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联合应用CT和MRI在晚期子宫内膜癌术前分期中的应用价值分析

2016-07-09崔永琼

中外女性健康研究 2016年6期
关键词:子宫内膜癌

崔永琼

【摘 要】 目的:分析联合应用CT和MRI在晚期子宫内膜癌(EC)术前分期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78例经手术病理检查确诊的EC患者的临床资料,术前所有患者均接受CT及MRI检查;以病理检查结果为金标准,判断CT、MRI、CT联合MRI的术前分期诊断准确率情况。结果:CT联合MRI的术前分期诊断准确率为88.46%,显著高于单纯CT及单纯MRI诊断准确率56.41%、65.38%(P<0.05)。MRI术前分期诊断准确率略高于CT(P>0.05)。结论:联合应用CT和MRI的术前分期诊断准确率更高,可为晚期EC的临床诊疗提供可靠依据。

【关键词】 子宫内膜癌; CT; MRI; 分期诊断准确率

[Abstract] Objective:To explore the application value of CT combined MRI in the preoperative staging of advanced endometrial cancer(EC). Methods: Retrospective analysis of the clinical data of 78 cases patients with EC,which were confirmed by surgery pathology examination. Preoperatively,all patients were examined by CT and MRI .The preoperative staging diagnosis accuracy of CT, MRI, CT combined MRI were compared,according to the pathological diagnosis standard. Results: The preoperative staging diagnosis accuracy of CT combined MRI was 88.46%,which was significantly higher than that of CT(56.41%)or MRI (65.38%)(P<0.05). The preoperative staging diagnosis accuracy of of MRI was slightly higher than CT (P>0.05). Conclusion: The diagnosis value of CT combined MRI in the preoperative staging of advanced EC is higher, it can provide a reliable basis for clinical diagnosis and treatment of advanced EC.

[Key words] Endometrial cancer; CT; MRI; Preoperative staging diagnosis accuracy

EC属临床常见妇科恶性肿瘤,多见于50~60岁女性,其发生率约占全身恶性肿瘤的7%,占生殖道肿瘤的20%~30%,仅次于宫颈癌,居生殖道恶性肿瘤第二位,严重威胁女性生命健康[1]。据报道[2],Ⅲ期EC的5年存活率为65.0%,Ⅳ期EC的5年存活率仅为15.4%。可见,早期分期诊断、早期治疗对改善患者预后、延长患者生存期具有重要意义。本研究回顾性分析我院78例经手术病理检查确诊的晚期EC患者的临床资料,探讨CT联合MRI的分期诊断价值,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回顾性分析我院2014年1月至2016年1月收治的78例经手术病理检查确诊的EC患者的临床资料。患者年龄36~76岁,平均(58.42±7.93)岁;其中,16例绝经前患者,62例绝经后患者;临床表现:64例不规则阴道流血,7例阴道排液增多,3例月经紊乱,2例下腹包块及疼痛,2例无症状;病理分型:70例子宫内膜样腺癌,5例浆液性腺癌,2例透明细胞癌,1例子宫内膜样鳞癌。

1.2 纳入标准及排除标准

纳入标准:所有患者均经手术病理检查确诊;术前均接受CT以及MRI检查,进行影像学检查时患者未接受任何形式的治疗,如化疗、放疗;MRI、CT检查时间与手术相距不大于2周;临床资料、病理资料完整。排除标准:合并其他恶性肿瘤者;存在MRI及CT检查禁忌症者。

1.3 方法

1.3.1 CT检查 螺旋CT机:Siemens,Somatom Sensation;对比剂:欧乃派克(300mgI/ml);扫面方式:横断位平扫,矢状位及冠状位重建;扫描范围:髂骨上缘到耻骨联合的下缘;分别于注射对比剂后25s及60s行双期增强扫描。将重建后的数据传入工作站进行多平面重组、容积再现、曲面重建以及表面遮盖等后处理。

1.3.2 MRI 超导磁共振成像系统:GE,Signa 1.5T;MRI序列:横断位自旋回波T1WI,矢状位、冠状位、横断位快速自旋回波T2WI脂肪抑制序列或(和)T2WI。所有患者均先行平扫,再行动态增强扫描。注入12~15mL钆喷酸葡胺(GdDTPA)作为对比剂,然后,应用GRE成像序列依次行横断位、矢状位及冠状位自旋回波T1WI(所有信号均采集2次)。

1.4 观察指标

以病理检查结果为金标准,判断CT、MRI、CT联合MRI的术前分期诊断准确率情况。1)手术病理分期标准。EC手术病理分期标准参见2009年FIGO[3]分期标准。2)CT检查分期标准[4]。Ⅱb:病变累及宫颈,患者宫颈增粗、且不规则;Ⅲa:患者子宫体变大,子宫内膜厚度达20mm,且左右不对称;Ⅲb:患者阴道受累,阴道壁出现肿块、不规则;Ⅲc:淋巴结转移,区域淋巴结的直径大于1cm;Ⅳ:病变侵袭患者直肠或者膀胱,直肠或者膀胱壁增厚,远处器官可见不规则肿物或者腹水。3)MRI分期标准[5]。Ⅱb:低信号的宫颈纤维间质存在肿瘤信号;Ⅲa:患者子宫肌层外缘信号连续性中断,且子宫外形轮廓不完整、不规则;Ⅲb:患者阴道受累,阴道壁低信号间断性消失;Ⅲc:淋巴结转移,区域淋巴结的直径大于1cm;Ⅳ:病变侵袭患者直肠或者膀胱,直肠或膀胱低信号中断,或者远处器官出现积液或者肿块。4)CT联合MRI诊断标准。由两名临床工作经验5年及以上的影像科医师综合分析患者CT及MRI检查结果,其中,子宫内膜及宫腔情况分析以MRI为主,淋巴结及周围器官侵犯情况分析以CT为主,根据EC的MRI及CT分期标准进行联合诊断。

1.5 统计学处理

应用SPSS 20.0统计学软件,组间计数数据采用(%)表示,应用χ2检验,P<0.05提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78例EC患者手术病理分期情况:15例Ⅲa期,18例Ⅲb期,25例Ⅲc期,19例Ⅳ期。CT联合MRI的术前分期诊断准确率为88.46%(69/78),显著高于单纯CT及单纯MRI56.41%(44/78)、65.38%(51/78)(χ2分别为20.066、11.7000,P分别为0.000、0.001)。MRI术前分期诊断准确率略高于CT,χ2=1.319,P=0.251,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详见表1。

3 讨论

近年来,EC发生率呈现逐年递增趋势及年轻化态势,严重威胁女性生命健康[6]。EC临床治疗方案的选择与患者临床分期、组织学类型、病变范围等密切相关,因此,早期进行分期诊断,对早期合理确定治疗方案、改善患者预后具有重要意义。

CT及MRI均属临床常见EC诊断方法[7]。CT具有良好的空间分辨率及密度分辨率,进行CT增强扫描及平扫对明确EC范围及周围脏器侵犯情况具有重要意义,尤其是进行CT增强扫描时,可使患者子宫壁基层、子宫内膜癌、宫颈内积液形成对比。然而,我们在临床实践中发现,尽管CT对远处器官转移及淋巴结转移具有较好诊断价值,但是它对肌层浸润深度的评估十分有限。

MRI不仅可任意方向成像(见图1、2),而且具有良好软组织分辨率,可清晰显示肿瘤形态、病变大小、肿瘤部位、肿瘤浸润程度。然而,相关报道指出[8],宫腔异常扩大、子宫内膜增厚等EC常见病变在T2WI上的信号与子宫内膜十分相似,因此需结合MRI增强扫描进行判断。

CT及MRI各具优缺点,前者对远处器官及淋巴结转移具有较好诊断价值,后者对肌层浸润具有较好诊断价值,本研究中,CT联合MRI的术前分期诊断准确率为88.46%,显著高于单纯CT及单纯MRI56.41%、65.38%(P<0.05),与相关报道一致[910]。

综上,联合应用CT和MRI的术前分期诊断准确率更高,可为晚期EC的临床诊疗提供可靠依据。

参考文献

[1] 周山,黄文亮.MRI在子宫内膜癌术前分期中的价值[J].中国妇幼保健,2013,28(19):3192-3194.

[2] 陈丽娟.3.0T MR动态增强和扩散加权成像在子宫内膜癌诊断及分期中的价值[D].上海:复旦大学,2013:170.

[3] 杨华,郎景和. 欧洲肿瘤内科协会对子宫内膜癌的诊断、治疗和随访所制定的临床实践指南[J].国际妇产科学杂志,2011,38(02):119-123.

[4] 黄忠华,周均宗,谢春燕,等.多层螺旋CT三期增强扫描在诊断早期子宫内膜癌中的应用[J].中外医学研究,2014,08(09):55-56.

[5] 邵志萍,郭瑞霞,吕晓婷,等.3.0T 磁共振联合弥散加权成像在子宫内膜癌术前分期中的应用价值[J].中国妇产科临床杂志,2015,16(06):504-506.

[6] 李小毛,刘继红,何勉,等. 年轻妇女子宫内膜癌626例临床分析[J].实用妇产科杂志,2012,28(07):541-545.

[7] 赵淑萍,马德花.子宫内膜癌术后生存质量影响因素[J].中国实用妇科与产科杂志,2011,27(11):857-859.

[8] 张乃怿,吴成,廖秦平.子宫内膜癌的现状和筛查[J].中华临床医师杂志,2011,05(03):804-809.

[9] 王丽琴.子宫内膜癌临床诊治的研究进展[J].中国肿瘤临床与康复,2012,19(05):472-474.

[10]崔凌,龙小武,郝敬军,等. CT和MRI联合检查在晚期子宫内膜癌术前分期中的应用分析[J].吉林医学,2013,34(16):3092-3094.

猜你喜欢

子宫内膜癌
配对盒基因2和CD44基因在子宫内膜癌中的表达及意义
子宫内膜癌低场MRI影像学特点及临床应用研究
子宫内膜癌患者腹腔细胞学阳性的临床价值及其对预后的影响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