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高中语文课堂多媒体应用要略

2016-07-07黄科

广西教育·B版 2016年5期
关键词:优化高中语文多媒体

黄科

【摘 要】本文主要从四个方面阐述高中语文课堂多媒体应用要略,即:避免华而不实,创设适宜学习情境;杜绝越俎代庖,强化学生学习主体;消除思维束缚,激活课堂学习气氛;降低审美疲劳,提升课件设计品质。

【关键词】高中语文 多媒体 设计 优化

【中图分类号】G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450-9889(2016)05B-0112-02

随着多媒体全面介入课堂教学,教师应用多媒体辅助教学的意识不断加强,自觉主动使用多媒体已经成为现代课堂教学的重要共识。多媒体的确给课堂教学带来更多信息支持,但多媒体毕竟属于教学辅助手段,如果使用不当,很可能给课堂教学造成负面影响。教师要避免华而不实、越俎代庖、思维束缚、审美疲劳等现象发生,用精心设计的课件,给学生创设适宜学习情境,凸显学生学习主体地位,激活课堂学习气氛,提升课堂教学品质,为全面打造学生语文素质和能力创造良好条件。

一、避免华而不实,创设适宜的学习情境

高中语文课堂教学引入多媒体辅助教学手段,需要教师对教材文本展开深度挖掘,还要对学生学习实际设计多媒体电子课件,提升多媒体应用品质。但有些教师对多媒体应用缺少正确认知,有使用多媒体的主动性,却没有制作电子课件的主观意识,随便到网上下载现成的课件据为己用,这势必造成课件适合度的降低。还有些教师对多媒体特别钟爱,在制作电子课件时,搞了很多花架子,学生看得眼花缭乱,却得不到多少学习收获,课堂教学效率大大降低。因此,在多媒体应用时,教师要有正确思想认知,避免出现华而不实的情况,利用个性视角,为学生创设适宜学习情境,激发学生主动学习的热情。

比如,在学习《林黛玉进贾府》时,首先,教师利用多媒体播放《红楼梦》影视片断,为让学生对相关人物有初步认知,教师在学生观看视频前设计一组问题:这个电视剧是根据哪部作品改编的?你掌握几个人物?他们之间属于什么关系?能够说出人物的个性特征吗?其次,教师播放影视片断,学生边看边讨论,对相关人物展开初步认知。在展示阶段,学生大都能够看出一些端倪。有学生说:这部电视剧是根据我国四大名著《红楼梦》改编的,出场人物有林黛玉、王熙凤、王夫人、宝玉、迎春、元春、探春等人,王夫人是林黛玉的舅母,王熙凤是林黛玉的表嫂,宝玉、迎春、元春、探春和林黛玉都是表兄妹关系,林黛玉性格内向、柔弱、胆小、贤惠,王熙凤性格泼辣、干练、聪慧,等等。

从学生观察结果不难看出,教师利用多媒体展示给学生带来丰富信息,特别是在观察视频前抛出问题,让学生带着问题看视频,增加了学生主动意识。学生一边观看一边讨论,也可以形成良性互动,让每一个学生都能够建立完善学习认知。教师针对电视剧人物关系展开问题设计,目的是为文本学习做好铺垫,学生通过讨论交流,对相关人物有了一定感性认知,也为人物性格剖析创造条件。

二、杜绝越俎代庖,强化学生学习主体

多媒体借助声光电信息技术,给学生视觉、听觉带来剧烈冲击,学生感觉强烈。但多媒体毕竟属于教学工具,任何时候也不能代替学生主动学习,需要学生亲自完成的学习行为,决不可让多媒体来代替,这势必会削弱学生学习效度。语文学习有朗读、讨论、思考、争论、归纳、整合、优化等学习行为,一些教师往往在不经意间剥夺学生学习权利。如朗读训练是语文学习重要内容,教师反复播放朗读视频音频,的确可以给人以赏心悦目的感觉,但学生学习主体被忽视,这当然不是正确的做法。教师要始终将学生学习主体放在第一位,多媒体只是为学生学习服务的工具。

多媒体课件设计需要对教材文本展开深度挖掘,还要对学生学习基础和学习特点进行深入调研,这样才能设计适合度更高的电子课件。比如,在学习杜甫的《登高》时,教师先利用多媒体播放朗读视频,然后组织学生展开模仿朗读,学生个人朗读、小组集体朗读、男生集体朗读、女生集体朗读,再让学生听朗读录音,学生跟随朗读视频展开跟读。因为朗读训练非常到位,教师引导学生展开诗歌解读赏析时,学生思维灵动,学习效果显著。

教师利用多媒体展开朗读教学,先是让学生仔细听朗读录音,然后进行多种形式的朗读训练,学生参与积极性很高,朗读训练也获得非常好的效果。在教师进行诗歌赏析时,学生对诗歌已经形成较为到位的认知,极大促进了课堂教学。古诗词朗读训练是教学重要内容,教师朗读不好可以利用多媒体播放配乐朗读视频音频,引导学生展开多重朗读训练,强化了学生学习主体地位。多媒体应用适度、适量,为课堂教学带来重要促进作用。

三、消除思维束缚,激活课堂学习气氛

教师课前就将电子课件准备就位,教学过程基本是按照多媒体指引展开的,教师带领学生走进多媒体世界,观看丰富多彩的画面,聆听动听的音乐,课堂活动不断,给人以繁荣之感。其实,学生学习思维被严重束缚,课堂教学成为教师和多媒体的玩偶。多媒体对学生的听说读写内容进行细致设计,看什么、听什么、说什么、写什么都是教师设定好的,学生完全没有自主学习思维的权利。教师也是这样,跟随多媒体转来转去,讲得少了、板书没了、朗读省了,多媒体成为课堂中心。因此,教师要摆正多媒体应用地位,避免产生多媒体依赖症,为学生创设适宜的学习环境,提升课堂教学效率。

高中学生学习思维活跃,有比较强的独立性,教师在设计多媒体课件时,要充分考虑学生心理特质,为学生主动思维创造条件。比如,在学习《十八岁出门远行》时,教师利用多媒体展示一组图片,一个年轻人远走他乡。教师让学生结合图片信息阅读文本,然后概括小说主要情节。学生阅读文本,并对主要情节进行梳理。展示成果时,有学生说:十八岁的“我”初次远行,面对陌生的环境,“我”不知会给“我”带来什么,丰富多彩的新鲜事物吸引“我”的目光,“我”把它们想象成为“我”同行的伙伴,出远门对“我”来说是一件快乐的事情。但经历不会永远美好,汽车抛锚了,“我”也被人打伤,司机还拿走“我”的行李,“我”成为可怜的孤独者,“我”陷入迷茫之中,也想起父亲的叮咛……

学生在多媒体图片引导下展开文本阅读学习,对主要情节进行细致梳理,形成了完整思维链条。这里的多媒体应用非常有限,而对学生的激发作用却不容小觑,学生展开阅读联想,不仅对人物行踪进行梳理,也对人物思想进行总结,为进一步学习奠定坚实基础。

四、降低审美疲劳,提升课件设计品质

多媒体具有现代信息技术特色,教师要注意掌握多媒体应用适度问题,不能不用,也不可乱用,如果无论什么内容都要利用多媒体展示,势必要造成学生的审美疲劳,多媒体特殊辅助作用也会大打折扣的。在多媒体课件制作时,教师还要提高设计技术,因为多媒体制作手段众多,应用容量庞大,教师要针对学习内容进行深入研究,根据学生普遍喜好设计多媒体课件,提升课件应用品质,激发学生更多学习动力。

比如,在学习《动物游戏之谜》相关内容时,教师先让学生自主阅读文本,然后提出一组问题:本文的语言有什么特点?有哪些人文内涵?动物在游戏中能够表现出自我克制能力、创造性、想象力,你能够从文本中找出相应的例子吗?学生展开讨论,很快就给出一些答案。教师并没有对学生总结进行评价,而是打开多媒体播放一段视频。这是本校其他班级学生对相同问题的解答现场录像。学生顿时兴奋起来,虽然不是一个班级的同学,但相互都比较熟悉,特别是对相同问题的不同解读,让学生感触很大。课堂教学进入和谐健康节奏之中。

教师没有对学生具体表现进行评价,而是播放本校同年级教学录像,极大激发了学生兴趣点,对相关内容的关注度瞬间提升,学习维度自然也是水涨船高。这些学生回答问题的视频内容虽然不算精彩,但却给学生带来观看热情,其激励效果当然是值得期待的。

总而言之,多媒体是重要教学手段,应用得当,可以为课堂教学带来重要辅助作用,如果应用不当,也会带来一些不良影响。教师要端正多媒体应用意识,深度挖掘教材学习内涵,根据学生学习实际设计电子课件,尽量做到多媒体应用的适度、适量,消除认知误区,提升多媒体应用效度,为语文课堂教学增添更多内驱力。

(责编 罗汝君)

猜你喜欢

优化高中语文多媒体
借助多媒体探寻有效设问的“四度”
营商环境五方面持续优化
使命与担当:福建省高中语文名师“整本书阅读与研讨”专题研讨
优化英语课堂教学策略的探索
使命与担当:福建省高中语文名师“整本书阅读与研讨”专题研讨
促进学生认识发展 优化初中化学复习
高中语文跨媒介阅读内容的确定
多媒体情境下培养学生阅读素养的三个维度
浅析高中语文作文教学的实用性和创新性
多媒体在高中物理教学中的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