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京津冀地区科技资源配置效率研究意义与对策分析

2016-07-09顾洪建张春燕陈陌

中国集体经济 2016年7期
关键词:京津冀

顾洪建 张春燕 陈陌

摘要:文章通过分析京津冀协调发展的现状,认为科技是其中一项关键驱动因素。然后从区域科技资源配置效率的研究意义出发,表明了京津冀地区科技创新能力的不足,结合研究对策框架与研究阶段,阐述了研究重点与难点,最后得到研究结论。

关键词:京津冀;科技资源配置;效率研究

一、京津冀协同发展现状

作为中国经济增长的重要引擎之一,京津冀地区的协调发展是多年来备受关注的问题。对1992~2007年京津冀地区经济空间结构的格局和演变进行了分析,发现京津冀地区的经济空间差异的总体趋势是在不断扩大的,北京、天津、唐山一带是京津冀经济中心,其扩散效应明显大于极化效应,而河北的西北部、中南部是经济落后区,发展缓慢。由于在经济、社会和生态方面均存在明显差异,这一地区形成了明显的二元发展结构。必须建立统筹协调区域发展的组织机构,提升京津的辐射带动能力及其腹地的承接能力才能扭转该地区发展中的不利因素。同时从低碳经济发展考虑,虽然京津冀经济圈在低碳经济发展方面积累了一定优势,但也要从技术、人才、品牌和碳市场等方面逐渐培养低碳核心竞争力。这种差异一方面影响着京津冀的整体发展,另一方面也揭示出改进区域协同水平的主要攻坚方向,其中科技是一项关键驱动因素。

二、区域科技资源配置效率的研究意义

随着21世纪知识经济时代的到来,科技作为重要的战略性基础资源之一,在一定程度上改变了自然、资本和劳动力等传统要素对经济发展的作用,逐步成为拉动区域经济增长的核心动力。经济地理学家及区域科学家们同样强调技术在塑造和重构区域经济景观时的重要作用。在此背景下,科技差距常被作为一个重要因素来解释区域经济差异现象。

整体而言,现阶段对于京津冀地区协同发展的研究希望通过不同区域间自然条件、经济条件和社会文化条件的综合比较,挖掘协同潜力,归纳发展方式,在该区域协同发展的过程中,科技进步的作用已经得到的广泛认同。但是,相关研究主要依据各类科技指标或数据的绝对水平,很少从科技资源的投入产出效率角度分析京津冀的协同问题。区域间科技创新能力培育与协同运作是一个涉及诸多利益主体的系统工程。借助地缘优势、文化积累和政策推动,京津冀地区科技资源的总体水平与投入力度已经在全国甚至世界范围内处于前列。区域间科技协同的瓶颈已经由“体量”向“效率”转移。和其他社会经济问题相似,区域科技进步与联动发展也可以归结为一个多投入多产出的过程。与投入产出指标的绝对数值测度不同,不同区域间科技发展效率的综合评价具有更大的复杂性。

针对上述理论与现实中存在的问题,考虑使用数据包络分析和曼斯奎特全要素生产率指数,依托相关年鉴与数据库中的面板数据,通过构建区域科技投入产出评价指标体系,对京津冀地区近年来科技资源配置的静态效率水平、动态效率变化、投入冗余、产出冗余进行系统测度,并进一步分析该区域与“长三角”、“珠三角”等地区的科技资源配置特征差异。在此基础上,对京津冀地区科技资源配置效率进行综合评价,并结合地区间的资源特质和发展潜力,刻画联动创新的具体路径与制度保障措施。在学术研究层面,该研究有助于完善区域科技资源配置效率的量化分析体系,揭示京津冀地区科技资源配置特征与效率分布规律;在实践应用层面,该研究成果可以对相关科技与教育管理部门提供决策支持依据,提升京津冀地区协同发展与联动创新效率。

三、区域科技资源配置效率的研究对策

研究对策框架主要从三个方面来进行:1. 基于多维视角,构建用以表征区域科技资源配置水平的投入-产出指标体系,为效率测度、区域科技发展战略制定与联动创新制度分析提供依据。2. 以京津冀地区为中心,兼顾中国其他省级行政区域,尤其是“长三角”和“珠三角”地区,系统测度科技资源配置效率。3. 挖掘京津冀联动创新潜力,刻画联动创新路径,完善相关保障制度。研究对策框架见图1。

相关研究可以分为4个阶段,第一阶段,通过理论与实践相结合,以地域范围、时间序列和创新主体为基本分析视角,提炼区域科技资源配置效率的标准维度与测度原则,并以此作为 DEA模型构建的基本依据;第二阶段,按照不同维度的划分特点,选取具有代表性的细分研究视角,甄别区域科技发展过程中的效率评价单元,并构建体现特定视角要求的投入-产出指标体系;第三阶段,构建静态效率测度模型与动态效率变化模型,依托相应软件展开计算,形成特定评价维度下有效单元构成的前沿面,以此为标准,对京津冀地区科技资源配置的整体效率水平及不同评价单元之间的差异进行比较分析;第四阶段,整合不同维度下客观数据结果与补充调研收集到的定性信息,归纳京津冀地区科技创新协同潜力,刻画协同创新路径,完善相关保障政策。研究阶段示意图见图2。

四、区域科技资源配置效率的研究重点与难点

以上节的研究框架和阶段为一托,来分析下研究中的重点与难点。

1. 对区域科技发展体系的分解。和其他社会经济领域的复杂系统相似,包括京津冀地区在内的区域科技发展体系可以通过不同维度进行拆分。能否合理、准确、细致的对科技资源的配置体系进行分解,是细化研究对象和提升研究针对性的关键。

2. 投入-产出指标体系的构建。对于区域科技资源配置效率的测度依赖于指标体系的构建。在这个过程中,需要综合考虑不同统计年代、不同行政区域、不同行为主体的数据统计口径差异。在数据的有效性和可获得性之间寻求平衡。

3.静态效率与动态效率的整合分析。静态效率侧重表达特定统计截面上效率横向差异,而动态效率主要表征不同时间节点上效率的变化。将静态效率与动态效率相结合,一方面有助于提升效率研究与对策分析的全面性;但另一方面,特定区域静态效率与动态效率水平的差异往往体现了科技资源配置过程中存在的矛盾,寻求化解这类矛盾的途径是提升区域协同创新水平的关键。

五、结论

在区域科技资源配置效率上,从研究意义、研究对策和研究阶段上进行了分析,可以从以下三个方面得到有价值的结论。

1. 基于效率视角研究京津冀地区科技资源配置与协同创新问题。虽然京津冀地区经济发展过程中科技元素的重要性已经得到了学者的普遍认同,但是目前来说很多研究还是主要依据科技资源投入与利用的绝对水平分析该区域的发展特征与协同机遇。而基于效率视角,从资源配置的投入产出水平方面研究京津冀地区科技发展与协同创新问题,有助于将问题的研究关注点从“量”向“质”转移。

2. 将静态效率与动态效率相结合分析京津冀地区科技资源配置效率。科技资源配置的配置水平可以从很多角度进行测度。由于历史进程、文化积淀、经济环境、基础设施、人文条件等方面的差异,不同区域的静态效率水平往往存在先天差异。将动态效率引入资源配置的评价过程中,有助于揭示后进地区的发展趋势和先进地区的潜在问题。同时,这种分析模式也是对区域发展效率研究框架的有益补充。

3. 以冗余分析为基础研究京津冀协同创新潜力。现有研究中对于京津冀协同创新的路径刻画往往依据地理位置的联通性和科技资源的互补性。但根据区域经济学中比较优势理论,不同地区间科技资源配置方式的差异不仅取决于自然条件和政策导向,还依赖于科技资源的利用能力。借助数据包络分析中投入冗余与产出冗余的测度,可以明确区分不同地区之间科技资源利用能力与利用效率的差异。以此为基础挖掘协同创新潜力,更符合京津冀地区的现实情况。

参考文献:

[1]武剑,杨爱婷.基于SEDA和CSDA的京津冀区域经济空间结构实证分析[J]. 中国软科学,2010(03).

[2]曾珍香,段丹华,张培,王欣菲.基于主成分分析法的京津冀区域协调发展综合评价[J].科技进步与对策,2008(09).

[3]张子麟,武建奇.京津冀地区产业协作存在的问题与发展方向[J].经济与管理,2007(02).

[4]Mu R P, Qu W. The Development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 in China: A Comparison with India and the United States[J].Technology in Society,2008(30).

[5]徐晓霞.中国科技资源的现状及开发利用中存在的问题[J].资源科学,2003(03).

[6]王蓓,刘卫东,陆大道.中国大都市区科技资源配置效率研究——以京津冀、长三角和珠三角地区为例[J].地理科学进展,2011(10).

(作者单位:顾洪建、张春燕,中国汽车技术研究中心;陈陌,中国汽车技术研究中心、天津大学管理与经济学部)

猜你喜欢

京津冀
京津冀,创新解决方案的试验田
基于DEA的京津冀地区协同发展效率评价
基于DEA的京津冀地区协同发展效率评价
京津冀协同发展
京津冀一体化港航问“津”
京津冀协同推进现代职业教育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