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云南省有机茶产业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2016-07-10黎斌林彭志远龙蔚张添皓

安徽农业科学 2016年5期
关键词:云南省

黎斌林 彭志远 龙蔚 张添皓

摘要 在对极边乌龙茶的有机生产基地的生态质量及发展现状进行调查和分析的基础上,针对云南省有机茶产业普遍存在销售空间不足、生产成本过高、大面积推广困难、有机认证接受程度较弱等问题,提出了建立多层次和有效的有机生产的补贴体系,加强政府公益性宣传,完善有机追溯制,积极拓展国外有机茶市场空间等建议,旨在推动云南有机茶产业的健康发展。

关键词 有机茶;极边乌龙茶;生态质量评价;有机认证;云南省

中图分类号 S-9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0517-6611(2016)05-256-03

Abstract Development status and ecological quality of organic production base of Jibian Oolong Tea were investigated and analyzed. Results showed that the organic tea production in Yunnan Province had the problems of small selling space, high production cost, difficult extension, low acceptance of organic certificate, and so on. Based on these, countermeasures were put forward, such as establishing the effective multilayered subsidy system of organic production, strengthening the government public welfare propaganda, perfecting organic trace system, actively expanding the foreign organic tea market space, and promoting the healthy development of organic tea industry in Yunnan Province.

Key words Organic tea; Jibian Oonlong Tea; Ecological quality evaluation; Organic certification; Yunnan Province

有机茶作为一种无污染的保健饮品,与人类日益增强的健康意识相适应,具有巨大的潜在市场,国际需求量巨大。全球有机茶年销量1万t左右,年增长率超过20%,且呈供不应求态势[1]。

有机茶叶的生产需要依照标准GB/T 19630-2011,对于产地环境的土壤环境质量、灌溉水环境以及空气质量均要达到相应的标准。总体而言,有机茶叶需要符合以下4个条件:建立有机茶叶生产体系;生产过程中严格遵循有机茶叶生产、加工、包装、贮藏以及相应的运输标准;在有机茶叶的生产与流通进程中,具备严格且完善的质量管理与追踪审查体系;必须具有国家认证委认可的认证机构的认证。除了生产标准更高之外,有机茶叶与非有机茶叶相比,品质也更好。李阳等[2]通过酒石酸铁比色法、香芙兰素比色法、HPLC法、ICP法对有机绿茶与3种普通绿茶茶叶中的茶多酚、儿茶素含量的比较研究发现,有机绿茶茶多酚和儿茶素含量分别比普通绿茶低17.55%和12.9%,游离氨基酸低于普通茶叶,重金属含量远远低于普通茶叶,总体品质有机茶叶更好。

茶叶产业对云南省GDP的贡献率高达2.89%,显著高于其他各省。2014年茶叶采摘面积达39.67 hm2,居全国首位,综合产值达370亿元,茶叶产业劳动力占总劳动人口的1/3以上。

云南省有机茶叶产业一直呈快速发展态势,截止2015年6月,经有机认证的云南省有机茶叶的种植面积约为2.61万hm2,有12.67万hm2的茶园面积已通过了“三品一标”的认证,有机茶叶生产企业130家,占云南省有机认证企业总数的近40%。

极边乌龙茶是云南省腾冲市极边茶叶股份有限公司推出的有机茶品牌,公司有机认证的腾冲高山乌龙茶约为200 hm2,

预计年产量为120 t、年产值为3 600万元,公司实行有机认证与绿色认证相配合的认证体系。为推动云南省有机茶产业的健康发展,笔者以极边乌龙茶为研究对象,对茶区的地理环境、气候、病虫害、土壤及公司经营等影响因素进行了深入调研,对云南省有机茶叶发展所出现的问题进行深入分析,并得出相应的对策及建议。

1 极边乌龙茶生产基地生态质量评价

1.1 有机茶叶生产基地地理环境特征

云南省腾冲市位于云南省中缅交界边陲,地理位置:98°10~99°74′E,24°32~25°39′N,南靠龙陵,西连盈江,北依泸水,东隔高黎贡山、怒江,与保山相望。腾冲市地处我国横断山区与青藏高原东南边缘的过渡区,地势西北高、东南低,坝区(河谷)面积占总面积的16%,山区、半山区面积占84%,属于低纬度高海拔地区。沟壑纵横的山地景观及干湿分明的气候条件使云南省生态环境具有巨大的脆弱性和不稳定性,何云玲等[3]研究发现,云南省生态环境属于强度和极强度脆弱性的类型区面积占53.63%。有机茶叶生产基地处于重度脆弱类型区(脆弱指数为0.478 2)。区域内生态环境处于不稳定、受外界干扰脆弱性较强状态的面积较大,在这些地区,人类的资源开发利用极易产生生态环境的退化,导致滑坡、崩塌、泥石流、水土流失等生态环境问题的出现。同时,该区域内生态环境污染相对较轻,林区和山区没有或很少使用农药、化肥等人工合成物质,保持着传统农业的耕作方法。其农业生产方式本身就非常接近有机农业的要求,从传统农业向有机农业转化没有观念和时间的困难,是发展有机农业的适宜地区,也有利于区域内的生态保护。极边乌龙茶的生产基地位于喂猪坝与小黑河,茶园分布在1 900~2 500 m的高海拔区域,森林覆盖率约95%,年平均气温12 ℃,年降雨量1 900 mm,云雾缭绕,气候湿润,生物具有多样性,生态循环环境良好,火山土土壤中的有机质含量高。

1.2 气候特征

极边乌龙茶生长在海拔较高、气候温和、日照较短、昼夜温差大、雨水充沛、云雾较多、土壤肥沃、腐殖质含量高的区域,热量、湿度、光照对有机茶叶的产量和品质有至关重要的影响,热量是影响茶树芽叶生长的主要因子之一。日平均气温为10 ℃时茶树开始生长发育,20~30 ℃时生长速度加快,20~25 ℃是茶叶新梢持嫩性的最佳温度,生长期的平均温度对茶树光合作用以及呼吸效率影响很大。腾冲市属于热带季风气候,具有大陆性气候与海洋性气候相结合的特点,夏秋晴雨相兼,气候舒适,年平均气温为15.4 ℃,除1月和12月的月平均温度低于10 ℃之外,其他各月的平均温度均高于10 ℃,5~9月的气温均高于18 ℃,昼夜温差大。相对其他地区而言,腾冲地区的温度有利于茶树碳代谢活动和氮代谢活动,茶叶氨基酸含量显著高于其他低水平的区域。区域内茶叶的采摘期可达7个月,显著高于湖北、河南等茶区,较长的采摘期为区域内茶叶产业的发展提供了极其有利的条件,极佳的温度有利于高品质乌龙茶的产出。

从空气的相对湿度而言,80%左右的相对湿度比较适宜茶叶的生长。降雨量充沛、相对湿度高能够减少土壤水分蒸发、降低茶树的蒸腾作用,相对湿度高可以有效减少直射光对于茶树生长的负面作用,改善光质、增加漫射光比例,显著提高茶叶的品质。茶叶产区的年平均降水量超过1 500 mm,有利于茶树的生长,月平均降雨量仅1月与12月低于20 mm,5~10月均超过145 mm;年平均湿度为77%左右,其中6~10月的月平均相对湿度均高于80%,1~4月相对湿度较低,为60%~70%。降雨量与相对湿度极其有利于优质茶叶的产出。

从光照资源来看,腾冲地区的年平均日照时数达2 091.8 h,1月和12月日照时数最多,占全年总日照时数的24%,6~7月日照时数最少,仅占年总量的8%。从茶区的日照时数分布情况来看,5~10月份的月平均日照均不超过180 h,茶区位于多雾山区,空气湿度大,散射光多,有利于茶叶进行光合作用,光照资源有利于含氮化合物和芳香物质的形成,氨基酸等有效成分会大幅增加,有利于茶叶品质的提升。

1.3 茶区地质土壤环境

土壤是茶树种植的基础,土壤环境的质量直接决定了茶叶的质量安全性,土壤的肥力直接影响茶叶的生长与茶叶产量,土壤环境质量、养分状况分析至关重要。腾冲地区的土壤属于典型的火山灰土壤,形成于第四纪火山碎屑喷出物,以玄武岩质和安山玄武岩为主的基性和中性火山灰发育而成,有机质含量极为丰富。谭智勇等[4]研究发现:腾冲地区土壤的有机质含量平均值为46.36 g/kg,空间变异在保山市范围内最小,区域内的pH平均值为5.67,满足有机产品认证标准GB/T 19630-2011对土壤pH值的要求,肥沃的土壤为优质茶叶的产出奠定了极佳的基础。依据云南省地质工程勘察设计研究院对茶区基地土壤的重金属含量的测定,Hg、As、Cd、Pb等重金属含量测定符合有机茶叶的行业标准(表1)。茶园基地采用天然绿肥与有机肥增进肥力。绿肥是用作肥料的天然绿色植物体,是最清洁的有机肥园、有机茶培肥的方法,可为茶园土壤提供有机营养,并通过改善土壤的水、肥、气、热条件改善土壤结构,为茶树提供更多有机营养物质。

1.4 茶园病虫害防治

1.4.1 植物源农药。

有机茶生产中禁止使用化学合成农药,植物源农药便成为了有机茶园理想的防治药剂植。植物源农药对人畜毒性低,在环境中易降解、少残留或无残留,使用绿色,需在害虫幼虫期使用,主要有苦参碱、鱼藤酮、印楝素、除虫菊素和烟碱几种,

鱼藤酮对害虫具有触杀与胃毒作用,鱼藤酮乳油500倍液对茶小绿叶蝉的防治效果可超过70%,0.3%苦参碱水剂1 000倍液和0.3%印楝素乳油6 000液均对茶小绿叶蝉有极佳的灭杀效果。有机茶园基地均广泛使用鱼藤酮,对于蚜虫和红蜘蛛具有很好的防治效果,用量为1.5 kg/hm2。但在病虫害高发期时,植物源农药对害虫的防治作用会显著降低。

1.4.2 黄板诱杀。

黄板诱杀技术是快捷、绿色环保型的高效物理杀虫方式,利用茶小绿叶蝉、茶树蚜虫、茶黑剌粉虱等害虫对于黄色的追逐性,达到防治害虫的目的。一般的标准是茶园需要悬挂20 cm×25 cm的黄板450~600张/hm2。茶区广泛使用黄板诱粘蚜虫、绿板诱粘绿蝇的物理防治方法,保证了茶园的生态平衡与有机原生态。除此之外,茶叶基地对茶毛虫、茶树象甲虫、蓑蛾类害虫还广泛采用人工捕杀的方法。

1.4.3 病害防治。

茶区影响茶叶产量最大的病害是茶饼病。茶饼病在我国西南地区、广西、广东等省茶区的高山茶园频繁发生,是茶树生长期重要的芽叶病害,主要影响嫩叶和新梢,不仅危及产量,而且成茶味苦,茶叶易碎,品质显著下降。该病主要是由真菌所引起,是一种极其常见的低温高湿性的病害。降水量过多外加日照少的雨季(6~10月)是茶区最有可能蔓延该病的时期。茶饼病是高山有机茶园所面临的最主要的一种病虫害,极边乌龙茶有机茶叶基地使用45%石硫合剂防治茶饼病,这一药剂通过释放大量的有效气体杀死病菌,且在空气中氧化分离的硫在温度的催化下,会产生大量硫蒸汽达到杀灭病菌的效果。这一药剂不易产生药害,并且没有残毒物质,无抗药性,具有药效持久、残效期较长的特点,是国家有机认证许可的防治茶饼病的药剂。

2 云南有机茶产业存在的问题

2.1 销售空间扩大的制约性因素 当前销售模式主要有:①以旅游业为主“AA”级的极边乌龙茶庄园。庄园毗邻国家级火山地热风景名胜区,内部有茶园+樱花树、茶园+水冬瓜立体种植的观光茶园,标准化加工厂1个,有机乌龙茶体验中心1个,可近距离体验极边乌龙茶的生产过程。搭建有机生产者与消费者近距离交流的平台,有利于将有机茶叶作为配套的消费品,减少运输成本,在一定程度上增加企业效益。②直营店+代理商模式+电商旗舰店模式。极边乌龙茶在云南省内设立了12个直营店,省外设立代理商,在京东、天猫、一号店、亚马逊等网站建有电商旗舰店。建立有机农业供应链管理企业平台,有利于企业及时了解市场销售情况和客户对有机产品的购买意愿,及时了解渠道库存情况和销售进展情况,收集会员与客户信息,从整体上优化有机生产协作者之间的供应链绩效,增强企业竞争力。

当前这一销售模式对于销售空间的扩大仍有制约:①渠道建设仍是企业面临的最重要挑战,依据不同的渠道开发针对性的产品,是能否进一步扩大销量的关键性的环节。②自国家认证委于2012年3月1日实施有机产品认证新规则以来,尽管产品市场得到了管理,但有机茶叶的准入门槛显著提高,再加上国内茶叶种植面积的增大以及国外有机茶叶的竞争,对公司产品的销量产生了冲击。③有机乌龙茶产量规模对销售的制约。公司在腾冲市种植的乌龙茶约为2 066.67 hm2,而实际有机乌龙茶面积为200 hm2左右,仅占总种植面积的9.7%。公司采用有机茶叶与绿色标准共存的标准来进行管理,目前有机茶叶基地认证茶区面积为200 hm2,预计产量为72万t,因此公司有无公害、绿色和有机茶叶等多层次认证的茶叶生产,有机茶产量规模较小。

2.2 有机茶生产成本过高

有机茶叶基地建设的投入、生产设备的引进、工艺流程的改善、人员的培训、认证及检测的费用较大,公司每年在认证检测方面的投入接近20万元。极边乌龙茶有机茶园基地的产量为3 600 kg/hm2,远低于非有机茶的产量,而且有机茶叶的制作加工及储藏成本均远高于非有机茶叶,大幅度增加了企业的生产成本,如何在高成本的条件下保证充足的现金流是公司面临的核心要务。

2.3 有机茶园的大面积发展难度较大

大面积发展有机茶叶基地仍存在很大的困难。首先,公司的茶叶产地仍集中在腾冲市较高海拔的区域,地貌特征为丘陵或山地,建设规模化的有机茶叶基地缺乏现实基础。其次,在增进茶园肥力的措施上,基地施用天然绿肥与有机肥,虽然在一定程度上能为茶园土壤提供有机营养,但实际的肥效仍不如化肥,因此无法促成高产。再次,有机乌龙茶生产成本比非有机茶平均高30%。在新建有机茶叶基地的建设初期,由于处于转型期,难以达到有机生产的要求,经济效益低,企业承受的风险过大,再加上设备、人工、专业化生产等的成本,同时缺乏相关补贴政策,所以给大面积发展有机茶叶基地造成很大阻碍。

2.4 有机茶认证与其接受度

为了规范有机茶市场,国家制定了《有机产品认证实施规则》,规定要求从2012年7月1日起,所有有机茶的独立包装上要贴有有机认证标志、编号、认证单位信息,刮开锡纸有17位数字所构成的有机码。对昆明市某大型超市随机选择30位顾客进行的调研显示:有85.33%的顾客对有机认证标识完全不懂,有13.2%的顾客知道购买有机食品需要看有机标识,仅有1.3%的顾客认为判断有机标识时,存在有机码,但均表示不太了解有机标识具体应该是什么标识。根据对昆明市各大超市所做的市场调研发现,对6个品牌在大型超市所出售的有机茶叶与非有机茶叶的对比来看,有机茶叶的价格是非有机茶叶的1.326倍,溢价远低于有机谷物类,有机谷物(6个样本)平均的溢价为4.312倍。统计发现,有机食品价格超出非有机食品在20%以内时,89.38%的消费者会优先选择有机食品。刘宝玉[5]调研发现,福建省的消费者愿意支付的有机茶叶的价格溢出在40%以内[5]。

2.5 “公司+基地+农户”模式的缺陷

“公司+基地+农户”的组织模式是在原有“公司+农户”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克服了单纯的“公司+农户”模式下规定协议价的方式,签订最低收购价,更有利于茶农的利益,而且这一模式在现实中执行时,模式具有可变化性,能够规避“公司+农户”形式的缺陷,具有契约稳定性。但是,这一模式也具有很大的缺陷,特别是公司有机茶基地所处的区域位于傈僳族聚居区,可能由于信息的不对称性,使得公司面临道德风险;基地从属于公司,农户所组成的合作组织具有被动性;基地和农户往往与公司的管理基地相距很远,如极边乌龙茶的有机茶基地与公司管理基地相距100多km,农民所受管理约束及培训均有限,存在潜在的约束性下降的风险。

3 对策及建议

3.1 有机生产的补贴

有机农业的生产具有正外部性:一方面,由于有机农业的高成本性,使得有机生产方式的外部收益与高成本之间有差距;另一方面,有机农业可以有效减少污染物的排放,有效减少对环境的负面影响,改善生态环境,有效提高土壤的肥力与有机质含量。而且,有机生产方式以及有机认证能够有效促进传统茶叶生产方式的升级,对于整个行业的健康发展极为有利。因此,建立多层次的、有效的有机生产补贴:包括在土地使用政策、市场拓展补助、品牌创建补助、土地租金补助、基础建设补助等方面的补贴,可有效地扶持有机行业的发展,推动整个产业的升级。

3.2 有机追溯制的完善

建立省级有机产品可追溯系统。当前在有机茶叶产业中,部分有机茶产品中仍存在违规的问题,如:使用认证机构的标识作为有机标识、使用有机转换标识代替有机标识、产品包装仅包含“有机”两个字。整个行业中最突出的问题在于:仅部分产品获取了有机标识,但是其他相关产品均包含了有机标识。因此,建立省级有机产品可追溯系统是解决这一问题的最有效途径,消费者只需要通过二维码或者追溯标识码,就能轻松追踪到产品的原产地、销售方等信息。

3.3 政府公益性的有机产品知识宣传

有机产业是推进云南传统山区农业转型升级,推动山区农民收入增加,实现云南省由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转型的重要渠道。政府对有机产品的公益性推广可以助推有机农业产业的发展,因此,政府可通过各类媒体、相关产业的专栏、公益性广告等形式和渠道进行公益推广,普及有机产品知识,加深消费者对于有机产品生产方式、有机产品的标识、有机产品全产业链等知识的了解,从公共媒体中更加直接地了解有机产品对于环境的有益性,助推整个行业的健康发展。

3.4 拓展国外有机茶市场

有机茶叶的国际需求量巨大,全球有机茶年销量1万t左右,年增长率超过20%,价格比普通茶叶高,且呈供不应求态势。有机茶在国际市场上日益受到欢迎,尤其在发达国家需求量很大。当前我国有机茶的出口以袋泡茶和散装茶为主,价格比较低,而高品质与高价格的有机茶还较少。国内对于有机茶的需求量虽然在持续的增长,但是市场空间仍有限,而省内的一些有机茶品牌仍然只专注于国内市场,未拓展国际市场。因此,应积极参与欧洲、日本、美国等有机认证体系的认证,积极发展国际有机茶叶消费市场,在国际竞争中推动云南省茶叶产业的升级。

3.5 区域有机茶专业合作组织的建立

公司目前实行的“公司+基地+农户”模式的缺陷性,使得区域有机茶专业合作组织的确立具有必要性,应将茶农组织起来,通过专业合作社的约束机制,加强茶农的业务培训,推动专业合作社的监督管理机制,规范有机生产模式,保证按照有机标准生产。

参考文献

[1]丁周祥.有机茶叶开发的意义、现状及对策建议:金寨县开发有机茶为例[J].安徽农学通报, 2011,17(14):38-39.

[2]李阳,吕品,姚星,等. 有机茶与普通茶中主要功能成分的测定与比较[J].湖北农业科学,2013(1):180-182.

[3]何云玲,张一平.云南省生态环境脆弱性评价研究[J].地域研究与开发,2009,28(2):108-122.

[4]谭智勇,周冀衡,王超,等. 云南保山市植烟土壤养分含量及肥力适应性评价[J].湖南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3,39(3):429-434.

[5]刘宝玉.福建省茶叶消费者有机茶支付意愿及其影响因素研究[D].福州:福建农林大学,2011.

猜你喜欢

云南省
前7月云南省出口啤酒5.57万千升
云南省安宁市老年大学之歌
民国初期云南省议会述论
云南省会泽铅锌矿区深部找矿取得重大突破
云南省瑞丽市老年大学之歌
《云南省少数民族古籍珍本集成》
近31年来云南省潜在蒸散量的时空演变
云南省竹藤产业协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