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精益探访之行感受畅谈
2016-07-06
精益生产重在提高执行力
北京易丰印捷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张化涛
最近两年我一直在琢磨,我们采用的设备与日本印刷厂大同小异,但整体效益却大相径庭,为什么?因为生产工序没有有效衔接,存在停滞。拿一本书来说,如果其扉页、封面、内文不能同时到达胶订机,就算是无效生产,不产生任何价值。我们意识到了有效衔接的重要性,所以开发了一套系统,但执行一段时间后,并没有获得预想效果。最初,我们认为是因为系统不够合理。但去日本考察学习后,我找到了真正的原因:不是系统的问题,而是人的问题,因为员工参与度不高,没有严格按照规定去执行。如果说日本企业员工对规定的执行力度能达到80%的话,我们最多只能达到50%,我觉得这正是我们的差距所在。
日本的精益生产之所以能做得如此好,各项措施能够顺利执行,与日本印刷企业十分重视提高员工执行力分不开,而培训是有效提高员工执行力的途径之一,日本企业在这方面投入了大量精力。在日本印刷企业中,没有经过专业培训的人员不可以操作印刷设备,只有经过培训的人才可以独立工作。员工入职后,不仅要接受专业的培训,还要在培训结束之后写培训总结,培训部门还会对其打分并排出名次。日本印刷企业对于人的投入,其实正是他们精益生产思想的一种体现,只有员工充分掌握操作技能,才能高效正确地进行生产,真正落实各项措施,最大程度地提高效率和减少浪费。
而我们国内印刷企业在这方面比较欠缺。印刷车间如果出现不按规定执行的现象,管理者一般不太在意,更不必说通过培训来提高员工执行力。大多数印刷企业宁愿花大价钱买一台新设备,也不愿意多花钱进行人才培养。对于新入职的员工,有条件的企业会简单地做有关于安全生产、质量管理等方面的培训,更多的企业是沿用师傅带徒弟的模式,感觉差不多的时候就让新员工自己摸索工作,这样的执行力可想而知。表面上,印刷企业节约了培训员工的费用,但从最终的结果来看,这种方式造成的生产效率、设备损坏、事故发生所带来的损失,将是巨大的。这一点,印刷企业管理者需要特别注意。
在此次考察学习的3家企业中,金羊社的厂房设计与结构让我感觉十分惊艳,其将实用进行到底,最大程度地优化企业内部物流,提高生产效率。比如他们的设备摆放以实用性和易执行为第一考虑要素,美观整齐次之,车间内工序与工序之间的衔接十分连贯,一道工序完成后,下一道工序马上进行,节约每分每秒和每一步距离。而国内印刷企业的厂房设计,往往为了美观整洁,两道工序之间距离较远,甚至超过50米,这样必然会对生产效率造成影响。
从日本参观回来后,我公司也转变了企业的管理思路,确定了首先解决员工执行力的思路,鼓励员工积极参与到生产中,因为如果不能让所有人参与进来,落实执行无从谈起。为此,我们做了两件事情:一是简化繁杂的工序,便于员工执行;二是鼓励员工积极参与,主动落实各项措施。依靠精益生产将印刷成本降下来,是目前印刷企业都在转变的观念,即由打价格战、靠设备取胜转向跟管理要效益。微利时代,我们必须实行精益生产,将措施真正落地,让其在每一个员工心中生根发芽。
人的培养是精益生产的关键所在
天津科瑞特印刷有限公司 刘海峰
精益生产起源于日本丰田公司,是当前工业界公认的最佳生产组织体系和生产方式之一。我公司在10年前服务外资企业时,就因为要通过相关认证和评估要求,实施了一些精益生产的措施,比如我们购买高效率的印刷设备,在车间内购入静音小车,提高车间的内部物流效率等。
在去日本考察之前,我就听说日本人很讲究精益生产,参观之后,确实有很多感触。举一个例子,我在参观一家印刷企业时,看到企业门口有几个十七八岁的小孩,他们正在用小刷子沾着清洁剂刷门口的地砖,连缝隙都不放過,擦得特别干净。我们通常会由表及里地看问题,如果一家工厂门口的地砖都擦得特别干净,那么他们的厂房一定也很干净。他们可以把不相关的东西做得那么细,那么核心的东西更是精细无比。
日本印刷企业做事如此细致,离不开他们规范化的管理,更离不开员工家庭、社会的良好熏陶。日本家长从小就教育子女学会尊重和热爱某一行业或工作。我们在IGAS展会上发现,很多日本人带着孩子看展会,当时我们很纳闷,为什么要这样做?询问后才知道,原来那些人都是一些小型印刷企业的老板,他们从小就教育子女,父母是靠印刷工作养活他们的,让他们学会尊重印刷行业。日本印刷企业的很多员工对印刷工作十分热爱,一干就是几十年,甚至退休后还会在印刷博物馆当讲解员。在这一点上,我们国内大不相同,90%的印刷企业老板不愿意让孩子从事印刷工作,认为又苦又累。日本人对自己的职业充满荣誉感,他们做事的态度习惯源于从娃娃抓起。
另外,日本印刷企业注重领导干部的影响力,讲究以身作则。日本企业认为中层干部十分重要,他们是现场的管理者,能起到带头作用,会对普通员工的行为起到潜移默化的影响,从而保证整个公司思想观念和生产行为的一致,将良好的作风传承下去。想要在国内达到这种效果,不是买几本日本教材,请几个日本讲师就能解决的,而是应该把精力放在平时的工作中,放在中层干部的一言一行中。中层干部和老板在实施精益生产过程中的领导榜样作用非常重要。
从日本考察回来后,我们对公司的精益生产措施也做了一些调整,包括新建厂房的施工、新设备的引进等。在人员培养上,一方面我们结合现在90后员工的生理心理特性制定适合他们的规章制度和晋升机制,正确引导他们做好工作,另一方面,我们也注重设备和软件系统更符合员工的日常行为习惯,比如将印刷机原有的17寸显示器更换为24寸,方便员工观察印刷品的套准情况等。
日本印刷企业精益生产是做得很好,很多亮点值得我们学习,但我们也不能妄自菲薄,因为中国也是一个有精益生产传统的国家,5000年的文化底蕴更需要我们认真地学习领悟。我们要结合自己民族及企业的实际情况,根据客户需求,适应市场变幻,再融入学到的东西,做到与时俱进,持续改进,让企业不断发展壮大。不枉祖先当年活字印刷术的辉煌,薪火相传再扬中华印艺之辉煌!
让细致认真为精益生产保驾护航
保定正大印刷有限公司 杜亦大
日本制造业十分发达,其生产管理体系也是全球企业的借鉴典范,印刷企业当然也不例外。这次到日本考察学习,我想要分享给大家的是做好精益生产的2个关键词。
关键词1:脚踏实地地落实
标准化是精益生产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日本印刷企业,他们的标准化程度并不一定比我们的高很多,但却能发挥巨大作用,其核心在于脚踏实地地落实。
关键词2:细致认真的态度
日本印刷企业精益生产做得如此好,源于日本人细致认真的做事态度。我认为这跟日本的国民性有一定关系。为什么这么说呢?主要基于以下两方面。
一方面,日本民众整体受教育程度较高,相对落差较小,这让他们的集体意识很强,且思想水平基本处于同一水平线,所以推行一种制度很容易。在这一点上,我国有所不同,相对来说,我国整体受教育程度较低,导致民众素质层次参差不齐,容易各行其是,不能顺利地推行某一制度。
另一方面,日本企业员工的配合度较高,这对于企业来说非常重要。在日本企业中,不管是领导干部还是普通员工,骨子里的文化底蕴和习惯都比较一致,这使得他们整体的匹配度较高,行动容易一致,在执行规定时意见也能更加统一。中国文化具有多元性,反映在企业中就是每家企业的企业文化都不相同,使得员工在不同的企业会融入不同的企业文化,做事的方法也就不同,配合度也有差异。
参观日本印刷企业,我不仅仅是羡慕他们做得好,更提升了我们能做好精益生产的信心。日本印刷企业的精益生产之所以做得好,无非就是两个字:认真。其实,我们在做事方面也追求认真,因此要把这种认真的态度坚持下去,把每件小事都做好。古语说“一屋不扫,何以扫天下”,这其实就强调了精益生产中的“精益”。既然精益生产的方向没有错,那我们就坚持做下去,只有做好一点一滴的小事情,才能成就大事。我们改变不了整个社会,那我们就改变自己,改变自己的团队,坚持自己对的理念,做好每一个细节,未来也必将大有作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