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供给侧改革背景下我国传统制造企业改革路径探析

2016-07-06张志敏

中国市场 2016年24期
关键词:企业改革供给侧改革

张志敏

(中山大学 南方学院,广东 广州 510970)



供给侧改革背景下我国传统制造企业改革路径探析

张志敏

(中山大学南方学院,广东广州510970)

[摘要]在全球经济不景气背景下,我国经济下行压力增大,结构性矛盾凸显,制造行业问题尤为突出。我国经济结构性矛盾根源在供给侧,所以应该从供给侧开始进行改革。在供给侧改革背景下,制造企业面临转型,文章主要探讨如何解决我国制造企业面临的问题。

[关键词]供给侧;改革;传统制造;企业改革

[DOI]10.13939/j.cnki.zgsc.2016.24.012

1供给侧改革背景

随着我国改革的深入,在诸多经济领域内出现结构性矛盾问题。从需求侧看,过去30多年,我国经济增长主要依靠高投资,特别是在基础设施、出口和房地产等领域的投资。在供给侧,矛盾不断积累,问题主要是产能过剩,产能过剩问题主要集中在一批传统制造企业,其中钢铁和煤炭等行业最为突出。2015年,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提出五项重点改革任务:去产能、去库存、去杠杆、降成本、补短板。其中“去产能”被列为供给侧改革五大任务之首,首先从钢铁和煤炭等行业开始改革。

1.1我国制造企业面临的问题

1.1.1消费供需结构矛盾

制造业竞争越来越激烈,产品同质化明显,刚开始卖得很好的产品就扎堆生产,到后来产品销售越来越困难。企业产能过剩,并不是由于我国经济低迷,需求低下,相反,国内消费者表现出了巨大的消费能力,需求结构也日益多元化,需求品质越来越高。然而消费者在国内却很难买到称心的产品,近几年我国居民在国外大量购买产品,从奢侈品到日常用品,如电子产品、化妆品、食品等就是很好的例证。故目前供需结构矛盾的根源在供给侧而非需求侧。

1.1.2传统制造企业核心竞争力不强

2015年,世界知识产权组织发布的全球创新指数报告显示,中国排名第29位。世界经济论坛发布的《2014—2015年度全球竞争力报告》显示全球竞争力指数(GCI)中国排名第28位,创新能力和竞争力排名与我国在全球的经济地位不太相符。我国传统制造企业创新能力不足,核心技术不强,资源利用率不高,产品功能、质量、可靠性和制造工艺水平与世界一流企业还有一定的差距,缺乏对细节的追求意识和把控能力。

一直以来,因为成本相对较低,产品售价低,使中国产品成为性价比高的代名词,但有些企业依靠的是抄袭别人设计,抄袭模式确实使中国制造业发展快速,并大大降低研发成本,在市场竞争中相比创新企业来说成本低,所以产品售价低,创新企业反而处于劣势,由此陷入恶性循环,挫伤了创新者的积极性。当然中国也不乏像华为等创新能力强并赢得市场的企业,但这样的企业仍旧是少数,总体创新能力不足。

1.1.3制造成本不断增加

随着我国经济快速发展,员工工资不断提高,企业用人成本不断增加。国家政策积极推动经济结构转型,鼓励低污染、低能耗的高技术产业和服务业的发展,传统制造企业在政策上得不到支持。过去粗放型的生产模式,使环境遭到破坏,资源紧缺,原材料成本不断增加。传统制造产业各项成本越来越高,中国制造的低成本优势不再,在国际上竞争力减弱。大量制造企业主要从事低水平的加工制造贸易,附加值低,利润减少。再加上产能过剩,造成资源浪费严重。企业不能创造有效需求,产品销售困难。在企业融资上,随着违约率增加,银行不良资产率上升,银行对制造企业出现惜贷现象,过度依赖银行贷款的传统融资模式使企业面临资金紧缺,制造企业面临生存困难。

1.1.4企业用人结构矛盾

一方面企业招工难;另一方面求职者找工作难。高工资却招不到需要的专业技术人才和高级管理人才,甚至有些地方出现民工荒。企业招工难并不是因为找工作的人少,相反有大量求职者不能找到满意的工作,员工流动性增大。随着高校大量扩招,大学生面临巨大的就业压力,一部分毕业生一毕业就意味着失业。加上实体产业的衰落,金融、互联网等虚拟产业的兴起,大量人才涌入新兴产业。目前中央实施供给侧改革,“去产能”必然会使某些制造企业面临裁员,并加剧企业的用人结构矛盾。

1.2中国目前主要经济结构问题根源在供给侧

自改革开放以来,国家宏观经济政策强调需求管理政策,一直把所谓“三驾马车”即消费、投资、出口作为我国经济发展的主要动力,主要依据凯恩斯的宏观经济理论。需求管理政策在早期我国总需求水平低、市场经济不完善的时期对国家宏观经济起到很大的作用,使我国经济飞速发展,GDP跃居世界第二。但随着改革的深入,需求管理政策在带来经济增长的同时副作用越来越大,经济结构矛盾日益突出,制度环境、传统制造模式等供给侧的因素越来越不能适应现代化生产的需要,严重制约生产力的进一步发展。国企决策管理僵化,部分领域价格不能完全由市场决定、要素不能自由流动、产权制度不够完善等,使企业创新不足,企业不能随意变革适应市场需要,导致产能过剩等问题。

国家和企业都过分注重投资和出口,忽视市场需求,导致产能过剩,产品不能适销对路,产品研发靠模仿,技术水平不高,缺少自有知识产权,核心竞争力低导致利润低下,这些问题根源在供给侧。所以,在目前阶段,不能过分依赖需求侧作为经济发展的主要动力,盲目增加投资只能使产能过剩问题加剧。加上全球经济不景气,需求疲软导致出口乏力,如果继续以需求管理政策作为主导,需求管理政策边际效益递减,作用将非常有限,甚至进一步加剧经济结构矛盾。随着我国GDP增长降低的预期,我国经济急需新的经济增长点,在更高层次上达到新一轮的供需平衡,应该在供给侧发力解决结构性问题。

首先,音乐创作本身就是一种艺术行为,是一种情感升华,是一种审美体验。音乐创作对于创作者本身是其思想情感的表达,对于欣赏音乐作品的人民群众来说,也是一个美的享受过程。当人民群众对音乐产生共鸣,他们的艺术认知力和审美鉴赏力都会在无形中得到提高,这对于提升全社会整体文化素质有着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

2供给侧改革主要经济理论依据

供给与需求是经济学理论的核心基础理论,供给与需求是矛盾的统一体,两者可以相互转化。供给管理和需求管理一直是经济学历史上争论的重要话题。现代经济学之父亚当·斯密反对重商主义提出的需求管理政策,强调市场是“看不见的手”,市场会自发调整使供求达到平衡,详细考察并论述了劳动分工等手段提高劳动生产率的作用,强调劳动和资本等因素在经济发展中的重要作用。法国古典自由主义经济学家萨伊提出了著名的论断,即“供给创造自身需求”,他认为生产者之所以愿意从事生产活动,是为了满足对该产品的消费欲望或与他人交换商品,所以社会总供给与总需求必然相等,即使暂时供求不一致也会因价格调节机制使供需达到均衡。

凯恩斯刚开始也信奉“自由贸易理论”,20世纪30年代西方爆发经济危机后,凯恩斯发表《就业、利息和货币通论》,反对供给创造需求的传统经济学理论,他指出经济危机的出现,是由于对消费品和生产资料的有效需求不足,而导致有效需求不足的原因是“三大心理规律”,即“边际消费倾向递减、资本边际效率递减和流动性偏好”。为了消除经济危机,政府应该实行需求管理政策,通过积极干预经济才能消除失业实现充分就业。他的理论以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为核心,成为宏观经济学的核心思想。罗斯福在新政中许多方面实行了凯恩斯主义,凯恩斯的需求管理政策很快在西方国家中流行,使西方国家走出经济危机。但20世纪70年代初,西方国家经济普遍出现“滞胀”现象,凯恩斯需求管理政策不再有效。

于是,供给学派开始在美国兴起,他们反对政府干预,认为凯恩斯主义是错误的,支持供给管理政策,认为需求会自动适应供给的变化,商品过剩只是有效供给不足,企业并不是被动适应市场需求,而是能够创造新的市场需求,经济增长决定于劳动力和资本等生产要素的供给和有效利用。

西方的供给经济学思想有其背景条件,我国供给侧改革可以借鉴,但不能照搬。西方古典经济学的理论很多是在完全竞争市场条件假设下提出的,比如“供给创造需求”的理论,前提条件是市场是有效的,但真实的市场环境是不完全竞争的。从经济学说史和经济史实践来看,供给侧改革并不是对需求管理政策的否定,只是在不同时期,不同历史环境下,有着不同的市场条件和经济问题,有些问题根源于需求侧,有些根源于供给侧,侧重点是不同的,经济改革要对症下药。

从以上理论分析我们可以得出结论:目前我国经济结构矛盾的根源在于,市场不是有效的导致供给不是有效的,所以造成产能过剩等诸多问题,使经济发展遇到新的瓶颈。目前阶段,应该在供给侧发力,从原来低水平的供需平衡向更高水平供需均衡水平迈进。

3我国传统制造企业的应对措施

3.1认清形势,顺应改革

随着我国各项改革的进一步深化,下一步将解决权力问题。习近平主席和李克强总理都在不同的场合强调:要把权力关在制度的笼子里。供给侧改革的制度变革,就是首先要转变政府职能,建立服务型政府,而不是代替企业决策;简化各项审批流程,进一步解放制约企业生产力的各项制度因素。再加上党中央的强力反腐措施,通过灰色关系来经营企业将变得越来越困难;供给侧改革的实施,对企业家来说将迎来一个崭新的时期,企业经营将向企业的本质回归。

同时也要认清宏观经济形势,把握宏观经济政策思路和走向,顺应时代变化。在全球经济和国内制造行业不景气的环境下,我国制造企业将面临生死转型。

应该认清自身企业和产品定位,不能盲目扩大规模和追求多元化。规模经济是很多资本密集型企业的特点,但规模化要根据自己的产品特点和制造模式,更要根据市场需求。规模经济使单位成本降低,但盲目扩大规模,如果产品不适销对路,或者市场需求根本没有那么大,企业产品卖不出去,成本降低对企业来说就没有太大实际意义,会导致产能过剩、资源浪费,企业实际上赚不到钱,甚至亏本,这就是目前很多制造企业的现状。对企业来说,首先自身要建立清晰的定位,在目前崇尚多元化、个性化的时代,企业要更加专注于自己的强项,强项决定企业的水平,而不只是规模大或多元化,什么都做,往往什么都不精,因为企业资源有限、精力有限。

我国的制造企业可以借鉴德国制造业模式。德国制造业非常发达,但德国的制造企业不是一味求大,中小企业占企业总数98%以上,而且市场份额占整个德国80%左右,可以说这些中小企业是德国制造业的主体。这些企业中,很多是私人家族企业,产品种类很少,以小批量制造为主。他们强调科技为先导,专业化程度非常高,有些产品能做到这个领域中一流的世界级水平,竞争力非常强。比如,很多中小汽车零件制造商,专注于某个零件的生产,它们是宝马、奔驰汽车的独立零部件供货商,这些中小制造企业是德国制造产业的坚实基础。多元化、个性化时代更应该强调分工不断细化,并在细分领域做到最好,不可替代,企业将立于不败之地。

除了细分之外,有些制造企业必然要求规模经济,这是资本密集型企业自身特点所决定的,市场细分不是反对大企业,企业要根据自身特点和定位决定规模。市场中小企业和大企业都有自身的生存空间,大企业相比小企业有很多优势:规模经济能降低单位制造成本、较强的技术资源和资金实力。大企业可以利用自身优势结合信息技术,提高制造业智能化水平,可以借鉴德国工业4.0战略计划,建立工业物联网,实现大规模私人定制来满足个性化产品供应。

3.3立足市场需求,满足人们更高水平生活需求,提高产品质量

实施供给侧改革,并不是不用考虑需求侧。相反,企业应该更加注重市场需求。市场需求和供给是事物一体的两个方面,不能相互割裂。从供给和需求的理论来看,供给和需求是相互关联的,可以相互转化——需求创造供给很容易理解,萨伊的“供给创造需求”是从另外一个方面说明了这个问题,苹果公司的产品热销就是很好的例证。所以企业供给侧改革仍然要立足于市场需求,帮助企业解决供给侧结构性矛盾问题,使企业产品达到更高的供需均衡水平,企业和消费者实现双赢。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不断提升,产品多样化,现代社会告别了紧缺经济时代,人们对生活品质提出了更高要求,粗制滥造的产品已经不能满足人们的需求,企业不能再依靠质量差价格低赢得市场,人们更愿意花更多的价格购买更高质量的产品。所以,企业要不断提高制造装配水平,加强产品质量管理,提升产品质量。

3.4注重创新

供给侧改革关键在创新,创新是大势所趋,国家鼓励创新,从各方面支持创新,简化审批流程,制度上减少阻碍创新的障碍。国务院总理李克强多次在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到创新,报告指出:“要充分释放全社会创业创新潜能;着力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促进科技与经济深度融合,提高实体经济的整体素质和竞争力”“强化企业创新主体地位;落实企业研发费用加计扣除,完善高新技术企业、科技企业孵化器等税收优惠政策;支持行业领军企业建设高水平研发机构”。并提出,到2020年,力争全社会研发经济投入强度达到2.5%,科技进步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达到60%。

虽然中国目前的知识产权保护还不够完善,企业普遍创新意愿不高。但仅仅依靠模仿和低价,在目前同质产品多、竞争激烈、全球经济不景气、需求疲软的市场环境下,这条路已经越来越难走。企业要认清形势,提高核心竞争力唯有依靠创新,包括技术创新,增加自有专利产权,以及经营管理模式的创新。

3.5服务至上

企业要建立良好口碑与品牌,避免杀鸡取卵式、打一枪换一个地方的营销手段,品牌建立是一个长期的过程。不能一味打价格战,价格战往往导致两败俱伤。在当今体验经济时代,随着人们生活质量的提高,人们追求的不只是便宜,更加追求高品质的产品和更好的服务,并愿意支付更高的价格。服务创造价值,良好的服务能为社会创造价值,也能为企业自身创造价值。所以企业应该转变思想观念,强调服务社会的功能,致力于提升自身服务品质。

综上所述,在国家实施供给侧改革背景下,我国制造企业应该认清形势、顺应时代变革,顺势而为。在更加强调个性化、多元化的时代,企业应该专注细分市场、定位清晰,满足个性化需求,在细分市场做强,不能盲目扩大规模和实施多元化企业战略;资金技术实力雄厚的企业可以将产品制造和信息化技术结合,实现智能化决策、管理和生产,实现大规模私人定制,满足个性化需求。企业应该更加专注于满足市场需求,进行技术、模式和管理创新,提高产品质量和服务,创造社会价值,突破目前制造企业困境,实现企业和消费者双赢。

参考文献:

[1]贾康.“供给创造需求”新解读与“新供给经济学”研究引出的政策主张[J].铜陵学院学报,2014(3):3-7.

[2]李佐军.“供给侧改革”为何是势在必行之举[N].上海证券报,2015-12-17.

[3]胡荣涛.产能过剩形成原因与化解的供给侧因素分析[J].现代经济探讨,2016(2).

[作者简介]张志敏(1980—),男,汉族,江苏常熟人,硕士,中级经济师。研究方向:宏观经济,统计学等。

猜你喜欢

企业改革供给侧改革
改革之路
改革备忘
改革创新(二)
创新创业为“供给侧”蓄能
瞧,那些改革推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