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宋朝为何没修一座“紫禁城”

2016-07-06陈忠海

廉政瞭望 2016年6期
关键词:汴梁赵光义宫城

陈忠海

“蜀 山兀,阿房出”,按考古发现看,阿房宫遗址面积达15平方公里,超过200个凡尔赛宫;汉代的未央宫至少有6个故宫那么大,“非壮丽无以重威”;唐代的大明宫号称“千宫之宫”,宫内大型建筑有100多座,“九天阊阖开宫殿,万国衣冠拜冕旒”;紫禁城作为明清两代的皇宫,虽然面积有所缩小,但建筑更加精致、奢华,又有圆明园、颐和园等皇家园林为其补充,整体气势直追或超越前代。

相比之下,宋朝皇宫的知名度就小多了,无论汴梁还是临安,城里的皇宫在哪里、有多大,发生过哪些著名的故事,这些似乎都无法像前面那些宫殿一样令人耳熟能详,这是为什么呢?

富国弱宫

宋朝的皇宫规模很一般,史书说其“宫城周回五里”,也就是周长只有5里,比大明宫的15里差远了,而据学者考证,仅这个周长也不是宫城的,而指的是皇城,宫城在皇城以内,面积更小,还有人干脆提出汴梁城内或许没有独立的宫城。宋朝南迁后,认为“汴京之制侈而不可为训”,宫城的形制更小了。

是宋朝国力不足吗?恰恰相反,宋朝的国力相当强盛:人口首次超过1亿梯级,耕地达到7.2亿公顷,据英国经济史学家麦迪森的《世界经济千年史》,宋朝建立那年人均 GDP已达到600 美元,经济总量占全球的21%,是当之无愧的世界第一。宋朝政府也很富有,财政收入峰值约为1.6亿两白银(贯),也是当时世界上最有钱的政府。

从纵向比较看,唐朝前期的财政收入尚可达到3000万贯以上,安史之乱后降到了1200万贯左右,只有宋朝平均水平的10%;明朝的财政收入也不高,以国力较强的万历六年为例,当年赋税收入折合银两合计2080万两,不足宋朝平均水平的20%;清代基本以货币税收为主,总体水平比明朝略高一些,据《清实录》等史料的记载,几乎是宋朝平均水平的30%左右。

宋朝比这些朝代都富有,论修宫殿,比它们都有钱。

那么是宋朝的首都不够繁华吗?更不是了,汴梁人口达到了150万人以上,是当时世界上最大的城市,从《清明上河图》中略见一斑。陈寅恪说:“华夏民族之文化,历数千载之演进,造极于赵宋之世。”

不任性,不折腾

赵匡胤建立了宋朝,一直在思考如何汲取前代教训使江山社稷得以永固,建隆三年他命人刻了一座石碑,立在太庙寝殿的一间密室里,平时遮蔽得很严,任何人不得进入,只有太庙四季祭祀和新天子即位时,这间密室才能打开,届时天子在一名不识字的宦官引领下进入,别人都不知道碑上刻的是什么。靖康之变后金人入侵,才打开了这间密室,众人才看到了碑上的内容,根据王夫之《宋论》的记载,这块神秘石碑上刻的是赵匡胤交代给后世子孙的3句话:“保全柴氏子孙,不杀士大夫,不加农田之赋。”

有敬畏心才会不任性、不折腾,这算是宋朝的一条治国理念,赵匡胤的子孙基本贯彻了这个方针,平时把主要精力都用在了发展经济等方面。按照赵匡胤在位时提出的“多积金、市田宅以遗子孙”的思路大力发展农业、手工业,积极倡导商业和海外贸易,使国家日益富有。

不任性、不折腾还是宋朝制定各项政策的主要原则,赵匡胤的弟弟赵光义做了宋朝第二任皇帝,即宋太宗,他感到皇宫确实太小了,“欲广宫城”,图纸画了,方案做了,马上就要去施工了,却碰到一个难题:拆迁。赵光义让人去做大家的工作,希望皇宫附近的这些人家迁走,但“居民多不欲徙”,赵光义只好放弃了扩建计划。

类似的事情还有,南宋绍兴二十九年皇太后韦氏附葬于永祐陵,因陪葬工程,需要拆迁一部分“士庶坟冢屋宇”,宋高宗在下令拆迁前,特意要求“先估实直”,最后按照市价加倍的标准进行了补偿。还有一次,朝廷因故要拆一些房屋,这些房子都租出去了,所以在制定补偿标准时不仅考虑了对房屋主人进行补偿,对租房人也给予了补偿,但即使如此,仍有人提出标准不够高,朝廷于是“再行审核,稍与添给”,最后提高了补偿标准,并增加了一笔搬家费,才妥善处理了这件事。

宋朝的皇宫一直修得都不够豪华气派,与执政者的敬畏心有关,尽管宋朝也有许多国策上的失误,在政治和军事上问题也很多,但不能否定这一点。宋朝皇宫的确没有阿房宫那么传奇、大明宫那么精彩,更没有紫禁城那么威武和森严,据说站在东京汴梁有些大酒楼的顶层就可以俯瞰皇宫,但执政者不任性、不折腾却是值得肯定的。

猜你喜欢

汴梁赵光义宫城
大宋第一疑案:宋太祖赵匡胤怎么死的
张择端:汴梁的天际线
《宫城·红色印象》
双龙巷人物之二赵光义
谈《盛世·汴梁》的“学科融合”法教学
大宋第一疑案: 宋太祖赵匡胤,到底是怎么死的?
山西考古发现最早宫城
汴梁姑娘
金朝修建燕京汴京宫城指挥家辽阳渤海张浩
赵匡胤离奇死亡之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