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样性护理方式在糖尿病合并冠心病患者护理中的应用效果分析
2016-07-10范聪聪汪敏
范聪聪 汪敏
[摘要] 目的 探讨多样性护理方式在糖尿病合并冠心病患者护理中的应用效果。 方法 将60例糖尿病合并冠心病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30例。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观察组实施多样性护理,对比两组患者护理后的治疗依从性。结果 护理后,治疗依从率观察组(93.33%)高于对照组(73.3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 对糖尿病合并冠心病患者实施多样性护理,能够提升患者的治疗依从率,是有效的辅助治疗方法,值得推广应用。
[关键词] 多样性护理;冠心病;糖尿病;应用效果
[中图分类号] R59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2-4062(2016)03(b)-0149-02
由于人们生活方式的改变、饮食作息的不规律以及人口老龄化速度的增长等因素,致使我国糖尿病发病率呈现逐年升高趋势,其是临床上一种发病率较高且具有遗传性的终身性疾病,对患者生活质量、身体健康,甚至是生命安全等造成极大威胁。而冠心病是糖尿病引发的主要并发症,在糖尿病发病率与日俱增的情况下,使得糖尿病并发冠心病的情况也日渐增多。糖尿病合并冠心病是临床上一种常见的合并症,目前临床上对该病的治疗,主要在为患者实施有效措施治疗的同时,对患者加施护理多样性护理干预,以辅助提升治疗效果[1]。为此,该院对30例糖尿病合并冠心病患者实施了多样性护理,并对其护理效果做了研究,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于2013年4月—2014年4月期间,选取该院诊治的糖尿病合并冠心病患者中,选取60例作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均经证实为冠心病和糖尿病,排除免疫、神经、循环、呼吸等系统疾病患者,无恶性肿瘤、严重低血糖、感染、视网膜病变、肾衰竭、酮症酸中毒患者,将其随机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30例。其中观察组19例男性,11例女性;年龄41~84岁,平均(63.45±11.33)岁;病程2~20年,平均(10.44±3.12)年。对照组20例男性,10例女性;年龄42~83岁,平均(63.23±11.10)岁;病程2~19年,平均(10.14±3.03)年。两组患者的一般资料,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对照组:该组患者实施常规护理,主要措施为定时检测患者的血糖指标,指导患者健康饮食以及指导患者正确用药等。观察组:该组患者实施多样性护理,具体措施如以下几点。
1.2.1 健康教育 护理人员应对患者展开糖尿病合并冠心病知识健康教育,可通过知识讲座、发放健康宣传手册、一对一讲解等方式实施,向患者讲解饮酒、吸烟、肥胖等因素对病情控制的影响,并告知患者控制饮食、坚持用药、合理运动及自我检测的重要性,以增强患者对疾病的认知,促使患者养成良好的生活、饮食习惯,从而有利于疾病的治疗。同时告知患者良好的行为习惯可有助于康复效果的提高,以激发患者配合治疗的自律性和主动性。另外,还应鼓励患者记录下自己每日的日常行为,如个人行为调节情况、睡眠时间与质量、吸烟频率、饮食情况以及血糖水平等,向患者详细讲解糖尿病与冠心病两者之间的不良影响和后果,以提高患者对疾病治疗的重视。嘱咐患者应将保健盒随身携带,保健盒中应装有适量糖果、识别卡以及硝酸酯类药物。
1.2.2 药物指导 护理人员应告知患者及其家属,遵照医嘱用药的重要性,严格禁止擅自增减药物剂量;还应详细讲解冠心病常用药物与降糖药物的作用机制、治疗原理、用法用量与不良反应等。同时,向患者详细介绍胰岛素的作用时间、作用机制、注意事项以及注射方法等,告知患者应定时定量服用药物,以使药物发挥其最佳效用以及降低药物不良反应。为患者制定用药时间表,或制定相关的提醒机制,建议患者家属全面监督患者药物服用情况,以使患者在药效最佳时段内服用药物,提升药物治疗效果,减少药物不良反应的发生。
1.2.3 饮食指导 护理人员应根据患者的实际情况,为患者制定一套合理、健康的饮食方案,嘱咐患者应少食多餐,每日摄入总量应控制在合适范围,尽可能使用低糖、低盐、高纤维的食物,以增强患者体质。建议患者可适当饮用绿茶,有助于患者动脉硬化速度延缓。另外,护理人员还应告知患者控制提质量的重要性,并向患者及其家属详细讲解计算标准体质量的正确方法,以使家属积极监督患者坚持保持合适的体重。若患者体重超标,则应帮助患者减轻体重,告知患者运用正确方法进行减肥。
1.2.4 心理护理 由于需要长期服用大量药物以及多种疾病的困扰等因素,致使患者容易产生焦虑、不安的不良心理,此时护理人员应详细了解患者的心理状况,对患者展开具有针对性的心理疏导工作。护理人员应多与患者进行良好的交流,对患者进行开导和鼓励,给予患者关心和理解,以缓解患者的不良情绪,帮助患者树立战胜疾病的信心,从而使其积极配合治疗。
1.2.5 运动指导 护理人员应为患者制定一套合理的运动计划,应根据患者的实际病情和身体状况,为患者选定合适的运动项目,如太极、羽毛球、慢跑、散步等,同时制定符合患者实际情况的运动时间和运动量,告知患者应遵循循序渐进、持之以恒的原则,在发生不适反应时,应立即停止运动,直至反应消失后,再逐渐恢复运动。建议患者在运动过程中,应有家属陪同,当患者出现突发展状况时,可及时进行处理。
1.3 评价方法
对两组患者治疗后的治疗依从性进行评定,依从:患者能够配合治疗并按照医嘱服用药物;一般依从:患者部分配合治疗,有所抵抗药物服用;不依从:患者不配合治疗和服用药物。治疗依从率=(依从+一般依从)/总例数×100%。
1.4 统计方法
该研究数据使用统计学软件SPSS17.0进行整理分析,计数资料使用百分比表示,用χ2检验,数据差异有统计学意义以P<0.05表示。
2 结果
护理后,观察组患者的治疗依从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3 讨论
近年来,我国糖尿病发病率日渐升高,对患者生活质量造成严重影响,甚至威胁患者的生命安全[2]。而糖尿病较常引发冠心病等并发症,其发病因素较为复杂,并且存在诸多危险因素,如药物服用率低、血糖控制情况差、治疗依从性差、饮食不规律、不运动等,若两种症状同时并发,可改变患者心脏自主神经功能,从而导致患者代谢紊乱,严重可引起心梗、低血糖以及心力衰竭等并发症[3]。因此,在为患者实施治疗的同时,对患者的饮食、心理、运动、用药等方面加以护理干预,以增强患者治疗的自律性和主动性,是提升该病治疗效果的关键所在。多样性护理方法是一种对患者用药情况、血糖控制、饮食习惯以及日常生活行为方式等方面,进行全面并且多样化的护理措施,可有效弥补常规护理方法单一、片面等不足。据相关研究表明,对糖尿病合并冠心病患者实施多样性护理,可使患者获得全面的悉心照顾,增强患者对疾病的了解,缓解患者的不良情绪,帮助患者树立战胜疾病的信心,使患者积极配合治疗,有助于提升治疗的依从性,从而辅助提高临床效果[4]。
在该研究中,该院为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为观察组实施多样性护理,研究结果显示,观察组患者的治疗依从率为93.33%,高于对照组的73.33%,与相关研究报道基本一致[5];由此说明,对糖尿病合并冠心病患者实施多样性护理,可有效辅助提升治疗依从率。
综上所述,对糖尿病合并冠心病患者实施多样性护理,是一种有效的辅助治疗方法,值得在临床治疗中推广应用。
[参考文献]
[1] 王咏梅.多样性护理方式在糖尿病合并冠心病患者护理中的应用效果观察[J].实用临床医药杂志,2015,19(4):13-16.
[2] 吴存琼.整体护理干预在糖尿病合并冠心病患者中应用的效果评价[J].北方药学,2014,11(2):195.
[3] 李英.多样性护理方式在糖尿病合并冠心病患者中的应用效果[J].中国当代医药,2015,22(24):181-186.
[4] 吴小红.多样性护理在糖尿病合并冠心病护理中的应用[J].中国基层医药,2014,21(06):955.
[5] 刘秀荣.多样性护理方式在糖尿病合并冠心病患者护理中的应用分析[J].中国继续医学教育,2015,7(16):222-223.
(收稿日期:2015-12-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