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秸秆全量还田后直播稻田杂草发生原因及防除技术

2016-07-09吴飞龙吴萍吴玉玲等

安徽农学通报 2016年12期
关键词:初探

吴飞龙 吴萍 吴玉玲等

摘 要:该文对小麦秸秆全量还田后直播稻田杂草发生情况进行了调查研究,对调查结果进行了分析讨论,并提出了相应的防治对策。主要包括:前期“封”、“杀”、中期水控、后期防除等。

关键词:秸秆全量还田;直播稻田;出草规律;防除技术;初探

中图分类号 S451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7731(2016)12-0082-02

1 调查背景

据统计,我国年生产秸秆约6亿t,以往农村80%的秸秆主要用于生活燃料或焚烧处理,常造成污染空气、影响交通、土壤表层焦化、影响农业生态环境等,有时还会引起火灾。目前,国家大力推行秸秆还田,鼓励农民不焚烧秸秆。秸秆还田能增加土壤有机质,改良土壤结构,且有增肥增产作用。推广秸秆还田是农作物秸秆资源综合利用的最直接、最有效、最主要的途径,农作物秸秆还田已成为当今一种农业新常态。但由于稻麦等主要粮食作物秸秆的生物学特性、各地土壤条件、气象条件、农机械配备、农机作业技术等方面的差异性和复杂性,秸秆还田后常对下茬作物的播种、出苗和田间杂草出草及发生危害等产生一定不利影响。

笔者于2015年6—7月份在安徽省宣城市宣州区对小麦秸秆还田后直播稻田杂草出草规律进行了调查研究,为弄清宣城市小麦秸秆还田后直播稻田杂草发生的规律,科学制定相应的防治对策提供了科学依据。

2 内容与方法

2.1 试验地点 试验设在安徽省宣城市宣州区国营青草湖农场小麦秸秆全量还田示范区内,5块试验田,共1.02hm2,每块试验田均未进行封闭处理和后期化学除草。水稻6月18日撒播,为直播单季晚稻,品种为太湖糯,前茬作物小麦,采取秸秆全量粉碎还田。

2.2 调查方法 每块试验田采取棋盘式固定选取9个点调查,每点面积为1m2。采用逐次调查,播后5d开始调查,每2d调查1次,调查绝对出草量(每次调查后并拔除杂草),对禾本科、阔叶杂草、莎草科等不同草相杂草分类记载,记载出草总量,并制作出草曲线图。

3 结果与原因分析

3.1 结果

调查结果显示,出草总量总体有2个出草高峰期,第一个出草高峰期为水稻播后9-13d,比常规直播稻推迟3-7d,出草量占总量的19.0%左右;第二个出草高峰期为水稻播后21-25d,比常规直播稻推迟2-5d,出草量占总量的46.0%左右。从不同草相的出草量看,阔叶杂草主要集中在播后9-13d和21d左右,为典型的双峰型;禾本科和沙草科主要集中在播后21-25d,呈单峰型发生。

3.2 发生原因分析

3.2.1 秸秆还田改变土壤环境 秸秆还田能有效提高土壤有机质含量,促进土壤肥力平衡,改善土壤理化性质,但秸秆还田量过大或不均匀易发生秸秆还田生物(即秸秆转化的微生物)与作物幼苗争夺养分的矛盾,且秸秆还田常使土壤孔隙度增大,土壤容量降低,导致跑风,造成作物出苗不整齐或杂草发生推迟的可能。同时,秸秆中常带有虫卵、带菌体、杂草种子等,还田后留在土壤里,常增加病虫草害的加重发生的可能性。

3.2.2 田间水肥管理不够科学 田间水肥管理也直接地影响了水稻的生长和杂草的萌发和发生。长期深灌,偏施氮肥,不利于水稻抗逆性的产生,且易诱发病虫害的发生,同时为杂草迅速生长争取了有利空间。

3.2.3 适温多雨的气候条件 据统计,2015年6月18日至7月15日,宣城市区以适温多雨天气为主,降雨日共计达19d,日降雨量在2~38mm左右,日平均温度在22.0~27.1℃,适宜的气候条件有利于杂草萌发和迅速生长。

4 防治对策

根据秸秆还田后直播稻田杂草发生特点,应采取化学防除为主,农业防除为辅,实施前期“封”、“杀”,中期水控,后期补除的综合防除策略。

4.1 前期“封”、“杀”“封”是在稻谷催芽播种后2-5d,选用40%丙草胺·苄嘧磺隆WP900~1 200g/667hm2,或30%丙草胺EC1 500~1 800mL/m2,对水喷雾。要求田面平整无积水,药剂处理后7d内保持田面湿润,7d后放水回田正常田管。“杀”是视田间草情(主要针对出草高峰期),选择合适的茎叶处理药剂进行化除,在秧苗3叶1心期,选用36%二氯喹啉酸·苄嘧磺隆WP750g/hm2,或10%恶唑酰草胺EC1 200~1 500mL/hm2,或6%五氟·氰氟草SC1 800~7 500mL/hm2等,对水喷雾防除。

4.2 中期水控 直播稻存在播种不均匀,前期苗弱小,过稀的稻苗易造成杂草生长过快,因此,秧苗中期应做好肥水管理,一般在杂草茎叶处理后或水稻穗分化期,田间浅水勤灌,即灌1次浅水隔2-3d再灌1次,延续到水稻搁田,促进水稻壮苗早发,达到以水控草,促苗抑草。切记长期断水造成草荒。

4.3 后期补除 针对少数难除的恶性杂草,防除千金子,选用10%氰氟草酯(千金)EC1 200~1 500mL/hm2,草龄超过5叶以上时,适当加大用药量。以恶性稗草为主的稻田可选用2.5%五氟磺草胺(稻杰)SC1 500mL/hm2,或20%双草醚WP150~225g/667㎡。防除阔叶杂草及莎草科杂草,选用10%苄嘧磺隆、吡嘧磺隆WP300~450g/hm2,拌土、拌肥撒施或对水喷雾,同时可配合适当的人工除草,达到彻底控制草害目的。

参考文献

[1]甘惠譁,陆保理,刘峰,等.麦秸秆全量还田后直播稻田杂草防除技术初探[J].上海农业科技,2013,3:130~131.

[2]黄曙光,郑步殿,凌培杰,等.直播稻田杂草发生特点与防除对策[J].现代农业科技,2014,5:181.

[3]张昌松,荀东,廖忠军,等.直播稻田杂草的发生特点和防治技术研究[J].大麦与谷类科学,2007,2:49.

(责编:徐焕斗)

猜你喜欢

初探
改革中发展,实践中磨合
学生管理法制化及其权利保护思路初探
烟基项目管护模式初探
分层、过滤、循环教学法初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