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张荫麟:自云“素痴”,谁解其味?

2016-07-06魏邦良

同舟共进 2016年7期
关键词:贺麟吴晗面包

魏邦良

张荫麟是民国史上罕见的史学天才,他的未竟之作《中国史纲》,文笔优美,论述流畅,特色鲜明,不仅是历史系学生案头必备之书,也是史学爱好者口口相传的畅销读物。

张荫麟37岁就因病去世。他像一颗流星,短暂而耀眼。直到现在,我们依旧能感受到那束炫目的光。

1923年,17岁的张荫麟考入清华学堂,当年,就在《学衡》发表了《老子生后孔子百余年之说质疑》,毫不留情也毫无畏惧地和史学大师梁启超唱对台戏。接下来的几年,他发表了数篇重要论文,严谨扎实,见识不凡。1929年,张荫麟从清华毕业,此时他在历史学领域已声誉鹊起,而他并未满足于所取得的成绩,而是选择赴美深造。在斯坦福大学按计划读完四年后,张荫麟回国任教于母校清华。“教授中的教授”陈寅恪极为欣赏和器重这位年轻博学的史学新星,誉之为:“庚子赔款之成绩,即在此人之身也。”

说张荫麟是史学天才,当不为过。但一个人在某个领域是天才,在其它领域则可能表现出惊人的愚笨与无知,张荫麟也不例外。张荫麟耽溺书海,钻研学问,无暇也无力去通晓人情世故。对此,他自己也是心知肚明,干脆取了个笔名曰“素痴”。因不谙世故,不娴人情,被世人目为“素痴”,当然并非好事,但张荫麟既然执着于求知,醉心于学问,那也只能“痴”心不改了。

学痴

自17岁给梁启超“纠错”后,张荫麟又多次撰文和一些史学大家商榷。

冯友兰喜欢谈抽象,张荫麟对此不以为然,就说了个“笑话”给冯友兰听:

柏拉图一次派人到街上买面包,那个人空手而回,说没有“面包”,只有方面包、圆面包、长面包,没有光是“面包”的面包。柏拉图又说,你就买个长面包吧。那个人还是空手而回,说没有“长面包”,只有黄的长面包、白的长面包,没有光是“长面包”的长面包。柏拉图再说,你就买一个白的长面包吧。那个人还是空手而回,说没有白的长面包,只有冷的长白面包、热的长白面包,没有光是“白的长面包”的白的长面包。

张荫麟以一个“笑话”讥刺冯友兰的“抽象”,可谓亦谐亦庄,四两拨千斤。冯友兰虽然不服,却无言以对。

顾颉刚因“疑古”而暴得大名,张荫麟却对顾颉刚的“疑古”提出质疑:

信口疑古,天下事有易于此者耶?吾人非谓古不可疑,就研究之历程而言,一切学问皆当以疑始,更何有于古;然若不广求证据而擅下断案,立一臆说,凡不与吾说合者则皆伪之,此与旧日策论家之好作翻案文章,其何以异?而今日之言疑古者大率类此。世俗不究本原,不求真是,徒震于齐新奇,遂以打倒偶像目之;不知彼等实换一新偶而已。

张荫麟指出,顾氏“疑古”的结论,来自“默证”(“默证”是指“因某书或今存某时代之书无某史事之称述,遂断定某时代无此观念”)。而西方历史学家早就说过,“默证”只适用于很小的范围。经过细密的论证,张荫麟认为,顾颉刚在其一系列的论著中过度运用“默证”,得出的结论自然不可靠。既然顾颉刚“疑古”的结论十分可疑,他借此获得的名声理应大打折扣。

20世纪初,郭沫若也是历史学重镇之一。张荫麟尊重这位历史大家,但也曾撰文指出郭沫若译著、论著中的错漏与缺陷。

一个初出茅庐的年轻学者,一再撰文批评不止一位学术前辈,在众人看来当然是不明智的。但张荫麟这样做,不是想通过“酷评”引人注目,而是因为学问上的“洁癖”,看到错处,必欲指出而后快。在张荫麟眼中,只有学术的硬规矩,哪管学界的“潜规则”。当然,这种反常规的做法,显露了他身上的那股“痴气”。这股“痴气”蕴含的正是一种真诚与勇气:追求真理,无所畏惧;钻研学问,坦荡无私。

张荫麟认为,阻碍中国民族前途的一大障碍是“三讳主义”:为尊者讳、为亲者讳、为贤者讳。在文章中,张荫麟痛批“三讳主义”;在生活中,也身体力行,将“三讳主义”这个障碍一脚踢开。他给“尊者”“亲者”“贤者”指错,表明了他试图挣脱“三讳主义”的勇气和决心。

书痴

张荫麟沉迷学问,无暇交游,再加性格内向,朋友少之又少。不过,一旦有幸成为他的知交、密友,与他的交往又那么不拘形迹,忘形尔汝。

张荫麟和吴晗是同事,两人的研究室只隔一道墙。有时张荫麟读书累了,就找吴晗聊天,一屁股坐在椅子上,双脚架在桌上,海阔天空,无所不谈。吴晗倦了,径自休息,张荫麟则自作主张帮吴晗改文章,改毕,还帮他投稿。吴晗开玩笑说他好为人师,他则一本正经地说,假如你去年选我的课,我不就是你的老师吗?

一次,张荫麟和吴晗逛书摊,吴晗看见一本《中兴小纪》,记清同治史事,版本罕见。张荫麟不由分说一把抢了过去,吴晗也不愿错失宝贝,两人争了半天,张荫麟提出用十种明清文人作品集交换。回去后,吴晗找张荫麟要书,结果张荫麟在书架挑了半天,怎么也舍不得,只拿出两本书应付吴晗。一开始,吴晗也恼怒张荫麟的“自私”与“小器”,但后来还是原谅了这位密友。他想,张荫麟就是一位“书痴”,“书痴”遇到书,就像登徒子遇见美色,两眼放光,饿虎扑食,那是免不了的。

贺麟、张荫麟、陈铨三人因共同编辑《清华周刊》而结下深厚友谊。张荫麟看重与贺麟的友情,但决不因对方是朋友就放弃或改变自己的学术观点,争论起来照样是锋芒毕露,寸步不让。1926年夏天,贺麟正准备赴美深造,一天晚上,他和张荫麟因某个问题意见不同争论了很久,结果是各执己见,不欢而散。贺麟担心此次争论或许会影响两人的交情,哪知隔了一日,张荫麟一大早给他送来了一首诗,表达了“世途各奔迈,远别何足悔。志合神相依,岂必聆馨欬”的情谊。贺麟一直珍藏着这首诗,这首诗也见证了两人终生不渝的友谊。

对于张荫麟,唇枪舌剑割不断友谊的纽带,深情厚谊也化不了学术的分歧。让友情归友情,学术归学术,如此泾渭分明,足证张荫麟对学问的执着,对友人的真诚。而在常人看来,如此恪守原则,不善变通,恐怕也是一种“痴”吧。

痴气

张荫麟有海外留学的背景,有出类拔萃的学识,如果他愿意,可以轻而易举步入仕途。事实上,一位国民党高官有意将他引入政府高层,但张荫麟看不惯官场的尔虞我诈,坚定地回绝了这位高官的美意。学而优则仕,是中国众多读书人梦寐以求的事,而张荫麟拒绝高官厚爵时,却显得风轻云淡,自然而然。

远离灯红酒绿,固守青灯黄卷;无意飞黄腾达,甘作一介书生。在俗人眼中,张荫麟的选择当然是“痴气”大发,然而,正是这种“痴”显露了一个知识人应有的操守和良知。

张荫麟坚守书斋,但并非“两耳不闻窗外事”,而是热切地关注现实,关注社会。官场腐败,他怒火填膺;社会混乱,他痛心疾首;黎民困苦,他忧心忡忡;民族未来,他牵肠挂肚。张荫麟认为,开明政治只要做到八个字即可:任贤使能,赏功罚罪。而这八个字,又可浓缩为一个“公”字。什么是公?把政事本身当作目的,而不当作达到任何个人目的的手段,便是公。

对于政治的瘫痪,张荫麟的把脉也相当精准:“什么是政治的瘫痪?上层的意思无法贯彻于下层;法令每经一度下行,便打一次折扣,甚则‘损之又损,以至于无;一切政治上的兴作和运动,有形式而无精神,多耗费而少功效;巨蠹重弊。在上的人知之甚明而不能禁,禁之甚严而不能绝,这便是政治的瘫痪。”

言简意赅,振聋发聩。张荫麟对社会敏于观察,勤于思考,像一个高明的医生,总能透过纷繁复杂的表象,看到病根所在。

情痴

虽为天才,张荫麟也不免为情所困,而且至死,恐怕也未能参透“情”之奥义。

在清华时,一个偶然的机会,张荫麟结识了当时还是学生的伦慧珠。张荫麟对伦慧珠一见钟情,他火热的表白和急切的倾诉证明他不仅是名副其实的“书痴”,也是当之无愧的“情痴”。然而落花有意,流水无情,伦慧珠回绝了他的一腔真情。怀揣着破碎的心,张荫麟踏上远赴美国的求学之旅。在异国苦读的岁月,张荫麟忘不了自己的初恋,不甘心这段感情就此结束,于是以笔代舌,让绵绵情话漂洋过海抵达伦慧珠的案头。精诚所至,金石为开。终于,他一封封书信,如同一缕缕春风吹开了伦慧珠的心扉。四年留洋生活结束后,当张荫麟乘坐的邮轮抵达香港时,伦慧珠亲自去接他。

沐浴在爱河中的张荫麟有了脱胎换骨的变化。一次他和伦慧珠在北京游玩,中午如约赶至友人家。一向病弱的伦慧珠累坏了,到了友人家后几乎站立不稳,张荫麟赶忙掏出随身携带的药物让伦慧珠服用。他照顾女友显露出的细腻与娴熟,与昔日的粗心与笨拙,形成鲜明对照。

张荫麟和伦慧珠很快走入婚姻的殿堂。倘若身处和平年代,这对郎才女貌的有情人该过上安稳恬静的幸福生活,然而战乱却使张荫麟不得不抛妻别子远赴云南,任职于西南联大;妻子则带着孩子困守在老家东莞。

张荫麟从未想过要背叛妻子,也从未滋生过婚外寻情的念头,然而,在他和妻子分居的日子里,昆明的一位Y女士一直向他表示倾慕。理智上,他能让这位知己的表白穿耳而过;感情上,却不能将这个年轻的红颜拒之门外。他和她有了一段隐秘的恋情。

也许为了弥补对妻子的愧疚,也许是想借助外力终止这段隐秘之恋,张荫麟致信妻子,让她带孩子来昆明团聚。妻子带着孩子、母亲来到昆明,一大家人十分热闹,张荫麟却失去了做学问必需的宁静。婚姻总是琐碎而庸常的,夫妇两人因各种琐事纷争不断。终于,在一次激烈口角后,妻子一怒之下带着老人和孩子回老家去了。而那位Y女士也迷途知返,去北京寻找自己的归宿。重新沦为孤家寡人的张荫麟,心绪之恶劣可想而知。昆明成了他的伤心地。不久,张荫麟也离开昆明,去了贵州遵义,任教于设在那里的浙江大学。

到贵州后,张荫麟闭门思过,意识到自己所犯的错,也认识到婚姻家庭的可贵,他再次致信妻子,请她原谅自己,带孩子来贵州团圆。伦慧珠也舍不下对丈夫的爱,决定和丈夫和好。然而,老天却没给他们机会,不久,张荫麟被肾病夺去了生命,年仅37岁。

张荫麟曾向贺麟坦白了与Y女士的恋情。对于这段隐秘之恋,贺麟这样评价:“我知道他是一个富于感情的人,我也知道他们两人间已有十年以上的友谊,他们之发生爱情是毫不足怪,异常自然的事。同时,凡是了解近代浪漫精神的人,都知道求爱与求真,殉情与殉道有同等的价值。我实在板不起面孔,用狭义的道德名词、世俗眼光来责备他,警告他,唤醒他迷恋女子的幻梦。”

张荫麟曾经对从事教学与研究的人提出要求:“夫生命之发皇无在而非创造,然艺术哲学之创造,以至事功上之创造,非人人时时所能为力也。有一种创造焉,为人人时时所能者,即以自我创造自我,由一切庸德之实践,以恢宏其人格,而宇宙亦以日新而日富,所谓成己而成物者,其在斯乎?”是的,倘若教师与学者,不能“创造自我”,没有“恢宏人格”,又如何教书育人,著书立说?张荫麟身染重病后,仍旧苦读不休。去世前不久,还高声朗诵庄子的《秋水》,那琅琅的读书声,显露一股刚正之气,蕴含一团生命之光。

吴宓对中国学界只服两人,陈寅恪与钱锺书。他说,只有这两位是“人中之龙”,其他人不过尔尔。而在这两位“人中之龙”眼中,张荫麟才是真正的“龙”。张荫麟去世后,陈寅恪以两首挽诗寄托哀思,钱锺书也破例作了一首长诗,回顾两人的交往,悼念这位史学英才。凭张荫麟的天分和努力,假以时日,他取得的成就当不在陈、钱之下,但病魔却让这位年轻的大家赍志而殁,诚可谓“才如江海命如丝”。

(作者系文史学者)

猜你喜欢

贺麟吴晗面包
“新心学”人生哲学体系何以可能?
——贺麟人生哲学的困境及其出路
贺麟人生哲学的精神向度
“好吃”的面包灯
知识优先于道德——贺麟对“知行合一”的诠释及其启示
“吴晗”与“吴哈”
“吴晗”与“吴哈”
面包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