杭州—上海”铁路线路,使得重庆与沿海联系更加密切,更有利于重庆的对外贸易快速发展。近两年,重庆周边高铁快速修建,为对外贸易提供较好的交通运输,同时使中西部交通要道交通运输方式多样化,有利于引进外资,增加资金投入,推动外贸走向世界。

第二,重庆主要支柱产业为第二产业工业,重庆是中国西南部最大的造船基地,还包括机床、变压器、仪器仪表等。2009年,重庆外贸按商品类别分的出口值中,工业制成品出口额为413009万美元,占总出口额的96.5%;2014年,工业制成品出口额为6306716万美元,占总出口额的99.5%。四川盆地是最大的天然气产地,可以为第二产业给与清洁的天然气,但重庆地区主要的燃料仍是煤炭。2014年,煤炭使用量占能源总量的58.9%,而天然气占能源总使用量的14.1%,油料、电力分别占13.4%、13.9%。重庆现处于发展中阶段,发展空间还很大,采取现代服务业发展空间也很大,政府正积极推行政策为重庆新兴服务业的发展提供支持,大力发展运输功能,加大引进外资,技术与网络结合,产业链一体化发展,这是重庆海外贸易走出去的长处。

第三,1997年,重庆进出口额为16.7亿美元;2006年,进出口额达35.9亿美元,同比增长31.5%。到2013年,外贸发展迅速,外贸水平提高。2014年1~7月,外贸进出口额高达14.7万亿美元,同比增长0.8%;2014年进出口总额达到954.5亿美元,相比2013年增长39%,而进口额比2013年增加近50%;一般贸易占外贸水平比31.3%,加工贸易占总额的57.0%。今年重庆外贸进出口创新高,在西部地区排名第一,重庆对外贸易转型加快。这表明,在短短5年时间内,重庆外贸进出口形式多样化,而加工贸易的发展更是迅速。近两年,重庆的对外贸易稳定增长,在我国排名前十,重庆外贸发展正在另一个机遇上,必须抓紧国家接踵而来的发展浪潮,不怕挫折,吸取过往教训,寻找重庆外贸发展自己的道路。

第四,近年来,在三大铁路交通枢纽,还有上海、广州、北京三个经济发展地区和香港、澳门等保税区的对外贸易发展下,给重庆带来的交通、政策方面的优惠,促进了重庆对外贸易的发展,不断扩大重庆对周边国家及地区的经济来往,推进外向型经济发展。在“十二五”期间,重庆对外贸易进出口总额同比增长5倍多,同时黄奇帆建议设立解决外贸纠纷的国际仲裁机构,便于重庆外贸的交流平台发展。“渝新欧”铁路的建成是“一带一路”的重要通道,为融入这联通亚欧大陆的重要通道,重庆做出了一系列重要措施,建设了多个开放口岸和保税开放平台;实现了我国与欧洲的经济联系,同时对重庆加快内陆开放提供一个良好的契机。重庆还发展了跨境电商模式,这些政策的实施对重庆的发展有很大意义,应该积极融入我国的新一轮发展中,陪同西部地区共同发展,对贸易双方提供了一个良好的交流平台。

二、对外贸易存在的问题

(一)外贸企业人才需求高,但人才市场匮乏

现代人才市场表明,将近80%的企业对于人的需求增加,企业人才不够,而需要的都是专业知识强硬、操作能力强的人才。近年来,企业需要的人才较多,同时需要的人才能力也有提高,但大多数熟练人才走向一些大型城市,而大多数毕业生理论熟练,但缺乏操作能力,大多需要实习期,短时间难以适应工作岗位,造成企业和求职者的错位,并且求职者对于待遇要求高,吃苦能力不够,这些因素导致企业人才的缺失,对于企业的发展有很大不利影响。

(二)进口量与出口量差异较大且进口结构不相宜,外贸水平不足

2000年,进出口额为20497.00万美元;2011年,进出口差额为1045840.00万美元,重庆主导产业为机械产业的出口导向型,加工贸易是能源消耗过大。同时进口不足,说明需求不足,导致经济不稳定,缺乏国际竞争力,容易受国际市场的影响,经济不稳定。进口额占重庆进口的资源主要用于生产性产品,近年来,重庆工业制成品进口额占总进口额的比重大于90%,远大于全国同类比重的70%;而初级产品及其他进口占总量比不足10%。进口结构严重不相宜,影响进口发挥其有利的作用。

(三)外贸依存度较弱且波动

我国自改革开放以来,外贸依存度不断提升,在50%左右波动,而重庆外贸依存度则在10%左右,且不稳定。在重庆隶属于四川,还未成为直辖市时,重庆的经济水平还很低,重庆成为直辖市的时间短,就决定了重庆的对外贸易发展起步晚,再者当时运输条件不够,成为了重庆外贸发展的制约因素。

(四)外贸水平总体较低,落后于我国的外贸水平

2005年,重庆进出口额为43亿美元,而全国外贸总额为1.4万亿美元;2014年,重庆进出口额为95450.24百万美元,全国进出口额为4301527.35百万美元;虽然2005~2014年,重庆外贸水平有所提高,但是在全国来看还远远不足,对全国外贸经济贡献很低。2013年,重庆市外贸水平在全国名列前10,与沿海地区比差很多。

(五)海外投资风险高,“走出去”遇难题

当合作伙伴破产时,外贸公司则会受到资金损失,企业内部管理不当,出口市场不足,都是对外贸易存在的隐性危机。2015年,重庆上半年出口风险明显增加,对外合作信用赔偿同比增加7.4%,由于信誉不够造成的赔偿近3000多万元,这对重庆外贸走出去有重大的不利影响,企业对外出口受到限制,在东道国的产品审批严格,使海外扩张遇到政策限制。另外,东道国的社会、人文、习俗等差異,也会使投资遇到障碍,不仅是重庆外企海外投资成本增加,而且出口产品销售也受到影响。

三、对外贸易的对策

(一)提高对外贸专业人员培养,对人力资源优化管理

实现大学教育向应用型教育的转变,培养大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实现理论与实践的统一。另外,求职者应明确自己的能力,不要好高骛远。员工是企业的主要部分,优秀的员工有利于推动企业走出去。企业可以对部分员工提供专业外贸培训,提高人才能力素质,熟练业务流程,提高创新能力。应该运用充分了解员工的能力,合适的人在合适的岗位,明确自己的职务和责任,让企业和求职者需求匹配,逐步改变企业的经营氛围。

(二)加大国家对重庆的政策扶持,引进外资和外国优秀产业技术,加快国际经济合作

提供财政、交通、政策优惠等方面帮助,同时加强通讯、科研、文化事业、资源环境保护等基础设施建设,培养微型外企,促进外贸结构变革,推进外贸经济发展多样化,创造良好的外贸发展环境。从长期目标来看,总的目的是提高重庆的对外贸易竞争力,多方面引进外资,服务业、金融业等方面全方位地进入国际市场,同时还应该有资源本地化,自主创新,研发新产品并推向国际市场,提高生产效率,增强国际竞争力,合理利用现有资源,为加工贸易提供廉价且质量好的原材料,降低投入成本。

(三)扩大进口,优化进口结构,充分发挥进口在经济发展中的作用

在进出口差额较大的情况下,推进进口需求,进口原材料进行中间加工,弥补进出口差异,进口贸易可以弥补本地资源的不足,重庆检疫局在重庆外贸发展上实施多项政策,推进外向型经济建设,提高重庆海关进出口环境,对重庆口岸加快电子化建设,增大信息化发展。首先,要增加初级产品及其他方面产品的进口,优化进口产品结构,推进重庆地区对其他方面的需求,加速增加进口,降低对外贸易顺差,均衡进出口需求;其次,扩大进口产品途径,发展多个国家成为贸易伙伴,进口扩散便于降低进口带来的风险;最后,政府可以实施鼓励进口政策,降低进口关税,减少企业进口成本,增加本市对进口的需求。

(四)公司提高经营信誉,并提高利益保护

企业形象是企业对外合作的名片,一个良好的企业形象有利于企业在同行业中提高竞争力,赢得更为广泛的市场。企业形成一个良好的形象,首先应该提升内在的修养,为社会提供质量过硬的产品;其次还应该有良好的客户服务,提升企业信誉度,公平买卖。“美国著名推销员乔·吉拉德理论说明,当一个顾客不满,他的情绪会影响更多人。”所以提供有良好的态度是特别首要的;再次,公司的命名和推销也是一个企业赢得市场的关键;最后,企业应该加强对自己的利益维护,运用合理手段降低对外贸易带来的风险,企业之间合作应知己知彼,通过各种信息平台了解对方,应加强重庆跨境电商的发展,提供交易安全和信任的保障,维护外企的利益,为走出去的外企提供各类跨境贸易解决途径。而企业应充分经过网络了解投资的损失,减少进出口成本和避免贸易带来的风险。

(五)对外资合理使用,改进出口构造

应该制定利用外资的战略计划,引进外国优秀管理经验并在本市经济情况下加以修改,形成适合本土的优秀经营战略,并且加强对外贸易的管理,拥有绝对控股权。在重庆外贸走向世界中,出口比重中,工业制成品比重大于95%,初级产品、食品、服务业等比重不足5%;出口结构严重不合理,在促进对外贸易加速发展的情况下,必须调整产业结构,推进出口产品多样化。增加对服务贸易的投资,发展服务贸易,加大出口产品的技术含量,利于提高出口产品对外竞争力。

四、结语

在现代对外贸易迅速发展的情况下,经济全球化加快,有利于重庆经济的发展,应抓住机遇。近年来,重庆在交通运输方面做出了建设,使重庆内河航运和港口建设条件大大改善,“一带一路”的发展和渝新欧铁路的建设也带给重庆外贸发展极大的发展,加强了重庆与欧洲、中亚和俄罗斯的联系,政府有力地推动了重庆经济发展,加强与香港的经济合作,应充分利用其优越的地理位置和资源,推动重庆外贸走向全球。

参考文献

[1]史岩,于爽,聂鼎昌.我国外贸行业发展现状及人才需求分析[J].国际经贸,2011,(10).

[2]郑凌霄.重庆市对外贸易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J].科技信息,2008,(28).

[3]许雄奇,任力.重庆对外贸易发展战略对策[J].外向经济,2000,(4).

[4]李少杰.重庆市对外贸易竞争力实证研究[D].中南民族大学,2008.

作者简介:何晓燕(1996-),女,四川广元人,长江师范学院财经学院本科在读学生,研究方向:对外贸易发展。

猜你喜欢

政策支持对外贸易重庆市
重庆市光海养蜂场
重庆市光海养蜂场
铸造辉煌
——重庆市大足区老年大学校歌
国内外职业教育产教融合的政策支持研究
新能源公交车辆发展的政策支持及使用管理
煤炭污染治理需要政策支持和法律保障
人口红利渐失对我国外贸的影响及对策
当前经济背景下人民币加入SDR对我国对外贸易的影响
我国对外贸易促进经济发展的研究
重庆市关工委举行成立二十周年纪念大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