情境教学在思想政治课中的实践
2016-07-11严富雄
严富雄
摘 要:依据课程标准,结合具体的课时、教学目标,设计与教学内容相关的问题情境,进而引导学生通过讨论、探索,获取新知识即为情境教学法。在思想政治课教学中,创设情境、运用情境,能达到知行合一的目标。
关键词:情境教学;思想政治课;实践
中图分类号:G623.1
文献标识码:B
思想政治教学的本质是思想教育,如果在课堂上教学方法不当,容易让学生产生厌倦心理。在教学中,采用情境教学法,教师有目的地引入或创设具有一定情绪色彩的、以形象为主体的生动具体的场景,能引起学生一定的情感体验,充分激发学生的情感,从而帮助学生理解教材,并使学生的心理机能得到发展。
1.创设情境,激发情感
(1)运用教学语言创设情境。思想政治课一般是通过具体的事例来体现道德要求,并通过道德认识来达到教育学生的目的。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采取讲故事、朗诵诗歌、引用格言等方式,运用生动形象的语言来对事例进行描绘、渲染。这样,有利于激发兴趣,诱发学生求知欲,达到以情动人、以情激情的教育效果。同时,使师生情感交流,产生共鸣,从而激发学生的道德情感。
(2)运用多媒体创设情境。情感是对客观事物感知而产生,情感因素的作用离不开特定的环境。因此,在思想政治课教学中,教师应采取多种教学手段,尽量为学生提供丰富的道德情景,使他们在生动形象的教学氛围中受到感染和熏陶。运用现代化教学手段,如制作Flash动画、导入影片资料、采用录音、幻灯片、录像等多媒体教学,对道德要求进行渲染,再现于模似的情境中,以激发学生的情感,加深学生对道德规范和要求的认识。
(3)引导学生自创情境。中学生年龄小,生性活泼,特别是社会阅历少,分辨是非的能力不强,对道德观念的树立、道德情感的建立有一定的难度。在教学实践中,可以采取让学生通过自己设计情境,参与哑剧、小品、课本剧、相声等活动的角色扮演,参与设计活动等环节,进行表演,慢慢体会,从中悟出道理,加深学生的道德认知。
(4)巧用插图创设情境。在思想政治课教材中,有很大一部分都是有插图的,低年级教材更是图文并茂。因此,应在教学中,巧用插图,创设有静有动的情境,使学生加深对道德要求的认识。
2.引导情境,激发兴趣
(1)情境引导思考。情境教学鼓励学生根据情境积极思考,对所学知识进行分析、比较、抽象、概括。教师可以用恰当的“问题”激起学生思维的浪花,激发学生的思考,引导学生探究,让学生产生新奇感和探索感,拓宽学生思维的广度和深度。在设计问题过程中,要注意问题的梯度和难度,既让学生经过一定的思考、探究可以得出结论,又有一定的深度和难度,这样才能够激发学生的兴趣。
(2)情景引导讨论。在教学实践中,引导和鼓励学生对设计的情景进行分析、质疑。采取小组合作等方式,让学生对问题进行讨论,学生在讨论之前的准备,也就是思考、运用、巩固、拓宽教材知识的过程。讨论的过程中,学生陈述己见、相互质疑,既开拓了思路,又活跃了气氛。
(3)充分发挥学生创造性思维。情境教学中,学生需要自编自演小品、相声,参加角色扮演等。这里所需的素材可以通过学生对教材的理解和把握设计出相应的情节,这样,就充分发挥了学生的创造能力。无形当中,增强了学生参与课堂的能力,主体地位也得到了体现。
3.运用情境,知行合一
(1)巧用现实情景进行情境导行。思想政治课教材中,有很多反映学生日常生活实际的问题。教师可以结合教材的案例,结合学生现实中的例子,创设一定的情境,引导学生,让学生举一反三,起到触类旁通的效果。
(2)创设角色情景进行情境导行。在教学实践中,引导学生在情景中加入自己的形象,让学生把行为与道德规范相对照,感受自己在道德情景中的行为,引发共鸣,鞭策自己去努力实践道德规范。
在思想品德教学中,运用情境教学不仅可以使学生对道德认识加深理解,轻松地掌握教材知识,而且可以培养学生的道德规范,使学生道德认识和情感得到巩固和发展,使学生的道德认识不断内化成道德行为,再由道德行为的实践,养成道德习惯。同时,学生主动参与课堂教学,主体地位得到了充分发挥,也达到了课改的目的。
参考文献:
[1]周春艳.新课改下的初中思想品德教学之我见[J].学周刊,2010,(2).
[2]张柏宁.中学思想政治课对话式教学研究[D].武汉:华中师范大学,20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