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众创业”的前生后世
2016-07-07金焕民
金焕民
就宏观经济而言,其逻辑从来都是:摊子越烂,机会越大。每一次萧条,都会出现一个更大的繁荣。
中国经济改革起源于农村,其标志性成果是包产到户。
中国城市经济改革始于1984年,其标志性成果是涌现出大规模的个体户和民营经济的迅猛发展。
个体户大规模涌现,本身就是典型的大众创业。曾经的“全民皆商”反映的就是大众的创业洪流。
我们没有必要再系统地回顾那个过程及其特点,但有必要简单地谈一谈那一代人的归宿。
那一代经商的人,要么转型做起了超市,要么成为电商,要么退出了商业。无论其归宿如何,他们都对中国今天的商业繁荣做出了贡献,没有他们就没有今天的中国商业。
那一代办企业的人,要么成为行业龙头,继续引领风骚,要么成为过剩产能——或在努力转型,或生存艰难,或已经退出竞争。
那一代人最可贵之处在于,面对陌生的市场经济,敢于摸着石头过河。
大概在1996年前后,他们当中那些自己玩不转,也不舍得或者不知道聘请专业人员的,相继退出竞争。他们中的佼佼者,在专业人员的帮助下,开始致力于学习和模仿,向专业迈进。
于是,中国各行各业开始进入同质化,无论是技术、产品、管理还是营销。这也很容易理解。大致相同的师傅,大致相同的学习和模仿对象。
大致在2005年前后,中国各行各业相继进入了竞争僵局。随后,经济开始下行。
那一代人中的精英分子,大概是从2008年前后开始分化。我们当时曾经十分形象地描述他们的处境:爬坡和过坎。有些人累死在坡上,有些人虽然爬上坡,但并没有过坎,被不死不活地留在了坎的那边。
坎那边的企业大概是这样的情形:
1.没有能够支撑竞争的人才;2.没有适销对路的产品;3.市场体系解体。
它们存留下来的是大量过剩的产能——设备和厂房而已。
而与此形成鲜明对照的是:中国人购买能力更强了;中国的市场更大了;中国的市场机会更多了。
但那一代人看不懂,也驾驭不了今天的市场。那一代老板及其高管、骨干,都是如此。
就宏观经济而言,其逻辑从来都是:摊子越烂,机会越大。每一次萧条,都会出现一个更大的繁荣。
烂的是摊子,不是市场。烂掉的是那一代人的摊子,机会是这一代人的机会。因此,我认为,大众创业,万众创新,既是时代的强音,也紧紧地把握住了时代的脉搏。
大量的企业萧条或退出竞争,市场得到净化;更大、更高、更细分的市场需求,为创业提供了巨大的市场准备。
关键是,如果再凭借胆大或者热情,已经不足以创业成功,新一代创业者必须以创新为手段、为动力。没有创新能力,不能提供更好的产品或者服务,那不是创业,而是败家。
过去的那一代创业者,面对的是饥渴的市场、空白的市场,敢作敢为,能够低价,就成功了一大半。
新一代创业者,面对的是过剩的市场,必须依靠更好的满足、更高的价值,才能有所作为。
从粗放到内涵,没有创新,没有真本事,是不足以生存和发展的。
“中国的每个产品或服务都值得重新做一遍。”这是一个十分睿智和准确的判断。
我曾经专门撰文批评那些把产品观念、生产观念和推销观念当作“过时”的经营观念的观点。让推销成为必需,是刘春雄老师大胆提出的。这种认识,无论是自觉的还是不自觉的,都曾经是中国企业与跨国企业竞争的法宝。我们也曾不遗余力地强调产品观念和产品主义,提出“产品打天下”,强调跨国公司只有“1P”,即产品。
在市场上独步天下的,就是产品。其他都是手段。
万众创新的核心任务就是让“中国制造”独步天下。而要做到这一点,就必须在技术上、工艺上、装备上、研发上和制造上建立优势。这些都是真功夫,来不得半点虚假。
5年后,市场将迎来更多的新主人;10年后,这些人将成为各行各业的主导者;15年后,这些人中的佼佼者将掌握中国经济的命脉。
第一代大众创业者奠定了中国的经济基础,第二代大众创业者会让中国跨越中等收入陷阱,实现真正的经济现代化。
因为,第一代大众创业者依靠的是学习和模仿,第二代创业者依靠的是创新。没有创新,就没有第二代创业者,无论你是想成就一个小微企业,还是想成为一个市场霸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