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波普艺术与扁平风

2016-07-11关越

读者欣赏 2016年7期
关键词:波普教授软件

关越

现代科技为艺术打开了许多扇大门。上世纪七八十年代的平面设计师只能用一把把美工刀来创作,而现在Adobe系统公司做出了Illustrator、InDesign等软件,让设计变得更加便捷,弹指间就可以完成以前可能需要重复修改一天才能完成的工作量。正当人们不断学习、完善、挖掘这些软件的同时,新的艺术形式也被创造了出来。我的海报设计作品—《我们》,就是运用现代制图软件创作而成。它结合了美国现代设计中的多边形扁平风格和波普艺术,旨在突出美国大学浓重的人文色彩与自由多样的学术氛围。

在去波士顿大学(Boston University)读书之前,我对波普艺术(Pop Art)并没有多少了解,直到我选修了几门设计课。那时候,刚步入一个陌生国度的我凭借着对于中国风的理解,创作了几幅具有中国元素的作品,在一堆金发碧眼的学生当中颇具“异域特色”。但是慢慢的,我发现美国年轻人大都深爱着波普风和以苹果为代表的简约风,不仅是他们设计出来的作品,就连商店里的零食包装、橱窗海报、街头涂鸦都能看见波普艺术的影子。波普艺术就代表了美国的大众文化,代表了大胆鲜艳的色彩,也代表了无权威的自由主义。

作为一个“半路出家”的波普爱好者,我很少有机会在自己的作品中使用它,直到有一天我认识了一个英国老头儿,Hugh ODonnell。他是我装置艺术课的教授,一位严肃的光头绅士,一本行走的艺术史,一个只关心艺术的人。装置艺术这门课全班只有七个人,每周上三个小时。在那三个小时里,我们会因为一件艺术品的安装步骤而争到面红耳赤,也会听他滔滔不绝地从艺术史讲到人生哲学。在谈及个人作品时,教授告诉我们,学校正在广泛征集夺人眼球的海报设计,如果能被选中,可以在学校中心最繁华的街区展出。我们听说了以后都跃跃欲试,却苦于无从下手。那时,教授已经非常了解我往期作品的风格和所能掌握的制图软件,他鼓励我去尝试一些我没试过的新风格,“先给自己找点乐子!”他对我说。他还专门让我们欣赏了各种现代艺术家的作品,其中我印象很深的有安迪·沃霍尔、贾斯佩儿·琼斯和罗伯特·劳森伯格,他们的作品仿佛给我打开了新世界的大门。于是在那三个月里,我前前后后认真尝试了十几种截然不同的画风。教授告诉我要想做出优秀的作品,就必须脱离自己习惯的风格,从“安乐窝”里走出来。

在我苦苦搜寻合适风格的同时,还有一个让我头疼的问题,就是找谁来当这组海报的模特。美国是一个移民国家,在美国校园里也可以找到各个肤色各个种族的人。这种多元文化的学术氛围非常自由多样,也有利有弊。弊端就是在大学内任何形式的官方宣传,只要是和人有关,必须保证面面俱到,稍有偏颇就会引来有关种族歧视或性别歧视的纠纷。为了满足海报上面孔的多样性,我在学校的人行道上架起照相机,专门搜寻肤色、装扮、年纪各异的学生,厚着脸皮给陌生人拍照。并且,我的朋友们帮我联系了学校的时尚社团,让我自由挑选他们的“模特”候选人。在后期整理挑选照片时,我努力让这些面孔达到“既不同又相同”的效果。我说的“不同”是指人物与人物之间互不冲突,每个人都有自己的个性;“相同”是指人物形象不特立独行,以免让大家失去代入感。我希望看到这组海报的人,不论是何种肤色、人种、性别、性取向,都可以在这组面孔里找到自己,找到自己的同学和朋友,找到每个人闪耀的瞬间。

利用拍来的照片做各种效果处理之后我发现,如果能把代表美国的波普艺术和当下流行的多边形扁平风结合在一起,应该会产生意想不到的效果。要达到这种效果,网络上能找到各式渲染和滤镜软件,但我最终还是放弃使用它们,选择自己一笔一笔地勾画上色。因为只有我自己用鼠标画出每一个色块,挑选每一种颜色,才可以保留我想保留的细节、忽略我想忽略的部分。比如我倾向于突出眼睛的细节,简化服饰和背景,使观赏者的目光可以找到重点,进而抓住人物的灵魂。

教授很鼓励我使用这种现代风格,但他对我繁琐的创作方法提出过质疑。他觉得纯用手画太复杂,明明可以用电脑软件瞬间完成,到我这儿却要花上好几天。但是我认为机器无法复制设计,更达不到我想要的效果,“我知道我要什么。”我反驳他说。教授摊开手表示无奈,而我继续一点点地在电脑前扣画。

不知不觉,一个学期就这样过去了,我完成了八幅初稿供学校审阅。演示初稿的时候,我向他们展示了我对于波士顿大学和这栋大楼的理解。提供展出场所的这栋楼是全美最大的宿舍楼之一,位处于全校最繁忙的地段。当我还是一名大一新生的时候,所住的就是这栋宿舍楼。它承载了我太多太多的回忆,也承载了太多和我一样稚嫩新生的回忆。这些回忆里充满了多元文化的碰撞和交流,我也希望能通过鲜艳色块的组合来缩小不同肤色、种族、性别之间的差距。作为学生,我们来自世界各地,个性互不相同,被知识的力量凝聚在一起,成为一个特别的群体。在这里,没有他人所谓的有色人种、性取向异常或者性别认识障碍患者,我们只是我们而已,带着科技时代的光芒,包容地看待他人,严谨地学习研究,充满欣喜地面对未来。

虽然竞争激烈,但校方还是当场就选择了我的作品。又经过半年时间的修改和完善,五六次草图的审核,最终他们选定了11幅作品。这11幅作品一一经过了波士顿城市建设委员会的批准,接着交予印刷厂。每幅海报高达3.3米,而展出地点又是在学校中心,印刷方自然不敢懈怠,光是和我发邮件商议用什么材料就达20多次。借助现代制图软件强大的色彩管理系统和矢量图输出能力,不论图像被放大多少倍都不会失真或像素化,让电脑屏幕上的各种色彩都可以鲜活跳跃在这面玻璃幕墙上。最终,他们选择使用新型胶类材料来做这组海报,这样,从玻璃幕墙的内侧和外侧都可以看到海报,而且此类材料中含有小细孔,具有透光性,既能保留玻璃幕墙的通透度,又能真实还原设计稿上丰富的色彩。

海报成功展出之时,我的教授专门跑去看了好几次。他给我发短信问:“你满意吗?”我说:“我很满意呀!”他回:“那就好,你知道你要什么。”我笑了。一开始我只是想挑战自己,看看我这样一个异国学子,一个初出茅庐的设计师,到底能不能完成一组作品。从一开始的迷茫到现如今的成果,正如我从大一时的无助变成了现在的坚定不移。站在楼底仰望时我想,四年前,我也曾这样仰望过这栋楼,却全然不知前面等待着我的会是怎样的征程。四年后,这11幅作品兜兜转转,代替我又回到了大一时安家的地方。

随着科学技术的迅猛发展,海报这种传统的宣传形式并不会消亡,它只是换了一种形式生存。结合新材料和新风格,海报就可以被赋予新生命。在与人的互动交流中,在与新时代的混合交融中,海报设计甚至不需要一词一句,就可以传达给人们讯息。而我这次小小的尝试,也希望让校园里的我们更加了解自己,更包容地看待他人,在我们最好的年纪里,蓬勃绽放。

猜你喜欢

波普教授软件
有趣的识花软件
潮味波普
即时通讯软件WhatsApp
开心格格
丰富多彩的Android软件
波普艺术
恐怖的教授
如何在智能手机中安装软件
心不在焉的教授
数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