厚重与古拙中的酣畅淋漓
——读周关洪书法
2016-07-11谢权熠
文/谢权熠
厚重与古拙中的酣畅淋漓
——读周关洪书法
文/谢权熠
周关洪
周关洪,中国书法家协会会员、兰亭书会会员、中国教育学会全国写字研究中心会员、浙江省青年书协少儿委员会副主任、绍兴县书法家协会副主席、浙江省书协教育委员会委员、绍兴市书协创作委员会委员、绍兴县政协山阴书画院理事。
作品荣获全国第一届行草书大展能品奖,入展全国第三届新人展、第六届中青展等10余次。作品入编《浙江书法作品集》《绍兴书法作品集》等。独编参编书法教材及教师教学参考用书20余册,任浙江省教研室《书法》教材编委。书法论文发表于《书法导报》《青少年书法》《青少年书法报》《中国书法教育》《中国钢笔书法—书画教育》《越社》等。
周关洪是在20世纪90年代就引起我注意的书法家。他当时主攻汉隶,于《张迁碑》《礼器碑》《西狭颂》等用功至勤,书风古朴雄浑,在绍兴书法圈中是一个很被人看好的书法家。绍兴是《兰亭序》的诞生地,历来翰墨成风,名家辈出。随着乾嘉时期金石学的兴起,清代以后学碑者代不乏人。赵之谦、陶濬宣对于碑取法的两种不同思路,将各自书法引入不同境地,也为后世学碑者提供了可贵的经验和教训。近代徐生翁书风古奥而写意之,渊源也在六朝刻石,为世所重。当代绍兴学隶书者,除了师法古代碑刻与名家以外,又往往受到前辈沈定庵的影响,甚至出现了对沈定庵书法的主要取法对象伊秉绶书法的学习热潮,从地域文化和书风的角度来看,这是一种名家效应的必然结果,但周关洪却是一个较为特殊的作者。他也认为伊秉绶书法在中国隶书的发展史上有其地位,尤其是通过干净的用笔来达到古穆气息的演绎的,具有独特的高度和深度。在自身的实践上,他坚持取法汉隶为主,虽然也涉及其他碑版刻石,但似乎都以六朝为限,按照他自己的意思,这是取法乎上,他认为隶书的高度在汉代,但前后也有可以借鉴之处,六朝以后气象相差太远。这里或许有他的厚古薄今的偏执,但是以古为徒的虔诚也蕴含其中。
周关洪 夏鼎秦碑联句 65cm×65cm 2006年
圖 周关洪 毛泽东诗两首 34cm×34cm 2007年
周关洪近二十年一边执教于绍兴的某所学校,一边伴着青灯黄卷浸淫于汉碑之间。他认为汉隶中处处体现着一种大气,他喜欢这种大气,喜欢吟诵刘邦的《大风歌》,这是汉代才有的格局。为什么书法在格局上比较推崇汉唐,因为汉唐不管从国家气象还是人文情怀上都具有开放的大格局,反映在书法的一笔一画是一种同一的精神状态。周关洪把书法中大气的一面作为书法学习的要点,同时也自觉地将形而上的自我修养融为一体。汉隶的大气是从容、宽绰、饱满、雄强。大气的表现并不是大开大合,不是刻意,而是自然地书写,自然地表现这一切。在具体的书写过程中,周关洪觉得自然地书写是基本,但在运笔上要有所突破。他有意识地在隶书的书写过程中融入“涩”的元素,用“涩”来到达到点画的“畅”。“涩”与“畅”,这看似完全相反的两种感觉,却可以很好地融合在一起,并且使之“涩”而舒展,“畅”而含蓄。更显现作品意蕴深远,不粘浮华,笔笔丝丝入扣,笔笔气定神足,亦笔笔化于汉人,笔笔又分明是他自己。如此,近二十年来之周关洪,除去校园之读书朗朗之声,其他充耳不闻,似在面壁于古人,一心于书,才有现在这番所得。
周关洪原先在帖学上涉猎不多,偶然书之,颇具金石意味,别具一格。他在首届行草展中便斩获佳绩,这是预料之外,也是意料之中的事情。这里涉及碑学与帖学的问题,以及当代书法创作的状态与现状。自清代乾嘉以来碑学勃兴,但是碑学的范畴主要在篆书、隶书、楷书,行书主要还是以帖学为主,这是行书注重流美的本质属性所决定的。但在长期碑学审美的熏陶下,对于行书中金石味的展现成了有志于书学者的共同奋斗目标。晚清沈曾植是通过点画的翻动,借助章草中转折的复笔等方法,拓展行书的审美视域,丰富了行书的内涵,也较为成功地实现了碑帖结合的重大艺术理想。沈曾植的成功,不过是碑帖结合的一种表现手法和面貌的成功。其中的艺术生成空间仍然十分巨大,有待进一步探索和实践。周关洪在取法汉碑之余,偶作行草,点画间自然有碑意溢出,与取法“二王”一路迥然有别。这或许只是他为了配合隶书创作的款字而稍加用心,却暗合了碑帖结合的方式,是他无心插柳之举。二十年前的那次获奖也为他打开了行草书学习的法门,他也开始进一步思考自己的行草书取法和走向,有意识地进行碑与帖之间互相融合的研究和探索。周关洪首先把章草放入他的临习课表上,章草与隶书都取以横势,他把隶书的功夫与章草结合起来,两者各得益彰。以章草面貌书写的作品中,他还融入了《平复帖》的一些元素,使作品更加丰富,更指向行书。近些年来,周关洪用心于颜真卿书法颇多,《祭侄稿》《争座位帖》成了他的日课,这是因为颜体开阔、大气、浑厚的书风与他喜欢的汉唐气象是匹配的。颜真卿的楷书一般作为初学书法的入门,但童子启蒙,往往流于简单,有待深入挖掘的必要。周关洪也回归到对于颜真卿楷书的学习。这个过程他是上下求索,同时对颜真卿书法的源流也一并拿来学习。比如何绍基书法在颜真卿书法的基础上的变革和成长,也被他一一列入参考的范畴之内。周关洪现在的楷书、行书创作可以明显感知他在颜真卿书法上得到的一种丰富的养分。这是他细细揣摩后的所得,不是泛泛的临习。他同时还将隶书中“涩”与“畅”书写嫁接到行楷的创作中,这使得他的行楷书也具有浓浓的金石意味,有一种不事张扬的力量感。
现在,由国内知名美术出版社安徽美术出版社出版的《周关洪书法集》即将面世,本书将周关洪多年来的精品力作合为一册,堪为琳琅满目,让人如入山阴道上,目不暇接。这些作品是他艺术追求的最好记录,也是他人生岁月的痕迹。我将对他的认知化成如上文字,或许有助于大家对他作品的解读。
本文作者系中国书法家协会会员、浙江省书法家协会学术委员会副秘书长
约稿、责编:金前文
周关洪 韦应物、刘禹锡诗 138cm×50cm 2006年
周关洪 黄龙紫凤七言联 138cm×23cm×2 2013年
周关洪 从来可以联句 46cm×69cm 2010年
周关洪 卿云甘露联句 50cm×70cm 2014年
圖周关洪 古诗数首 69cm×34cm 2015年
周关洪 银钩凤翥七言联 138cm×23cm×2 2014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