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基布兹:社会主义乌托邦的诞生与演变

2016-07-06蔡咏梅

同舟共进 2016年7期
关键词:基布犹太犹太人

蔡咏梅

【犹太人获得土地并非巧取豪夺】

我曾两次到以色列旅游,第一次到过死海和内盖夫沙漠,对这个中东国家的少雨和干旱印象深刻,因此待我第二次旧地重游,来到以色列的北方加利利地区,这片土地的丰润、富饶和生机勃勃,着实让我吃惊不小。

那时正好是冬天,是以色列天气滋润的季节。我与友人们驾车从特拉维夫出发,穿过吉瑞尔谷地。肥美的吉瑞尔谷地是以色列的粮仓,盛产小麦、柑橘、西瓜、鹰嘴豆等农作物,还有许多牛羊牧场。站在山上眺望谷地,只见伸展到天际尽头的肥美原野,郁郁葱葱的农田和已收割的农田棋盘般交错,如同一幅油画。这片原野更像人们印象中的欧洲,而非干旱的中东。这一路行来,第一次感觉到《圣经》所说的上帝应许给犹太人“流着奶与蜜之地”,并非虚言。

但耶稣时代繁荣的加利利和我今天看到的美好田园之间,这个中东富饶之地曾经荒芜了近千年。一战结束前,整个巴勒斯坦是奥斯曼帝国一个偏远而贫穷的外省,人烟稀少。虽然多数是阿拉伯人,但也有世代定居在此的犹太人,约占10%左右。奥斯曼帝国统治的加利利,吉瑞尔谷地和约旦谷地大片土地荒无人烟,只有一些贫穷的阿拉伯人村庄和荒野中放牧的贝都因人,低洼溪流处片片沼泽,疫蚊滋生,疟疾、霍乱等疾病流行。

今天见到的加利利肥美田野,其巨变是19世纪末后,一批又一批从东欧来的犹太复国主义屯垦先锋在沼泽地遍植桉树、挖掘渠道、排干积水,勤苦耕耘的成果。

在以巴冲突中,有一个普遍的误解,以为犹太复国主义者是空手而来,从阿拉伯人手中掠夺土地后建立自己的家园。其实直到1948年以色列建国,第一次中东战争爆发前,犹太移民所获得的每一块土地都不是巧取豪夺,而是合法购买来的。

当时巴勒斯坦土地的所有权在奥斯曼帝国苏丹和一些大地主手中。犹太复国主义兴起后,欧洲的犹太复国组织鼓励流散在全世界的犹太人返回故土重建家园,并为此筹集资金,购买土地。一个叫“犹太民族基金会”的组织,向全世界犹太人募款。许多捐款甚至包含犹太儿童的零用钱。在复国运动进入高潮时,欧美犹太人响应该基金会号召,几乎家家都有一个蓝色扑满(储蓄罐),他们省吃俭用,余钱就丢在这个扑满中,然后捐给基金会。欧美犹太富商亦纷纷解囊,富甲天下的罗斯柴尔德金融家族中一位成员埃德蒙?罗斯柴尔德,是家族最热心的犹太复国主义者,他以家族的巨大财力成立了“巴勒斯坦犹太人殖民协会”,1924年在加利利地区为犹太移民买下12.5万公顷(1250平方公里)的土地,比今天香港(包括九龙、新界)的面积(1104平方公里)还要大。

吉瑞尔谷地的产权原属奥斯曼帝国,19世纪70年代,黎巴嫩的希腊裔豪门苏尔索克家族以两万英镑(当年为天文数字)买下了谷地,成为这片土地的大地主。20世纪初,犹太复国组织美国锡安联盟又以原价37倍的价钱——约75万英镑向苏尔索克家族买下山谷中8万公顷土地,在此建立了第一个犹太人屯垦集体农庄莫沙夫。

特拉维夫大学的华裔教授张平说,在以色列宣布建国之时,犹太人拥有的土地,每笔土地交易均在奥斯曼帝国和后来托管的英国政府登记注册,记录得清清楚楚,可证明是合法土地。而且据英国托管政府调查,犹太复国组织在巴勒斯坦购买土地往往受到敲诈,不得不付出远高于土地本来价值的高价,如吉瑞尔谷地的交易。这些土地当年买来时多是荒野、盐碱地,不适宜耕种。

因为英国托管和犹太复国者的开垦,奥斯曼帝国时期萧索颓败的巴勒斯坦经济开始繁荣兴旺,不光是犹太人大批移民,阿拉伯人移民也增长很快,后者甚至高过前者。奥斯曼帝国的崩解,导致阿拉伯民族主义的高涨,他们反抗英国的统治,与巴勒斯坦日益壮大的犹太人社群矛盾不断,最后演变为仇杀。从1920年加利利的屯垦者首次遭到阿拉伯人杀害开始,巴勒斯坦不断爆发针对犹太人的骚乱和屠杀。在1936年到1939年的阿拉伯人反犹太人暴乱中,有500位犹太人遇难。屯垦者被迫建立岗哨,成立民兵来保护他们的劳动。

最初不少犹太复国主义者,比如爱因斯坦,是主张建立犹太人和阿拉伯人两族共和的独立国家,但在以色列建国之前,犹太人和阿拉伯人之间已势同水火,两族分治成为唯一的选择。

1947年11月29日,联合国通过巴勒斯坦分治为以色列和巴勒斯坦两国的决议,次年5月14日,英国结束托管统治,以色列宣布建国。阿拉伯世界拒绝接受,七国起兵围剿,欲将这个新生国家消灭在萌芽状态。刚成立的阿拉伯国家联盟的秘书长阿扎姆?帕夏宣称:“这将是一场类似蒙古人战争和十字军东征式的灭绝战争和大屠杀。”如果以色列战败,不但这个国家将从地图上抹去,而且犹太人在故土将会再一次遭受种族灭绝。虽然军力悬殊,但七国大军却被小小新生国家的仓猝成军所击败。

战争掀起的民族仇杀使得大批阿拉伯人逃亡,一些阿拉伯人的村庄小镇成为无人地带,最后被新来的犹太移民占领建立定居点。战争的结局改变了这一批土地的归属,而这些土地确实是有争议的,但从后果追溯前因,阿拉伯民族主义者是有责任的。

【基布兹成员为新国家开疆拓土】

用过午餐后,我们开车去参观一个叫“金农沙”的基布兹。这个基布兹因为拥有一艘颇为传奇的耶稣时代的渔船而举世闻名。

连年干旱后的1986年冬天,加利利海水位下退,沿岸的湖底露出水面,金农沙基布兹的两位渔夫兄弟在泥滩散步,突然看到淤泥中露出几根生锈的铁钉。这对渔夫兄弟有考古学知识,立刻意识到此物不凡,仔细观察后发现,淤泥中有个黑黝黝的船型东西,立刻通知当局。当局将这个古船打捞出来,为避免古船干燥后解体成碎片,曾泡在蜡汁中15年,让蜡质完全填塞木船纤维的缝隙,才在基布兹另辟一个展览馆公开展出。出土时经技术测定,发现这艘古船的建造时间不早不迟,恰好是耶稣在世的时代,消息一出轰动全球,尤其是基督教世界,每年不远万里赶来朝圣的人数以万计。

金农沙基布兹,是一群青年社会主义复国主义者在1937年建立的,最初从事农业和渔业,现在经营已多样化,也从事旅游业,除了耶稣船博物馆,还在风光明媚的加利利湖畔设有度假村。

在以色列的复国运动中,犹太移民定居开荒、建设家园有多种形式,最主要且对以色列建国起到关键作用的,是建立带有共产公社性质的集体农庄——基布兹。“基布兹运动”是以色列的社会主义运动,也是民族复兴建国运动。

这是我在以色列参观的第二座基布兹。第一次来以色列时,我住宿死海隐该地青年旅舍,特别去参观了附近的隐该地基布兹。这个基布兹位于死海岸的朱迪亚荒漠,初创时与所有基布兹一样,主要是开荒拓地,种植椰枣、芒果和饲养牲畜。现在还经营一家四星级死海度假酒店,有一座专属的死海浴场和一家矿泉水工厂。而最令人惊叹不已的是,这个基布兹在极为干旱的朱迪亚荒山半腰上,竟建立了一座占地25公顷的热带植物园,栽种了一千多种来自世界各地的稀罕热带植物。植物园绿荫中散布着一座座美丽的别墅,有些是基布兹成员的宿舍,有些则是酒店客房。站在植物园的椰枣树下,远眺蓝色的死海和死海对岸的约旦山脉,不禁对美国国家地理学会称之为“人类第11大奇迹”的创造者充满敬意。

犹太复国主义曾是19世纪末20世纪初社会主义思潮的一部分,也是那个时代全球民族解放运动中的一环。作为在欧洲受压迫上千年的少数民族,欧洲犹太人认为回归故国重建家园是犹太民族获得解放的唯一途径。犹太复国主义理论的奠基人摩西?赫斯是马克思的朋友,也是恩格斯转向共产主义的领路人。他在《罗马与耶路撒冷:最后的民族问题》一书中指出,在欧洲受奴役的犹太人应返回巴勒斯坦,从事农耕,建设一个社会主义祖国。摩西?赫斯倡言的复国主义这一派系被称为“社会主义的犹太复国主义”。

以色列复国运动中充当先锋角色的基布兹运动,正是基于摩西?赫斯的这两个理念:一是返回历史祖国,胼手胝足重建家园的犹太复国主义。二是人人劳动,人人平等,没有剥削和被剥削的社会主义。

在第二波移民潮来临的1910年,对社会主义乌托邦满怀憧憬的十男两女俄国青年在加利利海南端,即犹太民族基金会买下来的土地上创建了第一个基布兹——德加利亚基布兹。他们住在帐幕中,白天顶着烈日流汗开荒,夜晚在星空下围着篝火高声歌唱,牵手舞蹈,畅谈理想。面对恶劣的生存环境和严重挑战,他们写下了这样的誓言:我们来到这里,在祖国的土地上,建立犹太劳动者的独立定居群落,没有剥削也没有被剥削的集体群落——一个公社。

从建立第一个基布兹到1930年,加利利地区已有30个基布兹共4000成员,几乎都是东欧移民。2010年是基布兹运动100周年,基布兹已遍布以色列全境,共有270个,成员13万。

基布兹的土地是以色列国有或属于犹太民族基金会的。初期的基布兹实行彻底的集体所有制和共产主义的绝对平均分配,成员无私产,无工资。基布兹人外出工作,如当国会议员或政府官员,所得工资必须交回集体。基布兹成员一起在食堂吃饭,孩子在儿童园宿舍集体生活,妇女从个体家务劳动中解放出来。基布兹所有决策都是真正的民主方式议定,全体成员参加基布兹工作会议,人人平等,人人是管理者也是劳工,没有领导者和被领导者。譬如因拥有耶稣船而闻名的金农沙基布兹,拥有农场、工厂、幼儿园、中小学、图书馆、食堂、宿舍、礼堂、游泳池、博物馆,从工作到衣食住行的所有设施样样皆有,是自成系统的小社会。即便是在干旱的朱迪亚死海和内盖夫沙漠,每一个基布兹都是美丽的小绿洲,环境相当优美舒适。

以色列一半的土地为沙漠,天然可耕地只有20%。但100年过去了,基布兹改变了以色列的地貌,把加利利荒野变成肥美良田,以色列成为中东农业最发达的国家。据2007年的统计,占以色列全国劳动人口2.5%的基布兹,农业生产占全国农业产值的33%,还大量出口粮食、水果、蔬菜和鲜花到欧洲。以色列的水利工程师辛卡布拉斯父子为内盖夫沙漠基布兹和莫沙夫定居点发明的滴灌技术,创造了世界上最先进的干旱农业,改写了人类农业的含义。他们将滴灌技术营销到全球,每年盈利3亿美金。

各基布兹以农业起家,但现在已纷纷从过去纯粹的集体农庄,转化成亦工亦农亦商多种经营的经济实体。有的基布兹更从事高科技及军工产品的生产。比如在以色列和黎巴嫩接壤地带的萨沙基布兹,成员只有100户家庭,经营广泛,独家拥有的普拉杉公司,设计和生产世界上最先进的民用和军用装甲车,客户包括美国军方,平均每年的产值高达8.5亿美元。

现在以色列基布兹成员的生活水平,一般相当于以色列中产阶级生活,甚至更高。如在内盖夫沙漠的约特瓦塔基布兹,所有成员及其子女的衣食住行和教育由基布兹全包,成员外出使用基布兹的汽车,若要租车,则由基布兹支付租车费。基布兹还提供成员一家每年一次到欧美度假旅行的费用,此外还向每个家庭成员提供3000美元的零用金,如一家四口,可得1.2万美元。

基布兹的成员为以色列开疆拓土的同时,也以最大热情参与建国政治活动,拿起枪杆保卫新生国家。

以色列建国以来有四任总理是基布兹人,建国初首任内阁的一半,国会议员的1/5是基布兹人,军队所有军官都是基布兹成员,为国捐躯的军人也以基布兹人居多。在第一次中东战争中,是德加利亚基布兹的成员用自制燃烧弹阻止了叙利亚坦克推进到加利利,至今还有一辆坦克残骸作为保家卫国的纪念碑陈列在农庄中。被称为“六日战争”的第三次中东战争中,以色列有800士兵阵亡,其中200阵亡士兵来自基布兹,虽然当时基布兹人口只占以色列人口的2.4%。在以色列建国前后,许多基布兹建立在边境地带,为新国家形成了坚不可摧的边防线。在以巴分治前夕,犹太复国者还特地抢在偏远地区建立基布兹,以便让以色列分到更多土地。

【基布兹如何应对世界的变化】

猜你喜欢

基布犹太犹太人
美国犹太作家的以色列书写
人口危机与以色列基布兹的转型发展
美国犹太文学“第三代”现象研究——犹太叙事中的民族身份建构
《浪子回头》和《犹太新娘》:两幅神作看懂晚年伦勃朗
自尊
英国社会是如何对待犹太人的(1066-1656年)
以色列“人民公社”的蜕变和改革
橡胶膏基布灭菌设备的设计与分析
涤粘含量对水刺无纺革基布性能的影响分析
犹太人的生意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