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明崇祯刻本《周雅续》三考

2016-07-08赵金丹

关键词:书名

赵金丹

(陕西师范大学文学院,陕西 西安 710119)



明崇祯刻本《周雅续》三考

赵金丹

(陕西师范大学文学院,陕西西安710119)

摘要:明崇祯刻本《周雅续》是一部地域性的明代诗歌总集,共收录明代82位陕西籍作者的诗赋作品多达2709首,题材广泛,涉及明代陕西地区的风土人情和社会动态。书名“周雅”体现了编纂者浓厚的复古情结。集中收录的作品有大量不为其他传世资料所载,文献价值弥足珍贵。由于传世版本甚为稀少,一直鲜为学界关注,个别与之相关著作中亦难免存在一些疏漏之处。

关键词:《周雅续》;书名;收录作者;学术价值

明崇祯刻本《周雅续》是一部专门选录明代陕西籍作者诗赋作品的乡邦文献,共收录82位作者的诗赋作品2709首。由于传世版本稀少,学界鲜有关注,迄今未见专文论及。今人所编《陕西省志》中略有介绍,仅四百余字。[1]165近来,笔者在整理点校该书的过程中,发现这是一部学术价值颇高的著作,是研究明代陕西地域文学乃至明代诗歌史不可逾越的文献资料。本文从该书的命名、收录作者及学术价值三方面进行考论,并由此订正相关著作的一些失误,希望能为学界更好地了解和利用此书提供帮助。

一、“周雅”——书名中复古情结

《周雅续》刻于明崇祯初年①此书的前后均无刻印时间的明确信息,现仅能依据两篇序文的写作时间略作推测。文翔凤《周雅续·序》所署写作时间为“崇祯庚午日”。序文中说:“庚午秋冬之交,……缮以十手,梓手又六倍之而待工,于三旬之间,文编不及理,独理诗。”按:“庚午”为崇祯三年,可知文翔凤在崇祯三年的秋冬之际,用三十天时间“裁定”了集中作品,并雇请十位抄书人进行誊写,还雇用六十位刻书工匠而待命开雕,则刻书时间似在崇祯三年之冬。然而贾鸿洙《周雅续自序》所署写作时间却为“崇祯五年岁在壬申季春望日”,则又显然是在崇祯五年后刻印的。此书虽非巨编,但亦非小帙,印刻成书当需时日,非短时间内所能办,故从时间上看崇祯三年冬编成稿本,崇祯五年春后刻成印本的可能性较大。,由曾任陕西提学的贾鸿洙组织编纂,收录的作品皆为今陕西及周边地区一些先贤的创作。从收录作者的籍贯看,大部分为今陕西省境内的人,此外尚有今甘肃、宁夏及青海人。地域分布比较广泛,基本涵盖了今新疆以外的西北地区,属明代陕西承宣布政使司地方行政区所辖地域。②据《明史》卷四二《地理志》,明代陕西承宣布政使司地方行政区,所辖地域除今陕西省全境外,北边辖有今内蒙古河套及宁夏东南等部分地区,西边辖有今甘肃嘉峪关以东及青海青海湖以东部分地区。“秦”,是周王朝的诸侯国名。最初,周孝王封伯翳之后非子为附庸,予以秦邑。秦襄公始立国,至秦孝公,日益富强,为战国七雄之一,相当于今陕西地区,故习称陕西为“秦”。公元前221年秦王政统一中原,建立中国历史上第一个统一的封建王朝,定都咸阳,故而后世陕西的一些名物称谓往往冠以“秦”字。如“秦中”指今陕西中部平原地区,“秦头”指今陕西省汉中地区,“秦川”则泛指今陕西、甘肃的秦岭以北平原地带,“秦腔”指流行于陕西以及邻近各省部分地区的戏曲剧种,等等。然而,《周雅续》的选辑者贾鸿洙和裁定者文翔凤对将陕西与“秦”关联起来的现象却不以为然。文翔凤称:“而世诗人止知有唐,似弗知有周也,似止知关中之为秦,弗谙其为周之旧也,久矣!”[2]序显然,他对后世只知关中为“秦地”,却忽略了其为“周之故地”现象颇为遗憾,大有欲为其正名之意。所以接下来又说:“夫秦之诬周于天下,莫之代雪也!”[2]序而贾鸿洙则称:“……大之至也,其周之旧。汉都关中,王猛以为汉承秦盛,而不知秦、汉总承周盛。六王并,两君死,识者尚欲虚秦年为周年,而断秦有本纪之非。盖嬴世西戎,以周赐厕诸侯,则言秦必本诸周也,言秦本周统也,匪翅地也。”[2]自序显然,二人的“思周”情结是一致的。那么,何以二人如此强调陕西当属“周之故地”?

从生平经历看,此二人与陕西均颇有渊源。文翔凤是陕西人,字天瑞,号太青,西安府三水县(今陕西旬邑)人。万历三十八年(1610)考中进士,历任莱阳、伊阳、洛阳县令,万历四十四年升任南京礼部主事,四十六年迁吏部。天启元年以副使提学山西,后擢升南京光禄寺少卿,不久便辞官归里,埋头著书立说,《周雅续》的裁定工作便完成于其回乡闲居之后。贾鸿洙,字孔澜,清苑(今河北保定)人,万历四十四年(1616)考中进士,授户部主事。天启二年升任陕西布政使司右参议,后历任河南副使、陕西提学、河南布政使。贾鸿洙虽不是陕西人,但曾在陕西任职,《周雅续》的编纂工作便是在其提督陕西学政的崇祯初年开始的。①《周雅续序》云:“贾子方新命观察汴……。而庚午秋冬之交,贾子勒书汴……。”按:“贾子”即贾鸿洙,“观察”为唐代观察使之省称,此处借以代指明布政使之职;“汴”为宋代“汴京”之省称,此处借以代指明代承宣河南布政使司治所所在地开封。又“庚午”为崇祯三年。综上可知,贾鸿洙从崇祯三年已开始担任河南布政使,则其任陕西提学的时间约为崇祯元年至三年,即1628- 1630年之间。陕西是明代复古文学发起的重镇,曾在正德嘉靖间的文坛独领风骚,虽然万历之后的陕西文学已不复昔日的辉煌,但复古思想还深深地凝结在曾生长或生活于此的文人心中。文翔凤、贾鸿洙的“思周”情结,也是复古思想的表现之一。

梁启超谈及伪书发展的原因时曾对国人的好古心理做了透彻分析:“‘好古’为中国人特性之一,什么事都觉得今人不及古人,因此出口动笔,都喜欢借古人以自重。”[3]252孔子亦曾感慨自己所处的时代是礼崩乐坏、今不如昔,故曰“郁郁乎文哉!吾从周”,又曾云“述而不作,信而好古”。古人还存在托古传道的心理。梁启超指出:“战国之末,百家各自立说,而托之于古以为重。”[3]252著述立说,唯恐自己的心血之作得不到世人的重视,于是假借古代名人以引起世人关注,使其书得以流传。战国时的一些著作,有时喜欢托名周公,如《周礼》。尽管明代诗文复古运动的口号是“文必秦汉,诗必盛唐”,但是中国古老的诗歌源头要追溯到《诗经》,较之秦汉盛唐,周更为古。在奉行复古主义的编者看来,只有周代所产生的诗歌,才最能代表纯正之道和雅正之音。编纂者强调陕西为西周故地,希望达到借古扬今之目的,即突出当时陕西籍诗人的历史地位,从而突显编纂此集的价值。

至于何谓之“续”,文翔凤和贾鸿洙分别在该书的《序》和《自序》中做了解释说明。文翔凤曰:“……睹上林之巨丽者,其求之是,而目其编曰《周雅续》。曩文中子之续《诗》,具六代而世不传,不雅也。兹不曰‘续雅’,曰‘雅续’,盖云其诗之为周之旧,若雅音之自续云尔,匪我也。”[2]序强调文中子(王通)续《诗》而后世不传,原因是“不雅”,而本书则是“雅音之自续”。贾鸿洙曰:“若太庙设器,明堂序官,格格宾宾,杀夭曼而升大雅,道不蹶地,文不丧天。是可谓一续而贯千圣之绝乎,是不可谓非一续而贯千圣之绝者也。……删后岂无诗,诗在《周雅续》矣。”[2]自序仍是强调此集所收之诗,是西周故地的诗人们自然而然地延续着西周诗歌雅正的精神、内涵、意蕴、风格而创作的,并非从形式上续写西周时期的《大雅》、《小雅》等四言诗。这完全符合文翔凤、贾鸿洙等既推崇明代复古文学,又倾向宋明理学思想的创作观。

二、收录作者考

文翔凤在《周雅续序》中谓此集所收诗人“八十有一家”,今人所编《陕西省志》也称此集收录“关中81人”的代表诗作[1]165,而笔者统计书中实际所收诗人为82位(见表1)。

表1 《周雅续》收录作者简况

①由于《周雅续》所收录的作者,除几位山人、僧道、女性外,绝大多数为士大夫诗人。所以,编纂者所依据的时代主要指这些士大夫获取科考功名的时间。

《周雅续》一书所收录的作者除置于卷首的李梦阳和置于卷末的僧道诗人、女性诗人外,基本是按照时代顺序排列的,共82位作者。那么,何以文翔凤序言中谓之81位?对照上表,仔细揣度文翔凤对每卷收录作者及人数的说明,不难发现答案:“……我朝之自空同子而始有诗,宜自其集始,于是选其千八百篇者,以五百六十为四卷,弁冕之,表一代之正宗②空同子,李梦阳号。。其自鷃庵至可泉八家为一卷,自苑雒至西陂九家为一卷,太微太白西玄三家为一卷,自蒙溪至白屿六家为一卷,自定原至芹谷十三家为一卷,自薇田至凤冈十四家为一卷。……万历诗则始自先君子《天雅》,……为三卷。……其自甲戌至丙戌余师王文肃六家为一卷,自己丑冯恭定后十二家为一卷,自丙辰阳伯后为一卷,此又明诗之再盛。”③鷃庵,张紞号;可泉,胡缵宗号。苑雒,韩邦奇号;西陂,刘储秀号。太微,张治道号;太白,孙一元号;西玄,马汝骥号。蒙溪,胡侍号;白屿,金鸾号。定原,吕颛号;芹谷,吕颙号。薇田,王鹤号;凤冈,盛讷号。先君子,指文翔凤的父亲文在中。王文肃,即王图,谥文肃。冯恭定,即冯从吾,谥恭定。阳伯,来复字。由此可知,“自甲戌至丙戌余师王文肃六家为一卷”,指《周雅续》卷十四所收者,但据此卷实际所收作者统计,应为七家,即南宪仲、李时芳、王道纯、李三才、王庭譔、刘复初、王图。文翔凤对此卷收录人数统计失误,所以序文中的诗人总数也就少了一位。而今人所编的《陕西省志》大概据此序文,故也称81位。

三、学术价值考

文翔凤和贾鸿洙分别在《序》和《自序》中对《周雅续》一书做了高度评价,一曰“果然周雅之不堪决绝耶”,一曰“删后岂无诗,诗在《周雅续》矣”,这自然是编撰者的自我揄扬之辞。以下试从文学与文献研究的角度对该书的学术价值略作考述。

(一)梳理诗歌发展史

有明一代的陕西诗坛,最值得称道的时期莫过于弘治、正德之际,秦安人胡缵宗曾在《西玄诗集序》中对此时的诗人及学术盛况做过详细记述:

弘治间,李按察梦阳谓诗必宗少陵,康殿撰海谓文必祖马迁,天下学士大夫多从之,士类靡然。……时则有若王太史九思、张民部凤翔、段翰检炅、马太卿理、吕宗伯柟、韩中丞邦奇、参伯邦靖、王宪使九峰、王翰检元正、南郡守大吉、刘宪使储秀、马太史汝骥、许中丞宗鲁、王佥宪讴、何中丞栋、张比部治道、李佥宪宗枢、王宫谕用宾、吕郡守颛、赵兵部时春、孙羽士一元,实与李、康同趣。虽言人心殊,而其归则迁与甫也。……虽未敢与天下学士大夫谭文,然自西方学者观之,不谓之雍音乎?故雍之学得称于弘治、正德间也。[4]

此繁盛局面一直持续到嘉靖间,万斯同《明史·文苑传》如是描述正德嘉靖间陕西文坛:

关中自李梦阳、康海、王九思后,作者迭兴,若吕柟、马理、韩邦奇、邦靖、马汝骥、胡缵宗、赵时春、王维桢、杨爵辈,彬彬质有其文,而治道辈鼓吹之,一时号为极盛。[5]

然而明代陕西诗歌创作之发展,自有它兴起、繁盛和衰落的过程。对此,文翔凤在《周雅续·序》中做了简单梳理,可视作一家之言:

其自国初至弘治前空同子者,止二家,诗数首,寥阒不可冠,断之曰我朝之自空同子而始有诗,宜自其集始,于是选其千八百篇者以五百六十,为四卷,弁冕之,表一代之正宗。……盖端毅以上①端毅,即王恕,谥端毅。,正始之不足,尚其人之有自然之音也。空同子开盛明而抉正宗。紫阁、伎陵、浒西诸君子之于弘治盖名家②紫阁,即王九思,别号紫阁山人;伎陵,张凤翔号;浒西,即康海,武功县浒西人,自号浒西山人。。文简、世甫、汝节兄弟、汝济、元善、伯循、孟独、仲芳、蒙溪、少华、舜夫、太华诸君子之于正德盖羽翼③文简,指吕柟,谥文简;世甫,胡缵宗字;汝节兄弟,指韩邦奇、韩邦靖,邦奇字汝节、邦靖字汝庆;汝济,管楫字;元善,南大吉字;伯循,马理字;孟独,张治道字;仲芳,案“芳”当作“房”,指马汝骥,字仲房;蒙溪,胡侍号;少华,许宗鲁号;舜夫,王讴字;太华,何栋号。。孙太白其独为一家,有青莲之音者也。伯仁、伯会、存笥、丘嵎、芹谷、见薇、渭上、文庄并余师温恭毅之于嘉靖盖接武④伯仁,赵时春字;伯会,李一元字;存笥,王维桢,著有《槐野先生存笥稿》;丘嵎,即乔世宁,著有《丘隅集;芹谷,吕颙号;见薇,即王鹤,著有《见薇堂集》;渭上,即南轩,著有《渭上稿》;文庄,指马自强,谥文庄。。……万历诗则始自先君子《天雅》,……为三卷,表一代之大家,实铸唐宋而一之,以翼经明道之作也。其自甲戌至丙戌余师王文肃六家为一卷,自己丑冯恭定后十二家为一卷,自丙辰阳伯后为一卷,此又明诗之再盛。其以方唐之名家、羽翼、接武,唯诵者辨之。[2]序

由序文可知,文翔凤仿效《唐诗品汇》中分类唐诗的做法,将收录的诗人按时代顺序及创作成就归类为“名家”“羽翼”“接武”,用“正始之不足”来形容李梦阳出现之前的明初陕西诗坛的“寥阒”,用“正宗”、“大家”来定位他特别推崇的李梦阳和“先君子”(按:指文翔凤之父文在中)。文翔凤的归纳点评,固然是他的一己之见,难免有失公允,如对其父文在中地位的过度抬高,但是他对明代陕西诗歌发展脉络的勾勒还是较为清晰的。由此可见,《周雅续》的选辑与裁定过程即是编纂者对明代陕西诗歌发展史的梳理和总结,且该集所录诗歌,涵盖了明初至崇祯前期陕西诗坛各个发展阶段的创作,上述鼎盛时期的诗人基本囊括在内,所选录的又多是各家的代表之作,因此该书既可供普通读者较为便捷地了解明代陕西诗歌创作概貌,又可为专业研究者系统梳理陕西诗歌诗史提供有价值的参考。

(二)保存乡邦文献

《周雅续》是保存明代乡邦文献的代表之作,收录的82位作者中,今未见别集传世或别集中无诗者39人,他们的作品多赖此集得以存留,略举数例如下:

三水诗人文在中,万历二年进士,历仕至祠部郎。据《陕西通志》⑤这里指清文渊阁《四库全书》本《(雍正)陕西通志》,下同。记载,他天资聪敏,博览群书,下笔万言,即时可成。且孝友天植,周恤族闾,曾在家乡建书院讲学,有“关西夫子”之美誉。[6]《陕西通志》卷七五著录有《观宇》、《观宙》、《天经》、《天雅》、《天引》、《天朔》、《天极》等八部理学及诗文著作,然未见于今人所编的《明别集版本志》、《中国古籍总目》、《中国古籍善本书目》等书著录,当佚。一些大型明诗总集如《列朝诗集》、《明诗综》、《明诗纪事》等均未收录其诗作。今所见仅几部《三水县志》及《陕西通志》中存诗赋作品两首。文翔凤在《周雅续序》中称其诗作“铸唐宋而一之”,为“翼经明道之作”。《周雅续》收录其诗赋作品达三卷之多,其中七言律诗五题366首计两万余字,赋三万余字,上述诸作多未见于其他传世资料,文献价值不言而喻。

耀州诗人王图,万历十四年进士,以右中允掌南京翰林院事,天启中官至礼部尚书。《陕西通志》卷七五著录有《醉绿馆集》,惜未见传本。今仅《(乾隆)续耀州志》存其诗4首,《(万历)兰溪县志》存其诗2首,而《周雅续》收录其诗121首,诗风典雅醇厚。

长安诗人王鹤,嘉靖二十三年进士,授行人,曾奉使朝鲜,历任太常少卿提督四夷馆,仕终应天府尹。《陕西通志》卷九六著录有《皇华集》、《见薇堂集》。《见薇堂集》今不存,《周雅续》存其诗69首,其中53首未见于《皇华集》、明代诗选及地方志等资料。

咸宁诗人管楫,正德六年进士,官至右副都御史。“其诗颇沿七子之派,盖楫与薛蕙、何景明、高叔嗣诸人相倡和,渐染而然也”。[7]《四库全书总目》、《续文献通考》著录有《平田诗集》二卷,《千顷堂书目》著录为《平田稿》二卷,今皆不见,《陕西通志》卷九二录其诗1首,康熙七年《咸宁县志》卷八录其诗3首,《周雅续》存其诗14首。

西宁诗人张问仁,嘉靖三十五年进士,历任阳城县令、工部主事、工部员外郎、山东东兖佥事,官终直隶昌平兵备参议。《陇右著作录》卷五著录其有《闷子集》、《河右集》,今散佚不传。清代杨应琚《西宁府新志》卷四十存其诗11首,多为其去官归里后的作品。《周雅续》存其诗15首,多与其仕宦生涯的经历有关,与《西宁府新志》所载之诗构成互补,是考查诗人生平的重要参考资料。

文翔凤妻武氏,钱谦益《列朝诗集》提及“太青所著事略,称其妻武恭人之能诗也”[8]6599,《陇右著作录》著录其撰有《交爱轩集》,今不存。《列朝诗集》录其诗8首,《周雅续》录其诗20首,其中12首未见载于《列朝诗集》及其他文献。

综上,由于不少明代陕西诗人别集失传、他籍亦未载其诗作或载录甚少,遂使得《周雅续》成为保存这些诗人存世作品最多的文献。由此可见,《周雅续》不仅是研究明代陕西地域文学的宝贵资料来源,亦可作为全国类诗歌总集《全明诗》编纂的必备参考。

(三)校勘与订误

《周雅续》收录的82位作者中,43人今有诗文集传世,如王九思、马汝骥、许宗鲁、胡缵宗、胡侍、韩邦奇、韩邦靖、王维桢、温纯、冯从吾等。其中一些文学成就较高者如李梦阳、康海、孙一元等,则有多种版本的别集传世。在流传过程中,不同版本的文字往往略有差异。《周雅续》作为本朝人选录的总集,编纂者与其中的一些作者及其后人,或较为熟知,或有文字交往,或有机会能亲见一些当时流传的手稿,如文翔凤云“余自其未既冠,即受先君子手选四家诗,酣诵空同氏矣。又数年,游北地,得其初梓全编古本篇目,而章口之句为之腹也。寻又得其手墨迹一握于吕中丞之旧氏,其铁线笔,盖直逼汉石经,所见诗往往出全编外,又多见其未定草。寻又得其《空同子》八篇,知其晚年大造理。”[2]序可知他幼时即在父亲指导下诵读李梦阳的诗作,后来又得其“初梓全编古本篇目”“手墨迹一握”,见其“未定草”等。故而,对于上述明代诗人的传世别集而言,《周雅续》不失为一种“同时资料”,在文字校勘方面极具参考价值。此外,对于古今著作中的疏漏,《周雅续》有时可起到匡误作用。试举例如下:

《列朝诗集》闰集第四《葛高行文》小传云:“葛节妇文氏,三水人。少白先生之女,光禄天瑞之姊也。有《君子亭诗赋》三百余首,手抄书六十卷。少寡自誓,作《九骚》九篇以见志,辞意典雅,称其风烈。天瑞撰《续周雅》,别载诗三十余首,盖有赋家之心,未娴声律者也。”[8]6504

《列朝诗集小传》闰集《葛高行文》云:

葛节妇文氏,三水人,少白先生之女,光禄天瑞之姊也。有君子亭诗赋三百余首,手抄书六十卷。少寡,自誓,作九骚九篇以见志。辞意典雅,称其风烈。天瑞撰续周雅别载诗三十余首,盖有赋家之心,未娴声律者也。[9]

按:此两处引文,内容相同,而标点断句却不同。葛高行文,即葛节妇文氏,文翔凤(字天瑞)之姊,《周雅续》中收录其诗赋共37首。此两段文字中提到的“续周雅”当指《周雅续》一书,而《君子亭诗赋》指文氏的别集,《九骚》是文氏的代表作。故上述二书中涉及书名及作品的标点,当以中华书局本为是。需要指出的是,钱谦益此段文字中有两处不确切之处:其一,文翔凤曾在序文中煞费笔墨强调了《周雅续》命名不曰“续雅”而曰“雅续”的原因,上文已详论,兹不赘言。其二,《周雅续》每卷首页均题署编纂者的姓名、分工等,依次为“北圻贾鸿洙宪仲选辑”,“西极文翔凤天瑞裁定”,“北海孙三杰淑房参阅”。可知,文翔凤只是负责该书的“裁定”,而非“撰”。钱谦益和文翔凤是万历三十八年的同榜进士,且素有交往,曾为文翔凤及其父文在中、母赵氏、妻武氏写过诰词。[10]以此背景,他对《周雅续》一书的了解尚不十分准确,今人由于资料所限而出现疏漏亦在所难免了。又如:

文翔凤,明万历三十八年(1610)三甲一百一十名进士。广东三水人,字天瑞,号太青。[11]

按:此处的“广东三水”,当为“陕西三水”。明代有两个三水县,一北一南。北三水,北魏太延二年(436)设置,在今陕西彬县、旬邑一带,治所屡有迁移,蒙古至元七年(1270),因并入淳化县而废。明成化十三年(1478)九月恢复设置,治所即今陕西旬邑县。①参见《魏书》卷一○六下《地形志》《隋书》卷二九《地理志》《元和郡县图志》卷三《关内道三》《元史》卷六○《地理志》《明史》卷四二《地理志》。南三水,明嘉靖五年(1526)五月分置南海、高要二县之地设置,属于广东府,治所即今广东三水市。②参见明曹学佺《名胜志》《明史》卷四五《地理志》。据此知《明清进士录》对文翔凤籍贯未加细辨,而将北三水误为南三水。除上述史志资料的明确记载外,文翔凤的序文中提及“余父子既家中豳之隩、京师之野”,亦是很好的佐证。豳,即今陕西彬县、旬邑一带。

综上,《周雅续》是一部具有较高学术价值的地方性诗歌总集,不仅是明代陕西地域文学研究不可逾越的参考资料,亦可为明代诗歌史研究及大型诗歌总集《全明诗》编纂的提供有价值的素材。谨望本文的探索能够引起学界对该书的关注,使这部传世古籍更好地发挥其应有的价值。

参考文献:

[1]陕西省地方志编纂委员会.陕西省志·文化艺术志[M].西安:陕西人民出版社,2005.

[2]贾鸿洙.周雅续[M].西北大学图书馆藏明崇祯刻本.

[3]梁启超.中国近三百年学术史[M].南昌:江西教育出版社,2014.

[4]胡缵宗.鸟鼠山人小集:卷一二[M]//四库全书存目丛书影印明嘉靖刻本.济南:齐鲁书社,1997.

[5]万斯同.明史:第八册[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8:172.

[6]沈青崖.陕西通志:卷六三[M].清文渊阁四库全书本.

[7]永瑢,等.四库全书总目[M].北京:中华书局,1965:1573.

[8]钱谦益撰.许逸民,等点校.列朝诗集[M].北京:中华书局,2007.

[9]钱谦益.列朝诗集小传[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8:735.

[10]钱谦益.钱牧斋全集:第三册[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3:2053.

[11]潘荣盛.明清进士录[M].北京:中华书局,2006:632.

(责任编辑:李金龙)

中图分类号:I206.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1- 4225(2016)02- 0047- 06

收稿日期:2015- 09- 12

作者简介:赵金丹(1981-),女,辽宁锦州人,陕西师范大学文学院博士研究生。

基金项目:陕西省“十二五”规划重大古籍整理项目“陕西古代文献集成(初编)”(SG13001)

猜你喜欢

书名
说说《伸脚录》
第十八届输出版、引进版优秀图书获奖名单
The Book of Why:The New Science of Cause and Effect(中译书名《为什么》)
奇葩书名是文化浮躁
书名这件事
书名这件事
奇葩书名是文化浮躁
我有故事,你带钱了吗?
书名这件事
网友选出雷人书名 专家建议给书洗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