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香酥梨在豫南地区的引种栽培技术研究
2016-07-10王富河赵莲花金桂敏黄斌胡功鑫马尚王佳佳
王富河 赵莲花 金桂敏 黄斌 胡功鑫 马尚 王佳佳
摘要[目的]探讨红香酥梨在豫南地区的引种栽培技术。[方法]从中国农业科学院郑州果树研究所引进红香酥梨至河南省信阳市平桥区进行栽培试验,研究红香酥梨在豫南地区的栽培技术(包括品种特性、物候期、丰产性、果实品质等)。[结果]该品种在引种地与原产地产量相似,果实品质表现良好,具有丰产性,并表现抗旱、抗病性。[结论]红香酥梨可作为豫南地区经济林新品种进行栽培推广。
关键词 红香酥梨;引种;栽培;豫南地区
中图分类号 S661.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0517-6611(2016)05-040-02
Abstract[Objective]The aim was to discuss introduction and cultivation of Red Fragrant Pear in southern Henan Province.[Method]Red Fragrant Pear was introduced to Pingqiao District, Xinyang City, Henan Province from Zhengzhou Fruit Tree Institute of CAAS, the cultivation techniques(variety characteristics, phenology, high yield, fruit quality) of Red Fragrant Pear in southern Henan Province were studied.[Result]The yield of Red Fragrant Pear was similar in introduction area and original place. The fruit quality was good with high yield, performed drought resistance and disease resistance.[Conclusion]Red Fragrant Pear can be cultivated in southern Henan Province as a new variety of economic forest.
Key words Red Fragrant Pear; Introduction; Cultivation; Southern Henan Province
红香酥梨是中国农业科学院郑州果树研究所于1980年用库尔勒香梨×鹅梨杂交培育的红皮梨新品种,具有品质优良、丰产、耐贮藏等优良品种特性。目前,关于红香酥梨的研究主要集中在果实品质[1-2]、化学成分[3]、丰产栽培技术[4-5]、病虫害防治[6]等方面,少见关于其引种栽培的研究报道。鉴于此,笔者于2008年从中国农业科学院郑州果树研究所引进红香酥梨进行栽培试验,研究了红香酥梨在豫南地区的栽培技术,以期为提高梨树栽培经济效益提供参考。
1 材料与方法
1.1 试验园概况 试验园位于河南省信阳市平桥区胡店乡龙岗村信阳市永祥林果有限公司自有基地。试验区紧邻淮河,土地以丘岗坡地为主,土壤为棕壤,粘质,土壤厚度>80 cm,土壤有机质含量为6~9 g/kg,速效磷含量为3~7 mg/kg,速效钾含量为50~150 mg/kg,pH 6.9,自流灌溉,面积为4 hm2。
1.2 试验方法 试验于2008~2014年进行。苗木采用中国农业科学院郑州果树研究所干果课题组提供的2 年生梨树嫁接苗,苗高为1.2~1.5 m,地径为1.5~2.0 cm,麻袋包扎保湿运输。2008年3月底栽植建园,株行距为3 m×4 m,栽植密度为840株/hm2,以砀山酥梨和鸭梨作为授粉树,配置比例为8∶1∶1,采用隔行配置,梨园栽培做好土水肥管理。每年调查试验园品种特性、物候期、丰产性及果实品质。
2 结果与分析
2.1 引种地与平桥区气候条件差异分析
由表1可知,河南省郑州市与平桥区分属不同气候类型,二者年均气温、最热月、最冷月及最高气温基本相同,最低气温相差较大;无霜期平桥区比郑州市多5 d;二者有效年积温(≥10 ℃)、年日照时数接近,年降雨量差异大。
2.2 物候期比较
根据连续3年观测,红香酥梨萌芽期为3月10~15日,花期为4月1 ~13日,果实成熟期为9月15~20日,落叶期为11月20日至12月10日(表2)。
2.3 丰产性比较
引种园2008年栽植,2009年成花株率达40%,坐果率达79.2%,2010年平均株产达1.5 kg,2011年达11.2 kg,2012年达36.5 kg,2013年达47.2 kg,2014年达57.8 kg,和原引种地产量相比产量高出10%,具有明显的丰产性(表3)。
2.4 果实品质比较
由表4可知,红香酥梨在平桥区平均单果重达239 g,最大果重达447 g,果实纺锤形,果皮底色为绿黄色,果面的50%为红色,果柄长5.70 cm,粗0.30 cm,梗洼浅、中广。萼片部分宿存,宿存的果实萼端微突起,萼洼浅而广,外观美丽。果心小,果肉白色,肉质酥脆,风味香甜可口,常温下可贮2个月。
3 结论
平桥区位于河南省南部,属北亚热带季风性湿润气候,红香酥梨的引种栽培与原产地产量相似,该区适于红香酥梨的生长,红香酥梨表现生长良好;该品种在引种地果实品质表现良好,具有丰产性,并表现抗旱、抗病性,在豫南地区具有极高的栽培推广价值。
参考文献
[1]吕佳煜,朱丹实,冯叙桥,等.不同气调包装材料对红香酥梨贮藏品质的影响[J].食品工业科技,2014,35(24):308-311,331.
[2]王志华,王文辉,佟伟,等.不同采收期对红香酥梨冷藏后货架期果实品质的影响[J].保鲜与加工,2015,15(6):17-22.
[3]刘开源,赵卫红.超声波法提取红香酥梨挥发性成分的研究[J].食品科学,2005,26(3):215-217.
[4]白嫦娥,吕宝山,魏志勇,等.‘红香酥梨的早期丰产栽培技术[J].落叶果树,2014,46(1):55-57.
[5]臧丽红,陆凤勤.红香酥梨的引种表现及优质栽培技术[J].安徽农学通报,2011,17(13):91-92.
[6]刘献明.红香酥梨褐斑病的发生与防治[J].河北果树,2013(3):13,15.
[7]中国农业科学院郑州果树研究所等.中国果树栽培学[M].北京:农业出版社,198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