证券投资类课程教学模式的改革与实践
2016-07-06陈晓东
陈晓东
(重庆文理学院 数学与财经学院,重庆 402160)
证券投资类课程教学模式的改革与实践
陈晓东
(重庆文理学院数学与财经学院,重庆402160)
[摘要]全国许多院校都开设有证券投资类课程,但在实际运行过程中,存在不少问题。文章从教学目标、教学方法与手段等方面对证券投资类课程体系教学模式进行了一定的改革与实践,并提供了相关有益的建议。
[关键词]证券投资;案例;实践
[DOI]10.13939/j.cnki.zgsc.2016.24.127
从近几年来的教学活动来观察,许多院校开设了证券投资类课程,证券投资类课程体系主要包括投资学、证券投资分析、期货与期权投资、证券投资基金等课程,证券投资类课程已逐渐成为学生比较喜欢的专业课程。但从实际运行过程中反映出的情况来看,仍然存在一些问题:一是教学目标定位问题。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重理论轻实践;重知识轻技能;重课堂讲授轻模拟交易等,已经司空见惯。结果学生毕业之后,能动口却不能动手;能考试却不能交易。学了证券投资的所有课程之后却不懂证券交易,这样的问题亟待改变。二是教材使用问题。证券投资类课程的教学,本应该使学生学会投资工具的特性、市场趋势的判断、交易对象的选择、价格运动的分析、交易时机的识别与把握、交易经验的获取以及交易风险的控制等。然而,现有的教材并没有突出这些,特别是我们现有的教材对证券投资技术分析的国外理论的介绍过于呆板,甚至相互传抄的现象较为严重,对价格运动本身的研究做得不够,这急需扭转过来。三是师资队伍问题。主要是真正懂得证券交易或有过证券交易经验的教师比率太少。专业任课教师的培训,充电与提升的措施不够。由于师资的缺乏,导致了证券投资学教学目前仍然停留在课堂讲授上,而实验操作、模拟交易、案例教学和实践性教学等方面的教学或严重不足,或放任自流,或流于形式。四是教学过程与交易技能培养差距问题。在教学过程方面,证券投资技能的学习需要技术设备投入,需要有仿真实验室,需要有大量的仿真模拟实验或实践锻炼。同时证券投资技能的学习,也需要教师能够在交易实践上进行正确引导。然而由于经费投入等原因,金融证券类实验室,缺乏后续投入。为了推动证券投资类课程教学模式的转变,结合自身的教学实践以及同仁的教学交流,对证券投资类课程教学模式的改革与实践逐一介绍。
1教学目标
从金融活动自身的特征看,金融业是一项社会实践性极强的人类活动,金融类教育教学必须强调其实践性,强调对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与提升。为此我们更要通过种种办法把学生带入活生生的社会现实,使他们思考社会,并考虑怎样去适应和解决社会上的各种金融经营及理财投资等问题。就此而言,应以培养富有实践能力的应用型金融人才为目标。创造各种条件,让学生真实地参与金融实践活动,了解金融业的业务流程和实际工作运作的特点,切实地解决实际工作中面临的问题,营造虚拟场景,开展讨论与案例分析,让同学参与一些纸面上的设想和策划,借助现代网络平台把玩金融模拟交易系统,同样会提升其实践实战能力,从而有助于其以后的发展和创业。开发金融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独立思考的能力,创设适宜学生创新素质健康发展的教育教学环境,使同学们在校能灵活、创新地理解金融原理和方法,进入社会则能创新地分析和解决金融企业面临的实际问题。
2教材选择和使用
任何一门课程的教学,最重要的是教学内容的处理,这取决于教师对教材的选择和使用。近年来,我国的证券投资类教材呈现出多样化的趋势,一方面国内教材的整体水平有了极大的提高;另一方面国外经典和名校的教材不断引进来,教材的可选择余地大大增强。为保证教学质量,我们所用的教材主要是“面向21世纪课程教材”和中国证券业协会组织编写的“证券、基金从业人员资格考试统编教材”。立足经济全球化、市场一体化、资产证券化和交易电子化这一基本趋势,我们清楚地意识到,要逐步与国际接轨,有选择地使用一些国外的经典原版教材进行双语教学,让学生从原版教材中感受国际证券投资的教育思维,是提升学生国际化适应能力的必然选择,这是我们今后的重要努力方向。
3教学方法与手段
近几年来,我们在保持传统教学方法、教学艺术精华的同时,结合当前教学实际对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进行了一些大胆的改革和实践,收到了较好效果。具体做法和体会如下。
3.1创立“一个依托、两个适应、两个平台”相结合的课程教学模式
第一,“一个依托”:依托行业企业资源,聘请证券行业专家合理设计实践实训等关键环节,指导实训,动态调整课程内容,证券公司可以为学生提供真实的工作环境,老师注重教学过程,教、学、做相结合,强化学生能力培养。
第二,“两个适应”:课程教学与证券行业发展相适应,随着证券业的发展变化来动态调整课程内容;教学内容与就业岗位工作任务要求相适应,采用课堂与实训点一体化的行动导向的教学方法。
第三,“两个平台”:通过证券协会促进学生与学生之间的学习交流,证券协会以专业社团的身份引导学生参加社会实践,学生可以相互交流操作心得,提高投资分析的能力;通过证券公司理财工作室促进学生与客户之间的交流,提高投资咨询的能力;促进学生与业内人士之间的交流,提高投资决策的能力。
通过“一个依托、两个适应”形成应用性专业技能;通过“两个平台”,实现专业技能和职业素质的有机融合,相互促进,有效地解决了提高投资综合分析能力和投资咨询与服务能力的问题,为学生的就业打下基础。
3.2多种教学方法灵活使用
课程教学采用半开放性教学方式,教学方法主要是课堂讲授、讨论、案例分析、实验教学等,并采用多媒体教学手段进行教学。讨论、实践作业一般分小组进行。课程中大量图表、符号与数字等信息都是用多媒体信息技术手段进行生动直观地展示出来,教学效果好。
3.2.1课堂讲授
采用启发式、讨论式、讲授式等多种教学方法,启发和引导学生的学习活动。在讲课过程中有目的地提出问题促进学生思考,并适当地穿插一些课堂提问。在教学中让学生带着问题,自觉去思考、提出专业问题,并用所学的基本理论和知识去解释现实状况的特点和成因,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促使他们由被动地接受知识变为主动地吸取知识。对遇到的问题,学生可以和同学或教师讨论,或在老师的启发与引导下得以解决,目的是培养学生学会合作学习和探究性学习的能力,同时也培养了良好的团队精神。例如,在课堂讲授基本概念、重点及难点问题的基础上,有计划地拟订几个与课堂教学内容密切相关的热点或可拓展的专题,布置学生去查阅、归纳、整理资料,并进行课堂讨论或撰写成小论文,以提高学生的思辨能力,如“企业核心竞争力”“上市公司资本结构、股利分配与公司价值”等。另外,还可以在每次上课的前10分钟,抽查一个小组作盘面分析与个股点评,以培养学生学习和思考的激情。
3.2.2实践教学
证券投资活动是一个既高度依赖理论又注重实际操作的领域。适应证券投资活动的这一特征,从教学方法看,培养应用型金融人才,关键是做到教、学、练的统一。基于这一认识,我们拟采用“原理讲解+讨论与案例分析+操作与见习”的实践教学方法体系。首先,以凝练的方式阐释证券投资的基本知识、基本原理和基本方法,使同学们建立起各种视角的证券投资理论思维框架;其次,再用直观实例或案例作进一步的分析和讨论,在老师的引导和启发下,使学生在运用所学知识的基础上加深对相关知识的理解、运用和融会贯通;最后,通过模拟炒股和证券营业部参观、见习等提升学习者的市场感觉和实战操作技能。这一教学方法的运用,可以将教师从布道者的角色转变为课堂教学的领路人、教练员和思维启发者,提高了学生学习的主动性,真正把以学生为本体的教学思想落实到了实处,对激发学生的创新思维,锻炼学生合作共事的能力以及认识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起到了较大的推动作用。同时,利用目前的局域网、网络教育平台及国际互联网,提供学习资源,进行双向沟通,并借助模拟交易平台熟悉证券交易业务。网络虽是虚拟的,但给学生的商业感受却是真实的。这一教学手段体系的运用,直接减少了学生未来适应实际工作的磨合时间和心理准备。以证券投资分析课程为例,通过安装《大智慧》等共享软件,可实时观察我国两个股票市场、三个期货市场及香港联交所等市场的运行动态,并进行实时解盘,大大提高了学生对证券市场的真实感受。
4考核模式
随着面向市场,注重能力培养的要求,证券投资类课程一改过去单一的考试模式,更加注重对学生能力和素质的考查考核。从过去单纯的课程论文形式增加到现今的提问、课堂发言、小组对抗辩论、模拟投资、撰写证券投资分析报告等多种形式并重的综合考核体系,加大学生上机模拟交易能力的训练和考核,并提高了上机考核成绩在期末总评成绩中的比重,使得每一位学生都注重证券投资的投资分析及思维能力的培养,极大地提高学生学习兴趣和信心。可以认为,新的多样化考试模式可以做到对学生学习目的的正确引导,使得每一名学生更加注重对于自身从业技能、素质的塑造,而不是仅仅满足于做一个“高分低能”的学生。
综上所述,证券投资类课程教学模式是以实践教学创新为基础,强化实践技能训练。本教学模式不仅可以给学生一个亲身“实践”的机会,使他们有机会将所学的理论知识与“实践”结合,更深刻地体会、理解和掌握理论知识,同时能够使理论教学模式得以改进和丰富,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随着教学目标、教学方法、教学手段等方面的改革与创新,最终培养出社会需要的证券投资类人才。
参考文献:
[1]过宏雷,崔华春.高校教学模式的全新挑战与变革契机[J].湖南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报,2014(5):110-114.
[2]雷军环.翻转课堂教学模式的研究与应用[J].长沙民政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3(3):66-71.
[基金项目]本文系重庆文理学院教学改革研究项目“应用型本科院校证券投资类课程体系教学模式的研究与实践”(项目编号:100237)相关成果,2011。
[作者简介]陈晓东(1977—),男,汉族,硕士,副教授。研究方向:数学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