供给侧改革与我国农业发展转型升级
2016-07-06农经李国祥
文|《农经》特约观察员 李国祥
供给侧改革与我国农业发展转型升级
文|《农经》特约观察员 李国祥
李国祥
中国社会科学院农村发展研究所研究员
从供给侧解决我国农业发展难题,关键是结构调整、方式转变和深化改革。
随着我国经济进入新常态,农产品供求关系由偏紧向偏松转变也越来越明显。粮食面临产量高、库存高和进口规模大等供给偏多的新难题,越来越多的农产品市场价格开始下跌。如何认识农业形势的变化?国家下一步可能会对农业政策措施的思路作出怎样的调整?农业新型经营主体如何调整战略策略及其行为以求生存和发展?本人结合国家提出的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思路,谈谈对我国农业发展转型升级及其结构性改革的看法。
什么是供给侧结构性改革
针对经济增长缓慢、就业困难和企业销售困难等经济不景气状况,宏观经济学家有两种极端相反的观点:一种认为是社会有效需求不足,以凯恩斯为代表,主张通过扩大财政支出等手段刺激需求,实现经济繁荣;另一种认为供给无效,有效的供给自然会创造需求,早期的供应学派代表是萨伊,后来在美国由里根总统应用并形成政策体系。
避开学术争论不说,在实践中有效需求不足理论及其应用,确实曾经发挥过重要作用。美国20世纪30年代通过扩张财政政策,曾让美国经济摆脱了停滞的困境。尔后美国还曾多次使用货币扩张政策,目的都是刺激需求。不过,连续多年的扩张财政和货币政策,也曾使美国经济长期陷入滞胀境地,通货膨胀明显且经济增长停滞。在这种情况下,20世纪80年代美国供给学派应运而生,通过减轻企业税负和其他社会负担,企业轻装上阵,创新发展,又使得美国经济充满活力。可见,无论是凯恩斯主义,还是供给主义,都是面对企业经营困难提出来的,都有一定的道理,又有其局限性。
我国经济增长正处于由高速向中低速换档的典型时期,过剩产能、僵尸企业、盈利困难,都困扰着我国的经济运行和发展。解决这一难题,要求必须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简单来说,就是要采取政策和改革措施催生新供给,既可能是替代传统的供给,也可能是全新的供给。为了让新生供给力量在市场上出现,需要降低创新主体的税负、社会保障负担、要素配置成本、企业兼并重组难度等。
农业须加快转型升级
未来相当长时期内我国可能会面临农产品供给充裕与市场价格下行压力。我国农业总体上缺乏国际竞争力,随着对外开放力度不断加大,实施自由贸易战略,国外竞争力强的农产品还可能更大规模地进入到国内市场。经过多年国内农业生产能力建设,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培育,我国多数农产品人均占有量明显高于人均消费量。我国粮、棉、油等大宗农产品已经形成的高库存需要市场出清刻不容缓。农产品供给国内外形势的变化以及我国居民生活水平提高带来的食物消费结构升级,都要求我国农业必须加大供给侧结构性改革。
过去,当面对国际农产品市场过度竞争的时候,我们往往会强调国内农产品供给自给率,希望通过包括关税的和非关税的边境措施来限制进口。新形势下国家粮食安全战略已经调整为“确保口粮绝对安全和谷物基本自给”,这意味着除稻米、小麦和玉米等主粮外,国家不再对国内农产品自给率设限,并且把适度进口作为新形势下国家粮食安全的重要举措之一。这意味着未来我国农业发展必须面对国际激烈竞争,无论是国内农业生产能力提高,还是农业走出去,或者利用国际市场,如果没有国际竞争力将难以生存和发展。
过去,我国农业发展比较注重数量增长,只有农业增产才认为农业形势好。目前看来片面地追求农业增产已经不合时宜。过度消耗土壤肥力和地下淡水资源、滥用化肥、农药、兽药来追求增产的做法得不偿失,不具有可持续性,必须尽快改变。
过去,农民生产农产品的销售和收益,政府承担很大的责任。托市收购政策已经实施多年,弊端日益显现。目前,我国已经用目标价格改革试点取代了棉花和大豆托市收购政策,榨糖甘蔗、油菜籽托市收购政策已经放弃。未来玉米、稻米和小麦的托市收购政策都有可能会进一步调整和改革。从我国越来越强调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来看,仍然指望政府更大规模、更大范围地收储粮食等农产品的可能性越来越小。
政府不再对农产品市场运行进行直接干预,农产品供给主要由市场力量来决定,由新型农业经营主体通过创新在国际竞争、资源环境压力和农产品消费结构升级背景下走出我国农业发展的新路子。
主要任务
从供给侧解决我国农业发展难题,关键是结构调整、方式转变和深化改革,这要求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及其他涉农主体要能够围绕着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重任不断创新,改变习惯性做法,共同推动我国农业转型升级。
面对国际农产品市场的激烈竞争,我国农业必须统筹国际国内两个市场和国外国内两种资源,新型农业经营主体要尽可能地选择错位竞争战略,克服我国农业成本价格竞争劣势。国内农产品生产,不仅要在质量安全保障性等方面优于进口,而且在蕴含的乡土等文化内涵方面要明显地胜过进口。客观地说,目前我国多数消费者对国产农产品质量安全的信心还不是很足,农产品蕴含的本土文化尚未发掘,即使同等质量下国外农产品价格高,国内消费者都可能选择国外农产品,更何况国际上竞争力强的农产品国外价格比国内生产的低,国产农产品遭遇冲击不难想象。从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入手,以更好地满足消费者更高层次需求为目的,就必须改变单纯地局限于农业生产的传统做法,将一、二、三产业融合,注重电子商务和物联网发展,延长农产品供给产业链,增加附加值。
针对我国农业过度消耗资源和滥用现代化学投入物等问题,一要加大农业结构调整力度,加快退耕还林、还草、还湿力度,不追求稀缺的农业资源任何时候都发挥农产品供给保障功能,只求有限的农业资源在关键的时候发挥最重要的功能;二要紧紧地依靠科技创新和组织创新,科学地利用农业稀缺资源和有效地配置现代农业生产要素,特别要强化社会化服务,加快节水技术、测土配方施肥以及病虫害和疫病统防统治等的应用步伐,在农业发展方式转变上实现新的突破。
针对我国农村改革对现代农业发展所可能带来的不利影响,需要审慎对待。一些地方的农用地流转租金过高,导致农业成本上升,农业风险加大,这对于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是极其不利的。我国很多地方生产粮食的耕地流转租金每亩都超过600元,不仅高于粮食的每亩纯收益,甚至也高于粮食的每亩物化成本。之所以出现农村土地流转租金过高,与新型农业经营主体争抢流转土地和国内托市收购政策及国内农产品价格持续多年上涨等因素有关。从农业供给侧推进结构性改革,要求农业新型经营主体必须更加冷静、深刻地理解农村改革,更加注重选择土地股份合作制等组织形式发展现代农业。
农产品供给者必须改变单纯地局限于农业生产的传统做法,将一、二、三产业融合,注重电子商务和物联网发展,延长农产品供给产业链,增加附加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