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数学“导研式教学”研究与实践
2016-07-06谭勇
谭勇
高中数学教育应该从实际内容出发,教师把学生从课堂中释放出来,创新教学方式改变教学观念,让学生在整个课堂中占据主体地位,让学生积极主动的投入到数学学习的乐趣中来,让学生不再感到数学是一门枯燥困难的学科,端正数学学习态度,让学生感受到数学并非是一门遥不可及的学科,最大限度地激发学生的发散性思维,让他们能够更加深入数学知识,运用数学工具解决生活中实际问题,在解答中感受到快乐,这便是“导研式教学”存在的魅力.高中数学是个具有很强探索性的学科,需要学生开动脑筋,自主投入到数学知识的学习中来,教师应该利用“导研式教学”具有的优势,全面关注学生每一个发展点,让学生能够在高中数学这门课更加全面发展.
一、用心安排课堂,体现学生主体地位
在现代化的教学中,教师在课堂上要主动调动起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积极参与到课堂的学习中来,充分体现出教师的主体地位,同时要端正学生学习态度,让学生从被动学习中脱离出来,提高每堂课的学习效率,让学生学习更为饱满热情.例如,高数中的“任意三角函数”这一课时教学中,在这堂课开始之前,教师可以布置学生先对本节课内容进行自我总结,提炼出本堂课的重点难点部分,找出自己急需解决的问题,带着问题进入这堂课的学习,这样可以让学生立即进入学习主体地位,让他们开始开动脑筋思考问题,让他们带着问题请教老师.对于“任意角”这一问题,教师可以先让同学自我解答其中的含义,然后再根据学生的答案教师进行修改.在这节课中,学生对“任意角”理解的难点主要是旋转方向的问题,逆时针旋转为正角度,反之则为负角度.在这一点上教师要多多提醒学生不要混淆概念.在其他章节同样可以采取这样的方法,让学生先自行预习课本内容,对课本中知识概念进行总结归纳,在课堂上教师通过提问形式让学生解答概念性问题.让课本上简单的概念学生能够快速地掌握并实际运用,把知识点的总结归纳归还给学生,让他们自己动手动脑来完成每一章节的知识点学习,教师只是从旁指导提醒学生,在哪些问题上应该多加注意避免犯错.再比方说在“等差数列”与“等比数列”的教学中,教师可以在讲解完“等差数列”后,让学生自己探究“等比数列”,然后寻找等比数列中q值与等差数列中d值存在的联系,在这个过程中,教师可以列举具体数字案例来从旁协助学生解答这一问题,但是其主要思考还是要让学生自己完成,这种探究结束后,学生对整个“等差数列”与“等比数列”之间的关系也就一目了然了.
二、把抽象的数学转化为具体的实际方法
高中数学是一个理论性和抽象性的学科,在这些知识点的认知上,学生需要通过一定时间来理解消化所接受的概念性内容,所以教师在这个过程中应该将抽象的理论知识转变为实际的案例来减少学生理解上的误差,积极转变高中数学教学模式,让学生从具体示例中来寻找概念性的要点.在解决具体案例的同时,学生能够充分领略到数学带来的无穷魅力,进一步加大学生的学习热情.例如,在“空间中的平行关系”这一章节中,这一章节的教学方式有很多种,具有很大的操作空间,可以从很多生活实践中观察到课本所包含的内容,很多建筑、生活用品和身边环境都存在各种平行关系,所以学生可以让学生去发挥自己的想象,在身边寻找空间平行的实例来理解空洞的数学概念.照这种教学方式可以让学生把课本中抽象定义与生活中具体案例紧密联系起来,让课本字面意思转化为身边的具体实例,能够更加准确把握理论知识点,掌握数学概念.再者,“圆锥曲线”有关抛物线概念教学时,就可以充分利用现实生活中的案例来讲解这章节内容.将抛物线概念与桥梁拱桥等具体问题联系起来,利用讲解桥梁知识点内容来剥茧抽丝的阐述抛物线所存在的难点,甚至可以利用桥梁模型让学生更加直观的理解抽象概念,在桥梁具体数据中来理解抛物线存在的定义,这个过程能够让学生将课本内容具体应用到生活实践中去,让他们更好的发生生活中的美,同时还体验了数学所带来的美.
三、自主钻研,创新思维
“导研式教学”能够将学生置于整个教学的主体地位,在这个背景下,学生需要不断认识新的教学体系,促进自己思维不断开阔.就高中数学教学而言,学生需要自己具备极高的创造力和创新意识,只有建立在这个基础上学生才能更好地掌握数学知识体系,除了教师讲解课本知识,学生可以利用发散性思维去扩展书本上的概念,用数学工具解答具体的实际问题,这些都是教师教不来的,需要学生自己自我去发掘,这就是为什么同样是课堂授课,学生成绩却参差不齐.在这个过程中,教师除了传统的教授学生课本知识,还要采取各种方法激发学生的创造性思维,让学生能够利用数学思维去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直线、圆的关系”这一章节中,圆与直线存在有三种关系:相交、相离和相切.在这些关系中直线和圆随着互相关系的变化存在着不同的关系,这些都是课本上已经传授的内容,但是学生可以发散性思维想一想,是否还存在有第四种关系,让学生去凭空想象一下,第四种关系是否存在逻辑点,让学生积极投入到思考中去,通过这种方式来达到教学目的,最大限度地激发学生创造性思维,让他们投入到数学的乐园中来.创造性思维对学生整个学习生涯都有非常大的帮助,学生带着发散性的思维去学习知识,能够让学生更加深入地研究每一个知识点,并且通过创造新思維来激发自己的潜力,让终身学习都更加充实.
再比方说,“解三角函数”中,教师会首先讲解正弦余弦正切等内容,在详细讲解完之后,除了这些之外,教师还能向学生提出余切的概念,但是教师不会去首先解答,要让学生先自己慢慢探索,从正弦余弦正切中总结概念,归纳出规律,然后从规律中来探索出余切的知识要点.这种方法能够很好激发出学生的创造力,自己总结规律,发现问题解决问题.
四、结 语
综上所述,高中数学教育应该从实际内容出发,教师把学生从课堂中释放出来,创新教学方式改变教学观念,让学生在整个课堂中占据主体地位,让学生积极主动的投入到数学学习的乐趣中来,让学生不再感到数学是一门枯燥困难的学科,端正数学学习态度,让学生感受到数学并非是一门遥不可及的学科,最大限度地激发学生的发散性思维,让他们能够更加深入数学知识,运用数学工具解决生活中实际问题,在解答中感受到快乐,这便是“导研式教学”存在的魅力.高中数学是个具有很强探索性的学科,需要学生开动脑筋,自主投入到数学知识的学习中来,教师应该利用“导研式教学”具有的优势,全面关注学生每一个发展点,让学生能够在高中数学这门课更加全面发展.
【参考文献】
[1]夏冰.高中数学“导研式教学”研究与实践[J].数理化学习:高三版,2014(5):54-55.
[2]黄跃华.导研式教学在高中数学教学中的实践应用探究[J].新课程·中学,2014(6):112-113.
[3]薛裕宝.关于高中数学“导研式教学”研究与实践研究思考[J].高考:综合版,2015(5).
[4]杨建仁.高中数学“导研式教学”的实践与思考[J].科教文汇旬刊,2014(14):175-17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