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东京城的形成

2016-07-08

城市观察 2016年2期

◎ 韩 昇



东京城的形成

◎ 韩 昇

摘 要:东京原来是日本关东平原江水入海口的小地方,在室町幕府时代(1336—1573年),关东大名上杉氏的一支扇谷上杉家派遣重臣太田道灌建筑江户城,从康正二年(1456年)开始,完成于长禄元年(1457年)。德川家康建立江户幕府,把江户城作为政治中心,启动了江户城的扩张建设,通过填海、筑城来构建核心区域,围绕江户城分配武士、官吏的居住区,呈现海螺壳形状,由中心向外一圈一圈地扩展开去。在河道海湾建设商贸区,打通江户与全国各地的海上通道。由此形成江户城的基本格局。明治维新后,日本天皇迁居到江户,作为国家象征的皇权与现实政治中心合在一处,江户城改称东京。因为原来是作为幕府所在地设计的,所以,东京城和古代作为首都设计的奈良、京都的城市规划大不相同,其特点必须从历史发展的视角获得阐释。

关键词:江户城 东京 太田道灌 德川家康 江户幕府

东京城的前身是江户城,兴建的历史不算太长,真正成为压倒其他城市的大都会,要到德川家康在江户建立幕府,即公元1603年以后。此后江户城迅速发展起来,成为日本真正的政治、经济和商业中心,文化也取得了长足的进步。特别是德川幕府大力支持江户地区的学术研究,以水户藩(治所在今茨城县水户市)德川光国①建立的“水户学派”为标志,江户确立了文化学术上的强势地位,足以和千年古都——京都文化相抗衡。明治维新后,天皇从京都迁到东京,入住江户城,结束了武士时代天皇所在的都城与实际政治中心两立的历史,江户正式改名为东京,成为日本名副其实的首都。

一、日本古都城演变概述

回顾日本都城的变迁,它相当客观地反映了日本社会发展的不同阶段。

第一个阶段,日本统一国家形成初期,王权不够强大,都城起不到号令全国的作用,只能随着倭王迁徙,一代一城,甚至一代数地,不停地迁转,难以固定下来。虽然都城一再迁移,但基本在一个有限的范围之内,那就是奈良盆地。这是什么道理呢?一是因为建立都城需要有开阔的平原,奈良盆地可以满足这方面的要求;二是王权不够强大,故都城需要尽量选择有险可守的地方,奈良周围的山地恰好成为优点;三是这里处在古代交通要道附近。综合上述特点,不难看出奈良盆地是当时日本的中心区域。当时日本尚处于贵族世袭政治时代,中央贵族经常居住在自己的领地内,有事才到倭王所在的宫内议政,故这一阶段的都城狭小,随倭王行止而迁移,不成为经常性的政治中心。以7世纪为例,主要的都城有长柄丰碕宫(645-654年)、近江大津宫(667-674年)、飞鸟净御原宫(672-694年)、藤原宫(694-710年),迁徙之频繁,足可详见。随着王权的加强,都城的中心领导作用日益加强,将其固定化也就显得紧迫起来了。

第二个阶段,全面输入唐朝文化制度,在都城设计上也尽量模仿长安城。7世纪是日本文化发生重大转变的时代,其背景是隋唐帝国的出现。581年隋朝建立,短短几年打败强大的突厥,开皇十八年(598年)隋文帝征伐高丽,隋朝的影响强烈地冲击着东亚。两年之后,日本派遣国使到隋朝朝贡,这是自从日本在南朝宋齐之际中止向中国遣使朝贡以来首次派出的使团,显然是因为隋朝作为东亚世界中心国强势崛起的影响。此后短短数年间,日本一再派遣使团到隋朝学习。隋朝灭亡之后,日本继续向唐朝遣使朝贡,遣隋使和遣唐使团包含大量的留学生,潜心观察学习,隋唐的制度文明对他们的影响非常大,故使团回国后向日本朝廷上书称:“其大唐国者,法式备定之珍国也,常须达”②。从此,日本逐步深入学习隋唐,吸取精华,造成文化上的重大转型。

从建筑与雕塑等方面可以清楚地看出,在6世纪,日本的佛像雕塑主要受到中国北魏以及经由百济传入的南朝的影响。从7世纪开始,也就是遣隋使之后,隋唐的雕塑风格和建筑样式开始在日本传播开来,日占上风。这期间的变化,前者以法隆寺、后者以药师寺为代表。此后,唐朝文化风靡日本,出现了“唐风文化”时代,在建筑和雕塑上的典型代表就是东大寺。这时期的都城设计也与此相应,完全接受隋唐都城设计的思想:那就是突出王权的中心地位,故皇城移到了全城最北端的中间位置,依山而建,皇帝坐北朝南,俯视全城。从日本藤原京到平城京的变化,可以清晰地看出接受隋唐都城设计理念的过程。藤原京的宫城位于全城的中央,而在平城京就移到正北了。这个变化显然不是偶然的模仿,因为此后建造的平安京也是如此,无疑是皇权至上观念的一脉相承。因此,平城京和平安京所代表的是模仿唐朝建立中央朝廷集权式统治的时代。平城京的第二个意义在于实现了都城固定化并承担起国家政治中心的作用,它从710年到784年的74年间,一直是日本的都城。此后都城曾经从784年到794年的10年间短暂迁徙到长冈京,那是为建设更大规模的平安京而做的临时性迁都。应该说,从平城京以后,日本的都城基本固定下来了,平安京从794年维持到1868年,从名义上说,直到明治维新为止,它一直是日本的首都。

然而,从镰仓幕府(1185—1333年)开始,日本的实际政治中心已经转移到武士建立的幕府所在地,京都只是名义上的首都,这就形成了首都同政治中心分离的现象。而且,这种状态维持了很长的时间,如果从镰仓幕府成立算起到明治维新为止,那么就有683年。当然,继镰仓幕府之后建立的室町幕府(1336—1573年),在京都开府,但是,幕府另立新城作为政治中心。至于日本历史上最后一个武士政权的江户幕府,再一次把政治中心转移到京都以外的江户,也就是今日的东京,最后通过明治维新实现首都的迁移,让日本的首都同政治中心再度统一起来。这样我们可以把镰仓幕府到明治维新作为日本都城建设的第三个阶段,而把明治维新以来的东京作为第四个阶段。因为本文不拟讨论现代化时代的日本都城,所以我们把重点放在第三个阶段,以及与之相联系的第四阶段前期,从政治中心建设的视野来考察江户城的发展。

图1 平城京平面图

图2 唐长安城平面图

二、江户城中心地位的确立

如上节所述,江户城是武士政权的产物,在江户幕府时代一跃成为日本实际的政治中心,更在明治维新以后发展成为日本的首都。因此,江户城的建设可以据此划分为两大时期,前期是作为幕府所在地,后期则是作为首都来建设的。在前期,因为幕府所在地虽然是实际的政治中心,但毕竟不是首都,因此,设计的思想颇有不同。也就是说,模仿唐朝设计的都城,体现的是君临天下的思想;作为幕府所在地的城市,并不是按照君临天下的理念,而是根据实用的原则来设计的。这种实用主义的城市设计,其设计理念突出一条,那就是以幕府将军为中心,以保卫幕府所在地而展开。作为武士政权的政治中心地,城市的设计首先要服从于军事需要。所以,幕府时代的城是以军事据点为中心来设计的。作为军事中心,一般选择易守难攻的要害之地,而且要能够控制住一方。在日本战国时代,各支武士集团相互征战,出现了大量建筑在山上的山城。山城要根据山形来设计,或者建在山顶,或者建在山腰。日本最具有代表性的山城有高取城(在今奈良县)、岩村城(在今岐阜县)和松山城(在今冈山县)。从经济和地区社会的发展角度而言,山城的作用受到很大的制约。特别是在军事斗争结束以后,胜利者的注意力必须转移到区域的开发与控制上。就全国性的幕府而言,必须牢牢控制日本本州最大的平地,也就是关西和关东,构成支撑幕府的中心区域。这就是为什么从镰仓幕府以来,日本的政治中心只能在这两地轮转的原因。

丰臣秀吉在大阪建筑规模宏大的大阪城。但是,由于其出生血统低贱不能开设幕府。他死了以后,德川家康发动战争,夺取权力,在江户开设幕府,这才有了江户城的大规模建设。“江户”名称的由来,有多种说法,采用“江之门户”说的人最多。亦即江户地处江水汇入东京湾的地方,具体指江户中心城楼南面的日比谷入江口,这一带后来被填埋成地。经过填埋,江户城东南面的江户前岛同现在的霞关这一带连成一片,今日已经找不到日比谷入江湿地的痕迹了。“江户”名称的出现,迟于其下面的地名。例如今日东京的汤岛乡、樱田乡和御田乡等地名,早在平安时代编纂的《和名类聚抄》③中已经出现了,而在文献中最早见到“江户”则要迟至《吾妻镜》④,“治承四年(1180年)八月二十六日”条记载,“江户太郎重长”参加征讨三浦党。亦即12世纪,武藏平氏的一支进入该地区,在这里建筑馆舍,子孙繁衍,遂因地为氏,称“江户氏”。此后私家和寺院文书如《深江家文书》、《圆觉寺文书》都出现了“江户乡”地名,大致在今日东京大手町到东京站南面一带。

图3 江户城与日比谷入江口

室町幕府时代,关东地区由镰仓公方及其辅佐的执事(亦即后来的关东管领)来统治。镰仓公方由室町幕府将军足利尊氏之子侄世代担任,执事则由上杉氏出任。永享十一年(1439年)爆发的“永享之乱”,足利持氏称兵对抗幕府,而上杉宪实则支持幕府,双方关系势同水火。足利持氏自杀之后,其子足利成氏讨伐上杉宪实之子上杉宪忠,战争的结果是足利氏从镰仓退至下总古河,改称“古河公方”,控制关东东北部;上杉氏控制关东西南部。为了防备北方的足利氏,上杉氏的一支扇谷上杉家,派遣重臣太田道灌建筑江户城,此工程从康正二年(1456年)开始,完成于长禄元年(1457年)。此后,江户城作为关东名城广为人知,并且同太田道灌的名字紧紧连在一起。《静胜轩铭诗并序》记载:“城中之五六井虽大旱,其水无缩。其垒营之为形,曰子城,曰中城,曰外城,凡三重,有二十又五之石门,各挂飞桥,悬崖千万刄。”据此可知,太田道灌修筑的江户城由子城、中城和外城三部分组成,开设二十五道石门。但是,这三道城的具体形状及其相互位置,众说纷纭,尚无定论。

文明十八年(1486年),太田道灌被其主扇谷上杉定正所杀。大永四年(1524年),北条氏纲打败扇谷上杉朝兴,占领了江户城。这里成为北条氏控制关东地区的据点。然而,江户城真正的大发展,还要等到江户幕府时代。天正十八年(1590年),德川家康被丰臣秀吉徙封至关东,来到江户城,开始以此为据点,精心经营关东地区。德川家康推行的是兵农分离的领国体制,江户城作为关东地区的政治与军事根据地,其重要性凸显出来。整个城市就是按照这样的思路进行规划和设计的。庆长三年(1598年),一代枭雄丰臣秀吉死去,屈尊蛰伏的德川家康有了翻身的机会,他凭借着实力和幕后操纵,分化丰臣秀吉集团,各个击破政敌,并在庆长五年(1600年)的“关原之战”中彻底击败敌对势力,夺取政权。庆长八年(1603年),德川家康被任命为征夷大将军,正式在江户开设幕府,这就是日本历史上最后一个武士政权——江户幕府。江户幕府的建立,掀开了江户城大建设的序幕。

三、明治时代以前江户城的建造

江户城从太田道灌修建以来,虽然经过了将近150年,但是,德川家康进入江户城的时候,只是一个规模狭小的军事据点,《庆长见闻集》称其“仅仅具备了城的样子而已”。《岩渊夜话别集》则进一步描述道:“涨潮时海水涌入东面的平地,茅原上交杂建有约十来町的町屋⑤和侍屋,西南方向则是茫茫一片的萱原武藏野,望不到尽头。”所以,把江户作为一座城市来建设,是从德川家康以后开始的。江户幕府时代的江户城建设,主要从四个方面进行:

第一,是填埋日比谷入江的港湾,把江户城与东面的江户前岛连成一片,向东拓展。此项工程从庆长八年(1603年)三月三日开始,开掘今日东京麴町和骏河台一带的神田山丘陵,在这片较高的地方开出武士的居住地。同时,将开挖出来的土运到江户前岛,把日比谷入海湾填埋掉,使得江户前岛同樱田乡连为一片,这片填埋出来的低洼地就作为城下居民的居住地。填埋日比谷入江,使得江户城与东面大片土地连接在一起,构成今日东京自日本桥滨町至新桥一带的街区。江户城自从作为中心城市开始建设以来,就不停地通过填海造地,向东扩展。这个传统一直延续至今,东京东面东京湾一带大片土地就是近几十年填海而来的。把江户前岛包括进来之后,就必须另外择地新建海港。所以,又从平川入海口处向东在江户前岛开挖道三堀,通往东面大海,在此建造码头。在当时,建造这个码头是为后面大规模建造江户城做准备,因为建城所需要的大量石材木料等物资必须通过海路运输。然而,如果看后来成型的江户城市,就能清楚地看出这项工程还有一个意义,那就是在整个江户城外围修建环状的道路,把全国各地的主要干道与此环状道路相连接,把旧的东海道东移至江户前岛,接入环线,不会从扩大了的江户城通过。

第二,是进行江户城本身的建设。如前所述,在近世日本,城首先是军事据点,重大的城则在此基础上成为政治中心地。德川家康雄心勃勃,要把幕府所在地的江户城,建设为空前规模的大城。然而,城的建设需要巨大的花费,德川家康想出一个办法来,那就是所谓的“普请计划”,也就是征集全国各地七十家大名⑥分别提供资金、物资和人力,共同建筑巨大的江户城。这个计划在庆长九年(1604年)六月一日发布,江户城的建设正式实施。根据幕府的要求,各地大名把巨石从伊豆半岛运到江户,用来建造高大的江户城墙。江户城址依旧选择太田道灌所修建的旧城,但是规模则不可比拟,与其说是大规模扩建,不如说是在原址上的重建。江户城在很多方面吸收了大阪城的设计思路,同样都在台地上建城,构成整座城市的制高点。日本自从战国时代以来,各地诸侯纷纷建城。日本城与中国颇不相同,中国是把整个城市包括在内,保卫全体军民。日本城则仅仅作为控制一方的军事据点,规模要小得多,供军队驻扎,其中心是城内高耸的“天守阁”,既是全城的象征,又是将军或者大名的指挥中心兼居住之处。最先修建的是“本丸”。庆长十二年(1607年),德川家康命令江户附近的大名参与建造江户城天守阁,这就是江户城的“本丸”。围绕着“本丸”,修筑一圈中心城墙,并且在东面和北面建了半圈外墙。“本丸”工程完成之后,庆长十六年(1211年),又开始建设“西丸”石墙,工程由东方各大名承担,从“本丸”城墙南端起,包括外樱田门到半藏门,构成江户城的西南半圈城墙。到了庆长十九年(1214年),德川家康再次调集关西地区的大名合力建造江户城自东向南到达西面的半圈外廓城墙。至此,江户城基本完成。这是江户这座城市的核心部分,虽然由于多次的火灾、地震,以及第二次世界大战美军的大规模轰炸,江户城天守阁及殿堂等建筑遭到破坏,但在其城址上重建的就是今日东京的天皇住地“皇居”。

图4 江户城的建造

图5 今日的江户城“皇居”

和江户城配套的建设,就是护城河的开掘。德川家康在世的时候,亦即庆长十一年(1606年),开凿了东面半圈的护城河,把填埋的日比谷入江海湾都包括在内。庆长十六年(1611年),则开凿了江户城下南半圈的护城河。这样就有了一圈半的护城河,围绕着江户城本身有一圈护城河。在这之外,从南面的溜池向东直至东、北面,有大半圈的护城河。内圈紧紧包围着江户城,外圈则把城下的居住区包括在内。德川家康死后,第二代将军德川秀忠除了对江户城进行改造之外,继续在更外面修建新的护城河。这项工程最初是为了抵御平川泛滥淹没东面低洼区域而开凿一条连接神田川的河道,打通之后,又成为江户最北面的护城河。于是,将这道河与其他河流连接起来,构成一大圈护城河的构想因此产生了。第三代将军德川家光在宽永十三年(1636年)启动新的工程,一方面是把最北面的护城河沿西面南下,同南面的溜池连接,东面则利用现有的河流,构成了外面一圈完整的护城河。另一方面则是在东面和南面护城河边修筑城墙。这条外护城河东起隅田川,自北向西经过浅草、御茶水、饭田桥、市谷、四谷、赤坂汇入溜池,再从西南向东经过新桥,再流入隅田川出海,大约包括了300町⑦的面积,把今日东京中心繁华区域基本包括在内。到外面一圈护城河完成之后,江户城的基本轮廓奠定下来了。

第三,是围绕着江户城划定武士和官吏的居住地。江户城是幕府的首脑所在地,围绕着这个中心,顺从于幕府的大名、旗本⑧和御家人⑨首先被安置于城下,构成幕府的官吏队伍。他们的居住地由幕府颁给,标准为5~6万石的大名给5000坪⑩地,1~2万石的大名给2500坪地,300石的旗本和御家人给600坪地。在地区分布上,江户城的南面主要分配给大名,特别是世系的大名(谱代大名),例如酒井、松平、土井、稻叶等历代将军的重臣,居住在大手门外一带,地方强势大名则居住在大名小路和外樱田门地区。东京湾沿海一带也多为大名居住地。旗本和御家人大多居住于江户城北面、东面。根据享保七年(1722年)的调查,居住在江户的大名有264家,旗本5205家,御家人17399家。这意味着江户幕府时代,几乎整个武士阶层都遵照德川家康的要求,在江户建造府邸,他们把江户城紧紧地包裹在中央,起到拱卫幕府的作用。正是这样的考虑,形成了江户城市建造的风格,那就是整座城市像海螺壳,或者像日文字母“の”一样,由中心向外一圈一圈地扩展开去,最核心的内圈是本丸、二の丸和三の丸,西侧的“吹上”居住着幕府最重要的御三家,北の丸住着骏河大纳言忠长以及幕府将军的亲属;东面住着强势大名,构成江户城的两胁;南面的大名成为腹部,这是第二圈。圈外有环形的道路,分别连接东海道、旧东海道、大山道、甲州街道、上州道中、中山道和奥州道中,分别通往全国各地,形成向外的放射状。在这之外就是最外圈的护城河(参见图4)。

在江户城总面积中,武士居住地占地多达1069万坪(3527.7万平方米),相当于当时江户城面积的60%,仅此一斑,即可知道江户城首先是一个政治性城市。因此,城市的设计也是从政治和军事的角度来考虑的,根据身份地位的高低和亲属关系而由里及外延伸,政治秩序通过空间距离展示出来,也呈现出向外放射状。所有的大名、旗本和御家人的居住地都从保卫江户城的军事角度来规划,平时是一个个院落,战时便成为一座座堡垒,错综复杂。因此,城市的道路就变得弯弯曲曲,不停地改变方向,这就是到东京的人总会被蜘蛛网状的道路弄得迷失方向的道理。只有在整个江户地图上才能看明白,这样的设计归根结底是为了最有利地保卫江户城。

图6 江户城大名配置

图7 江户城居住区

第四,商业、城民与寺社用地。支持这样一座人口众多的政治性城市,需要输入大量的物资,以及有满足武士阶层精神需要的场所,所以,城市20%的土地用作商业和寺社建设。如前文所述,德川家康修建江户城时,最先动工的是开辟江户前岛和填埋日比谷入江湾,新建江户港口,从隅田川出海,打通江户与全国各地的海上通道。全国各地的大量物资可以通过海路从这里运入江户,因此,这一带就成为江户城市最重要的物资集散地。幕府在日本桥川上建造了大桥,也就是今日东京站东面的日本桥一带,海陆转运在此进行,自然而然成为江户最大的商业区。这片地区的设计不受政治和军事的约束,故与江户中心区风格截然不同,规划整齐、区块分明、道路笔直、路宽四丈,犹如方正的棋盘。南来的东海道和北往的奥州道中在这里交汇连接,成为贯通日本太平洋沿岸的大动脉。货物可以利用内河船只直接运往江户城市各片区,商人们纷纷在这里开张店铺。到明治维新以后,日本快速引进近代资本主义,著名的大商店如三越、白木屋、大丸都在这里诞生,延至今日,东京最繁华的银座就在这里。而且,因为是海陆转运之地,渔民捕获的海鲜也在这里批发,所以这里也是东京最大的水产和蔬菜青果批发市场。

江户幕府推崇佛教,仿照京都在城市鬼门方位的比叡山修建延历寺的作法,也在江户城鬼门方位上建造了东叡山宽永寺,另外还扩建并改造了增上寺。这两座大庙后来都成为幕府将军德川家的灵庙,德川家康还把江户最古老的庙宇浅草寺指定为幕府祈愿的场所,扩建为一大伽蓝,香火旺盛,是今日东京最平民化的佛寺。日本民族的多神信仰,各个街区都建立起或大或小的寺院、神社乃至在道旁安置神龛,供奉土地神等。明历三年(1657年),江户发生大火灾,江户城以及大名府邸五百余所,寺社三百余家,城市街区的60%化为灰烬,死者多达十万人。火灾过后,幕府马上进行了大规模的重建,新建的街区大大加强了防火设计,许多大名迁往较远的区域,但是,整个城市的基本格局没有改变。重建之后的江户发展更快,到宽政四年(1792年),江户面积达到1668町,扩大了5倍多。明治二年(1869年)更达到1705万坪(5626.5万平方米)。城市居民也从元禄六年(1693年)的35万3588人,增加到天保十四年(1843年)的58万7458人。其中,属于武士阶层以及各级官府职人大约20~30万人。显然,直到日本近代开国为止,江户依然是一座政治中心城市。

图8 江户城新桥一带(1)

图9 江户城新桥一带(2)

图10 江户城全图

但是,江户并不是日本的首都,这是日本特殊的虚名天皇和实权将军的二元政治结构造成的奇特景观。所以,江户城的设计所要突出的并不是中国式的天子君临四海、堂堂正正,而是震慑诸侯、突出军事防卫和实际政治功能的作用,因此呈现出以江户城为中心螺旋式扩张的格局。明治维新以后,天皇从京都迁入东京,没有新建皇宫,而是直接住进本来属于幕府将军的江户城,也就是今日东京的“皇居”。因此,东京城市面貌没有发生重大变化,而是在原来江户城市的基础上进行改造,虽然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中,东京遭到毁灭性的破坏,但是后来的重建仍然延续了江户城市的传统。所以,我们把今日东京同以往的江户进行比较,到处都能找到往日的影子。

注释:

①德川光圀(とくがわみつくに,Tokugawa Mitsukuni,1628——1700年),德川幕府前期的水户藩主,字子龙,号梅里。任水户藩主期间,热心于学术文化,迎接流亡到日本的朱舜水到水户藩,宣讲朱子学,提倡儒家礼仪,重视史学经世,大办教育,招揽贤才,晚年主持《大日本史》编纂,形成独树一帜的“水户学派”,成为江户时代学术文化的代表。

②《日本书纪》“推古三十一年(公元623年)七月”条。

③《和名类聚抄》也称作《和名钞》、《倭名类聚抄》和《倭名抄》,编纂于日本承平年间(794-1192年),是源顺为勤子内亲王编成的类书。

④《吾妻镜》大约成书于公元1300年,是记述镰仓幕府第一至第六代将军事迹的编年体史书,涵盖的年代从1180年起到1266年止。

⑤日本近世以来的连体式建筑,始于十七世纪,木格子架结构,两层楼,前店后居室,中间以庭院相隔。

⑥日本古代的封建领主,拥有武装,身份为武士。江户幕府时代的大名拥有一万石以上 的领地,服属于幕府将军,承担相关义务,全国大约有260到270家。

⑦町是日本面积单位,明治时代规定1町等于9910平方米。

⑧江户幕府时代,在幕府将军直属的家臣中,领地未满1万石,但有觐见将军资格的武士,是江户幕府的主要支持力量,和御家人一起号称有“旗本八万骑”。根据享保七年(1722年)的统计,旗本的总数约为5200人,其中100石至500石的旗本占60%。

⑨江户幕府直属家臣中没有资格直接觐见将军的武士,其俸禄最高不超过260石,最低者只有4两。

⑩坪是日本面积单位,明治时代规定1坪约等于3.3平方米。

参考文献:

[1]源顺编纂,那波道圆校订. 倭名类聚抄. 日本东京,早稻田大学图书馆藏.

[2]吾妻镜. 日本东京,吉川弘文馆,2000年.

[3]德川光圀编著. 大日本史. 日本东京,吉川弘文馆,1911年.

[4]江户会志(2册,17号). 江户会编辑博文馆,1889—1890年.

[5]东京都编纂. 东京市史稿. 东京市出版,”皇城编”,1911—1925年;”港湾编”,1926—1927年.

[6]东京市役所编. 东京市域扩张史. 日本东京,中外印刷株式会社,1933年.

[7]三上参次. 江户时代史(上、下). 日本东京,富山房,1943—1944年.

[8]古板江户图集成刊行会编. 古板江户图集成. 日本东京,中央公论社,1958年.

[9]东京百年史编集委员会编. 东京百年史. 株式会社ぎょうせい,1979年.

(责任编辑:李钧)

The Forming of Tokyo

Han Sheng

Abstract:Tokyo was originally an unknown place on the estuary of Kantō Plain of Japan. During the Ashikaga Shogunate period (1336-1573), the Uesugi Ōgiya, a Uesugi Clan with Kantō Daimyō, sent Ōta Sukenaga, his senior official, to supervise the construction of Edo Castle from 1456 to 1457. It was when Tokugawa Leyasu established the Edo Bakufu and made Edo Castle his governmental centre that kicked off the expansion of Edo Castle in a real sense. The core area was built from land reclamation, spiraling outward with the residence of samurais and officials being the centre. Commerce and trade zones were built at the river-estuary-bay, linking Edo and the rest of the country by sea. That was the basic pattern of Edo Castle. After Meiji Restoration, with the Mikado’s migration to Edo, both the imperial power and the actual administrative authority were stationed in one place, and Edo Castle was renamed Tokyo. Since it was designed as the seat of Shogunate instead of a national capital, Tokyo is quite different from Nara and Kyoto in terms of city planning. Therefore the feature of the city must be interpreted from a historical perspective.

Keywords:Edo Castle; Tokyo; Ōta Sukenaga; Tokugawa Leyasu; Edo Bakufu

【中图分类号】K93

doi:10.3969/j.issn.1674-7178.2016.02.014

作者简介:韩昇,复旦大学历史学系教授、博士生导师,中国魏晋南北朝史学会副会长,日本东京大学东洋文化研究所、明治大学、关西大学等多所大学研究员、教授,主要研究方向为魏晋隋唐史、古代东亚国际关系史、佛教史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