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数学单元小结课教法探究与思考
2016-07-06蔺治萍
蔺治萍
【摘要】在新课程实施的今天,如何在数学教学中“最大限度地激发学生学习的自主性和创造性,培养学生探索创新、合作交流的能力,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是当前数学教学改革的重要课题之一,“交流生成式”教学法是本着“教学活动以学生的终身发展为根本”的理念而探索出的一种小结课教学方案.
【关键词】单元小结课;教学方案;“交流生成式”教学法
一、单元小结课教学方案
一年多来,我们经过扎实、有效地实验活动,已经初步摸索出了一套适应高中数学课堂的单元小结课教学方法,设计出了三种教学方案,表现了复习的不同思考.
方案一:“梳理知识+定向训练” 教学法(传统小结法)
过程:教师梳理知识,并进行题型归类训练
特点:利用课本资源,突出教师对知识的整合,属于教师主控型,容易操作、容易控制,导向性好,外在效率高,学生与教师都比较适应,教师展示的空间大,教学效果的预见性好.
缺点:学生的自主性、潜力的发挥有限,不利于学生学习能力的培养.
方案二:“纠错、反思”教学法
过程:教师设计问题,引导学生主动纠错、反思的复习
特点:属于教师主控型,资源从学生中来,问题针对性好,教师发挥空间大,操控性好,三维目标容易外在实现,堵漏增分的效果明显.要求教师的观察积累,收集学生的错误资源,分析这种错误的利用价值,把这种价值“最大化”.
缺点:受题目的局限,拓展空间有限,不利于学生从宏观上把握知识.
方案三:“交流生成式”教学法
过程:确定问题—分组生成—交流点评—反馈资源—形成个人小结.
特点:属于学生主体型,知识形成信息量大,可以互相借鉴,是信息时代提高学习效率的重要手段.学生在互相切磋中增强集体凝聚力及合作意識,提高了梳理整合知识的能力,同时为高三的第一轮复习做好“时间储蓄”.增加了老师
的资源,能改善单一的评价,学生的自主性、潜力得到了充分的发挥.
缺点:教师不太容易操控,学生入门要有一个过程.
方案三能更好的体现新课程的理念,最大限度地激发学生学习的自主性和创造性,培养学生的探索创新、合作交流的能力.下面以“概率小结”为例,谈一谈方案三具体做法:
二、“交流生成式”教学法的具体做法
环节一:确定问题:提前两天预留小结提纲
1.请将本章的概念、知识、方法进行梳理,画出本章的知识结构图.
2.本章涉及的主要数学思想有哪些?请举例说明.
3.学习本章知识的过程中有哪些易错点?请搜集相关题目.
4.你学习本章有什么体会?还存在怎样的问题?
提纲内容主要以知识与方法、数学思想、易错点、反思与总结等四个方面来设置.要求各小组必须作第一题,再选作一题.而预留小结提纲可以根据章节内容做调整,如《三角函数》这一章,我们给学生预留了这样一组提纲:本章的核心概念、知识和方法有哪些?请你给梳理一下,说明你选择它们作为“核心”的理由;按你的理解,表述一下本章与学过的上一册书的联系有哪些?你认为本章最需要记忆的东西有哪些,怎样记住它们、你有什么招儿?如果让你选择10个例题作为本章最重要的例题,你会选什么?为什么?(可以从课本、练习册中选,也可以自己编);本部分内容高考怎样考? 请搜集近两年课改区的高考题并分析考点.
设置意图:引导学生学会梳理,发挥学生主体意识.
环节二:分组生成
每四个人组成一个学习小组,由小组长负责合作协商,形成自己小组的小结报告,交老师批阅.这一环节可以根据实际情况,小组生成与个人生成相互结合.
设置意图:相互学习,相互借鉴,增强集体凝聚力,提高合作意识.
环节三:反思与总结
引导学生从知识获得、方法提炼、应试技巧等进行“再思考”,全体同学各抒己见,畅谈自己的感受.如“概率小结”课同学们谈到的体会:“薄与厚”学习方法;“堵漏增分”的应试技巧、“团结合作”的学习理念;“开拓创新”的学习精神;“认真严谨”的学习习惯.成曦小组探究感言:翱翔于神秘的数学世界中,我们合作,我们探索,我们总结,我们体验数学带给我们的快乐,享受数学世界的魅力,我们热爱探索,热爱这一门学科.
设置意图:在再思考再反思的过程中,提升思维层次,发展创新能力.
环节四:“集体智慧+个性思考”生成自己的“本章小结”(课后做).
设置意图:再反思,再总结,再提高.
三、实施感受
一年来,通过单元小结课教学方法的探究,教学方法变得灵活多样,学生学习的技能和对知识的整体掌握也有明显的增进.
1.促进了学生的学习方式的转变,学生对自主、探究、合作的学习方式有了切身体会,调动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激发了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课堂教学出现了积极有效的师生互动、生生互动的局面,课堂面貌焕然一新.
2.促进了教师教学行为的转变,教师在课堂上注重创新、注重个性发展、注重合作交流,教师传授的不再只是知识,更重要的是传授获取知识的方法—智慧,尤其推进了实践课教学活动的开展.
3.增强了学生的团队精神和合作意识.在“分组生成”小结报告的过程中,学生在分组讨论、意见综合等过程中增强的合作意识.
通过一年来的教学实践的探索,课堂讨论、交流的效果不断增进,同学之间合作不断加强,同学的创新能力不断提高.实践证明,教学效率的核心在于学习主体(学生)的欲望、状态、动力、方法.关注学生、关注学生的学习过程,用心思考,悉心实践,持之以恒,一定能有所收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