氨氯地平与缬沙坦联用治疗高血压96例分析
2016-07-11周长勇贵州省榕江县人民医院贵州榕江557200
周长勇(贵州省榕江县人民医院,贵州 榕江 557200)
氨氯地平与缬沙坦联用治疗高血压96例分析
周长勇
(贵州省榕江县人民医院,贵州 榕江 557200)
【摘要】目的 观察氨氯地平与缬沙坦联用治疗高血压的疗效。方法 停用其他降血压药物,联用氨氯地平与缬沙坦,用药4周后进行疗效评定。结果 血压显著下降,总有效率95.83%,不良反应少。结论 氨氯地平与缬沙坦联合应用治疗高血压病疗效显著,血压下降平稳,不良反应小,可减少靶器官损害及病死率,值得推广。
【关键词】氨氯地平;缬沙坦;高血压病
高血压是以体循环动脉压升高、周围小动脉阻力增高,同时伴有不同程度的心排血量和血容量增加为主要表现的临床综合征,可分为原发性和继发性两大类。目前认为是在一定的遗传背景下由于多种后天因素[如血压调节异常、肾素血管紧张素系统(RAS)异常、高钠、精神神经因素、血管内皮功能异常、胰岛素抵抗、肥胖、吸烟、大量饮酒等]使血压的正常调节机制失代偿所致。约占高血压的95%。长期高血压是多种性血管疾病的重要危险因素,并可影响到靶器官(心、脑、肾、眼底等)结构和功能改变,最终导致心力衰竭、肾功能衰竭和脑卒中等严重后果[1]。我国随着生活水平不断提高,老年人口增多,高血压患病率、发病率及血压水平呈逐年上升趋势,并随年龄增加而升高,探讨疗效显著、药源广、价格便宜、不良反应小的降压药物对高血压患者有十分积极意义。我们应用氨氯地平与缬沙坦联合应用治疗高血压病,降压效果肯定,疗效显著,报道如下。
1 资料于方法
选用自本院及门诊的Ⅱ、Ⅲ期原发性高血压患者192例,所以患者均符合WHO高血压病诊断及分期标准。患者年龄36~72岁,病程在3~36年。36~45岁20例,46~55岁68例,56~65岁84例,66~72岁20例。运用氨氯地平与缬沙坦联用治疗高血压,男性50例,女性46例。其中高血压并冠心病46例,高血压、冠心病并房颤4例,高血压Ⅲ期(脑梗死、脑出血恢复期)18例,高血压合并2型糖尿病2例,单纯高血压病26例,共96例,这些患者均有间断或持续口服降血压药物史。单用氨氯地平治疗高血压另选96例。男性48例,女性48例。其中高血压并冠心病42例,高血压、冠心病并房颤3例,高血压Ⅲ期(脑梗死、脑出血恢复期)20例,高血压合并2型糖尿病2例,单纯高血压病29例。
治疗方法:对联用氨氯地平、缬沙坦前已用氨氯地平加其他降压药,将其他降压药停用,对单用氨氯地平5 mg每天一次口服降血压效果不佳者加服缬沙坦80 mg每天一次,对单服缬沙坦80 mg每天一次降血压效果不佳者加服氨氯地平5 mg每天一次,4周为1个疗程。
观察指标:治疗期间每天测血压及观察心率,定期做心电图,监测血糖、血脂、肝肾功能及电解质。
疗效评定:参照1988年卫生部高血压评定标准[2],二者用4周进行疗效评定。①显效DBP下降>10 mm Hg,降至正常或下降>20 mm Hg;②有效DBP下降<10 mm Hg,降至正常或下降10~20 mm Hg,如为收缩期高血压,SBP下降≥30 mm Hg;③无效,未达上述标准,取两药联合用药前7 d血压平均值和治疗后第4周血压的平均值,作为判断疗效的依据。
2 结 果
2.1 疗效:血压平均由(173±9)/(102±7)mm Hg下降到(142± 9)/(86±6)mm Hg,氨氯地平与缬沙坦联用治疗高血压96例,显著下降(P<0.01),显效54例,有效38例,总有效率95.83%。对单用氨氯地平治疗高血压96例,显效50例,有效36例,总有效率89.58%。两组比较显著差异(表1)。
表1 高血压患者治疗疗效比较
2.2 不良反应:两组患者无不良反应。
3 讨 论
氨氯地平系钙离子拮抗剂(CCB),是治疗原发性高血压的有效药物,不仅能降低血压,而且还有降低心脑血管意外的风险,2008年美国心血管学会(ACC)年会指出,据许多研究证实了血管选择性的钙离子拮抗剂(CCB)氨氯地平在血压控制和器官保护上的有效性,并能较好的预防脑卒中,血管性痴呆和抗动脉粥样硬化作用,对糖、脂肪和电解质代谢无影响,具有高血压选择性的钙离子拮抗剂(CCB)。英国临床优化研究所和高血压学会(NICE/BHC)2006年版的高血压指南指出:钙离子拮抗剂(CCB)价-效比合理,在高血压治疗中应该作为优先考虑,适于各种年龄的男女患者,适于合并糖尿病和冠心病患者。缬沙坦为血管紧张素Ⅱ拮抗剂(ARB),通过选择性阻断血管紧张素Ⅱ与Ⅰ型受体的结合,使AngⅡ的作用受体抑制,达降血压目的,血管紧张素Ⅱ拮抗剂(ARB)抑制肾素、血管紧张素系统(RAS),在高血压治疗中具有改善临床预后的重要意义,血管紧张素Ⅱ拮抗剂(ARB)有减少新发糖尿病的作用,有利于防止延缓肾病的进展。血管紧张素Ⅱ拮抗剂(ARB)有改善心室重构、减少心力衰竭发生率及降低病死率,尤其是糖尿病患者,老年高血压患者、肾功能不全、脑卒中、冠心病、房颤、代谢综合征等人群优先选择的药物。小剂量联合用药治疗高血压比单药治疗有明显优势,因多种药物通过不同机制降低血压可增加降压疗效,减少不良反应,从而提高耐受性,保护靶器官[3-4]。
参考文献
[1] 中华医学会编著.临床诊疗指南-心血管分册[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9:59-64.
[2] 卫生部心血管系药物临床药理基地.心血管系统的药物临床研究指导原则(草案)[J].中国临床药理学杂志,1988,4(4):245.
[3] 中国高血压防治指南修订委员会.中国高血压防治指南2010[J].中华心血管杂志,2011,39(7):257-651.
[4] 郑秋甫,程留芳.内科临床荟萃[M].北京:金盾出版社,2012:199-201.
中图分类号:R544.1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1-8194(2016)17-0166-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