静悄悄的革命
2016-07-09严雷
严雷
[摘要]中学语文阅读课作为中学语文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新课标中的核心内容。然而,在当前教学时间紧,任务重的压力下,很多教师忽视了中学语文阅读课的重要性。那么如何转变观念,通过切实可行的方式方法来完善我们的语文阅读课,提升整体的课堂教学效果,显得尤为重要。“倾听”与“引导”这种新型的教学模式因此应运而生。
[关键词]阅读课 转变观念 倾听
[中图分类号]G633.3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5349(2016)12-0197-02
余秋雨曾说:“阅读的最大理由是想摆脱平庸,早一天就多一份人生的精彩;迟一天就多一天平庸的困扰。”由此可见,阅读的重要性——阅读是了解人生和获取知识的重要手段和最好途径。因此阅读教学一直是中学语文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新课标中的核心内容。然而,在当前教学时间紧,任务重的压力下,很多教师忽视了中学语文阅读课的重要性,往往是一笔带过,聊聊几句介绍。而学生们更是被那些铺天盖地的模拟考试、测验弄得焦头烂额,自觉不自觉地放弃或忽视了那些考试以外的阅读部分,致使学生陷入了为了考试而学习的应试教育的怪圈中,从而忽视了对自身素质内蕴的提高,丧失了思考创新的能力。那么如何转变观念,通过切实可行的方式方法来完善我们的语文阅读课,提升整体的课堂教学效果,显得尤为重要。从根本上,笔者认为应该做到以下几点:
一、转变观念,重视阅读
所谓的转变观念,重视阅读不是指平时学生自主涉猎课外阅读内容,而是重视中学语文阅读课。不是我们说的培养课外阅读习惯,而是指课内阅读文章的教学。不仅是学生需要转变观念,教师同样要转变观念。从根本上认识到语文阅读课对学生的重要性。从初中和高中语文教材所选篇目来看,不仅仅囊括了中国古代文学、现当代文学和外国文学的名家名篇,更涵盖了古今中外的经典之作,涉及笔法、风格、流派、思想等方方面面,旨在开拓学生的视野,增长学生知识,提高学生的文化素养。可见教材编写者的用心良苦及对阅读课的重视程度。因此,作为教师的我们,在完成高考必备文章的教学同时,同样不能忽视阅读课的教学。在阅读时间,阅读方法和阅读方式上都应该进一步加以改进。
阅读课虽然逐渐受到重视,并涌现出了很多研究成果,如“对话式阅读”“感悟式阅读”“快速阅读”等方式方法,然而目前阅读课仍然存在着很多的问题:首先,学生阅读时间不足。大部分学生被中考、高考压得透不过气来,没有时间或选择性放弃了阅读课的内容,将大部分精力用在必修科目上。其次,阅读目的不明确。很多学生不明白既然我们中考、高考不考试,为什么还要将时间浪费再阅读篇目上。所以很多同学抱着应付的态度,其实并不是真正的理解文章。再次,阅读授课无新意。大部分教师虽然能认识到阅读课的重要性,但是在教学的过程中还是传统的阅读教学模式,与其他课文教学方式一样,先正音,再正词,课文主要内容,意义,这使课堂千篇一律,让学生变得机械地学习课文,而失去对阅读课的兴趣。造成这些问题的实质,就是我们对阅读课的意义认识不足。我们要知道阅读课不仅是知识性的传授,更是通过阅读过程,让学生与作者作品,产生灵魂的碰撞,加深学生的感悟,让学生在潜移默化中感受作品的语言魅力,增长学生的见闻,对学生的人生观价值观加以正确的引导。这就更要求我们从观念上,进一步重视语文阅读课教学,不断地创新教学模式,进一步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
二、方法创新,刺激阅读
近年来,“微课”“慕课”“翻转课堂”等新鲜词汇频频出现于我们的视野里,随着网络与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这些新型的教学模式逐渐走入了我们的教学生活,以短小精悍,有针对性,方便快捷等优势为广大教育者所津津乐道。然而新型教学模式为我们注入新鲜血液的同时也给我们带来了新的思考——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该扮演怎样的角色?传统的“以学生为主体,以教师为主导”的教育理念如何体现?而相较于大量采用新型教学模式的高考必修语文篇目来说,辅助教学的中学语文阅读课备受冷落。在当前教学时间紧,任务重的压力下,很多教师忽视了中学语文阅读课的重要性。其实我们在阅读课的教学中,完全可以将这些新技术,新方法运用。一方面可以改变传统授课模式的老三套(正音、正词、剖析意义),给阅读课注入新鲜血液,提高学生的阅读兴趣。另一方面也可以大量的节省课堂阅读时间,将阅读部分放在课外,感悟部分放在课内,大大地提高阅读效率。从而实现现代技术与传统教学PK,增添课堂活性。
以人教版高二选修外国小说欣赏篇目《炼金术士》为例,作者为巴西作家保罗·戈埃罗。这本被称为“能够彻底改变一个人一生的书籍”被选入高中语文教材对学生是有着其重大的指导意义的。然而,通过对长春市30位高中语文教师的调查问卷显示,大部分的教师在讲解本文时采用传统教学方式,33%采用阅读启发式教学,只有6%的教师采用过新型教育方式。
从这一数据我们发现,不同的阅读方式,学生的反映是不尽相同的。其中相较于传统教学模式讲解式和启发式阅读教学方式,对话式和新型阅读方式更被广大学生所接受,从课堂教学气氛和学生的接受理解角度来看,新型阅读方式更能刺激学生的阅读兴趣,加深学生的印象,开拓学生思维。通过对30位教师的访问,我们更深刻地体会到,教学方式与教学效果的密切关系。教师应该从传统的阅读教学模式解脱出来,不是一味地讲解,努力引导正确答案,更应该通过新型方式吸引刺激学生的阅读兴趣,让学生自我感悟阅读的乐趣。
阅读文章一般都是大篇幅的,在课堂有限的时间内是无法完成的,那么我们如何让学生又快,又好地去阅读理解把握一篇文章呢?还是以《炼金术士》一文为例,相较于古文学和现代文学文章,外国文学文章一般对中国学生来讲是比较难于理解的,不同的成长环境,不同的文化造就了各国不同的语言表达模式、思维模式、书写模式等差异,更有外文翻译成中文时所造成的障碍,所以外国文学一直是学生难以理解的。在教学过程中我们往往会先介绍文章主要内容、作者、写作背景、写作风格,写作特点,给我们的指导意义等方面,而对文本却很少地真正的阅读理解。我们再讲授这篇文章时,对教学时间的设置很重要,我们完全可以通过微课和慕课的形式,制作成视频,让学生在学习之前简单地通过网络了解文章,通读文章,并进行知识讲解,意义讲解放在微课中,通过几分钟的简单视频让学生去体会。而课堂上,我们可以通过启发式阅读或者对话式阅读的形式,让学生自由发表观点,教师不用急于加以肯定和否定,而是将课堂全交由学生,教师只是简单的加以引导。这样既可以节省上课阅读气氛沉闷的问题,又可以充分发挥学生的思考能力、感悟能力,真正做到师生互动。而在学生发言的时候,我们作为一个倾听者,让学生经过反复思考,讨论的方式,达到内心的共鸣,加深对课文的印象,从别人的阅读中得到启发,倾听他人的观点,从而真正达到自我的目的。
三、着重倾听,善于引导
日本教育家、日本东京大学研究生院教育学研究科教授、教育学博士佐藤学先生曾写过一本书《静悄悄的革命》,佐藤先生经过几十年的亲身执教探索研究并实地考察比较十多所不同学校的教学过程,写成了这本书。在书中他有一个非常著名的理论即“倾听”。书中说:“倾听这一行为,是让学习成为学习的最重要的行为。善于学习的学生通常都是擅长倾听的儿童。如果我们希望在课堂上更好的培养学生的言语表现能力的话,那么语气鼓励他们发言,不如培养其倾听的那个能力。”我非常赞同这段话,虽然这段话是强调所有教学行为,然而我觉得对中学语文阅读课来说,倾听是最适合的一种方式。
在传统的中学语文阅读课中,教师往往会采取讲解式教学的方法。这样既能快速进入课堂课文,又能清晰准确地把握词音、词义、阐释文章的意义。然而,与其他文章千篇一律的教学方式,使学生变得更机械化,常常会使课堂变成老师讲学生记的呆板教学之中,使之留之于笔而未留之于心,课堂变得呆板无趣。有一些教师会采用对话式、启发式阅读的方式,让学生读,然后用问题引导使之快速地进入到教师提前设定的规范答案中去。虽然课堂活跃,学生积极回答问题,然而这种有意识的引导方式,使学生失去了感悟的过程,并不是真正的理解了文章的深意。往往学生不符合规范的答案,自觉地被老师忽视,没有做到真正的个性化阅读。虽然这样能使学生取得正确回答问题的成就感,却失去了阅读真正的乐趣和快感。
那么在采用新方式教学之外,我们该如何去正确的引导学生阅读呢?这一问题一直是教育工作者所热切探讨的问题。曾经看到过一篇关于教育的文章,是介绍美国老师和中国老师在讲《灰姑娘》的差距。虽然这个文章不是关于中学阅读课教学,但我觉得非常有借鉴意义。文章中有这样一段印象非常深刻。看到很多孩子不喜欢《灰姑娘》一文中的后妈,老师问:“如果你是辛黛瑞拉(灰姑娘)的后妈,你会不会阻止辛黛瑞拉去参加舞会?你们一定要诚实呦!”学生:“是的,如果我是辛黛瑞拉的后妈,我也会阻止她去参加王子的舞会。因为我爱自己的女儿,我希望自己的女儿当上王后。”听到这样的回答,老师并没有急于对学生进行肯定和否定,(即使这并不是老师希望的答案)而是根据学生的回答顺势引导,老师说:“是的,所以我们看到的后妈好像都是不好的人,她们只是对别人不够好,可是她们对自己的孩子却很好,你们明白了吗?她们不是坏人,只是她们还不能够像爱自己的孩子一样去爱其他的孩子。”看到这样一段文章,我们不得不为这位老师大大的喝彩,他并不是从长者的角度,教育的口吻去评价对与错,而是根据学生的回答加以引导,而这种引导也是带有思考性的。让孩子自己去感悟,去思考,更深刻的理解其中的涵义,从而使学生学会从客观的角度去思考问题,解决问题,形成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这也正是我们教育的目的。
在我国当前实施的《中学语文新课程标准》中指出:“学生的能力可以在阅读中得到体现,教师不允许将自己的分析思维强加在学生身上。”如果我们只是引导学生回答最终答案,这样也是一种变向的强加模式。因此我觉得佐藤学先生所倡导的“倾听”理论,更能完美地适用于中学语文阅读课。这里的“倾听”不是只听不讲,而是让我们更深层次地去聆听孩子们的心声,让学生们在无意识地讨论过程中互相倾听,教师不仅要认真倾听每一位学生的观点,不仅要倾听对的观点,同时也要注意倾听那些不在规范内的,我们认为“错误”的观念并策略性地加以鼓励和引导,让学生充分享受到阅读的乐趣和快感,积极发表自己的观点。在聆听其他同学观点时,聆听自己内心深处的声音,从而真正做到“积累整合,感受鉴赏,思考领悟,应用拓展,发现创新。”重视文化积淀和积累,提高语言表达能力和思考能力,感悟心灵的共鸣,人生观价值观的指导作用。
总之,在新时期应该采用新的教学理念,新的教育方法,从根本上转变观念,在传统中学语文阅读课的教学模式上,积极开展、创新新型教学方式方法,注意倾听每一位学生的观点,做到积极引导,认真倾听,真正做到与学生的互动,加深学生对阅读课的兴趣,刺激学生阅读,让中学语文阅读课也来一次“静悄悄的革命”。
【参考文献】
[1]佐藤学.长春:长春出版社[M].2003,72.
[2]冯美娣.“卓越教师”之“静悄悄的革命”[J].2012(12),710.
[3]肖萍.读静悄悄的革命,思想理论教育[J].新德育,2006(05).
[4]张所帅.在悄然中生发、蜕变——读《静悄悄的革命》[J].新教育,2012.
[5]王晓平,胡浇.提高阅读兴趣的教学策略研究—国外关于阅读兴趣的研究给我们的启示[J].教育经纬,2006(02).
[6]杨秀敏.中学语文阅读教学方法浅探[J].吉首大学学报,2014(12),35.
[7]翟文婧.保罗·科埃略《炼金术士》之“点石成金”——从“爱与意志”的融合达成自我[J].南洋理工学院学报,2013(07)4-5.
责任编辑:彭海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