介入与嵌入:欠发达地区居家养老服务的策略
2016-07-08陆泽雁
陆泽雁
(国家统计局潮州调查队,广东 潮州 521000)
介入与嵌入:欠发达地区居家养老服务的策略
陆泽雁
(国家统计局潮州调查队,广东潮州521000)
摘要:当前我国人口老龄化问题日益突出是不争的事实,如何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是社会各界热议求解的课题。从社会工作的理论视角,依据三个标准对欠发达地区(以潮州市为例)的老龄化程度进行测量判断,从主客观因素对推行居家养老工作必要性进行论证,并对老年人生活状况及居家养老服务需求开展实证研究,从软件与硬件两方面梳理掣肘居家养老工作推进的因素。基于构建以服务对象为本的居家养老社会支持网络思路提出从宏观系统介入、从微观系统嵌入的具体策略,为欠发达地区建构居家养老服务体系提出政策建议,为提升欠发达地区老年人居家养老幸福感提供参考依据,为欠发达地区居家养老服务一线工作者提供具体实施方案。
关键词:老龄化;居家养老;社会工作;二元Logistic回归
一、问题的提出及文献综述
根据国家统计局2013年统计公报显示,2013年年末我国60周岁及以上人口为20243万人,占总人口的14.9%,其中,65周岁及以上人口为13161万人,占总人口的9.7%。[1]按照国际惯例,60岁以上的人口占总人口比例的10%,或65岁以上人口占总人口的比重达到7%,就进入老龄化社会。我国快步踏入老龄化社会已是不争的事实。基于我国目前家庭养老功能弱化、机构养老尚不成熟的国情,居家养老是在推进城镇化背景下破解老龄化难题的路径选择。它有效结合传统家庭养老和机构养老的优势,奠定了社会养老服务体系的基础。从目前在全国范围推广居家养老的情况看,存在两个问题:一是区域间差距十分显著,欠发达地区进展缓慢,困难重重;二是多数基于传统民政视角对居家养老工作进行探索实践。在此背景下,以助人自助的社会工作专业为开展居家养老工作提供了全新的视角与方法。
国内对于居家养老的研究起步较慢,20世纪末21世纪初,学术界开始关注居家养老。本文将居家养老研究划分为三个阶段,以此来探讨该主题的发展脉络。第一阶段(1995- 2000年):居家养老研究的萌芽阶段。这个阶段有少数学者开始关注该话题,[2-5]研究的深度广度均有局限,且对居家养老的内涵亦没有清晰的界定。第二阶段(2000- 2007年):研究内容更为丰富、更为深入。学者的关注点主要有:(1)选择居家养老模式的现实背景及意义。[6](2)注重居家养老与家庭养老、机构养老模式的优势对比。[7](3)居家养老的定义及内涵。[8,9](4)关注居家养老的发展现状及存在问题。[10]第三阶段(2008年-至今):居家养老研究迅速发展。以2008年全国老龄办联合十部委颁布《关于全面推进居家养老服务工作的意见》为起点,居家养老研究翻开了崭新的一页。该阶段的研究具有几个新亮点:(1)明确了定义;[11](2)服务需求受到关注;[12](3)构建服务体系的探讨;[13](4)各地区的有益探索与本土实践,如政府购买、虚拟养老院等;[14](5)注重专业化水平的提升,关注社会工作者的介入及其在居家养老服务中扮演的角色。[15]
通过对文献进行梳理发现,目前学术界对于居家养老问题的研究存在以下几个问题:一是理论性探讨较多,实证研究较少;二是关注一线城市较多,欠发达地区关注度较低;三是基于宏观视角考量较多,提出具体操作性方案的较少。
二、潮州市推行居家养老必要性论证
(一)客观因素:养老负担重与养老资源紧缺双重矛盾
1.养老负担重。潮州养老社会负担较重,老年抚养比为17.79%,平均6个劳动者就要负担1个老人,考虑到0- 14岁的群体,总抚养比高达44.26%(见表1),即2.3个劳动者就要负担1个老人。
表1 潮州市养老负担情况(单位:%)
2.机构养老床位少。据潮州市相关统计数据,目前潮州有市级养老机构1个,县区级养老机构2个,民办养老机构1个,乡镇敬老院37家。全市共有养老床位4444个,距离广东省下达潮州至“十二五”期末2015年拥有养老床位数1万张的目标任务尚有较大差额。全市老年人每千人12个床位距离2015年每千人30个床位的目标尚有18个床位的差额。
3.养老资金公共投入不足。养老资源紧缺包括养老床位、养老资金紧缺。养老设施建设资金量需求大,各级财政资金投入不足的现象普遍存在。2012年至今,市级投入社会养老1441万,县级投入582.4万,金额偏少。再以市老年人康复护理中心建设为例,估算资金需求为4800万,但现在除了上级补助1000万以外,其余资金均需依靠福利彩票公益金和社会资本投入。福利彩票公益金作为潮州养老服务体系建设主要资金来源,每年留存部分按不低于50%的比例集中使用于社会养老体系建设。但社会福利彩票的收入具有不确定性,这影响了居家养老服务的可持续发展。
(二)主观因素:传统养老观念根深蒂固和多层次需求得不到满足双重障碍
1.传统养老观念根深蒂固,机构养老床位不足与床位不满两难因境。潮州人的家庭观念与其他地区相比是有过之而无不及,“多子多福、养儿防老”的观念早已融为潮人的社会共识。这是当地机构养老不被看好,不被讨好的深层次思想障碍。
2.多层次需求得不到满足。目前机构养老服务内容主要是住宿、日常生活照料和医疗照顾,组织文化活动较少,文化设施较为有限,入住的老年人精神慰藉、心理辅导、社会参与、临终关怀等多层次需求难以得到满足。服务质量影响老年人对机构养老方式的选择。
三、老年人居家养老服务需求的调查
(一)数据来源与方法
本文通过自编《老年人生活状况及服务需求调查问卷》,结合问卷调查法和访谈法开展实地调研,运用三阶段抽样方法在全市抽取130名60周岁以上老年人参与调查。数据使用SPSS19.社会科学统计分析软件,运用二元Logistic回归等数理统计方法进行分析。调查对象基本情况见表2。
表2 调查对象基本情况表(单位:%)
(二)数据结果
1.调查对象对居家养老环境满意度。(1)从总体来看,老年人养老环境满意度尚有提升的空间,为70.3%(满意度=很满意+比较满意,以下同)。在调查对象中,30.5%表示“很满意”,39.8%表示“比较满意”,27.3%表示“一般”,2.3%表示“不是很满意”,无人选择“很不满意”。表示不满意的老年人仅占很小比例,导致满意度不很高的原因是因为有一定比例的老年人选择“一般”选项,表达出较为中立的态度,这为进一步改进工作,提升养老满意度释放出较为积极的信号。(2)从性别分类来看,女性满意度高于男性。“女性”为71.8%,“男性”为68.1%。(3)从年龄层次来看,满意度呈现出随年龄增高而增高的趋势。将老年人的年龄划分为低龄老年人(60- 69岁)、中龄老年人(70- 79岁)、高龄老年人(80岁以上),对应的年龄阶段满意度分别为63.45%、73.75%、77.7%。(4)从退休前职业分类来看,养老环境满意度较高的三类职业为“自由职业者”(100%)、“个体工商户”(100%)、“公务员”(83.3%),满意度较低的职业为“无业”(50.1%)、“事业单位人员”(56%)。(5)从收入水平来看,养老环境满意度与收入水平呈正相关关系。将收入分成三个等次,月均低于1000元为低收入人群,月均1000- 2000元为中收入人群,月均2000元以上为高收入人群,其满意度分别为49.98%、68.75%、86.2%。
2.调查对象生活状况。(1)虽然多数老年人未与子女一起居住,但子女探访频率较高,见表3。
表3 老年人居住情况及子女探望老年人频率(单位:%)
(2)老年人居住面积较为适中,独居老年人居住面积较小。15.3%的调查对象居住房屋面积小于50 m2,34.4%介于51- 80 m2,19.1%介于81- 100 m2,31.3%大于100 m2。数据显示,老年人的居住面积大小与居住类别及经济收入有一定的相关关系。从居住类别来看,独居老年人的居住面积较小,40%独居老年人的居住面积小于50 m2。从经济收入来看,收入高的老年人居住面积较大,在月收入2000元以上的老年人中,93.4%的人居住面积大于50 m2,具体分布是:23.3%介于51- 80 m2,10%介于81- 100 m2,60%在100 m2以上。从数据分布可看出高收入者的居住面积较为宽敞。(3)84.3%的老年人主要经济来源为退休金或社会养老保险金。调查显示,老年人的经济收入主要来源于退休金或社会养老保险金(84.3%),其次为子女赡养(40.6%),其他的经济来源仅占很少部分,如亲友资助、社会救助、存款、红利及租金等。从收入金额来看,多数老年人的月收入可以满足生活需要。在调查对象中,18.9%月收入“低于1000元”,45.7%介于1000- 1499元,11.8%介于1500- 2000元,23.6%在2000元以上。数据显示,老年人月收入与其退休前从事的职业有较大关系。在月收入1000元以下的老年人中,47.83%的人在退休前无职业。月收入较高的老年人中,退休前多为机关及事业单位人员。(4)不同性别、不同年龄对自身健康情况评价存在差异。从性别分类来看,男性自评身体情况优于女性。从年龄层次来看,对自身健康状况的评价与年龄有正相关关系。低龄老年人评价最高(50.4%),中龄老年人评价次之(41.9%),高龄老年人最低(35.7%),见表4。
表4 不同性别老年人对自身健康情况的评价(单位:%)
3.调查对象服务需求。老年人处于生命周期的最后阶段,有其独特的生理和心理特点,其服务需求与其他年龄阶段人群既有共性,也有其特殊性与差异性。调查显示,老年人服务需求呈现多元化、多层次的特点,家政服务、医疗服务、文化娱乐服务位居老年人服务需求的前三甲,反映需要该服务的比例分别是56.4%、48.1%、46.6%。下文运用马斯洛需求理论着重分析排名前三位的服务需求,见图1。
图1 老年人居家养老服务需求状况
(1)家政服务需求。从马斯洛的需求层次理论来看,生理需求是第一层次需求。调查结果体现了这一点。太平街道位处老城区,年轻子女搬入新城区居住生活工作的情况普遍,与配偶一起居住为社区老年人主要的居住方式。伴随着年龄增长,老年人的生理机能亦随之弱化,日常生活起居问题,如清洁卫生、洗衣做饭等日常家务成为老年人反映最为需要的服务。将调查对象类别与家政服务进行交叉分析得知,对家政服务需求相对较为旺盛的群体特征有以下几种:男性、中龄老年人、已婚且配偶健在、与爱人和子女一起居住、中等收入。(2)医疗服务需求。马斯洛需求理论第二层需求是安全需求。就老年人群体而言,安全需求主要表现为对医疗保健的需求。从调查的情况看,社区内老年人身体健康情况总体良好,但也有一部分老年人受到健康威胁。一方面,受疾病困扰的老年人渴望在就医上获得服务;另一方面,身体健康的老年人亦希望能获取养生、保健知识。体检和康复、日常健康护理受老年人选择的比例较高。这里有一个有趣的现象,对自己身体健康状况评价较好的老年人表达出来的医疗需求比对自己身体健康状况评价较不好的老年人要强烈得多。没有表达出医疗需求并不代表不需要,这从一个侧面反映出老年人的就医观念比较保守谨慎,如陪同看病、代办取药等服务仅有极少老年人选择。(3)文化娱乐服务需求。马斯洛需求理论第三层需求是社交需求。文化娱乐活动对于老年人来说有着特殊的意义,它既可满足老年人的精神需要,也能编织老年人的社会支持网络,弱化老年人的孤独感和衰老感。图2显示:看电视、与朋友聊天、参与文体活动、读书看报等活动较受老年人青睐,受限于年龄及身体状况,外出旅游活动并不受到老年人喜爱。老年人对文化娱乐服务的需求并没有随文化程度提升而增强,也没有因收入水平升高而增强。独居老年人是对文化娱乐服务反映比较强烈的群体。
图2 老年人在文化娱乐和心理关怀方面的服务需求
(三)调查对象居家养老服务需求影响因素
老年人居家养老服务需求的表达是基于客观现实的主观反映,其个体特征对其需求表达有一定的影响。
1.二元Logistic回归模型简介及变量选择。二元Logistic回归模型是在控制其它自变量的基础上来分析每一自变量对因变量的影响。模型的基本方程为:
本文以性别、年龄、文化程度、职业、居住情况、收入水平为自变量,以老年人是否需要居家养老服务为因变量,1=需要,0=不需要;xi为老年人的个体特征;bi为各变量的回归系数;p为需要的概率。
模型一的因变量为老年人是否需要家政服务,模型二的因变量为老年人是否需要医疗服务,模型三的因变量为老年人是否需要文化娱乐服务,见表5。
表5 Logistic回归的变量及其编码
2.模型拟合度检验及回归结果分析。分别对模型进行Hosmer和Lemeshow检验得到表6,三个模型的Sig均大于0.05,故认为方程对数据的拟合良好。
表6 Hosmer和Lemeshow检验
3.影响潮州市老年人对居家养老服务需求因素的Logistic回归。Logistic回归分析数据表明:(1)性别、居住情况、身体情况对家政服务需求影响较大。在潮州,女性普遍承担较多的家务劳动,女性对家政服务的需求比男性更为强烈些。另外,居住情况对家政服务需求情况有显著影响,独居老年人的家政服务需求为非独居者的1.556倍。身体情况较差的老年人比身体情况较好的老年人需求更高。(2)性别及离退休前或现在职业两个因素对医疗服务需求的影响较大,其中职业因素有显著影响。女性的医疗服务需求比男性强烈,收入低的医疗服务需求比收入高的需求要强烈,在党政机关、国企、事业单位的老年人比其他职业背景的老年人的医疗需求更明显,身体情况差的比身体情况好的更有需求。(3)文化程度及职业因素对文化及娱乐服务需求影响较大。文化程度高的老年人对文化及娱乐服务需求相应较高。职业背景为党政机关、国企、事业单位的老年人对文化娱乐服务需求较为强烈,如表7所示。
表7 影响潮州市老年人对家政服务、医疗服务和文化娱乐服务需求因素的Logistic回归
四、潮州市推进居家养老的掣肘因素
(一)硬件无保障:三个缺乏
1.缺乏政策保障。体现在政策不足和政策不硬两个方面。一是缺乏专门针对居家养老的行政法规。有关的法律规定主要倚仗于《老年人权益保障法》。2008全国老龄委办公室、民政部等十部门联合下发的《关于全面推行居家养老服务工作的意见》为在全国范围内推行居家养老服务工作提供了政策指导。随后,广东省出台了相应的政策。但潮州目前为止,并未有居家养老相关的实施细则,仅有两个属于社会养老大范畴的政策。二是缺乏约束力,权威性不足。潮州出台的与社会养老方面相关的政策分别是《潮州市2011- 2015年社会养老服务体系建设规划》与《关于印发潮州市开展“社会养老服务体系建设推进年”活动实施方案的通知》。严格来算,这两个均不算是政策法规,只能算指导性文件,原则性、倡导性内容较多。
2.缺乏基础设施保障。一方面,早期城市社区规划与建设并未将社区的宜老性考虑其中,导致居家养老基础设施先天不足。如没有无障碍设计、有些多层老住宅无电梯、社区内公共活动空间有限等。另一方面,一些社区资源没有得到优化配置和充分利用。社区资源包括智力资源、财力资源、人力资源、设施资源等。社区中的政府机关、学校、企事业单位、医疗卫生机构、社会组织等均拥有一定的活动设施与场地等硬件资源。但现实中场地设施空置,利用率低与老年人居家养老需求得不到满足的矛盾并存。
3.缺乏资金保障。就潮州市层面,未有专项资金用于发展居家养老事业。养老资金投入倾向于机构养老。一方面,居家养老的工作成效较为隐性,短时间内难出成效,即便出成效目前也缺乏科学的评估体系对其进行客观的评估。另一方面,就全省养老工作考核体系来说,仍侧重于对机构养老相关指标的考核。这些原因都导致了居家养老工作的重视度与关注度远不如机构养老的现状。
(二)软件跟不上:三根软肋
1.专业支持跟不上。行业内专业人才极度匮乏。目前潮州市具有社会工作师职称的12人,有助理社会工作师职称的29人。一方面专业人才总量极为稀少,另一方面这部分专业人才仅有极个别参与或从事养老服务工作。
2.服务层次跟不上。因为目前全市仅有一个居家养老服务中心试点,该中心工作日开放给社区的老年人自由活动,场馆内配备有一些简单的运动设施、电视、书报、乐器供老年人使用;也适时开展一些社区活动,如书画展、探访等,探访方式为对弱势群体送米送油等物质性支持援助。总的来看,服务的行政色彩较浓,服务层次、深度有待提升。
3.理性认知跟不上。从管理者的层面来说,不少领导干部对于社工、对于居家养老的概念与内涵处于一知半解的状态,对养老服务的发展思路不清晰,重视程度不高,这直接导致居家养老服务的推行与实践遇到严重的阻碍。从市民的层面来说,他们对社工与居家养老的认知度、认可度较低。市民普遍认为居家养老服务是无偿的,对收费性项目有抵抗心理。
五、对策和建议
(一)宏观层面介入:构建居家养老社会支持网络
1.建章立制机制化。(1)出政策,弥补空白。建议由市一级相关职能部门牵头拟定并出台本土居家养老工作相关制度,推进本土居家养老服务工作的规范化、机制化,亦给基层一线工作者提供政策指导,不至于无章可循。(2)抓落实,明确责任。目前已制定的规划与通知的内容多为指导性,具体操作性较弱,且责任后果亦未有明确,未落实到位的亦无惩罚机制。建议细化目标责任,狠抓落实。
2.资金来源多元化。开拓多渠道资金投入机制,鼓励社会资本投资居家养老服务产业。政府转变职能并非撒手不管,不论是采用哪种模式、哪种手段开展居家养老工作,政府充分发挥主导作用不容质疑。建议可通过招标、资金扶持、政策引导、税收优惠等方式,吸引有能力的企事业单位、社会团体或个人参与居家养老服务事业。
3.服务水平专业化。居家养老服务人才队伍建议采用社工加义工模式,着重提量增质。(1)聘请有资质的专业社工,采取岗位社工与项目社工相结合的方式。为克服目前居家养老服务工作存在的行政色彩、民政工作模式的缺陷,唯有引入专业人员,运用专业工作方法开展服务。(2)开展专业培训提升专业服务技能。从政府层面定期对一线养老服务工作者进行业务培训。(3)搭建平台,凝聚合力。组建社会工作联合会,优化资源,为居家养老专业服务提供技术支撑。
4.统计调查常态化。虽然老龄化引发的社会问题已逐渐显现,但目前有关这方面的统计调查却十分缺乏。在开展课题研究过程中搜集数据遇到很大的困难。从政府官方人口统计层面来看,除去户籍人口、常住人口等常规指标,侧重于计划生育情况,而对老年人口情况的统计十分缺乏,仅能从每隔十年的人口普查数据中才能寻找到变化的趋势,时间跨度大导致时效性、动态性明显不足。从社会调查层面来看,潮州市开展关于老年人的课题研究亦十分匮乏,多停留在感性认识,深入一线、深入基层的调查研究明显较少。因此建议加强老年人口情况统计调查工作,并选取切入点强化老年人的课题研究,为政府决策提供参考依据。
(二)微观层面嵌入:以服务对象为本
居家养老服务是知识性、技术性的工作,既需要专业从业人员,也需要综合运用个案工作、小组工作、社区工作等专业工作方法作为技术指导。
1.心动。通过一系列宣传推广活动,提升社区老年人及居民对“居家养老”的认知度,激发老年人参与活动的动机。(1)立体式宣传推广活动。一是拓宽宣传对象求广度,宣传的对象不局限于老年人群体,还包括老年人家属及整个社区。二是深化宣传主题重精度。根据中心发展阶段,分季度设置宣传主题,有针对性、循序渐进地开展宣传活动。三是创新宣传形式多维度。通过印制社工宣传单或相关宣传品,以街道或社区开放性动态活动为契机向居民分发。运用宣传栏、书报架、横幅等传统静态宣传平台,针对年轻人群开通QQ群、微信、微博等新兴宣传平台增加居民互动。(2)居家养老生活手册。手册以季度为周期,每一季度为一个主题,包括居家养老知识、居家安全知识、健康保健知识、便民利民知识等。
2.行动。通过开展与居家养老相关的社区活动、小组活动、个案,提升老年人的自我效能感。(1)康乐档案察需求。依托人口普查数据及社区居委掌握的老年人个人信息,根据自愿原则,为老年人建立个人康乐档案,包括个人基本情况、健康情况、兴趣爱好及特殊服务需求等信息。(2)老年人日托享福乐。为有需要的社区老年人提供日间托管服务。(3)送餐上门递能量。为社区内有需要的老年人提供送餐上门服务,满足老年人用餐需求。(4)养生讲座促健康。以季度为周期,针对季节特点,为老年人举办以养生保健为主题的系列讲座,提升老年人保健意识,满足其养生需求。(5)怀旧剧场品人生。定期在中心播放经典老剧,丰富老年人精神生活,提升老年人生活幸福感。(6)小组活动助成长。开展形式多样、内容丰富的小组活动。主题方面以国画、棋艺、摄影、舞蹈、太极等大众主题为主,退休老年人适应力小组、老年人防诈骗小组等特殊主题为辅。
3.联动。整合社区有效资源,扮演好信息和资源传递者的角色,为老年人编织社会支持网络。(1)义诊活动。联系社区医院,开展社区义诊、常见病与多发病的日常护理咨询、意外伤害事件的预防。(2)家政服务。为有需要的老年人提供家政服务咨询,为其联系相应的资源。(3)政策咨询。为老年人提供政策咨询和法律援助,传递政策信息,指导政策运用。
4.互动。旨在让更多的老年人与居民参与到中心开展的活动中,增进活动对象间的互动,营造和谐互助的邻里氛围,提升老年人养老环境满意度。(1)义起来,更精彩。倡导老年人参与社区义工,挖掘社区老年人骨干,激发其潜能,发挥其特长,提升老年人社会参与的热情,为社区建设发挥余光余热。(2)庆生日,找欢快。为社区老年人及义工举办生日会,增进老年人之间的沟通与交流,提升老年人及义工对中心的归属感。
参考文献:
[1]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统计局官网.2013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EB/OL].http://www.stats.gov.cn/tjsj/ zxfb/201402/t20140224_514970.html.
[2]杨宗传.居家养老与中国养老模式[J].经济评论,2000(3).
[3]王锦成.居家养老:中国城镇老人的必然选择[J].人口学刊,2000(4).
[4]张卫东.居家养老模式的理论探讨[J].中国老年学杂志,2000(2).
[5]吴国卿.居家养老和社会化服务[J].社会,2000(12).
[6]龚静怡.居家养老-社区养老服务:符合中国国情的城镇养老模式[J].河海大学学报,2004(4).
[7]任炽越.城市居家养老服务发展的基本思路[J].社会福利,2005(1).
[8]陈军.居家养老:城市养老模式的选择[J].社会,2001(9).
[9]祁峰.建立具有中国特色的养老新模式——对大连市首创的“居家养老”模式的探讨[J].经济问题探索,2005(2).
[10]孙泽宇.关于我国城市社区居家养老服务问题与对策的思考[J].中国劳动关系学院学报,2007(1).
[11]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政部官网.关于全面推进居家养老服务工作的意见[EB/OL].http://www.mca.gov.cn/article/ zwgk/fvfg/shflhshsw/200802/20080200011957.shtml.
[12]胡娟.上海市不同老年群体居家养老服务需求与对策研究[D].上海社会科学院,2008.
[13]敬义嘉,陈若静.从协作角度看我国居家养老服务体系的发展与管理创新[J].复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5).
[14]刘红芹,包国宪.政府购买居家养老服务的管理机制研究——以兰州市城关区”虚拟养老院”为例[J].理论与改革,2012(2).
[15]陈钟林.社会工作者在社区居家养老中的作用[J].社会工作,2009(3).
(责任编辑:汪小珍)
中图分类号:C913.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1- 4225(2016)02- 0087- 07
收稿日期:2015- 03- 20
作者简介:陆泽雁(1989-),女,广东饶平人,国家统计局潮州调查队中级统计师,中级社会工作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