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日本、印度三国大学生创业教育的比较与启示
2016-07-07徐汇宽
徐汇宽
[摘要]文章总结了美国、日本、印度三国大学生创业教育的发展历程和特点并进行比较研究。基于三国创业教育的成功经验,我国应加强创业教育师资队伍建设,构建合理的创业教育课程体系,完善创业实践教育保障制度以及在中小学校开展创业教育。
[关键词]大学生;创业教育;创业精神;启示
[DOI]10.13939/j.cnki.zgsc.2016.22.116
1 美、日、印三国大学生创业教育概况
1.1 美国大学生创业教育
美国是创业教育的开创者。1947年,哈佛大学首开创业学课程,到今天其创业教育经过60 多年的发展已经趋于成熟并形成了完善的体系。具体特点有如下三点。
(1)创业教育师资力量雄厚。雄厚的师资力量是美国创业教育有效开展的保证。专职从事创业教育的教师都经过专门培训或选拔,具有丰富的创业实践经验。同时,社会各界既有创业经验又有学术背景的资深人士也被学校吸纳进来从事兼职教学和研究。他们的讲授为大学生们提供了全新的思维,使课堂教学内容得以丰富。
(2)创业教育课程系统化。美国高校创业教育的课程已经系统化,涵盖了创业构思、融资、企业设立、管理等方方面面,综合起来有如下课程:商业计划书、新兴企业融资、创业领导艺术及教育、大型机构创业、启动新设企业、产业和可行性分析、道德感与社会责任感、创业营销、法律条款分析、企业成长战略等。[1]
(3)重视实践教学与学生创业能力的提升。美国大学非常重视学生的创业实践,美国高校经常开展各式各样的创业实践活动,其中最有影响力的当属创业计划大赛。创业计划是指创业者为获得风险投资,针对某一具有商业潜力的产品、技术、服务向风险投资家提供的可行性分析报告,优胜者可获资金支持,还有机会直接进入大学孵化器,因此,美国不少公司是从创业计划大赛中诞生的,其中较为著名的有Yahoo、Netscape公司。
1.2 日本大学生创业教育
日本从20世纪60年代起开始关注并发展创业教育,将创业教育作为培养未来富有挑战性人才的战略,在高等教育及基础教育阶段积极开展创业教育。日本大学生创业教育的特点如下:
(1)“官、产、学”紧密合作。“官、产、学”合作是日本政府提高国家创新能力的法宝之一。在政府方面,政府不仅出台了简化新公司申请程序和资金支持方面的政策,还积极主动推动全国规模的创业教育信息联网,促进创业教育的开展。在产业界方面,企业和中介机构为学生提供“实习基地”和“风险资金”,还与大学联合开展科学研究,将产学研一体化,提高了创新成果的转换率。在大学方面,各大学加强创业孵化器、创业辅导机构等创业基础设施建设,并利用校友资源,通过校友会加强与校友的广泛联系。
(2)学校课程体系的相互衔接。日本政府重视创业教育的连贯性,在不同教育阶段对学生开展不同形式的创业教育。在小学阶段,注重培养学生的创业意识和创业品质。主要通过开设理财教育、手工制作等课程激发学生的创业想法,在学生心里种下创业的种子。在中学阶段,开设“商店街活动”“创业发明大王”“动手练习”等活动和课程,为学生提供开展模拟创业的广阔空间。在大学阶段,创业教育的设置更加深入。通过开设创业教育课程、提供企业见习机会、创造创业实践条件等,培养学生的创业知识和创业技能。由此可见,日本的创业教育从小学到大学贯穿始终,相互衔接,为学生未来的创业奠定基础。[2]
1.3 印度大学生创业教育
20世纪 80年代,“自我就业教育”引起了印度社会的重视。1986年,印度政府在《国家教育政策》一文中要求大学要培养学生 “自我就业所需的态度、知识和技能”。在政府的推动下,印度创业教育快速发展。具体表现在:
(1)独特的访问制度。访问制度是印度高等教育体系中已经制度化、合法化了的独特制度,如“访问研究员”“访问教授”等。在印度的高校中担任访问教授等职位的人,也可以是企业界的人士,这就从制度上为提高创业教育教师的质量提供了条件。所以,印度大学的创业学课程或者全部由访问教授承担,或者是本校的教师(主要教授理论部分)和访问教授(主要承担实践部分)共同承担。
(2)独特的创业教育模式。印度的创业教育模式主要可分为师徒制被动学习策略模式和导师制自主学习策略模式两种。师徒制模式主要应用在创业基础学习阶段,以培养学生的创业技能为主要目标,使学生树立积极的创业价值观、获得基础的创业技能。导师制自主学习策略模式更多地强调在教学过程中以学生为主体,将技术教育和学历教育、理论学习与案例教学有机结合,提高了学生的实践能力。[3]
(3)创业教育课程层次化。由于学习生命周期不同,印度创业教育的内容也有所区别。在初级学习阶段,创业教育的主要内容是学习创业的技术技能,主要科目包括职业理论学科、技术培训等。在高级学习阶段,印度创业教育几乎普及到了全国所有的大学和学院,开设了包括创业技能、创业管理企业战略管理、企业文化管理等课程。
2 美、日、印三国大学生创业教育的比较
2.1 教育方式
由于英语是印度的官方语言,具有语言优势,高校在创业教材选用上多与英语国家一致。因此,印度与美国在大学生创业教育方式上比较一致,主要通过完善创业教育课程体系以及辅助课程计划和开展创业活动来进行创业教育。日本则非常重视学生创业教育的衔接问题,对学生开展连贯性的创业教育,在不同教育阶段对学生开展不同形式的创业教育。
2.2 社会背景
美国人长期以来就有崇尚自由,善于冒险的思想理念,重视个人价值的实现。在美国移民文化的背景下,美国人注重实用主义,具有进取精神,立足于现实,崇尚奋斗与实干,在整个社会中形成重视和支持创业、宽容失败的文化氛围。印度的私营企业一直在经济体系中占多数,因而形成了独特的企业家精神,如家族观念、精英观念、信用观念、人本观念等。[4]日本社会则提倡“创业家精神”。企业家的创业动机是以挑战自我为中心,不同于印度的“为自己挣钱”和美国的“追求个人与家庭幸福”。[5]日本社会将“以服务社会为己任”的教育理念渗透于创业教育之中。
2.3 教育的环境条件
大学生创业教育需要政府、企业、学校联合行动以及社会大环境的支持。在这方面,美国高校创业教育在其自身的创业文化建设、学校的支持和重视以及社会资金渠道来源上都具有很大优势。日本政府在创业教育系统中扮演了指导者、推动者和协助者的角色。一些大企业和众多的援助团体或基金都积极参与到大学生创业教育中。而印度在这方面却远不如美国和日本。首先是印度保守文化与创业文化相背离,其次是创业资金的匮乏,最后是政府在推动方面也表现得很乏力,即没有出台相应的政策来推动。
3 美、日、印三国创业教育对我国大学生创业教育的启示
3.1 打造高素质的创业教育师资队伍
我国从事创业教育的教师中,既具备相关专业的理论知识,又拥有一定的创业经验和创业实践能力的实在是凤毛麟角。因此我国高校应重点培养专职教师的创业意识和创业技能,创造各种条件,为教师提供创业实践的机会,增强教师的创业实践经验。此外,还可以借鉴印度的访问制度,聘请实践经验丰富的企业界人士做访问教授或兼职教师,定期举办创业交流活动,交流成功经验,拓宽大学生的视野。
3.2 构建合理的创业教育课程体系
目前,我国高校创业教育的课程设置较为单一,缺乏特色。一些高校虽然设置了相关的创业教育课程,但大多孤立于教学大纲,内容零散,数量有限,也不能和专业知识相联系,仅传授简单的创业概念。因此,我国高校应积极借鉴美国和印度高校的成功经验,一方面,重视创业课程与专业教育的联系,开设与各专业相关的创业课程,使创业教育课程与教学管理体系有机融合;另一方面,开设多层次的创业教育课程,教育模式更加科学。另外,也可以学习日本,开设具有高校特色和地域特色的创业课程。利用本地域产业优势,因地制宜,突出创业教育的特点。
3.3 完善创业实践教育保障制度
目前多数参与创业实践的大学生没有足够成熟的心理素质,在创业初期往往热情高涨,对创业前景充满信心,难以预料到创业过程中的困难与风险,往往缺乏足够的耐心与毅力去面对失败和挫折并解决问题。所以国家要建立完善的创业实践教育保障制度,适当对坚持创业实践的学生给予帮助。高校在校园文化的建设中要注重宣传体现创新精神、创业意识,加强与社会的联系,提供尽可能丰富的实践形式和资金支持,保障创业实践活动的顺利开展。
3.4 充分调动社会资源服务于创业教育
借鉴日本的经验,中国政府与企业应联合起来支持大学生创业。政府通过放宽企业审批、简化程序,减免行政收费,加大税收优惠,降低大学生创业成本,激发大学生创业热情。通过完善小额贷款政策,设立国家创业资金,调动社会资源参与大学生创业融资。企业要积极参与创业教育,建立创业实践基地,为学生进行创业实战提供必要的物质支持等。
3.5 在中小学校开展创业教育,从小培养创新意识
在我国,创业教育在高校中已逐渐普及,但还未出现在中小学的课堂中。但日本的经验说明,培养创业精神要从娃娃抓起,尽早地开始创业教育,不仅可以为今后开展更为专业的创业教育打好基础,更能够帮助学生培养独立的人格与冒险精神。在我国开展中小学创业教育,可以对中小学教师进行创业教育培训,同时在中小学开展形式丰富的创业模拟活动,让学生们在游戏中形成创业意识。
参考文献:
[1]房国忠,刘宏妍.美国大学生创业教育模式及其启示[J].外国教育研究,2006(12).
[2]李志永.日本大学创业教育的发展与特点[J].比较教育研究,2009(3):40-44.
[3]陈浩凯.全球竞争视野下的印度创业教育[J].中青创业教育论坛,2008(4).
[4]袁南生.感受印度企业文化[J].湘潮,2005(12).
[5]中小企业总合事业团.主要国に见る创业环の国际比较[R].东京:中小企业总合事业团,2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