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课堂教学中无效提问行为的表现及策略
2016-07-09王华英罗仁生
王华英 罗仁生
摘 要:提问是师生之间互动交流的最主要方式,师生互动最常见的方式,往往贯穿课堂始终。从一定程度上讲,教师的提问能力决定着课堂教学质量的高低。本文阐述了无效提问行为的表现及其对课堂教学的影响,提出了克服无效提问行为的策略。
关键词:课堂提问;课堂教学;无效行为;教学策略
【中图分类号】G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8-1216(2016)06C-0072-01
一、无效提问行为的表现
(一)问题表述不清晰,使学生无从回答
教师在提问时,没有从学生的思维方式和思考角度出发,导致学生不能明白教师的意思,学生无从回答问题。
(二)提问方式不当,使学生机械性回答较多
(1)简单的是非问题。这类问题是作为其他问题的准备而提出的。虽然这类问题对差生或者害羞的学生有一定的用处。但是,这类问题对错机会各占50%,如果问得太多,学生很容易揣摩教师的提问并找到正确答案的提示。与此同时,由于选择性问题的分析含量低,即使学生回答正确了,也不能说明他们理解了所学内容。(2)简单的追问。有的教师往往在学生问答问题出现停顿时或者回答不完全时进行简单追问,但不提供任何帮助。如:嗯,继续,还有吗。(3)猜测问题。教师提出的问题中,有的问题具有开放性,有的要求学生进行猜测或推论,有的超出学生的能力范围。这类问题对发挥学生的想象力和让他们参与讨论有一定的意义,但是,如果使用不当或过多使用,往往会造成学生不予思考妄加猜测。(4)无效的反问。在课堂中经常出现一些习惯性的问题,如,“你想知道结果,是不是?”。
(三)教师提问类型与提问后的等候时间长短不合理
等候时间分为两种:教师发问后留出时间让学生思考和学生回答后教师留出时间让学生反思答案。有学者指出,提问后等待的时间“取决于问题难度,对于记忆性、认知性的问题,教师等待的时间应在一秒钟或以下,对于推理性、创造性的问题等待时间长度为 3~5 秒”。
提问后等待的时间长短也要考虑学生的水平和个体差异。如果没有给学生足够的时间思考,教师就说出答案或让其他学生回答会影响学生的自尊心和自信心。而等待时间过长,课堂节奏就会被拖慢。
(四)教师提问效果不佳,参与回答问题的学生比例不高,难以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1)先指定学生再提问。这种提问方式如果形成习惯是不利于取得好的教学效果的。因为如果先提问再指定学生,所有的学生会开始思考问题;如果先指定回答的学生,其他学生可能觉得问题和自己没关系,于是不会认真听问题并积极思考。(2)随意指定学生回答。教师在备课设计问题的时候并没有考虑由哪个学生来回答。在课堂上有些学生会非常积极,回答了大部分问题,有些比较安静的学生得不到发言机会。随意指定学生回答问题可能会造成水平高的学生回答非常简单的问题,起不到拔高的作用;或是让水平较低的学生回答很难的问题,超出学生的能力范围。(3)集体提问多,个人提问少。集体提问时,水平较高的学生会占主导,水平较低的学生往往只是随声附和,做不到主动思考。虽然是集体提问但是回答问题的常常只是几个水平高的学生,这就导致水平稍低的学生课上学习的效果越来越不好,学习积极性越来越低。
二、克服无效提问行为的策略
(一)在设计课堂问题时要注意梯度和难度,不同类型的问题采用不同的提问策略
我们认为,教师所有的复杂性提问并非都能激起学生高认知的回答,问题复杂性程度的高低与提问内容难度无关。在设计问题时教师要注意提问的难度应与学生的认知水平一致,采取相应的提问策略。因此,教师要选择合适的教学材料,确保能激起学生高认知的回答。当教学难度较大时,可结合教学内容,由易到难进行提问,尽可能采取开放式的提问,切忌控制学生的回答。
(二)合理采用追问方式,使问题形成高效的“问题链”是有效提问的重要策略
经过研究发现,无论是教师提问的类型还是学生应答的类型都与教师提问的方式有显著的相关性。因此,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重视提问的有效性,合理采用追问方式,使用问题形成高效的“问题链”。也就是说,教师在追问的过程中,首先要面向全班学生提出问题,然后等待一段时间留给学生一定的思考时间再让学生回答,重视获取答案的过程,最后还要采用先提问后叫学生名字或先叫学生名字后提问的个别提问策略让学生回答。这样不但能减少学生无答现象,还能增加回答问题的正确性和完整性,在高级认知水平上也会有提高。
(三)增强教师的反思意识,及时修正无效提问行为
教师教学水平的提高,除了教师不断学习、实践,更重要的是要进行自我反思。在课堂教学结束后,教师要及时总结教学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对教学过程进行反思。如果发现问题,要及时找出原因,改进教学行为。
总之,教师提问应遵循适时、适度原则。教师应当根据不同教学环节、不同的提问类型选择不同的提问策略激发学生不同认知层次的应答行为,不断提高提问艺术,全面提高教学质量。
参考文献:
[1] 钱桂林.无效课堂教学行为的产生与矫治[J].教书育人,2000,(3).
[2] 姚利民.国外有效教学研究评述[J]. 外国中小学教育.200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