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命运牢牢抓起,又轻轻地放下
2016-07-09
星星:请说说您最难忘的经历。请说说您家人对您写作的理解。
诗人雷霆:我是上世纪八十年代开始诗歌写作的。九十年代初,应该是我创作的一个高峰期,于1994年参加了《诗刊》社第十二届“青春诗会”。1997年前后,基本停止了写作。2007年,生活和工作渐趋稳定,爱人帮我建了一个博客,重新进入写作状态。之后的十年,我写作的方向、语言的表述,以及对生活的切入,都做了较大的调整。“官道梁”这个诗歌的地标,让我把所有的诗歌经验和极大的诗歌激情投入到对官道梁系列乡土诗的写作中。官道梁诗篇也受到了《星星》《诗刊》《绿风》等一批诗歌专业刊物的认可,先后在一些重要栏目集中推出,得到了读者的肯定。并由此获得了“赵树理文学奖”“郭沫若诗歌奖”“第二届中国红高粱诗歌奖”等重要奖项。所以说,这十年对于我而言,对于我的诗歌写作而言,是又一个重要的创作时期。
星星:地域文化对您写作有何影响?
诗人雷霆:文学史上看,地域文化或多或少会给一个作家的写作带来影响,诗人也不例外。就我而言,从小生活在晋北的一个小山村,祖祖辈辈靠种地为生。农耕文明的浸染包括方方面面,植物的沟壑分布,庄稼的耐寒性,农具的原始实用,气候的变化无常,十年九旱的农业状况,等等,都潜移默化到每一个生命里。它不容商量,也用不着讨价还价,贫瘠的自然条件决定了人们生活的艰难程度。事实上,这十年我一直坚持写下大量的官道梁诗篇,就是对这种地域文化诗意的解释。因为环境就是生命。当然,诗歌是艺术范畴的东西,如何更好地处理与自己息息相关的事物,仍然是我不断努力的课题。
星星:请说说您诗歌之外的爱好。
诗人雷霆:说到诗歌之外的爱好,这些年突然就喜欢上了摄影。一方面需要跋山涉水,用体力亲近自然;另一方面,摄影本身也是对美的找寻,变幻莫测的光影,千奇百怪的事物形态,确实让人着迷。而且,摄影和诗歌也是相辅相成的,好的摄影作品本身就是一首美好的诗歌。特别是摄影作品的感觉、细节,视觉的冲击力,色彩的对比度,感觉慢慢的事物的末梢会带来些许的感动,这些元素对于诗歌的写作有其积极的借鉴作用。
星星:请问生活里您是一个什么样的人?
诗人雷霆:习性使然,常常怀念着粗布,饮山泉,居茅庵草舍,吟历代诗文,也喜欢宋代的山水墨画,一抹斜阳围拢一缕炊烟的光阴,而孩童嬉戏的青石板上会有飘飞的谷糠,麻雀倒是常见的,大雪压下来,屋檐冰凌晶莹,马车缓缓驶过盘山公路,鞭影四处,也尽是人间的气息。和好友饮酒,偶尔不问酒醒何处;和爱人远足,常常乐不思蜀。像极了故乡的溪水,暖也是它,凉也是它,冷热之间体会中年的况味。待人热情有余,遇事不慌不忙。为苦难的文字掉泪,因莫名其妙的忧伤而不言不语。坚信从善如流,厚德载物,化育万物为之德。心境不似水,唯有片刻的宁静,功利已遥远,苍茫也诗文。
星星:请您列一个十本好书的推荐名单。
诗人雷霆:《资治通鉴》《红楼梦》《鲁迅全集》《巴黎烧了吗》《小于一》《英国20世纪文学史》《瓦尔登湖》《田园之秋》《里尔克诗选》
星星:最后请您对读者留下您衷心的祝福!
诗人雷霆:祝愿诗歌爱好者多写,多思,多读,祝愿诗歌如宗教,如母亲的针脚那样绵密而悠长。谢谢《星星》诗刊这么多年给予我的鼓励、关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