议初中政治开卷考试的问题与策略
2016-07-06卢剑斌
卢剑斌
随着新课程改革的不断推进深入,我国思想政治课程教育也尝试了许多独特的创新改革,其中初中政治开卷考试就是颇具影响力的考试改革手段之一,并且已经在国内大部分省市得以推行实施。这对于加强素质教育,减轻学生学习负担具有重要意义。
开卷考试作为一种考试类型,它区别于传统的闭卷考试,更加开放和灵活,允许学生可以自由携带资料和课本参加考试,通过更联系生活实践、更具有开放性的试题设置,旨在调动学生自身的主观能动性,为考生提供充分的思考空间,以改变传统政治课程教学中的“教条化”模式,全面推进课程改革与素质教育。然而,由于开卷考试发展至目前,还尚未形成完整成熟的理论及体系,部分老师和学生对于开卷考试的用意和要求仍存在误区,初中政治开卷考试所面临的一些问题不容忽视。
一、学生的主观认识陷入误区,对政治学习的重视程度降低
相比较语、数、英等初中主要学习科目,政治学科一直就处于被忽视的地位,而且政治学科本身教学内容的枯燥性,也让大部分学生一直是迫于应试教育的无奈才不得不对政治死记硬背。而开卷考试的推行,对于这部分的学生来说,无疑是福音。原本要靠死记硬背来完成的学习任务,如今只需要在考试的时候翻翻书就好了,再借助老师提供的重点,一切似乎如此简单。这种情况极易导致一种“侥幸心理”:学生会简单认为开卷考试的内容书上一定有,平时不需要多花时间学习,重视程度自然降低。
二、考试题项改进不足,对学生实际能力提升的作用不大
开卷考试设立的本意其实是希望学生在学习政治课程时摆脱原来的教条设定,更加注重培养理论分析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相关指导意见中就曾提出:“初中思想政治课应着重考查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认识和分析社会生活的能力,考试以主观性试题为主,适当控制客观题比例,设计一些开放性试题,鼓励学生有自己的见解。”从这一要求来看,其实初中政治开卷考试并不是变容易了,反而难度更高了。但是反观我们目前大部分的政治开卷考试,主要考题的设置还未完全从原有的模式中跳出,大部分题目仍然是教材内容的简单化,直接从书本上就能找到现成的答案,极具片面性,不能真正体现开卷考试的意义,也很容易让学生陷入“知其然,不知其所以然”的学习误区。
三、老师教学重点不明确,导致学生应试能力不足
在传统的教学模式中,初中政治课程往往只注重理论知识点的单一教学,而忽视了理论和实际的联系,而开卷考试则强调了学生分析、解决能力的培养,是一种素质教育的重要手段。但部分老师却将其简单认为只需要把资料、重点尽可能给到学生就可以了,导致大部分学生都不具备应对开卷考试的审题、分析材料、理论联系实际等能力,在考试时沦为盲目抄书,尤其是主观题型,只要和书上内容稍有沾边,就不顾一切往试卷上抄。这种本末倒置的做法并未跳出“应试教育”的套路,“素质教育”沦为空谈。
由此可见,初中政治开卷考试要想真正取得显著成效,还需要在制度、意识、教学方法等方面进行策略调整。
一、正确认识开卷考试的意义与目的,提升政治课程学习的积极性
初中政治开卷考试是政治课程改革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不论是老师还是学生都需要正确认识其目的及内涵,区别于传统的考试手段,真正发挥其积极作用。首先,老师需要发挥其引导作用,把握开卷考试的特点,帮助学生认识、适应从闭卷到开卷的变化。另一方面,学生自己也要时刻保持思想、态度上的警惕性,不能因为开卷而松懈,只有充分意识到开卷考试的重要性和困难性,才能更加主动地参与到课程学习和自主提升当中,才能更好地分析问题、解决问题。
二、改善开卷考试题项设定,完善开卷考试制度
开卷考试的目的是开发学生思维,培养学生实际能力,因此题目的选择和设定都应该以此为出发点。考试题目的命题如何设定、题目的有效性、开放度和实际生活的联系程度等问题都是命题小组需要考量和设计的地方。不仅如此,开卷考试制度还需要在一定程度上限制学生所携带的资料内容。开卷考试不等于你带越多的资料越好,过多的参考资料容易使学生花费太多时间在翻查上,而忽略了思考的时间。
三、改进教学方法,适应开卷考试的目的要求
除了基础知识点的教授,培养学生在开卷考试的环境下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也是初中政治老师需要关注的重点。面对开卷考试的高要求,教师要更加重视学生在政治学习过程中的主体地位,考虑到学生的差异性,积极引导学生进行“透过现象看本质”“理论联系实践”的能力训练,更好地完成初中政治的教学任务。
(作者单位:江西省高安市教师进修学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