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河水争
2016-07-06
瞭望东方周刊 2016年24期
黄河被称作中国人的“母亲河”,可谓名副其实。
这条5000多公里的河流,哺育着沿岸的青海、四川、甘肃、宁夏、内蒙古、陕西、山西、河南及山东共9个省区。占全国河川径流量2%的黄河,承担着全国15%的耕地面积、12%的人口和50多座大中城市及中原油田、胜利油田的供水任务。
无奈的是,即便黄河几乎倾尽了自己的水资源,却还是不足以满足沿岸各地的需求。
为了黄河水,沿岸9省区长年纷争难息。因为没有水,就无从发展经济。
在延宕12年之后,1999年“八七”分水方案落实。尽管这并没有从根本上解决上游省区严重缺水的问题,但仍然提供了可以尽量保持黄河可持续发展,同时又保证沿岸各省区经济与生活的一套规则。
国际有这样的惯例:一条河流可被允许的水资源开发利用率警戒线为40%,而水利部黄河水利委员会的数据显示,目前黄河流域内的水资源开发利用率已经高达70%以上。
再加上保护生态环境的考虑,沿岸缺水省区想要对黄河水资源进行大幅地再分配,可能性有多大是可想而知的。
这会是一道无解的题么?
在接受《瞭望东方周刊》采访时,黄委会相关负责人及黄河沿岸各省区水利部门负责人大都认为,南水北调西线工程可能是缓解黄河之渴的最好方案。然而,在东、中线相继开通后,西线仍然遥遥无期。
对于争水的沿岸各省区来说,现实与迫切的,或许还不是互相之间的和解,而是与自己和解——在经济发展与水资源利用之间找到平衡点。(文/张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