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产业结构、城市创新、财政健康与武汉市经济增长

2016-07-09李岚李钊张文涛

现代商贸工业 2016年7期
关键词:经济增长产业结构

李岚 李钊 张文涛

摘要:当前我国经济增速放缓,经济增长需要产业结构调整和创新驱动,而健康财政为其提供了有力的保证。通过与深圳市的发展经验比较,对武汉市产业结构、城市创新能力和财政健康状况进行分析评价,运用Moore结构变动值、ADF检验、协整理论、格兰杰因果关系检验等计量方法对深圳和武汉的产业结构、城市创新与财政健康进行研究,从产业结构、城市创新能力、财政制度安排三个角度为武汉市经济的健康可持续发展提供政策建议。

关键词:产业结构;城市创新;财政健康;经济增长

中图分类号:F2 文献标识码:A doi:10.19311/j.cnki.1672-3198.2016.07.004

1 绪论

目前,中国经济逐渐步入新常态阶段。2015年11月22日“中国宏观经济形势报告会(2015-2016)”发布的报告预计,2016年GDP增速为6.6%,将比2015年下滑O.3个百分点。经过各类“稳增长”政策的作用,我国宏观经济总体状况依然疲软,加快推进和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以创新促进产业结构升级成为必然趋势。

在经济体制改革的大背景下,武汉市以创建国家创新型城市为目标,以促进传统产业升级和构建新兴创新驱动产业为两大主线,推动城市转型跨越式发展。深圳市对武汉市经济增长具有重要的借鉴意义。从2008年开始,深圳市产业转型和升级效果明显,自主创新能力不断提升,综合创新生态体系不断得到完善,体现了经济增长对技术创新和产业结构升级的依赖。以“深圳质量”为发展理念的地方政府,其债务风险较小。相比之下,作为全国交通枢纽的武汉市,地方政府债务风险较大,发挥地方政府债务的积极作用,防控债务风险,成为一项艰巨的任务。

本文把产业结构升级、技术创新、地方政府债务和经济增长放在同一系统中,考虑政府投入及资金来源对产业结构调整和经济增长的影响,定量比较深圳市和武汉市在地方政府债务、产业结构调整和技术创新方面的异同点,考察武汉市2004-2014年间地方政府债务、技术创新、产业结构升级的变化轨迹,定量分析他们与经济增长的关系,从而对武汉市的转型跨越性发展提出合理化的政策建议。

2 武汉市与深圳市基本情况对比

我们将从产业结构、创新能力、财政健康水平以及它们之间的相互关系对深圳市和武汉市进行对比分析。

2.1 产业结构

产业结构反映了国民经济各产业部门之间的构成,上海科学院经济研究所的周振华副所长认为产业结构优化包含了两方面的含义,首先是产业结构高度化,是指一个国家产业结构重心由第一产业向第二产业和第三产业转变的过程;其次是产业结构合理化,是指对不合理的产业结构进行调整,实现总产值的增加。本文将从这两个角度对深圳市和武汉市的产业结构做出评价。

2.1.1 国民产业总体发展状况

表1是对武汉市2004-2014年国民生产总值(GDP)汇总,期间GDP呈阶梯式增长。其中,2004年至2007年经济增速缓慢上升,2008年至2014年经济增速逐渐减缓,其中2010年增速有短暂回升但又加速下降,经济较不稳定。从三产业占GDP比重来看,第一产业所占比重有所下降,第二、三产业所占比重基本保持稳定。而深圳市1998年之前,第一产业产值总量稳步上升,1998年之后第一产业产值总量逐步下降而其比例从1979年开始逐年下降,1979年-2013年第二、三产业年产值总量及其比例逐步上升。

2.1.2 产业结构高度化情况

1979年-2013年间第一产业在深圳总产值中所占比重不断降低,产业结构重心由第一产业向第二、三产业转变,产业结构不断高度化。2013年第三产业产值占深圳市总产值比例已超过第二产业10个百分点,意味着深圳的经济增长更加依靠第三产业,增长方式更加依赖城市创新,经济转型逐步加深。

相比之下,武汉市虽以第二产业和第三产业为经济发展主力,但第二产业与第三产业占总产值的比重几乎相等,二、三产业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没有明显的区分,产业结构高度化程度仍存在进步的空间。

2.1.3 产业结构合理化程度

武汉市第二、三产业产值增长率以2008年为界,2008年前基本保持平稳,之后呈现下降的趋势。在此过程中,第二产业年增长率一直高于第三产业年增长率,这反映出第二产业在武汉市经济发展中具有较大影响力,而高新技术、金融、通信等第三产业还未真正起到领头羊的作用,产业结构合理化程度有待进一步加强。而1979年-2013年深圳市三大产业带来的总收益不断增加,资源配置效率提高,产业结构趋于合理化,深圳市城市竞争力不断增强。

2.2 城市创新

深圳市政府2007年-2013年全市R&D经费支出占GDP比重始终在3%以上,并在2013年达到4%。从专利申请数量来看,平均每月有6721项新的发明产生。从具有自主创新知识产权的高新技术产品创造的市场价值来看,七年时间增长了373%,年均增长53.3%。

深圳市初步形成了稳定的创新投入机制,创新投入逐年增加且增速逐步增大。新产品带来的收入也不断增加且为经费投入的数万倍,收益的增加速度明显高于经费支出的增速。由此可见,深圳市科学技术和人力资本这两个生产要素在经济发展中所作的贡献越来越大,其在不同产业的配置程度带动了产业结构的升级,并通过连带效应促进其他生产要素效率的提高,从而带来区域经济的整体提升。

武汉市虽然2007-2014年间政府对R&D经费支出逐年增加,专利申请和高新技术产业销售收入逐年增长,但是仍然存在着R&D经费支出占全市总产值偏低、高新技术产品所创造的市场价值增速缓慢、城市创新潜力不足的问题。从这个角度讲,武汉市的创新投入缺乏效率,城市创新能力有待加强。

2.3 财政收入健康水平

地方政府税收收入和政府性基金收入具有稳定性,但是非税收入不稳定,如果非税收入占比过高,会对财政造成不利影响。债务收入是非税收入的重要组成部分,李嘉图认为“公债是延迟的税收”,债务比例过高会对未来财政支出以及经济发展带来压力。债务评价指标主要有财政举债能力指标和国民经济应债能力指标,分别用债务依存度和债务负担率表示。

从债务负担率来看,深圳市政府虽然债务负担率逐年上升,但是比重很小。从债务依存度来看,深圳市债务依存度非常低,不会对国民经济造成过大的负面影响。武汉市的财政收支具有特殊性,财政部驻湖北专员办调查报告《适度举债促跨越发展防范风险保稳定增长——对湖北省武汉市本级地方政府性债务管理的调查与思考》显示,武汉市处于加速城市化阶段,城市基础设施建设需求巨大、城市建设历史欠账问题导致城市基础设施投融资需求巨大,同时,地方政府财权和事权不匹配程度高,基础设施建设资金大部分通过举债的方式弥补,以上原因造成了武汉市巨大的债务规模。巨额的负债水平严重影响了武汉政府财政收支健康水平。

武汉市政府通过融资平台以及其他途径形成了大量的政府债务,2009-2014年武汉市债务负担率始终在20%以上,2009年和2010年债务负担率为29%,达到警戒线水平。同时武汉市债务依存度在100%左右变动,以国民可承受的公债负担率40%-50%衡量,也已远超过武汉市经济可承受的水平。从债务偿还情况来看,武汉市的债务偿还压力主要集中于2016年-2020年,偿还金额达到405.34亿元,占到了债务总额的28.79%,这对政府财政构成了较大的压力,而且可能由债务诱发的金融风险,将直接威胁经济的健康发展。

3 实证分析

3.1 数据来源与研究方法选择

收集深圳市和武汉市2004-2013年的时间序列数据,以武汉市与深圳市的GDP作为经济增长的被解释变量,以R&D费用RD、专利申请数量ZLSQ作为技术创新方面的指标,以产业结构变动速率Moore值的夹角θ作为产业升级的指标为解释变量,采用ADF检验、单一方程的协整检验、格兰杰因果关系检验等计量方法。

3.2 实证检验结果

首先分别对深圳市和武汉市的时间序列经济增长指标GDP、技术创新指标RD、技术创新产出指标ZLSQ、产业结构变动率夹角进行平稳性检验。武汉市数据检验结果显示A0、A2GDP、A2RD、A2ZLSQ、A20具有良好的平稳性。然后分别对ZLSQ与GDP、θ与GDP做协整检验,发现2004-2013年间武汉市与深圳市的经济增长与技术创新在长期存在稳定的均衡关系,产业结构升级与经济增长之间存在稳定的均衡关系。

通过这两项检验后,对相关数据进行了格兰杰因果检验。

3.2.1 技术创新与经济增长的格兰杰检验

根据武汉市和深圳市2004-2013年间R&D指标、ZLSQ指标、GDP指标的数据,对其进行格兰杰因果关系检验,建立如下回归方程:

我们选择1-2期的滞后期,由表可以看出,在滞后期为1-2期时,武汉市GDP与RD存在单向的因果关系,GDP是RD的格兰杰原因,经济增长可以为技术创新提供资金支持,但是科技创新投入对经济增长的推动作用并不明显,而深圳市结论恰好与之相反。

武汉市RD与ZLSQ存在单向因果关系,在10%的显著性水平下,ZLSQ是RD的格兰杰原因,深圳市检验结果显示R&D经费的增加会鼓励更多的专利申请数量,两者存在单向的因果关系。

两市检验结果均为ZLSQ与GDP不存在因果关系,即专利申请数量与经济增长之间没有明显的作用关系。在10%的显著性水平下,武汉市经济增长会有74%的可能性影响专利的申请数量,而专利申请数量相比之下对实际经济的发展的促进作用并不显著。

3.2.2 产业结构升级与经济增长关系的格兰杰检验

在10%的置信水平下,武汉市产业结构升级与经济增长存在单向的因果关系,产业结构优化能够促进经济的增长,但是,GDP的增大并不是产业结构调整的原因,而深圳市检验显示两者存在双向的因果关系,产业结构升级和GDP增长互相影响。

3.3 结论

根据以上对武汉市和深圳市数据的检验,我们可以初步得出以下结论:

在产业技术创新方面,武汉市R&D经费的投入对经济增长虽有影响,但是相比深圳市而言影响极小,经济形势的好转会使R&D经费增加,这显示出武汉市经济增长对于科技创新的驱动力尚足,产业技术创新还存在极大的发展空间,随着经济的稳定增长,创新性发展成为必然趋势。虽然专利申请数量与经济增长之间没有明显的因果关系,但是根据显著性的大小可以判断,专利申请数量能够从侧面反映经济发展水平、创新能力。

在产业结构升级方面,由于深圳市率先进行产业结构调整,产业结构和经济发展能够形成良性循环,在技术创新的驱动下,产业结构将会向更优方向发展。相比而言,武汉市实施产业结构调整的年限较短,效果尚不显著,经济增长在反馈机制不成熟的条件下,对产业结构调整的驱动力不大。因此,在产业结构调整上,处于成长期的产业结构还有很大的发展空间,武汉市应全面整合资源,优化各产业间的资源配置,尽快步入成熟期,促进区域经济的稳定高速发展。

4 政策建议

4.1 构建有效的财政制度安排,化解债务风险

武汉市的财政收入过度依赖于政府债务,政府债务规模过于庞大,债务管理不透明,容易导致资金浪费以及潜在金融风险,威胁武汉经济健康发展。因此武汉市在构建有效的财政制度安排时,首先要考虑的问题就是债务风险的防范和化解。

促进投融资平台的转型发展,建立一套符合自身状况的规范、系统的财政风险预警机制;科学运用地方债务资金,充分发挥地方债的积极效应,减轻财政负担;建立政府偿债保障基金,地方各级财政部门可通过年度预算、财政结余调剂以及债务投资项目的效益按一定比例进行划转,专项用于债务偿还;建立健全监督体系,加强对地方政府举债行为的监督,科学合理安排地方投融资平台的转型问题,将债务资金纳入预算管理,充分发挥同级人大的监督作用,提高人大代表的专职性,加强债务审计管理。

4.2 提高城市创新能力

制定有利于创新的制度安排,形成鼓励创新的社会环境和宽容失败的社会氛围。制定并落实改善创新环境和鼓励创新的政策和规划;设置创新基金,建立创新失败风险防范机制;加大对基础研究以及创新活动的支持力度,提高R&D经费比重;加大知识产权保护力度,完善保护知识产权的法律制度,形成有效持续的创新激励机制;促进创新尤其是科技创新向生产力的转化,实现科技成果转化为生产力的制度安排,提升创新对经济增长的促进作用。

4.3 优化产业结构

在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大背景下,促进产业结构的高度化和合理化。建立现代大农业,推广特色农业和现代农业管理体系,实现农业的规范化、规模化、效益化经营,形成科技服务于农业的发展模式;逐步淘汰落后产能,减轻过度建设对经济的不利影响,清理僵尸企业,促进企业的转型与发展,建立市场导向的企业管理体制,促进第二产业的发展;充分利用地理位置优势和东湖综合保税区、武汉出口加工区等带来的发展契机,大力发展以现代服务业为主体的第三产业,建立合理的产业结构,促进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猜你喜欢

经济增长产业结构
产业结构变迁影响因素的统计考察
基于产业结构对接的人力资源培养实践与思考——以湖南省为例
基于物流经济的区域经济增长研究
知识产权保护、国际贸易与经济增长的文献综述
反腐与经济增长
人口结构与中国经济增长的经济分析
建筑业产业结构研究综述
产业结构
产业结构变动、技术进步与碳排放
中国解决产业结构问题从淘汰落后产能入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