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议县级预决算公开若干问题思考

2016-07-11高晶晶

市场观察 2016年6期
关键词:预决算经费三公

【摘要】文章阐述了洪泽县预决算工作的现状和所存在的问题,并结合工作实际从信息公开可理解性、全面性等方面提出了解决对策,对进一步推进预决算信息工作有一定的实践意义。

【关键词】预决算;信息公开;财政奖金来源;“三公”经费

当前,社会各界对预算公开的期望和呼声越来越高。财政是国家治理的基础和重要支柱,公开财政资金来源和使用去向是各级政府应尽的职责。笔者多年从事县级部门决算工作,通过日常工作调查发现,虽然公开内容已从预算扩展到决算,公开范围也从政府扩大到了部门,但总的来说,政府和部门的预决算公开,尤其是地方政府和部门预决算公开仍处于起步阶段,与公众的期望相比,还存在一定差距,需要认真分析,主动接受社会监督,采取有效措施,积极稳妥推进预决算公开。

一、我县财政预决算公开现状

近年来,按照中央关于推进信息公开的工作部署,我县把预决算信息公开工作列为推进惩防体系建设和办事公开的重要内容。本着“循序渐进、稳步推进”的原则,建立健全公开机制,扩大公开范围,细化公开内容,稳妥推进预决算信息公开工作的深入、规范和健康发展。

(一)稳步推进政府预决算公开

从2012年起,在县人大批准复后的20个工作日内,及时向社会公开县本级预决算,内容涵盖公共财政、政府性基金预决算;公共预算收支报表细化到款级科目,对于教育、医疗卫生、社会保障和就业、农林水事物、住房保障等民生支出全部细化到项级科目。力求内容详实、尽量细化,方便公众了解财政管理的最新动态以及人大代表关心的财政热点问题。

(二)逐步扩大到部门预决算公开

在政府预决算公开的基础上,从2014年起开始做好部门预决算的公开工作。除涉密单位外县直部门在人大批复后20个工作日内,财政向部门批复收支预算总表和财政拨款支出表,部门在20个工作日内在各自门户网站上公布本单位预决算情况。2014年部门预决算公开内容更加丰富,细化至款级科目(民生类支出细化到项级科目)。为了便于公众理解,各部门除了公开有关表格数据外,还对自身职能、机构设置、上下年数据变化情况进行说明,并对专业性较强的名词加以解释说明。

(三)推进“三公”经费预决算公开

对于公众比较关心的“三公”经费支出,要求各部门单独公开,指导单位统一“三公”公开表格,对范围、内容、时间做了统一规范。同时还专门根据中央和省的相关制定,出台相关管理办法,强化预算执行管理,确保“三公”经费决算不突破预算,做到只减不增。

二、我县财政预决算公开存在的问题

近年来的预决算信息公开工作有力地促进了预算监督,强化了预算管理,取得了积极的成效,得到了社会公众的总体肯定。但在当前预决算公开工作仍然存在一些不容忽视的问题,亟待解决和提高。主要表现在:

(一)公开内容不细致

从这几年地方政府不能公布的预决算内容、范围等方面看,大部分公开到大类,有些涉及民生社保等公众关心的支出公开到款、项,但没具体到项目本身和支出用途,更未对公众关心的问题做出具体回答。从表面看,将两年支出的预算数和执行数以及增减对比等都列出,且都列出增减幅度,但这些数据很笼统,无法理解这些数据的内在构成和具体状态,从而分辨出哪些钱是必须花的,哪些钱是可以节约的。笼统的数据和情况的公开往往会掩盖需要公开的关键性问题,政府信息公开就失去了应有的意义。

(二)公开项目不全面

由于财政科目设置没有细化到位,目前公开的预决算信息多是粗线条的,笼统性的内容偏多,缺少具体支出内容,如“三公”经费中的办公经费,没有细分到文印费、水电费、与业务经费,业务经费汇总的招待费、广告费、宣传费等成本费用各多少等,因此预决算也就难以公开细化到每一具体支出。预决算公开无法反映支出的经济性质和具体用途,公众关注的问题也无法全面得到解释。

(三)公开信息易懂度不足

预决算本身具有很强的专业性,涉及到复杂繁琐的账目,各地在编制预决算报告时往往存在专业术语运用较多、大量罗列数据等现象,加上对每笔支出的具体内容缺少必要的解释说明,不仅社会公众看不懂,即使一些专业人士有时也难以理解,“外行看不懂、内行说不清”的现象较为普遍。

(四)公开过程互动性不强

预决算公开工作是一项互动连续性工作,目前各部门在门户网站或政府信息平台上公开的内容相对比较零散,时间也难以统一,不便于公众查询和实时监督,更缺少一个交流互动的平台。政府和部门没有专人负责预决算解释工作,回应不及时,解释不细致,导致公开环节很多是形同虚设,公众参与预决算公开积极性不高,未能达到预想的效果。

三、推进预决算公开建议

推进财政预决算公开是全面深化财税体制改革的重要环节,新《预算法》也对“预算公开”做出全面规定,因此预决算公开已成为一项系统工程在稳步推进。我们必须从全局和长远考虑,积极稳妥地推进财政预决算公开工作。

(一)增强公开内容的可理解性

预决算公开是为了保障社会公众的知情权、参与权和监督权,从而推进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提高政府的公信力等。上述目的的实现都要社会公众能够理解为前提,因此政府公开的预决算信息必须通俗易懂、便于理解,对一些专业术语应做出相应的解释,复杂的支出应细化明细的具体的经济用途和使用情况。

(二)真正做到公开信息的全面性

政府预决算公开范围应包括所有使用财政拨款的政府和部门(除涉密单位)。根据财政资金“取之于民、用之于民”的属性,所有使用财政资金的政府和部门应将所使用的财政资金来龙去脉公之于众。这就要求财政部门在功能科目设置上和预算单位会计核算时将每一笔资金的来龙去脉记录清楚,以便于后续预决算公开工作的顺利开展。

(三)切实做到所公开信息的重要性

政府预决算细化到明细工作量大,要耗费大量的人力和物力,一次性公开到位是不现实的,应对公众关心的问题详细公开,能细化的资金使用情况就细化到位,对于公众不是十分关心的问题可从简公开,这也有效贯彻了厉行节俭的原则。

(四)强化预决算公开的及时性

预决算信息有一定的时效性,如过了预决算公开时间再公开,就失去了政府信息公开的意义。因此政府和部门必须提高思想认识,转变观念,明确主体责任,完善预决算公开的工作機制,加强各主体间的协调配合,积极主动及时开展预决算公开及解释工作。

目前预决算公开与社会各界的需求仍然存在一定的差距,随着相关法律法规的完善与出台,政府信息公开的需要,各级政府和部门会不断提高思想认识,真正认识到信息公开的意义,从而不断提高信息公开工作水平,预决算公开工作也将得到进一步完善。

作者简介:高晶晶(1983-),女,江苏洪泽人,会计师,研究方向:行政事业单位财务管理。

猜你喜欢

预决算经费三公
刍议建筑工程全过程预决算管理策略
试析建筑工程造价预算控制
继续推进经费标准一体化改革
远东运动会募捐机制探析
图书馆纸质文献采访工作的思考
浅谈工程预决算高估冒算的原因及对策
让百姓看得懂、愿意看“三公”账单
“三公”要严查,但美国不是标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