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生物课堂陈述性知识的教学策略
2016-07-09王秋胜
王秋胜
摘 要: 当前新课改背景下,许多教师只注重学生的自主、合作和探究教学,而忽视最基本的陈述性知识教学。本文根据同化论和激活论的观点,按陈述性知识学习的注意与预期、激活原有知识、选择性知觉、新知识编入原有的命题网络、认知结构重建与改组、根据需要提取知识等六个学习阶段安排文章层次,谈谈作者在生物课堂教学陈述性知识学习的教学策略方面的探讨。
关键词: 生物课堂教学 陈述性知识学习 教学策略
教师的职责是传播科学文化知识,教学是为学生创造必要的条件,帮助学生更有效地学习。笔者在生物课堂教学过程中学习教育学、心理学等理论,并试着应用于生物教学,略有体会,本文试就陈述性知识的学习过程,谈谈生物课堂教学中的方法与措施。
根据同化论和激活论的观点,陈述性知识学习可以归纳为六个阶段:注意与预期——激活原有知识——选择性知觉——新知识编入原有的命题网络——认知结构重建与改组——根据需要提取知识。本文亦依次以这六个阶段为层次,试分析如下。
1.讲究促进注意与预期的教学策略
心理学上,根据产生和保持注意时有无目的性和意志努力程度的不同,可以把注意分为无意注意和有意注意两种。“有意注意是自觉服从于一定的活动任务的注意。不仅指向于人乐意去做的事物,而且指向于应当要做的事物。因而,这种注意是受人的意识的自觉调节和支配的。”[1]学习活动当然是以学习者有意注意为先决条件的。当学生处于注意状态,且注意指向学习目标时,才会发生有效学习。如在课堂上,教师或呈现上课内容有关的媒体,或使用体态语言,或突然改变语言的音量,以及采用生动形象的导言和提问等都会吸引学生的有意注意。如使用体态语言,在讲“尿液的形成”这一课时,讲解肾单位结构时,笔者用两手表示,一手握拳表示肾小球,另一手的手掌表示肾小囊包着拳头表示肾小体,与手掌相连的手臂表示肾小管。这样边演示边讲解,使学生产生浓厚的兴趣,有助于学生对肾单位结构的理解,加深对所学知识的印象。再如采用生动形象的导言和提问吸引学生的有意注意,在“人的性别决定”一节教学时,笔者用电视主持人的语调讲:“在农村,许多家婆婆都有很想要添一个胖孙子,而媳妇给她带来一个娇滴滴的小女孩,那么生男生女到底是由哪方决定的呢?本节课我们就来谈谈生物的遗传。”这样的导言,学生猎奇心理陡然而生,注意力高度集中。生动形象的导言还可以产生明显的心理联想的效果。上课时,笔者常用亲切的教态和优美的语言激发学生的联想,引发学生对生物学知识的有意注意。例如,讲到丰富多彩的动物时,笔者这样描述:在冰天雪地的北极生长着“冰上霸王”北极熊;在烈日炎炎的热带雨林里活跃着躯体庞然的大象;在非洲热带草原上有恣意游荡着的羚羊、斑马……这样在学生面前展现出一幅富有感染力的画面,使学生产生学习生物学的冲动,之后引入相应课堂学习内容,学生特别兴趣,有意注意就十分明显了。
有意注意主要受个人的间接兴趣的影响,而间接兴趣主要表现为对活动的结果感兴趣。教学时告知教学目标,让学生事先知道自己学习的预期结果,可以引发和维持学生的有意注意。例如,在讲到“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原理的应用”时,笔者指出为什么新疆的葡萄比其他地方的品质要好,这与今天我们所学的知识有关。这时,学生知道自己要学习的知识的应用价值,求知欲陡增,学习兴趣浓厚。当然,学生的有意注意随年龄的升高而增强,高年段学生的学习更多接受有意注意的支配,教师教学时应明确告诉学生学习活动的结果及它的价值与意义。
2.讲究激活原有知识的教学策略
原有知识就是学生原有认知结构中的知识。原有知识起着同化新知识,保证新知识顺利进入认知结构的作用。在新知识学习之前,教师要认真分析与新知识有关系的原有知识,如上下位关系等,并使之处于激活状态。奥苏贝尔的研究表明,有时,学习新知识时,学生认知结构中尽管存在某些可以用来同化新知识的原有知识,但学生不能适当利用。这时,教师应提供必要的提示和帮助。例如,在“植物光合作用”教学中,提问并复习如下问题:根的主要功能是什么?根吸收的水分通过茎运输到什么地方?叶片的颜色为什么是绿色的?叶片的表皮有什么特殊结构?等等,以此激活学生的原有知识。这些原有知识是学生理解新知识的必要条件,学生若掌握得越清晰越巩固,则越有助于理解新知识。在激活原有知识的过程中,还要检查学生原有知识是否达到了同化新知识的起点水平。若尚未达到,则要进行必要的复习,复习时间长短要视学生原有知识的巩固和清晰程度的高低而定。
3.讲究促进选择知觉的教学策略
在原有知识的指导下,学生有选择地知觉所接触到的新信息。教师在这一阶段的主要任务是呈现有关学习材料。学习材料的呈现应在适当的背景条件下,有选择地进行。呈现学习材料可采用设计先行组织者、图、表;教师讲授;指导学生自学材料;提供直观材料,并指导学生感知等方法或技术。例如,在讲到“植物对环境的适应”时,先呈现两幅图像:“热带雨林的树”和“沙漠中的仙人掌”。这两幅图像就起到了“先行组织者”的作用。
另外,学习材料的呈现要以学生易于接受,便于理解为前提,这就强调了教师要对呈现材料的组织和加工,最好的方式是教师的讲授、板书及多媒体直观材料的呈现相结合。例如:“光合作用过程”教学,如果单由教师讲解,显得比较抽象,学生难以接受;如果将教师讲解与对“光合作用过程图解”的观察相结合,并在黑板上画出光合作用过程知识的框架图表,则会使学习材料的呈现更清晰,一目了然,也可弥补学生从听觉渠道接受信息的缺陷,如短时记忆容量的限制,更有利于促进学生选择性知觉。
4.讲究促进新知识编入原有命题网络的教学策略
学生的选择性知觉接触到的新知识,是暂时贮存于短时记忆中的,新知识要么自身组合成大的组块,要么与原有知识建立各种联系,才能编入原有知识形成命题网络。这一阶段,教师主要任务是根据不同知识类型,采用不同方法和技术,促进学生对新知识的理解,特别要帮助学生理清知识的两种联系:一是新知识编入原有命题网络的教学策略,笔者采用讲述和比较等方法。如“生物对环境的适应”一节的教学,在呈现生物的保护色、警戒色、拟态材料后,要求学生说出“保护色、警戒色、拟态”的区别和联系,就会使学生更理解这三个概念。再如讲到“适应的相对性”时,采取让学生结合自己生活经历或用原有知识举例说明,可以更深入地理解“生物适应的相对性”,等等。
5.讲究促进认知结构重建与改组的教学策略
认知结构的重建与改组,主要为了对新知识的巩固与转化。根据同化论和激活论,知识的巩固过程,并非只通过多次机械重复,加强联想强度实现的,这一阶段主要是由认知结构经过重新组织,达到简约与减轻记忆负担的目的,防止知识遗忘和混淆,并将认知结构在纵向由上而下不断分化,在横向综合贯通,形成知识网络结构。这一阶段采用的促进认知结构重建与改组的教学策略主要有:(1)布置思考题,让学生带着问题进行复习教材或参考书;(2)对学生的复习、记忆方法提供指导(包括适当的背诵的要求);(3)对课堂教学进行小结,帮助学生梳理知识。例如,在“光合作用与呼吸作用”教学后,列表比较“光合作用与呼吸作用”,再进行细胞、场所、条件、物质变化、能量变化及联系等,组织学生讨论,学生从中既得到了知识间的联系与区别,又消除了知识间的混淆,既加深理解,又有助于记忆。
6.进行测量与评价学习结构的教学策略
陈述性知识学习的最后阶段是根据需要提取知识,以供日常生活或新的学习使用。而学生的命题网络是否形成,要经过测量与评价加以确认。测量试题的编制要以教学目标为依据。如果测量试题偏离了教学目标,这样的测量缺乏效度。例如,“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原理的应用”一节,教学目标之一是:“运用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原理解决生活中的一般问题。”根据这一目标编制的试题,就要能测量出与本目标所处的目标层次相应的学习水平。如试题(1)你能说说为什么适量增加二氧化碳的含量可以提高农作物的产量?(2)韭黄的生产原理是什么?(3)为什么昼夜温差大的地区种出的瓜果的品质要比温差小的地区好?
通过对测量结果的分析,确定每位学生是否实现预定的教学目标,是这一阶段的主要任务。如果教学目标实现了,则一次完整的教学过程已完成,这一新的学习结果就成为下一轮教学的起点。如果教学目标未实现,则要进行认真全面的分析,找出末达标的原因,采取相应的补救措施。例如,学生未认真参加生物教学活动,导致生物课教学目标未能达到,则要加强对学生学习态度的教育,让学生重新参与生物教学活动,直到目标实现为止。再如,如果是教师在分析达到终点目标之前,忽视了某些必要的准备知识,机时导致课堂教学活动失败,那么,其对策就是补救必要的先决知识,然后进入正常的教学流程。
教学方法与措施是教师采取的有助于促进学生知识获得和保持的活动。课堂教学中,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教师是主导,只有教师的教学方法与措施与学生的认知活动之间相互作用,才会取得相应的教学效果。
参考文献:
[1]黄希庭.普通心理学.P627.
[2]林思德,郑铭忠,许守添,李白羽.教育心理学教程.
[3]皮连生.智育心理学.
[4]陈建新.布卢姆教学目标分类在生物学教学中的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