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渗透中国的“中国通”日本间谍

2016-07-09

新传奇 2016年32期
关键词:中国通中日关系外交官

近期,日本间谍在中国被捕的消息多次见诸中日媒体。7月28日凌晨,日本多家媒体发布消息称,正在中国进行访问的日中友好交流团体的一名日本男子,因被怀疑从事间谍活动,近日已被中国警方逮捕。

其实渗透中国的“中国通”日本间谍此前便有了。最有名的便是在中国潜伏达37年之久的日本间谍、日台经济人协会理事长阿尾博政。他以经济学学者的身份潜入中国。一次,在中国政府官员的介绍下,阿尾博政被安排到部队去交流,看到不少军事设施和武器。他要求和部队人员合影留念,借机拍下了当时中国最尖端的军车,并且还刺探到中国南方某机场最新战斗机型号的情况。据报道,从1982年开始,他为日本陆上幕僚监部呈报了150篇关于中国情况的报告。

间谍和间谍活动是冷战中重要的组成部分。冷战中的双方都使用间谍作为了解对方行动或者传递虚假信息让对方做出错误判断的工具。近年被曝光的日本间谍不少,刺探情报的类型、活动范围非常广泛。

明目张胆逮捕间谍通常因两国关系恶化

2002年10月26日,日本驻华武官天野宽雅在宁波军事禁区内被担任警戒的海军官兵逮了个正着。此后,天野宽雅在中国政府的要求下被迫离开中国。此人是日本驻华使馆的第一武官,2000年4月到北京述职。

2006年,中国政府有关部门逮捕了《中日经济新闻》杂志的创办人、日本籍男子原博文。他从1995年开始,为日本外务省搜集中国情报,提供了大量中国的机密文件复印件,内容从“领导人的健康状态”、“中国的对外政策”,到“中国领导人对解放军的内部讲话”等。

根据国家测绘局2011年5月公布的数据,各级测绘行政主管部门共立案调查违法案件3000余件。而非法在华测绘案中,日本籍人员居多。

2010年2月,一名日本公民以旅游、环境考察为名,使用手持测量性GPS接收机非法测绘,涉及新疆塔城地区等85个军事管理区。2014年9月,有关部门曾抓获一名日籍嫌疑人,该人从甘肃庆阳出发,沿着秦岭一路向东测量,后来闯入宝鸡要地被抓获。据称,其准备秘密测绘解放军二炮基地和中国的轰炸机工厂。

2013年12月,宁波象山人陈威在海军东海舰队某仓库拍摄照片时被拦下,后经调查发现其是受日本男子寄田的指示进行拍摄。陈威在国外因商业活动结识寄田后,逐步被寄田策反,并接受其提供的所谓活动经费。除了拍摄一些特定照片外,寄田还要求陈威回中国去结交浙江省海洋局的工作人员或者从事海洋研究和教学的人。

凡此种种,不一而足。

从以上的报道似乎可以得出结论:日本正在加强对中国的间谍活动。而确切的说法应该是,中国近期抓获了一批日本间谍。严格的说,这两种说法的指向并不完全相同。事实上,向敌对甚至友好的国家派出间谍刺探情报,这是全世界的普遍做法,其普遍程度,基本和互派外交官差不多。多数情况下,各国政府对其他国家所派间谍的所作所为是心知肚明的,只是碍于自己的人在别国也是如此活动的,所以在可容忍的范围内,通常不直接揭发,要揭发也是通过驱逐出境的方式,逮捕的做法比较少见。一国明目张胆地逮捕另外一国的间谍,通常发生在两国关系恶化的情况下,是一种给对方颜色看的意思。

近年美俄之间时时爆发的间谍战就是一例:因为俄罗斯吞并克里米亚,近年来美欧和俄罗斯的关系持续紧张。7月8-9日,北约峰会在华沙召开,俄罗斯对东欧领土的蚕食被北约定为三大挑战之一,和恐怖主义肆虐以及中东北非局势动荡相提并论,北约还决定派4个步兵旅进入波兰和波罗的海三国,其中波兰的1000名兵力由美国提供。为表达不满,莫斯科7月9日宣布驱逐两名美国外交官,指控他们是美国中央情报局的特工。华盛顿则在前一天宣布驱逐两名俄罗斯外交官,美方表示此举是回应俄罗斯警察今年6月在莫斯科攻击一名美国外交官。自克里米亚危机爆发以来,俄罗斯便加强了对美国驻俄外交官的骚扰力度。

“日强中弱”的局面开始改变

以上可以看出,间谍的暴露和被捕,更多是两国关系恶化的表征而不是原因,也就是说,两国关系差才会有更多间谍被曝光,而不是间谍的活动导致两国关系恶化。事实上在前几年,中国前驻韩国大使李滨被发现向韩国提供情报而被捕,但考虑到中韩关系的大局,中国并没有大肆渲染李滨事件。

所以,间谍问题的频繁曝光只是表明中日关系在恶化中,日本向中国派出间谍并不是中日关系恶化的根本原因。事实上,中日关系恶化有更根本的结构性原因。

2010年,中国GDP总量超过日本,近代以来持续了上百年的“日强中弱”的局面开始改变,这是两国关系史的重大转变。而日本在心理上很难接受这种转变,于是从政治、军事等多个领域对中国进行遏制和狙击。安倍政府于2015年解禁集体自卫权,通过国会法案规定本国自卫队有权到世界各地去作战,尽管加上了一些表面看来严格的限制条件,但这些条件的解释权在日本政府,为日本政府以后的任意冒险和作为提供了条件。不久前,安倍政权又迈过了修改宪法的第一道门槛,未来日本有可能更大限度地发展军事力量,甚至对外作战。这必然会打破亚太地区既有的安全和军事力量平衡,而中国也决不可能坐等日本的军力壮大而没有应对措施。然而,中国对军力的现代化建设,反过来可能进一步成为日本扩张军力和修改宪法的口实。中日之间的安全与军事困境将长期无解。

在南海问题上,日本虽然没有直接出马,但一直站在菲律宾、越南等国的身后,举行海上联合训练和演习,为其建造巡逻船。日本自卫队前舰队司令香田洋二称,中国的南海战略实现的话会打破亚洲军事均衡,会改变中美力量均衡。在这当中,也会对日本的安全保障等很多领域产生影响,所以应该封杀中国的“独善行动”。

2016年,中日关系有两个重大改善契机。一是9月在杭州举行的G20峰会。在2014年11月的APEC峰会上,习近平会见了安倍晋三,冰冻已久的中日关系由此出现缓和迹象。今年的G20峰会,中国是东道主,中日双方会否抓住改善关系,是一大看点;另一个是中日韩首脑峰会。去年11月,中日韩三国首脑峰会在中断三年之后终于重新举行。去年的轮值国是韩国,今年的轮值国是日本,这就意味着李克强总理将会在今年到日本出席三国首脑峰会。日本方面希望李克强总理能顺便对日本进行一次访问,这样的话,两国首脑一年一度定期互訪的制度就有望恢复,中国政府在明年就得邀请安倍访问北京。

尽管中日关系在今年有可能出现一些改善,但由于一些结构性问题的制约,中日关系的长期稳定发展仍存在一些根本性障碍。

(《新京报》2016.8.1、观察者网2016.8.2等)

猜你喜欢

中国通中日关系外交官
Panda pride 萌宠外交官
中日关系的内在动能应大于外部干扰(社评)
扎克伯格:因为爱而成为“中国通”
传教士福开森:影响历史走向的“中国通”
日本或再次起用“中国通”当驻华大使
争做世博外交官
争做世博外交官
中日关系进入 “后摩擦期”?
争做世博外交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