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析宋代“小景”绘画

2016-07-06孟珍珍

人间 2016年17期
关键词:小景

孟珍珍

(南京艺术学院美术学院,江苏 南京 210013)



浅析宋代“小景”绘画

孟珍珍

(南京艺术学院美术学院,江苏 南京 210013)

摘要:宋朝是绘画艺术大发展时期,无论是此时期的山水画,还是花鸟画,都有着不同程度的发展和进步。有画雄伟壮观的山水画范宽,有画精工细描的花鸟画黄居寀,但是值得关注的是,同样是在这一时期,一种名为“小景”画的绘画门类也在悄然发展,这种特殊的绘画作品,画面平和、古朴、雅趣,十足的文人范绘画。故本文将以宋代“小景”绘画为出发点,通过探讨此时期“小景”绘画的概念和“小景”绘画出现的原因,希望可以还原一个真实的宋代“小景”绘画。

关键词:宋“小景”画;北宋文人;书画理论

一、宋“小景”概念

在论述之前,笔者查阅了前人学者对于“小景”绘画的研究,发现并不是很多,阮璞先生的《画学从证》里的一篇《释“小景”》①应值得注意。里面从宋画史论中涉及的有关“小景”的内容出发,试图对“小景”的取义追根溯源,文中论及“小景”的成立与得名,考证此与北宋初惠崇有莫大关系,同时列举出了宋人对“惠崇小景”的诸多记载作为证据,并且将“小景”作小幅、小帧解的相关看法表示了不同观点。而王卓然的《一以两家为宗——北宋小景画研究》②,是从“山水画”角度出发,以北宗山水与南宗山水作分界点,论述了北宋“小景”画与这两宗之间存在的关系。笔者将以前人研究为基础,并以宋代古画史画论作为研究材料,详细解说小景画,希望对宋代“小景”画有一个更加清楚的定位。

宋代绘画史料中对于“小景”的记载,见于北宋郭若虚《图画见闻志》,虽仅两处简短记录,却是很能说明一些问题。“高克明……尤长小景,但矜其巧密,殊乏飘逸之妙。”③“建阳僧慧崇,工画鹅雁鹭鸶,尤工小景。善为寒汀远渚,萧洒虚旷之象,人所难到也。”④高克恭虽擅长作小景画,但是其小景画由于太注重巧密,从而给人一种沉重拥挤之感,缺乏了小景画所特有的飘逸之妙。可见小景绘画很注重飘逸的画风,万不可拘于巧密而丢失了这份飘逸之感。郭若虚对于僧惠崇的描述,可说是精道备矣。他说惠崇不仅“工画鹅雁鹭鸶”,尤其善绘小景,更加善于绘画“寒汀远渚”的平远之景,并能画出“萧洒虚旷”的感觉,一般人很难达到这种境界。这里我们对于宋代小景画有了更多的信息,小景画里会绘有或鹅或雁或鹭鸶等事物,追求一种潇洒而虚旷的画面效果。

诚如上文阮璞先生所记,惠崇与小景画的形成及发展都有极大的关系,北宋惠崇可以说是小景绘画的代表画家。沈括的《图画歌》里说:“小景惠崇烟漠漠。”,⑤李之仪《姑溪居士后集》有诗题:“惠崇扇面小景”,⑥葛立方《韵语阳秋》云:“僧惠崇善为寒汀烟渚,潇洒虚旷之状,世谓‘惠崇小景’。”⑦古人对于惠崇画小景多次题诗称赞,可见惠崇绘小景的功力非常人所及,也看得出宋代文人对于小景画的推崇。

关于宋代小景的记载,又见于宋官方画谱《宣和画谱》,此画谱将小景画附于墨竹一门:“……画墨竹与夫小景,自五代至本朝,才得十二人。而五代独得李颇,本朝魏端献王頵、士人文同辈。……”⑧这里撰写者将墨竹与小景捆绑在一起,那么可以说明这两种题材的绘画在一定程度上是有相似点的,果然谱中有记“以淡墨挥扫,整整斜斜,不专于形似,而独得于象外者,往往不出于画史,而多出于词人墨卿之所作。”⑨画墨竹与小景题材的作者大多是词人与墨卿,而且他们专擅以淡墨入画,不求形似,笔意在象外,追求的是一种象外之境,这也与其作画者皆是文人墨客的身份很是符合。而对于北宋小景画家究竟有几位,我们不得而知,但是我们可以确定是想要达到这种“不专于形似”的小景画是极难的,“则又岂俗工所能到哉?”⑩

邓椿的《画继》中将小景画与杂画浑为一类,列举了善画此类画的数位画家,除了记载画家段吉先有无咎题其小景三绝外,还说李达“尤长位置,好作沙汀远岸含蓄不尽之意,一时妙手也。”11“沙汀远岸”与前文惠崇善画“寒汀远渚”有着异曲同工之妙,可见李达也是当时一位善小景画的画家,“一时妙手也”。12

以上,通过条条梳理宋代画史画论的相关资料,小景画的概念逐渐浮出了水面,首先可以加以肯定的是,小景画绝对不是小尺寸的画,不是小幅画,以大小幅论小景谬甚矣。其次,小景画在此时期的不断发展与北宋初惠崇的关系极大,这也是无可厚非的。但是更加重要的是宋“小景”画究竟有着怎样一种作画方式,通过研究,笔者发现它是一种笔墨上注重以淡墨入画,“笔法轻清”,13以达到飘逸而悠远的意境效果;题材上讲究以沙汀远渚的平远之象为视角,又填以闲云野鹤增加画面意趣,“有诗人思致”14;审美趣味上“小景”画面展现的是平和、淡远、清润之感。另外需要说明的是“小景”画,不仅包括“小景”山水,还有“小景”花鸟,由徐书城、徐建融主编的《中国美术史·宋代卷(上)》里提到:“当洲渚绵延开阔,而鹅雁形象较小时,便为山水画;当洲渚取景缩小,而鹅雁形象稍大时,便为花鸟画。”15笔者同意这种划分“小景”山水与“小景”花鸟的标准,今人总以“小景”为山水所独有,故说明之。

二、可以归为“小景”名下的画家和作品

为方便阅读和查看,特根据宋画史料中记载的“小景”画家“小景”作品作一表格,又由于画史料中记载的许多“小景”画家的生平不详,故此表格便以主要的宋画史论成书的先后顺序来统计整理相关内容。

表格名称:“小景”画家和“小景”作品集合

表格包括的内容:主要活动时期、“小景”画家、画家身份、“小景”作品、收录著作

主要活动时期“小景”画家画家身份“小景”作品  收录著作976-1063年高克明宫廷画师不详  不详965-1017年惠崇  僧人《沙汀烟树图》、《秋浦双鸳图》、《溪山春晓图》、《春江晚景图》、《秋江凫雁》、《荷鹭图》、《芦雁图》等郭若虚《图画见闻志》1036-1093年或1 0 4 8 -1104年王诜  宗室《屏山小景图》、《渔村小雪图》、《观音宝陀山状小景》、《湘乡小景》、《江山小景图》《宣和画谱》不详  刘瑗  内臣《竹石小景图》、《小景墨竹图》等《宣和画谱》五代宋初  巨然  僧人《林石小景图》、《烟关小景图》等《宣和画谱》

不详嗣濮王宗汉宗室  《荣荷小景图》等  《宣和画谱》不详  孝颖  宗室  《小景图》等  《宣和画谱》不详  赵士雷  宗室《春江小景图》、《湘乡小景图》、《小景》等《宣和画谱》邓椿《画继》933-993年  黄居寀宫廷画师《小景竹石水禽图》等  《宣和画谱》五代  徐熙  布衣  《小景野鸭图》等  《宣和画谱》1000-1100年易元吉宫廷画师《小景獐猿图》、《小景獐鹿图》、《小景戏猿图》《小景群獐图》、《小景图》等《宣和画谱》1055-1088年赵頵  宗室《箨笋小景图》、《墨竹小景图》等《宣和画谱》1070-1100年赵令穰 宗室《小景图》、《湖庄清夏图》、《江村秋晓图》、《橙黄橘绿图》、《秋塘图》等《宣和画谱》不详  梁师闵  武臣  《芦汀密雪图》  《宣和画谱》不详  赵士遵 宗室 不详  不详不详  高焘  不详 不详  不详不详  智永  僧人 不详  不详不详  任源  不详 不详  不详不详  鲍洵  不详 不详  不详不详  刘益宫廷画师不详  不详1086-1094年至1131 年-1162年马贲画院画师不详  不详不详  段吉先 不详 不详  不详不详  李达  不详 不详  不详不详  刘浩  不详 不详  不详

三、宋代“小景”绘画与北宋文人诗画理论的关系

插图1:北宋·惠崇《沙汀烟树图》绢本设色,纵24厘米,横25厘米现藏于辽宁省博物馆

插图2:北宋·赵令穰《橙黄橘绿图》绢本设色,纵24厘米,横25厘米台北故宫博物院藏

当我们对于宋代“小景”画的概念、“小景”画家与“小景”作品,有了一定的了解后,不免对于“小景”画为何被屡屡记述于宋代的画史画论中,或者说“小景”画为何在宋代达到了一个发展的顶峰有所疑问,笔者通过大量研究发现,这种现象的产生,与宋代文人的诗画理论有着莫大的联系,尤其以欧阳修、苏轼为代表的一批北宋文人所持有的诗画理论,他们推崇“小景”画中所表现的意境,并将这种推崇表现在他们的诗中,这对于“小景”画的发展无疑有着巨大的推动作用。

邓椿说:“其为人也多文,虽有不晓画者寡矣;其为人也无文,虽有晓画者寡矣。”16这意思就是说文人很少有不懂画的,没有一定文化修养的人对于绘画则知之甚少。可见文人对于绘画的理解是有说服力的。

在《欧阳修全集》中有一段文字说:“萧条淡泊,此难画之意,画者得之,览者未必识也。故飞走迟速,意浅之物易见,而闲和严静、趣远之心难形。若乃高下向背,远近重复,此画工之艺耳,非精鉴者之事也。…… ”17文人欧阳修推崇“萧条淡泊”之画,因为这种画最难画出其中的意境,又说仅仅描绘事物的表面很容易,但想表现画面的“闲和严静”、“趣远”之意境很难,他不喜画工之画,认为此种类型的画不是精于鉴赏绘画者所涉及的范围,可见北宋是比较推崇表现“萧条淡泊”、“闲和严静”、“趣远之心”的绘画作品的。

宋诗中又有着怎样的艺术追求呢,宋诗的开山祖师梅尧臣《在读邵不疑学士诗卷杜挺之忽来因出示之且伏高致辄书一时之语以奉呈》时说:“作诗无古今,惟造平淡难”、18其“以闲远古淡为意。”19梅尧臣所谓的平淡,并不是平铺直叙、淡然无味的直白,而是一种境在象外、意在言外的含蓄。是一种“状难写之景如在目前,含不尽之意见于言外”,20更是一种“看似寻常最奇崛,成如容易却艰辛”。的确,若想在诗中实现这种“平淡”的表现,没有很高的艺术造诣,丰富的生活经历,恐怕难成之。 故北宋文人认为“平淡”、“闲远古淡”是诗歌的最高艺术境界,因此十分推崇这种艺术境界,并为此不断探索尝试。陶渊明闲淡平和的诗风,得到宋人“格高”的美誉,并成为一代诗学典范,苏舜钦晚期诗风亦转为平淡,欧阳修虽是豪放派的诗人,但对于梅尧臣“闲远古淡”的风格很是欣赏,诗歌也有平淡一路。

北宋大诗人苏轼在《书鄢陵王主簿所画折枝二首》中说:“诗画本一律,天工与清新。”21“清新”一词道出了创作诗画的共通点,都是追求一种萧条淡泊的意境,作画时要表现出疏淡的画面效果,不浓色重彩,不专工形似,作诗时使用深远闲淡的语言,以取得新奇淡泊的艺术效果。苏轼的主张正好符合了上文提到的诗歌、绘画所追求共同的艺术境界,而我们发现这种艺术境界在“小景”画中有更加鲜明的表现。

“驸马都尉王诜,……写烟江远壑,柳溪渔浦,晴岚绝涧,寒林幽谷,桃溪苇村,……”,22王诜有“小景”画《渔村小雪图》,淡墨入画挥扫,整整斜斜,将寒林幽谷、烟江远壑之景掷于笔下,潇洒虚旷、荒寒幽远之境现于画面。刘瑗“能放笔作云林泉石,颇复潇洒”,23刘瑗所作小景画,能够画出潇洒之意境,有《竹石小景图》、《小景墨竹图》等。宗室赵士雷“作雁鹜鸥鹭,溪塘汀渚,有诗人思致”。24赵士雷的《湘乡小景图》描绘沙汀远渚之景,小洲中数十只野凫嬉戏打闹,远处沙汀上亦有多知雁鹜停留作息,画面闲和严静,一派淡泊气氛。宗室贵族赵令穰以画“小景”闻名画坛,《宣和画谱》中记载他画小景时说:“至于画陂湖林樾、烟云凫雁之趣,荒远闲暇,亦自有得意处,雅为流辈之所贵重”,25现存《湖庄清夏图》是其“小景”画代表作之一,画面描绘了林木、茅舍、水鸟禽、湖岸等景物,看似平淡无奇,而自有得意之处。

以上几位均是画“小景”画的能手,其所绘意境幽远、潇洒、平和、“有诗人思致”。说北宋文人开始推崇“小景”画家和“小景”作品,从当时的诸多题诗词中便能看出端倪。黄庭坚《题惠崇九鹿图》有“至崇得意于荒寒平远,亦翰墨之秀也”,26又《题惠崇画扇》:“惠崇笔下开江面,万里晴波向落晖。梅影横斜人不见,鸳鸯相对浴红衣”,27又有“惠崇烟雨归雁,坐我潇湘洞庭。欲唤扁舟归去,众人言是扁舟。”28黄庭坚对其好友赵令穰“小景”画也多次题诗:“挥毫不作小池塘,芦荻江村落雁行。虽有珠帘藏翡翠,不忘烟雨罩鸳鸯”、29“水色烟光上下寒,忘机鸥鸟姿飞还。年来频作江湖梦,对此身疑在故山”、30“轻鸥白鹭定吾友,翠柏幽篁最可人。海角逢春知几度,卧游到处总伤神”等。31大文豪苏轼对于惠崇“小景”画可以说是推崇备矣,数次作诗称道叫好,曾有著名《春江晚景二首》称扬惠崇“小景”,其一“竹外桃花三两枝,春江水暖鸭先知,蒌蒿满地芦芽短,正是河豚欲上时。”其二:“两两归鸿欲破群,依依还似北归人,遥知朔漠多风雪,更待江南半月春。”32另题诗《惠崇芦雁》等。

此外还有黄庭坚《题小景扇》、晁补之《题段吉先小景三首》、张耒《题赵楶所收赵令穰大年烟林二绝》、张舜民的《题赵大年奉议小景》、《题赵大年小景》等等。

在宋代文人所推崇的诗画意境下,“小景”画得到了长足的发展,这一时期也就出现了更多绘“小景”的画家,影响力越来越大,而被宋代画史画论记录其中也就不足为怪了。

四、余论

本文通过对“小景”绘画的探究,大概了解了宋代“小景”的概念,它是一种题材上多写云烟汀渚、坡岸雁鸟,构图上取画面简淡之景的构图,笔墨上是“不专于形似,而独得于象外”,审美风尚上是一种平和淡远的清润的绘画模式,“小景”画所表现的画面意境很好的体现了宋代文人在诗中所追求的“闲和平淡”,即“诗画本一律,天工与清新”。诸多北宋文人墨客对“小景”画家及其作品称颂不已,致使“小景”画逐渐发展起来,其影响力也越来越大,故见诸画史论也就了然了。以上便是笔者对宋代“小景”就其概念及在北宋大发展的原因所进行浅析的内容,希望可以给宋代“小景”一个更加清楚的定位。

注解:

①阮璞《画学丛证》,上海:书画出版社,1998年版,第206-207页。

②王卓然《一以两家为宗——北宋小景画研究》,载《艺术市场》,2013年第16期,第62-65页。

③(北宋)郭若虚《图画见闻志》,收入卢辅圣主编《中国书画全书》第一册,上海:上海书画出版社,1992年版,第482页。

④(北宋)郭若虚《图画见闻志》,收入卢辅圣主编《中国书画全书》第一册,上海:上海书画出版社,1992年版,第485页。

⑤胡道静校注,沈括著《梦溪笔谈》,北京:中华书局,1975年版,第568页。

⑥(宋)李之仪《姑息居士后集》卷十二,《景印文渊阁四库全书》,台湾商务印书馆,1986年版,第2页。

⑦(宋)葛立方《韵语阳秋》卷十四:“僧惠崇善为寒汀烟渚,萧洒虚旷之状,世谓惠崇小景。

⑧(北宋)《宣和画谱》,收入卢辅圣主编《中国书画全书》第二册,上海:海书画出版社,1992年版,第127页。

⑨同8。

⑩同8。

11(南宋)邓椿《画继》,收入卢辅圣主编《中国书画全书》第二册,上海:上海书画出版社,1992年版,第719页。

12同12。

13同12。

14(北宋)《宣和画谱》,收入卢辅圣主编《中国书画全书》第二册,上海:书画出版社,1992年版, 第113页。

15徐书城、徐建融主编《中国美术史·宋代卷(上)》,济南:济南齐鲁书社·明天出版社,2000年版,第179页。

16(南宋)邓椿《画继》卷九《杂说·论远》,收入卢辅圣主编《中国书画全书》第二册,上海:书画出版社,1992年版, 第722页。

17(北宋)欧阳修《欧阳修全集》下册,世界书局出版社,1936年版,第1047页。

18郭绍虞《中国历代文论选》第二册,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79年版,第242页。

19(北宋)欧阳修《六一诗话》,南京:凤凰出版社,2009年版,第4页。

20欧阳修引梅尧臣语,详见(北宋)欧阳修《六一诗话》,南京:凤凰出版社,2009年版,第6页。

21(北宋)苏轼著,刘乃昌选注《苏轼选集》,济南:齐鲁书社,2005年版,第107页。

22(北宋)《宣和画谱》,收入卢辅圣主编《中国书画全书》第二册,上海:上海书画出版社,1992年版,第97页。

23(北宋)《宣和画谱》,收入卢辅圣主编《中国书画全书》第二册,上海:上海书画出版社,1992年版,第98页。

24(北宋)《宣和画谱》,收入卢辅圣主编《中国书画全书》第二册,上海:上海书画出版社,1992年版,第113页。

25(北宋)《宣和画谱》,收入卢辅圣主编《中国书画全书》第二册,上海:上海书画出版社,1992年版,第128页。

26(北宋)黄庭坚《豫章黄先生》卷二十七,北京:商务印书馆,1936年版,第 13 页。

27(北宋)黄庭坚《豫章黄先生》卷九,北京:商务印书馆,1936年版,第22页。

28《题郑防画夹五首》,详见(宋)黄庭坚著,郑永晓整理《黄庭坚全集?上册》,南昌:江西人民出版社,2008年,第468页。

29《戏题大年防御芦雁》,详见(宋)黄庭坚著,郑永晓整理《黄庭坚全集?上册》,南昌:江西人民出版社,2008年,第525页。

30《题大年小景二首》其一(宋),详见黄庭坚著,郑永晓整理《黄庭坚全集?上册》,南昌:江西人民出版社,2008年,第526页。

31《题大年小景二首》其二,详见(宋)黄庭坚著,郑永晓整理《黄庭坚全集?上册》,南昌:江西人民出版社,2008年,第526页。

32苏轼著,王文诰辑注《苏轼诗集》,北京:中华书局,1982年版,第1401-1402页。

参考文献

[1]阮璞《画学丛证》,上海:上海书画出版社,1998年版。

[2]徐建融《宋代绘画研究十论》,上海:上海大学出版社,2008年版。

[3]高纪洋:《论“小景山水”在北宋中期受到推崇的原因》,载《时代文学》,2010年12期。

[4]韩绍云:《诗意禅趣—惠崇小景画研究》,河南大学,硕士,2012年。

中图分类号:J21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864X(2016)06-0252-03

作者简介:孟珍珍,南京艺术学院美术学院15级研究生,专业:中国美术史。

猜你喜欢

小景
生命的源泉
——趵突小景
5次会面,她在慢慢变好
湖南涉外经济学院学生作品选登(二)
让“对不起”成为持续的承诺
请客
松坪沟小景写生作品赏析
「金」风吹开一池莲 金银器中的池塘小景
借书风波
小景和小涵
小景和小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