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千帆竞发春潮涌百舸争流正当时
——本溪市全面深化改革纪实

2016-07-08孟晞

共产党员(辽宁) 2016年9期
关键词:本溪市本溪改革

◎文/孟晞



千帆竞发春潮涌百舸争流正当时
——本溪市全面深化改革纪实

◎文/孟晞

全面深化改革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排好改革的优先序,群众的获得感才能越来越强。本溪市一方面聚焦群众呼声高、反映强烈的难点堵点,立行立改;另一方面抓方案、抓统筹、抓落实,形成重点突出、层次分明的排浪式改革热潮,改革步伐驰而不息,改革举措落地生根、开花结果。

构建改革联动工作格局。社会发展进入新常态,早改革早主动、谁改革谁受益,谁在改革上认识得早、措施得力,谁就能赢得先机、争取主动。2014年2月27日,本溪市委召开常委会议,成立市委全面深化改革领导小组,下设6个专项小组和市委改革办。改革领导小组以市委书记为组长,市长、市委副书记和常务副市长为副组长,统筹谋划、协调推进全市改革工作。在工作摆布上,市委、市政府坚持把改革工作列入重要议事日程,提早部署,细化落实。改革领导小组成员率先深入到多个领域,特别是亟须改革的领域中开展调研,实地了解改革进展状况,提出有针对性和可操作性的意见建议,坚持问题导向,制定工作要点和重点,确保精准发力。各改革专项小组紧紧抓住改革重点,积极组织本领域重大改革调研,由牵头单位和责任单位分别出台具体操作方案,细化分解改革任务,明确时间进度要求。改革办参与研究重大改革问题,分析改革形势,督促重点改革方案落实,推动改革举措落地生根,确保改有所成、改有所获。

扭住改革重点。抓住重点领域、关键环节和牵一发而动全身的主要矛盾,改革才能真正破冰。近年来,本溪市聚焦国企改革、简政放权、优化环境和农村改革等重点领域,坚决啃下“硬骨头”、撬开“拦路石”,多项改革取得了明显突破。

针对市属国有企业管理分散、历史久、贷款难、质量差、规模小等特点,本溪市对国有企业逐个开展调研分析,不搞“一刀切”,按照管资本的总原则,结合行业企业实际,采取“一企一策”的方式分类施策,宜独则独、宜混则混。通过改革,27户破产企业的资产实现了变现,资产变现总收益5.8亿元。

作为改革的当头炮、先行军,本溪市先后实施了两次行政审批事项清理和四轮简政放权。“三证合一”和“一照一码”两项改革的实施,将办理时间由1个月缩减到3天,办事降了门槛、企业卸了包袱,市场活力得到充分释放。目前,全市行政审批制度改革已由简政放权向事中事后监管转变。

“互联网+”是创新的新引擎。结合“药都”产业特征,本溪启动设立了药都健康医疗创业投资基金、科技创业投资引导基金、互联网+创业投资基金、旅游产业投资基金等,推进龙宝参茸、泛亚热电、华夏三宝等一批企业进入资本市场,金融服务体系日益健全。

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两山”理论深入人心。为此,本溪建立起严格监管污染物排放的环保管理制度,实施生态环境损害责任终身追究制,开展流域排污企业和太子河、南沙河沿岸企业专项整治,完善城市空气质量预警体系,出台主要污染物排污权有偿使用和交易管理办法,推进排污权有偿使用与交易试点工作,完善环保行政执法与刑事司法联动衔接机制,严惩环境违法犯罪行为。通过一系列改革组合拳,全市生态环境明显改善,2015年,本溪市荣膺“全国绿色发展优秀城市”称号。

作为中组部确定的党代表任期制工作联系点,本溪市把党代表任期制改革作为党建改革的重要内容,组织各级党代表列席重要会议和开展调研视察活动,为全市发展和重大决策提出意见建议。实行“党代表接待日”制度,统筹编排全市4100余名党代表进驻工作室轮流开展日常接待活动,在全市建立党代表工作室581个,实现城乡全覆盖。

注重典型引领。“十二五”以来,本溪市先后承担了国家级创新型产业集群、国家电子商务示范基地、公立医院改革、集体林改革等15项国家和省改革试点任务。为发挥好改革试点的引领和示范作用,各试点单位大胆先行先试,试点成效日趋显现。

集群发展、抱团取暖是企业抵御外部不利因素的重要手段。被确立为国家级创新型产业集群试点后,本溪研究制定了《本溪市“制造+智造”强市建设行动纲要》,确定发展绿色钢都、中国药都和特色产业三大板块和13个重点领域,实施8项重点工程。筛选了300个制造项目,选取传统产业智能化改造、智能制造创新研发平台、智能装备研制、绿色制造、互联网+制造业等方面的38个重点支撑项目重点推进。

这两年,“大数据”“云计算”,这些网络科技名词在本溪国家电子商务示范基地里彻底火了起来。依托云计算平台建设,基地内电子商务开展得如火如荼。辽宁康普瑞、辽宁博鳌生物、辽宁科泰等近30家企业在行业各自的第三方网络平台进行销售;辽宁天士力天猫旗舰店获批沈阳经济区第一批可以使用移动医保POS机进行送货结算的医药网站;大石药业特色产品销售采用O2O模式……“互联网+药都”喜获丰收。

围绕第三批公立医院改革国家联系试点,本溪全面启动市级公立医院综合改革,充分利用现代信息化技术手段,开展网上预约挂号、自助缴费,缩短看病就医等候时间。取消药品加成,调整医疗服务项目价格和医疗服务价格,建立双向分级诊疗新路径,实现“小病在基层、大病进医院”。

本溪市林地经济面积超过300万亩,林业改革已成为县域经济发展和农民增收致富的原动力。2015年10 月27日,东北林业产权交易中心在本溪县正式启用,肩负市场建设、林权抵押、林产品交易等六大职能,本溪市林业改革迈上新台阶。

在中国药都人才管理改革试验区内,本溪市全面启动符合当地实际的人才+“双创”行动,引领大众创业,带动万众创新,联系对接中组部“千人计划”专家,中国工程院、中国中医科学院、清华大学等院校的院士专家41人,为产业创新集聚强大动力。

全面依法治国,司法体制改革要走在前头。在开展审判权运行机制改革试点过程中,制定了《关于审判权运行机制改革试点工作实施方案》和12个相关配套方案,科学设置审判组织,案件平均审理天数比上年同期缩短近9天。同时,设立专业法官会议,提供参考性意见,促进审判质效提升。推行院长、庭长办案制度,缓解了“案多人少”、优秀审判资源在审判一线缺失的状况。

协调推进改革。让改革红利真正地惠及群众,是所有改革的出发点和落脚点。

社会事业改革实现新突破。出台《关于进一步加强义务教育学校招生工作的意见》,明确规定严禁义务教育阶段学校招收“择校生”,严格控制班额。完善新农合制度建设,补助标准提高到每人每年380元。城乡低保对象住院救助比例由60%提高到70%。完成城乡居民养老保险制度与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制度衔接,解决厂办大集体职工社会保障问题。

民主法制领域改革有序推进。制定了《加强市委常委会工作的若干制度安排》。创新人大监督方式,实现“全方位”“全过程”监督。着力推进协商民主制度化建设,制定出台了关于进一步加强人民政协提案办理工作等实施意见和具体办法,协商制度化、提案办理规范化程度进一步提升。

文化体制改革成效显著。制定出台《本溪市关于推动传统媒体与新兴媒体融合发展的实施意见》,推动报网、台网深度融合。积极培育特色文化企业,“一县一品牌”文化产业在县域经济中的示范作用日益突出。同时,本溪还建立了由文化部门牵头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协调机制。

社会体制改革逐步推进。成立市级信访案件评查委员会,完善领导干部接访下访机制。制定《进一步推进户籍制度改革的意见》,缩减下放户口审批权限、办公时限,户口审批时限由15个工作日缩减为5个。构建县(区)、街道(乡镇)、社区(村组)三级食品、药品安全监督网络,加大食品、药品安全监督力度。

司法体制改革不断创新。在全国率先建成公安网上督察系统,被省公安厅确定为全省“寄递物流”安全管理工作试点单位。出台了《本溪市中级人民法院在互联网公布裁判文书、进行庭审直播及录制庭审资料操作规程(试行)》,实现审判流程信息、执行信息全面公开。

党的建设制度改革全面深化。出台了《关于进一步加强全市年轻干部和女干部、少数民族干部、党外干部培养选拔工作的意见》,坚持长期系统培养、择优统筹配备、严格管理监督。制定《本溪高新区关于引进医药产业高层次人才的若干意见》,加速培养汇聚高层次紧缺人才和实用人才。依托全市智慧党建工作平台,制定《关于加强社会组织党的建设工作的实施方案》,建立社会组织“1+3”智慧党建分平台,夯实基层党建基础。

纪检监察体制改革协调推进。出台了《中共本溪市委关于落实党风廉政建设党委主体责任和纪委监督责任的实施意见》《关于市委常委所在部门和人大、政府、政协党组以上率下落实党风廉政建设主体责任的意见》,真正督促各级领导干部把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责任扛在肩上。出台了《县(区)纪委书记、副书记提名考察办法(试行)》《市纪委派驻纪检组组长、副组长提名考察办法(试行)》《市管企业纪委书记、副书记提名考察办法(试行)》和《关于纪检监察机关对党员领导干部进行谈话和函询的实施办法》等4个规范性文件,形成了从干部配备、纪律约束到问题线索处置的完整体系。

千帆竞发春潮涌,百舸争流正当时。在全面深化改革的浪潮中,本溪人正以“到中流击水”的魄力,乘风破浪,向着更远的彼岸奋力前行。

猜你喜欢

本溪市本溪改革
你来问 我来答
你来问我来答
改革之路
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周年首届“本溪水洞杯”中小学生征文比赛启事
本溪市科技金融发展存在的问题及提升路径研究
改革备忘
王宠智作品
挖出来的白云绿水
改革创新(二)
本溪红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