油田企业模块化标准成本管理体系研究
2016-07-10赵伟
摘 要:随着油田企业开发难度的逐渐加大,油田开发生产单元的多样性和复杂性决定了生产成本消耗的差异性,现行的油田企业标准成本核算体系已经无法满足企业精细化管理的要求。文章提出模块化标准成本管理体系,以期提升油田企业成本优化和精细化管理水平。
关键词:油田企业 模块化 标准成本体系
中图分类号:F23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4914(2016)08-137-03
一、引言
石油作为我国经济发展的重要能源,对我国经济社会的持续发展起着不可忽视的作用。由于石油生产过程的特殊性,油田企业的生产经营活动具有高投入、高风险、投资回收期长、成本变动规律特殊等特点,且随着我国经济持续快速增长,我国对石油的需求日益增多,导致供需矛盾的产生,并且很大程度地制约了我国经济的发展。所以,各大油田纷纷采取各种措施降低成本,加强成本控制力度,确实在短期取得一定成效,但是可能导致后期成本的急剧上升,不利于油田企业的持续发展。这样,建立和落实成本管理机制显得至关重要,只有使石油企业成本得到有效控制,才能让我国石油企业屹立于世界舞台的稳定位置,让我国实现经济的持续稳定增长。
标准成本是经过详细调查分析并结合一定技术而确定的产品成本。产品的标准成本是产品进行定价并且进行成本控制的重要依据,直接影响着企业的经济利益和市场竞争力。随着时代的进步,管理思想的更新,传统标准成本理念已经无法跟上现有企业模式,适应当今企业的变化,造成现有企业在管理上的失利,因此,建立新的标准成本管理体系迫在眉睫。模块化的标准成本管理方式既可以弥补传统标准成本理念的不足,又可以帮助管理者提高效率,达到有效控制成本的要求。石油作为影响我国经济发展的重要能源,因此对于油田企业模块化标准成本体系的研究显得尤为重要。
二、文献综述
大量的国外学者曾对模块化管理及标准成本进行研究。产品模块化理论上世纪60年代就被提出,但真正被引入到企业管理中是在30年之后,从而诞生了企业模块化管理思想。Dess和Rasheed(1995)把产品模块化理论的基本概念引入到企业管理,根据模块重要性和价值链,把非关键部分模块外包给其他企业和个人,达到通过战略模块控制企业网络的目的。通过文章对模块特性以及企业架构创新进行说明,这只是早期的产品模块化理论研究,并没有实质性的突破研究,但是在企业结构理论方面有所创新。Sanchez(1996)从企业战略和竞争优势角度考虑了产品和组织模块化架构的影响,认为企业要在产品竞争中获胜将日益取决于对产品、组织和知识架构的有效战略管理。Krikke、Le Blanc和Van De Velde(2004)根据产品模块化特点构建企业闭环供应链,即故障模块, 返修后再利用。
标准成本概念最早源于美国。Frederick Winslow Taylor(1895)认为在人工成本计算中要考虑实际耗工时间与科学耗工时间的差异。Frederick Winslow Taylor(1903)发表《工场管理》一书,书中所提及到的标准操作程序和时间定额便是标准成本这一概念产生的基础,但是没有对此概念进行过多详细的阐述。Harrington Emerson(1909)在Taylor研究的基础上进行进一步的探索,认为标准成本管理能够给企业带来生产效率的提高和成本的节省。Hansen和Mowen(1998),Anton van der Merwe和David E Keys(2002)以及Paul A Sharm(2003)的研究结果表明大多数发达国家企业会计系统的时间中,采用标准成本管理方式的比例还是非常高的。
国内大量学者也对模块化管理以及标准成本进行研究。迟蕾和孙振宇将模块化思想引入组织设计,提出了增强企业柔性及其核心竞争力的一条新思路。盛世豪和杨海军在研究国外关于模块化文献的基础上,揭示模块化的内涵,按信息和产品特性两个分类原则分析模块化的主要类型,并阐明模块化是应对市场变化的适应性选择。同年,雷如桥、陈继祥和刘芹归纳了模块化的理论与方法,描述了当前模块化生产和消费的趋势,提出了适应这种趋势的三种组织模式:一体化的企业组织模式,核心企业协调下的网络组织模式和模块集群化的网络组织模式。苟昂和廖飞构建了基于组织模块化价值网的模型。徐宏玲、颜安、潘旭明和马胜将模块化组织与大型企业基因重组结合起来,一方面扩展了大型企业的边界能力;另一方面培育了一种新型的组织形态及模块化组织,不但降低了大型企业内部的协调成本和外部的交易成本,也为大型企业未来组织设计提供了新思路和新挑战。杨枝煌通过金融模块的分合与国际接轨而实现金融现代化。
为了有效实现成本管理和控制,降低企业成本,实现企业经济利益最大化,标准成本越来越多地进入人们的研究范畴中。标准成本的研究有助于人们找出标准成本和实际成本之间的差异,通过二者之间的差异对成本进行更好的控制。国内大量学者对标准成本进行了不同角度的研究,并将标准成本在财务会计体系中不同程度的运用。尚雪就如何进一步推行标准成本制度提出自己的看法。王光明和薛恒新指出了标准成本法在我国发展的困境和出路。张磊对标准成本进行简单概述,并说明了实施标准成本的步骤和制定的方法,以及其应用中可能出现的问题。杨丽丽就标准成本在现代企业中的应用简单谈论了自己的看法,表明标准成本系统的实施可以帮助企业解决很多问题,有效降低企业成本,提高企业效益。朱艳丽则介绍了标准成本的原则和企业如何制定标准成本,使得对标准成本的研究不断深入。赵艳君从成本角度、会计角度分析了标准成本法的重要作用,剖析了标准成本法在我国的应用现状,从观念更新、会计准则协调等方面提出了我国应用标准成本法的相应建议。
三、模块化标准成本管理体系构建
由于油气资源的隐蔽性,油气储量的复杂性、差异性和地域规定性,加上这种资源的有限性和耗竭性,使得油气开采的难度加大,技术要求高,大大提升了油田企业对成本控制的难度。现阶段油气生产成本不断攀升,在低油价状态下,油田企业必须创新管理方法,有效遏制成本的不断提高,实现企业的可持续发展,因此,建立标准成本管理体系以降低油气生产成本是油田企业面临的紧迫且现实的问题。
1.标准成本管理建设目标、依据和方法。对油田企业模块化标准成本体系的研究,将油田区块作为成本管理单元,以油藏资源和开发生产条件为基础,建立以“标准化设计、模块化建设、标准化采购、信息化提升”这样“四化”建设为核心的标准生产管理和管理优化,形成油田企业标准成本管理体系。
在建立标准成本管理体系时,可以以我国油田企业开采过程每个阶段的成本构成,以及企业在整个开采过程中对各方面成本的预算为参考对象,同时,运用定额处油气生产定额标准和方法,将“四化”建设作为核心载体,达到管理优化,实现油田企业的可持续发展。
无论是从油气资源的隐蔽性来看,还是站在油气储量的复杂性、油气开采的高难度的角度,加上对资金运用和技术的高要求,油田企业油气开采过程都是一个极其复杂与繁琐的过程,成本控制和管理的难度也会大大提升。但这却和成本动因理论与作业成本法的应用环境不谋而合。因此,标准成本管理体系的建设以成本动因理论为原理、作业成本法为手段,充分考虑不同油藏的开发生产条件,试图建立一个以“四化”管理优化为核心的载体,确定目标标准成本和最优管理方法。
2.标准成本形成的基本框架。油田企业整个开采过程阶段主要有开发准备阶段、开发设计阶段、开发实施阶段、开发管理阶段、开发调整阶段和提高采收率阶段六个阶段。开发准备阶段是油藏勘探与开发相衔接的一个必要过程,主要任务是全面认识油藏并计算可投入开发储量,进行生产试验以认识油藏生产规律,为正式的开发方案提供基础,可以从勘探和开发的角度去分析成本;开发设计阶段主要内容包括油田地质情况、储量计算、开发方针和原则、开发程序、开发层系、开发井网、开采方式、注采系统、钻井工程及完井方法、采油工艺技术、油气水的地面集输及处理、开采指标、经济分析和实施要求等,概括来说就是基本生产作业过程的划分,可以站在这个角度来进行标准成本分析;开发实施阶段主要是指根据开发设计钻井发井,建设采油、集油、油气处理、油气集输、油田注水等生产设施,以及电力、交通、通信、后勤保障设施,因此我们在对此阶段进行成本控制分析时可以从基本生产设施和生产组织出发去考虑;开发管理阶段的主要任务则是生产原油;开发调整阶段是对开采过程出现的问题进行的调整;最后,当油藏开发进入后期,油藏地质环境发生较大的变化,常规的层系、井网调整效果已经不明显,依靠油田注水等常规补充能量方式进行开采的所谓二次采油接近经济极限时,需要采取一些非常规的方法来提高采收率。整个过程我们需要明确各自的成本属性,以及标准作业所带来的标准成本。所以在建立标准成本的基本框架的过程中,可以根据这六个阶段所涉及到的各项成本建立初步的标准成本框架,并在初步框架基础上进行修订,最终形成优化的标准成本基本框架。
(1)勘探和开发:作为成本驱动的源头,需要从勘探、开发产能建设,注采调整等动态调整因素,完善作业、设施、生产组织为载体的标准成本。
(2)基本生产作业过程划分:油气开采的生产过程有油气处理、驱油物注入(注水、注气或者注入其他化学物)、井下作业、测井试井、轻烃回收、修理和运输等其他辅助项目,都有其对应的成本,从生产作业角度衡量的成本与财务范畴的划分还是有一定区别,所以建立标准成本框架体系应注意区分。并且每项生产作业也有详细的划分,对应详细的成本项目,在对标准成本体系建设时,应将这些考虑在内,以建立更加完善和管理优化的标准成本基本框架。
(3)基本生产设施:油田企业在进行各项生产作业时,形成生产设施,包括油气主要设施和基础运行设施。其中油气主要设施是油井、抽油机、站库,生产运行设施是电网、管网、水网和路网,同时还有一些生产辅助设施,这些都将是成本载体。并且这些生产设施的运用也会带来各种成本,整个油气开采过程,需要驱油、采油、集输和井下作业,会耗用油气水井、计量站、中转站等生产设施的各种材料。这些生产设施还会产生与之对应的燃料费、动力费和支付给相关工作人员的直接工资和职工福利费,产生相应的成本费用。
(4)生产组织:直接从事油气生产作业的生产人员、运行管理配置的生产组织机构和人员。
(5)成本属性:一方面可以将成本分为固定成本和变动成本;另一方面,纵观油气开采总过程,可以站在驱动因素的角度将成本分为开发驱动成本、工艺驱动成本和生产驱动成本。更有利于深刻剖析标准成本的形成轨迹,并进一步确定优化方案。
(6)标准作业和标准成本:将油气开采过程中所使用的各项生产资料,以及用的到人工成本和整个生产作业过程成本转化为标准的业务量、业务标准、标准价格和成本标准定额,使得每一项作业都与相应的成本节点对应,建立标准成本基本框架。
四、模块化标准成本体系的运行保障
建立优化精简的组织机构,根据油气开采的过程,对每一项生产作业所使用的数据进行收集整理,并进行修正不断完善达到标准化水平,同时对其有效性进行验证,保证所收集到的数据均有效且满足标准成本管理运行的目标。开发完善的信息管理平台,提高数据运用的效率,落实降本减费工作,达到管理优化的状态,使全员参与到成本目标管理中。以“标准化设计、模块化建设、标准化采购、信息化提升”为目标,同时加上对质量和效益的要求,建立以管理优化为目的的标准成本动态管理体系。为了保障标准成本的运行机制,应建立严格的标准成本考评机制,同时财务部应该建立严格的标准成本定额考核机制,并且运用到日常管理和绩效考核中。
1.标准成本管理与全面预算、全员目标成本的结合。
(1)深化全面预算管理。应用标准成本管理功能,建立基于标准成本和作业过程的预算管理机制,将预算管理与标准成本相融合,根据生产经营的变化,满足预算的弹性动态调整,实现科学预算、精准预算,达到生产与经营、技术与经济的融合统一。
(2)落实全员成本目标管理。建立符合生产实际,涵盖各作业过程、各成本要素的消耗标准,纵向上延伸至各管理层次(厂-分队—班组—岗位),实现成本的全员、全方面、全过程、全要素管理。
(3)推进“建标、对标、追标、创标”工作。通过标准成本管理理念,实现各责任单元、各作业过程的实际成本与标准成本的适时对比分析,及时消除无效作业、改进低效作业,促进生产组织环节的进一步优化,对预算进行跟踪考核,实现成本受控运行,推进“建标、对标、追标、创标”工作,深化“比、学、赶、帮、超” 活动,促进成本管理水平稳步提升。
2.进一步加强成本信息化建设。所有标准成本管理的数据以企业的财务管理一体化信息系统为依托,能简化繁琐的数据重复录入和核对工作,改进预算控制的效率,以实现企业成本控制的持续改进。
3.建立完善组织管理保障。建立标准成本管理是一项系统工程,要推动标准成本管理工作的顺利开展,必须要有强有力的组织基础、创新性的工作机制、信息化手段的支撑和运行机制的保障,更需要全员共同参与,协同执行和落实。在基层要建立完善生产、经济岗位责任制,明确岗位职责,将“如何采集、如何运行”进行明确,确保标准成本管理落到实处。
4.标准成本管理与效益结合。与区块投入产出结合、与经济效益评价结合。成本标准化不与经济效益结合,如无源之水。如不同油价下,勘探、开发、生产的方案可以不同,成本投向、技术改进、工作量力度也将不同。同时,需要建立勘探、开发对吨油成本、吨油利润的标准化管理。
五、结论
标准成本的基础是标准作业,由于油气资源的特殊性,油气开采的复杂性和油田开发的差异化,导致生产工艺和标准作业很难做到统一规定,以“四化”为核心载体的标准成本建设达到管理优化还是存在很多问题的。当建立好初步的标准成本基本框架进行标准成本修订时,由于油田企业的特殊性和生产工艺的繁琐与复杂造成的成本核算的难度大,使得修订过程会异常复杂,并且核算量超大。油田企业可能会存在资产管理上的问题,因此在收集整理所需要的生产工艺源头数据时,需要加强资产管理的力度。在信息化高速发展的时代,信息化要求员工的素质越来越高,以信息化控制整个市场,均会增加相应的成本费用。开发生产的差异化的存在也需要财务部制定统一的标准对各项成本费用进行核定,将“四化”目标与油公司体制机制结合起来,进一步完善标准成本管理。
参考文献:
[1] Krikke,H.,Le Blanc,I.and Van De Velde,S..Product modularity and the design of closed-loop supply chains. California Management Review,2004,46(2):23-39
[2] Harrington Emerson. Efficiency as a Basis for Operation and Wages[M].Read Books,2008
[3] 雷如桥,陈继祥,刘芹.基于模块化的组织模式及其效率比较研究(J).中国工业经济,2004(10):83-90
[4] 苟昂,廖飞.基于组织模块化的价值网研究(J).中国工业经济,2005(2):66-72
[5] 徐宏玲,颜安,潘旭明.模块化组织与大型企业基因重组(J).中国工业经济,2005(6):52-59
[6] 王光明,薛恒新.标准成本法在我国的发展困境及出路[J].会计之友,2010(29):103-105
[7] 贺小滔,王小龙,郭晓民.油田企业标准成本管理研究与实践[J].中国外资,2013(1)120-122
(作者单位:中国石化胜利油田鲁明公司 山东东营 257000)
[作者简介:赵伟(1971—),男,陕西长安人,胜利油田鲁明公司会计师,中国石油大学(华东)经济管理学院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企业生产管理与成本控制]
(责编:若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