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糖尿病性周围神经松解术围手术期临床护理分析

2016-07-10王桂华

糖尿病新世界 2016年7期
关键词:松解术围手术期护理满意度

王桂华

[摘要] 目的 探究糖尿病性周围神经松解术围手术期的有效护理对策,并总结护理要点。方法 选择该院2014年3月—2015年2月期间所收治的80例糖尿病性周围神经病变患者,依据入院先后顺序将其分为实验组与参照组,各40例。参照组患者在围术期给予常规护理,实验组患者在围术期给予综合护理干预,比较两组患者的麻木缓解率、疼痛缓解率以及护理满意度。结果 实验组患者的麻木缓解率、疼痛缓解率以及护理满意度均明显高于参照组,两组患者的护理效果存在显著性差异。 结论 在糖尿病性周围神经松解术患者的围手术期实施综合护理干预效果显著,可有效改善患者的相关症状,促进神经传导,同时也可提高患者对该院的护理满意度,具有重要的临床实践价值。

[关键词] 糖尿病性周围神经;松解术;围手术期;神经传导;护理满意度

[中图分类号] R473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2-4062(2016)04(a)-0173-02

在糖尿病并发症中,糖尿病性周围神经病变(diabetic peripheral neuropathy,DPN)是较为常见的一种[1],患者在出现神经病变后常以四肢末梢麻木、疼痛等为主要症状,为其身体健康带来严重的威胁[2]。该研究为探究糖尿病性周围神经病变患者的有效护理对策,对该院近一年所收治的部分患者,在其松解术围手术期给予综合护理干预,并已获得较为理想的临床效果,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该研究对象均选择该院2014年3月—2015年2月期间所收治的糖尿病性周围神经病变患者共80例,均给予松解术进行治疗。依据入院先后顺序将其分为实验组与参照组,各40例。实验组患者中男性24例,女性16例;最大年龄者78岁,最小年龄者40岁,中位年龄为(59.7±4.2)岁;糖尿病病程均在3~13年,平均病程为(7.5±2.2)年。参照组患者中男性25例,女性15例;最大年龄者81岁,最小年龄者43岁,中位年龄为(59.3±4.5)岁;糖尿病病程均在4~15年,平均病程为(7.8±2.4)年。两组患者的一般资料经统计学分析,P>0.05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可以进行临床对比。

排除标准:将非糖尿病性神经病变患者、合并严重心脑血管疾病患者予以排除,所纳入的患者及家属对于该研究均具有知情权,自愿参与,并已签署知情同意书。

1.2 护理方法

两组糖尿病性周围神经病变患者均给予周围神经松解术进行治疗,参照组患者在围术期给予注意事项告知等常规护理,实验组患者在围术期给予综合护理干预。

1.2.1 术前护理干预 加强基础护理:术前需对患者的血压加以监测,护理人员要协助患者进行血常规、心电图及脏器功能等检查。告知患者家属帮助患者清洁皮肤,并做好保暖工作。

心理护理:糖尿病患者在发生神经病变后,会出现一定程度的肢体活动受限,使患者在控制血糖的基础上,会产生较为严重的焦虑、抑郁等不良情绪,不利于病情控制。护理人员要主动与患者交流,为其讲解糖尿病并发症的相关知识,对其心理疑问进行解答,并将以往的治疗成功案例多加讲举,以增加患者的治疗信心[3]。在此期间,耐心听取患者主诉,对其心理顾虑实施针对性的心理干预。

饮食干预:糖尿病患者的饮食尤为重要,合理饮食对血糖控制具有重要意义,但如果对患者的饮食控制过于严格,会对患者松解术后的康复带来不良影响[4]。护理人员要针对患者的体重、营养状态制定相应的饮食方案。在松解术之前8 h内,患者要保持绝对空腹状态。

血糖控制:术前要对患者的血糖严加控制,空腹血糖在8.0 mmol/L以下为宜,糖化血红蛋白在11%以下为宜。这样可降低其手术风险,减少患者的术后炎性反应。

1.2.2 术后护理干预 饮食干预:患者在松解术后,要保持平卧位,6 h内要禁止饮食,避免出现呕吐,呕吐物可引起患者窒息。之后逐渐恢复饮食,并遵循少食多餐原则,控制热量、脂肪的摄入量,适当补充维生素,增加患者机体免疫力。

创面护理:使用弹力绷带加压包扎患者创面进行止血,在20~30 min后可将其拆除。多为患者更换敷料,如出现渗血渗液情况要及时处理,防止创面感染。

皮肤护理:护理人员要对患者的麻木、动脉搏动以及体温变化情况加以观察,如果患者的皮肤温度较低、皮肤颜色苍白、有花斑情况要及时告知医师,同时给予保暖措施。多加为患者变换体位,防止发生压疮并发症。

血糖控制:患者的术后血糖可控制在6~8 mmol/L之间,控制血糖对患者的术后伤口愈合以及神经功能恢复具有重要意义。

用药指导:术后同样需对患者的血压、血糖进行监测。并给予患者3 d的抗感染治疗与神经营养治疗。营养神经的药物,护理人员要叮嘱患者严格按时按量服用,不可私自增减。在注射胰岛素之前,要对患者的皮肤仔细消毒,防止穿刺部位发生感染。

出院指导:在出院时,护理人员要对患者做好出院指导,叮嘱患者积极复查血糖,正确使用降糖药物。如患者在家休养期间出现肢体功能障碍、出血倾向、体温异常等情况要与医护人员取得联系,及时复查。日常生活中要保持个人卫生,预防感染。

1.3 观察指标

麻木缓解率[5]:患者麻木程度的下降级别在2级及以上为显著缓解,患者麻木程度的下降级别为1级则为缓解,未达到以上标准为未缓解。麻木缓解率=显著缓解率+缓解率。

疼痛患解率[6]:疼痛感评价是采用视觉模拟评分法,患者的VAS评分下降程度在80%及以上则为显著缓解,患者的VAS评分下降程度在30%~80%之间则为缓解,未达到以上标准则为未缓解。疼痛缓解率=显著缓解率+缓解率。

护理满意度:利用该科自拟自用的满意度调查问卷进行评价,内容包括护理技能、服务态度等;调查结果分为非常满意、一般满意、不满意三个级别,护理满意度=非常满意+一般满意/总例数。

1.4 统计方法

采用SPSS16.0统计学软对该研究中所涉及的数据进行分析,疼痛缓解率、麻木缓解率、护理满意度采用[n(%)]表示并进行χ2检验,P<0.05为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对比两组糖尿病性周围神经病变患者的麻木、疼痛缓解率

经不同护理方法后,实验组患者的麻木缓解率明显高于参照组,经统计学分析,P<0.05,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详见表1所示。

经不同护理方法后,实验组患者的疼痛缓解率明显高于参照组,经统计学分析,P<0.05,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详见表2所示。

2.2 对比两组糖尿病性周围神经病变患者的护理满意度

调查结果显示,实验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明显高于参照组,经统计学分析,P<0.05,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详见表3所示。

3 讨论

糖尿病性周围神经病变是以疼痛、麻木等自主症状为临床表现,易与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糖尿病肾病同时或相继发生[7],对患者的日常生活、身体健康带来严重影响。临床上,对糖尿病性周围神经病变患者多采取松解术治疗,在其围术期的护理工作不容忽视。该研究中,实验组患者在围术期给予综合护理干预,参照组患者给予常规护理;研究结果显示:实验组患者的麻木缓解率、疼痛缓解率以及护理满意度均明显高于参照组,足以说明实施综合护理干预的有效性。

综上所述,在糖尿病性周围神经松解术患者的围手术期实施综合护理干预效果显著,值得在临床上广泛推广及应用。

[参考文献]

[1] 程永素,黄冰.糖尿病性周围神经松解术围手术期的护理[J].护士进修杂志,2012,27(24):2253-2254.

[2] 张玲玲,朱悦琦,牟凌,等.糖尿病下肢血管病变球囊成形术后高灌注并发症的观察与护理[J].介入放射学杂志,2011,20(3):237-239.

[3] 石雅萍.糖尿病性周围神经松解术围手术期的护理对策探讨[J].糖尿病新世界,2015(8):185-186.

[4] 刘芳,赵秀琴.7例股神经损伤后瘢痕压迫病人行神经松解术的护理[J].全科护理,2013,11(25):2341-2342.

[5] 刘继娟,张荣花.尺神经松解肌下移位治疗中重度尺神经病变患者的术后康复护理[J].中国实用护理杂志,2011,27(29):30-31.

[6] 姜皓,李丽荣,周海燕,等.双侧胸廓出口综合征臂丛神经全程松解术的围手术期护理[J].国际护理学杂志,2012,31(9):1627-1629.

[7] 宋艳微.82例糖尿病性周围神经松解术术前、术后的护理分析[J].糖尿病新世界,2015(4):150.

(收稿日期:2015-01-07)

猜你喜欢

松解术围手术期护理满意度
WALANT技术在腱鞘松解术中的应用
全程优质护理对食管癌患者住院时间及护理满意度的影响
创伤骨科下肢骨折手术围手术期深静脉血栓形成的预防与护理
G6805神经刺激仪在手指屈肌腱粘连松解术中的应用
关节粘连松解术在足踝部损伤术后康复治疗中的应用价值
膝关节僵硬松解术后并发症3例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