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四川跨境电商发展对策研究

2016-07-09郑欣

现代商贸工业 2016年7期
关键词:跨境电商

郑欣

摘要:在四川跨境电商发展过程中,既具有优势又面临不少挑战。四川应抓住机遇在政府政策支持下,学校加大对跨境电商人才的培育,企业着力打造四川跨境电商特色,加快龙头企业发展,行业协会助力各方,发挥桥梁和纽带作用,“校企行”三方联动,共同促进四川跨境电子商务发展。

关键词:校行企;跨境电商;四川外贸

中图分类号:F49 文献标识码:A doi:10.19311/j.cnki.1672-3198.2016.07.025

在“新常态下”,我国外贸目前面临着出口增速下滑和利润率过低的严峻形势,为扭转传统外贸颓势,在“互联网+”背景下,政府正在积极推动跨境电商发展,外贸企业也在尝试利用“电子商务”实施转型和升级。四川应抓住这一历史发展机遇,借鉴试点城市的成功经验,大力发展和培育跨境电商产业,提升四川对外贸易水平。

1 四川开展跨境电商的优势

1.1 企业跨境电商意识不断提升

随着传统外贸增长乏力,四川的外贸企业也开始逐渐转型,进入跨境电商领域。从最初的只有个别具有超前意识、市场敏锐度的企业或个人卖家尝试,到如今已经有年销售额三四千万的企业,四川跨境电商业务增长迅速。以家居园艺类零售出口为例,通过eBay平台五年内增长了12倍。

同时,为解决信息不对称,资源分散的问题,以成都为代表的众多与跨境电商相关的从业人员实施抱团发展,成立了西南地区第一个跨境电商联盟,蓉亿会。通过联盟的形式,整合优势资源,在跨境电商蓬勃发展的整体氛围中,实现共赢。

1.2 具备产业基础

四川电子商务产业在2015年1-8月,交易额突破万亿元,是四川五大新兴先导型服务业中增长最快的产业之一。而省会成都市,更是全国首批“电子商务示范城市”之一。信息化程度较高,全市互联网机房面积超过7.5万平方米,规模居西部之首。完善的信息网络为跨境电子商务发展提供了硬件保障。

同时,物流配送便捷。四川省会成都是西南地区的交通枢纽。成都双流机场作为内地航空继北上广之后的“第四城”,是中西部地区拥有国际(地区)航线最多的城市,2014年货运吞吐量达54.8万吨,同比增长9.2%,居中西部第一。从成都到波兰的“蓉欧快铁”也在常态化平稳运行。目前已建成成都空港、泸州港、成都铁路保税物流中心(B型)的水陆空保税物流中心。立体化的物流网络是跨境电商务发展的必要条件之一,随着“一带一路”建设的深入和“境内关外”的保税物流中心政策实施,将助力四川跨境进出口货物高效流通。

1.3 消费需求旺盛

作为西部消费中心的四川,近3年来电子商务交易额年均增长50%以上,2014年达12367.5亿元,位居全国第四。四川是“唯品会”消费人数最多的省份。苏宁易购也将成都作为其西南战略中心。商品消费的巨大潜力,更进一步刺激了四川进口跨境电商发展。

1.4 政府大力推进跨境电商产业园区和公共服务平台建设,实现聚集效应

四川省首个跨境电子商务产业园已于今年8月正式开园。该产业园选址西部铁路物流中心的成都青白江区,将国际铁路物流网络与跨境电商的商务网络相融合,提供出口商品促销、跨境业务代理、创客孵化等综合服务。

此外,还借鉴上海自贸区经验,依托成都空港保税物流中心(B型)、空港国际快件中心试点建设跨境电子商务通关公共服务平台,实现了海关、检验检疫等部门及企业联网办公。预计到2017年四川还将建设3-4个跨境电子商务园区,以积聚跨境电商产业资源。

2 面临的挑战

2.1 本土跨境电商企业基础薄弱。实力有限

因为对跨境电商专业技能的掌握有限,很多中小卖家从选品、定价到最后打包邮寄,仍处于摸索阶段。此外,四川跨境电商龙头企业影响力不足。2003年成立的“中国出口贸易网”是四川唯一一家全国性的综合性跨境电商平台,因为资金问题,现在正面临转型升级。反观重庆,作为西部地区跨境电商唯一试点城市,其代表性企业“大龙网”品牌号召力强,是商务部的跨境电商试点前四强企业之一。另一家具有代表性的“艾克沃”,其海外电子商务覆盖了欧、美、澳、亚四大地区,注册会员超过60万元,每年光是婚纱和假发就给他们网站带来了接近1亿美元的销售额。而四川还缺乏这样的跨境电商龙头企业。

2.2 企业运营成本不断上升

2016年速卖通将启动全平台招商准入制度,实现由C2C向B2C的升级。卖家在申请入驻平台所设定的八个不同经营大类时,需要分别交纳不同的年费。以服装为例,一个店一年需要交纳的技术服务费为10000元。以前在速卖通是免费注册免费开店,而现在则提高了准入门槛。这一政策的实施,无疑加重了中小卖家,尤其是新卖家利用第三方服务平台的运营成本。

2.3 面临跨境电商试点城市的竞争与挑战

与四川相邻的重庆是全国跨境电商试点城市之一。以保税进口为例,重庆的跨境电商保税购物平台——爱购保税,是一个由跨境电商产业链上众多企业参与的公共平台。该平台与海关通关系统、外汇管理和国税的联网核查系统互联互通,实现了企业产品通关、结汇和退税的手续便利化。而且每件商品都可追溯,杜绝了“假货”现象。这既使得国内消费者可以更方便、快捷、实惠的购买国外产品,又降低了企业成本。重庆跨境电商试点的虹吸效应,会吸引四川相关外贸企业和消费者的转移,对四川推进跨境电商造成一定的冲击。

2.4 跨境电商人才短缺

因为跨境电商与传统外贸在交易方式、货物运输、支付结算等流程与环节上有很多的不同。四川目前能顺利通过语言关,掌握跨境电商运营、物流、支付结算等国际贸易和电子商务技能的复合型人才难以寻觅,尤其是小语种人才更是稀缺,极大制约了产业的发展。

3 政府支持,“校企行”三方联动,提升四川跨境电商发展

3.1 政府加强政策扶持力度

(1)争创跨境电商试点城市。成都具有良好的电子商务产业基础,四川的外贸在中西部地区为例第二。这将对成都成为全国试点城市非常有利,因此四川省政府应积极申报,争取更多国家层面的政策扶持。

(2)优化监管模式,完善公共平台建设。四川目前对跨境电商出口的监管仍以传统外贸模式为主。绝大部分中小卖家以中邮小包的方式运行,这种形式目前不报关不报检,海关无法对商品价值和类别实施监管,卖家也享受不到传统贸易的出口退税优惠政策。因此,四川应借鉴试点城市的做法,加强检验检疫和偷税漏税管理,简化通关流程,便利跨境结算。通过公共平台建设的不断完善,将从事跨境电商的企业,金融机构、物流快递等为跨境电商提供综合服务的企业和海关、检疫、工商、外汇、税务等政府监管部门进行联网,实现信息和数据共享,促进快速通关通检。为四川跨境电商发展,建立高效的支撑体系。

(3)打造跨境电商产业园,实现聚集发展。

四川的跨境电商产业园还处在试运行阶段。除了现有的DHL等国际快递物流企业、澳美优品等国际贸易展示型企业外,还可以加大招商力度,吸引更多的从事跨境电商的国际企业和本土企业入园,实现电商集群化发展。通过“线上公共服务平台+线下综合园区”的模式,实施集中监管,探索四川跨境电商产业链的建设,解决报关报检、仓储物流、金融支付、保税仓库、创意推广、咨询培训等方面的问题,为企业提供一站式服务。

3.2 学校加大对跨境电商人才的培育

跨境电商的发展,离不开既懂电子商务技术又懂国际商务,同时还要具有国际贸易背景和良好外语沟通能力的综合型人才。在目前跨境电商人才供需失衡的情况下,进行校企合作,是解决人才培养的重要手段之一。这样的模式既缓解了学校培养的学生缺乏实践的难题,又能满足中小企业发展急需的人才供给,为企业开展跨境电商提供人力保障。

在校企合作中,可以采用“订单班”模式。双方教育、商务和师资资源共享,优势互补。学校双师型教师可以给企业员工开展理论业务培训,企业专家指导学生实际操作,实现共赢。

同时在政府支持下,也要积极引进技术、管理类的复合型高端跨境电商人才,以完善整个四川跨境电商人才梯队建设。

3.3 企业着力打造四川跨境电商特色。加快龙头企业发展

四川目前的跨境电商较少采用自营模式,主要依靠第三方平台。阿里巴巴速卖通在2016年实行年费制管理,全面提升进入门槛。同时新推出了“年费返还”措施。只要诚信经营,服务达标,缴纳的服务费可以返还。这样的措施,使得一些恶意低价,服务质量差的卖家将被清理和淘汰出局,倒逼产业加速升级。

因此,作为四川从事跨境电商的卖家而言,需要不断去适应平台的规则变化,以往同质化产品下的低价竞争,将会被优质和特色化的产品和服务取代,而这才是四川企业未来赢得市场和利润的关键。

在四川,不少跨境电商企业一直进行差异化、品牌化的探索。成都作为中国女鞋之都,生产制造的鞋子国际认可度高,市场前景好,但是竞争却异常激烈。因此,以成都欧魅公司为代表的跨境电商企业,专门定位于海外用户个性化需求。客户可以通过3D渲染技术,利用其在线设计系统,自由选择材料、样式、色彩、跟高、配饰等进行自主设计和搭配,满意后就直接下单,生产部门依据客户的个性化设计进行生产制作。通过这种在线体验式个性化营销模式,欧魅公司的重复下单和购买率维持在30%以上。

同时,需要加快龙头企业发展。一方面可以引进知名跨境电商企业来川。不仅有利于提高产业能级,也有重要示范和辐射带动作用。另一方面,也要培育本土企业发展壮大。通过政府对企业政策和专项资金的支持,鼓励更多的外贸企业开展跨境电商。

3.4 行业协会助力各方。发挥桥梁和纽带作用

十八届三中全会提出要正确处理政府和社会关系,加快实施政社分开,推进社会组织明确权责、依法自治、发挥作用,激发社会组织活力。行业协会,作为政府与行业之间的纽带,通过搭建与政府,企业和各界的桥梁,实现资源整合,合作共赢的集约式发展。

目前跨境电商发达地区都有自己的行业协会组织,如上海、广东和义乌等。但四川目前这样的社会团体组织还很稀缺。未来,四川可以在商务厅等政府相关部门的业务指导和支持下,由从事跨境电商的龙头企业发起,成立一个具有影响力的跨境电商行业协会组织。

通过引导行业自律、对外交流合作等方式,积极组织对四川跨境电商产业的研究与指导。同时,参与跨境电商人才培训,一方面做好与政府的政策对接,另一方面代表企业反映行业诉求,同时也提供相关的咨询等服务工作。

猜你喜欢

跨境电商
“一带一路”战略下跨境电商人才需求与培养探析
高职院校跨境电商人才培养模式探究
跨境电商发展背景下政府作用浅析
关于对跨境电商店铺名的研究
“互联网+”背景下温州传统外贸制造业转型研究
我国跨境电商发展的路径选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