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数据下的课例研究
2016-07-09白荣
白荣
摘 要:课例研究作为一种教师专业发展的有效模式,十几年来为世界各国瞩目。课例研究就是用课堂观察诊断技术诊断课堂,为课堂提供科学有效的数据分析。课后我们不仅可以通过“中医的望闻问切”初步诊断出课堂病症,还可以利用课例研究即“西医的精确诊断”给教师进行评估,形成研究报告。
关键词:课例研究;大数据
【中图分类号】G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8-1216(2016)06C-0081-02
一、课例研究背景
本次课例研究我们选定了人教版五年级数学课《分数的产生和意义》,我们从“教师的提问及学生回答及方式”“学生的投入状态”“教师的语言及行动路线”三个视角进行了课堂观察与研究。
二、课堂观察分析
(一)教师提问类型
通过数据的统计我们可以得出以下结论:
1.从问题细碎到问题整合。前两次教学中问题问的过多、过细,说明教师只是设计了大的教学环节,没有考虑到问题的设计。但在第二次执教时教师努力增加有效问题、减少低效的问题。通过观察数据我们发现,第三次的课中教师进行了问题的整合,大大减少了低效问题,问题问得精准,问题指向明确、到位,能够引发学生的思考。
2.机械性问题逐步减少,理解性、认记性问题从分布不均到理解性问题比例提高。通过三次的对比我们发现促进学生理解思考的问题越来越多了,教师明显注意了问题的有效性,问题的指向性也更加明确。
3.学生回答方式从集体回答频率高到个别回答频率高。我们不难发现,第一次学生个别参与的几率比较低,没能让个体积极参与到课堂当中来,说明在这两次执教中教师想的是问题怎样处理,能尽快顺利完成教学环节,没有考虑到学生的思考过程和探究答案的原因。第三次执教时教师有意识让集体回答变为个别回答或自由回答。这样才能激发学生的参与欲望激起学生的学习兴趣,从而构建有效的数学课堂。
通过分析我们可以给这节课以下建议:
1.提问要突出重点,不处处设问。一节课问题太细碎会导致课堂教学效率的低下,冲淡了主题,教师要学会重点提问,减少问题数量。
2.整合问题,减少机械性的问题和集体回答的次数,教师要充分考虑自己提出的问题有无思考价值,教师要学会分析本节课的核心问题,根据核心问题设计提问层次。如果教师的“问”不能引起学生的“思”,不如不问。所以教师要学会整合问题,合理安排敢于取舍。
3.提问的灵活性。教师会倾听学生的回答,才能捕捉可利用的生成资源。课堂是预设与生成的地方,学生回答问题也是灵活多样的,要求老师灵活地处理动态生成的教学资源,抓住学生回答,当场设计一些提问。
(二)教师语言流动和巡回路线
通过三次课对教师的行动路线(画出行动路线图)以及和学生交流的情况(统计教师和每个学生的问答次数)我们可以做以下的分析。
1.教师主要站位。通过三次路线图的对比观察发现:老师在课堂中的主要站位在黑板和大屏之间,身体习惯朝向离自己最近的中间两大组,朝向时间占整堂课时间的大半。教师习惯性的站位会直接影响学生的参与度。
2.教师习惯性巡回路线。教师的个人站位习惯多倾向于固定左右两点间频繁移动,移动快而多。对比三次讲课路线图,教师在第二次讲课中有了很大改进。从心理学的角度分析,教师肢体的语言,反映了教师内心的意愿导向,活动频繁代表着教师在讲课中有急燥的心理因素。
3.通过三次数据的统计可以看到教师最多一次是让同一位同学一节课回答了六次问题,这意味着其他人少了几次回答问题的机会,也就少了几名参加课堂活动的同学。不过从三次讲课的对比发现,教师注意到了这个问题,回答多次问题的人数在减少。
通过分析我们可以给这节课以下建议:
1. 建议教师在今后的讲课中不固定站在讲台的正中,可以根据学生课堂听课情况适当走动,但要尽量保持站在选好的位置,降低走动频率。让学生感受到老师愿意等待、愿意耐心倾听、愿意帮助的心理暗示。另外,建议在站位时根据课堂中学生参与情况来选择。
2.教师在设计课堂问题时,心中应有意识地将问题分一分类,预设能回答这类问题的可能是哪一类学生,分别是谁。那么,提出问题后,就能看到更多的同学,而不是经常习惯提问的固定几人。
(三)学生投入状况
通过数据的统计我们可以得出以下的分析:
1.三次的学生投入状态呈现上升趋势。
2.第七时间段的教学内容是涂一涂自己喜欢的分数,上台展示涂的结果并说明理由。学生涂分数的环节中,涂得快的学生早早涂完,便开始东张西望,又加上需要有学生上台展示涂色的结果,教师对听的同学没有提出要求。导致这一时间段的学生投入状态不是很好。
通过分析我们可以给这节课以下建议:
1.小组活动时,应该教给学生合作的方法,让每位学生明白合作步骤、成员的职责,再给出合作要求,比如又快又准确等。
2.在非投入状态的学生中,有个别人不在状态,老师没有发觉,对这样的学生老师可及时进行干预,比如走到他们身边进行提醒,或是提问几个问题,让他们的注意力回到课堂。
三、几点启示
(一)课例研究让教师不断反思
有教育专家指出:教师成长=经验+反思。教师成长过程应该是一个总结经验、捕捉问题、反思实践的过程。 课例研究的批评包括个体的反思和观察团帮助反思,在反思中,教师分享了观察团的智慧和经验。课例研究就是在这一轮轮“问题——设计——实践——反思”的循环往复中,不断改变进教学行为,使教师的实践智慧不断得到提升。
(二)课例研究培育合作文化
研究中培养教师合作能力,形成研究共同体。教师在合作中相互学习, 促进发展。研究中我们始终都是团队作战,打造一个教师,身后有一个强大的观察团,这不是一个人的“战斗”,而是整个团队的倾力打造。
课例研究成功与否,不在于“课例”的成功,而在于在课例研究过程中教师不仅在教学方面提升,也在同伴那里获得教益,将教师紧密地联系在一起。 课例研究这样的合作不是外在行政压迫或强制性的合作, 而是教师共同价值观念的必然产物,合作是真诚的、 深入的、 内在的, 是参与共同体实践的教师自我选择的结果。 课例研究这样大数据的分析,让每位教师在研究中对遇到的问题进行分析、 交流与反思, 发现价值, 分享进步。研究小组在反复交流、 反思过程当中, 提升实践智慧。课例研究的分析,让我们感受到大数据的教学时代来临了。
参考文献:
[1]张东娇.课例研究:提升学校效能的文化工具[J]. 中国教育学刊,2009,(10).
[2]张平,朱鹏.教师实践共同体: 教师专业发展的新视角[J]. 教师教育研究,2009,(3).
[3]罗诚.课例研究促教师专业成长[J]. 江西教育,2012,(Z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