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大学生情感观的培养与教育

2016-07-05罗琳罗瑞沙为超

俪人·教师版 2016年10期
关键词:感恩教育

罗琳 罗瑞 沙为超

【摘要】世界观、人生观、价格观教育是影响一个人一生的情感培养,大学生更是肩负着振兴祖国的重要历史责任,这个群体的情感观的培养与教育更是势在必行。本文分析了人的情感特点,并针对其中的环节一一对症下药,通过对四种教育的详细介绍完善和充实了大学生情感观的培养与教育。

【关键词】亲情教育 友情教育 感恩教育 怜情教育

众所周知,人都是有情感的。但感情不是知识、不是理论,也不是什么具体的东西、物件,它是人对客观事物的态度的体验。在心理学上给情感的定义是:感情是情绪与情感的总称,是人对客观事物的态度及相应的态度和相应的行为的反映。它与感知、记忆、思维等心理过程不同,主要不是对客观事物本身的反映,而是对肢体与客体之间关系的反映。人的情感可以有各种各样的表现形式,例如喜欢、愤怒、悲哀、快乐,也就是我们平时最常说到的喜、怒、哀、乐四种情感表现。当客观事物符合人的需要时,人就表现出肯定的态度,产生满意、尊敬、赞赏、愉快等内心体验;反之,则会表现出否定态度。产生憎恨、恐惧、忧虑、愤怒、不满、羞耻等内心体验。这就说明了人对客观事物的态度与该事物是否符合人的需要密切相关。情感是知识向智力转化的动力,是人格发展的有机组成部分。学生智力的发展,有赖于情感等非智力因素的优化。佘双好则进一步谈到,情感的发展不仅为人的行为提供了动力,增进了个体生理的发展和成熟,而且对人的道德和社会性情感的养成和升华起着积极的促进作用。

人的情感还有以下的几个特点:

社会历史性:情感是与人的社会性需要,与人的意识紧密联系的内心体验。如责任感、荣誉感、正义感、美感等。它是人在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社会实践过程中发展起来的,所以它才具有了社会历史性。

情境性:人的情感总是在一定的情境中产生的,例如,在具有快乐气氛的情境中,一个人就会产生快乐感;在具有悲哀的情境中,一个人就会产生悲哀感。这就是情感的情境性。

稳定性:宏伟的事业往往需要稳定而持久的热情,凡是成就大业的人都具有坚持不懈、勇往直前的顽强毅力,都具有不怕艰难困苦、不怕流血牺牲的高贵品质,都具有至死不渝的崇高信念。如果一个人没有稳定而持久的热情,“三天打鱼,两天曬网”,那么他必定一事无成。所以,人的情感具有稳定性。

然后,情感的生理表现却不太明显。

著名教育家夏丐尊说:“没有情感,就没有教育。”情感教育是一个过程,而情感缺陷也是多方面原因造成的。“现在教育更多的是注重知识和技能的传授,但对情感教育的关注非常缺乏。”情感教育的内容从宏观来讲主要有亲情教育、友情教育、感恩教育、怜情教育等方面。

亲情教育

教育现代大学生,我们首先要使他们具有强烈的亲情观念。那么要让他们有亲情意识,我们就要在教育的过程中潜移默化地使他们做下以下三个方面:

首先,尊重父母。由于现在的大学生多是独生子女,家庭中的亲情教育,也就主要体现在对父母的尊重上。这是与父母相处的基本出发点。我们要在日常的教育过程中使学生们树立这样的观点:我们要感激父母对我们的生养之恩。因此,无论有多大的分歧,子女都应该保持对父母的尊重和礼貌。

其次,要多与父母交流与沟通。一些学生会说父母不理解他们内心的想法。但是他们没有考虑到他们内心的想法往往是由别人转述或者在不情愿的情况下用激动的态度和不礼貌的语言告诉父母的。俗语说得好:没有父母会害孩子的。我们也相信父母是我们这一生中最值得信任和依赖的人,他们会用他们的处世经验来知道我们生活和工作。因此,我们要与父母多沟通。

第三,求同存异,不走极端。有些观点不一致,可以先放到一边,慢慢讨论,不要强词夺理,不要逼着父母接受自己的观点。有的学生甚至有极端的想法:父母不接受自己的观点,就大吵大闹、跳楼上吊的,更有甚者在一怒之下会将父母送上黄泉路,这在心理学上来讲是一种极端的心理,是应该避免和予以制止的。我们只有在和父母有不同意见的时候,能做到不走极端、求同存异,这样才能有共同对话的前提,才能保证与父母沟通的顺畅进行。

所谓的“树欲静而风不止,子欲养而亲不在”,那将是一生的一大憾事。教育大学生感念父母的恩情,爱戴父母,向他们尽孝,回报父母,己成为我们今天道德教育的一个重要内容。

友情教育

现代的大学生普遍都是出生在独生子女家庭的。长期生活在这样的家庭环境中就会使学生产生孤独感,这种孤独感在环境的作用下会慢慢放大,导致学生性格上的孤僻,不愿与人交往,甚至是自我封闭。这就形成了一种恶性循环:不愿与人交往——交往障碍——排斥与人交往。友情在他们看来似乎成了奢侈的东西。

所以,我们在教育的过程中就要使他们懂得友情的重要性和不可或缺性。要让他们了解:友情可以调节和丰富生活的内容,缓解紧张心理,避免孤独感。友情也能对搞好学习和工作产生推动力,朋友之间的相互激励是推动人搞好学习和工作的动力。集体成员之间的互相关爱,能增强集体的凝聚力,促进集体的团结和进步。

但是,由于大学生的社会阅历不深,兴趣爱好、性格习惯等不尽相同,择友标准也不完全一致,古人云“出门慎交友”,也就是说,结交朋友需谨慎,要有正确的原则做指导,抵制各种不良影响,不搞势利之交,不搞“哥们义气”;不交损友,善交益友,乐交净友。这才是真正的交友之道。

感恩教育

恩情,就是恩惠。给予、赠予、师恩、亲恩到大自然、社会的赐予,都是恩情的范畴。说到底就是一个施与回报的问题。“受人滴水之恩,当以涌泉相报”讲的就是必须回报恩情的道理。

如果我们在这些方面都能让学生做到的话,那么我们当代大学生的情感观的培养与教育也就得到了完善和充实。健康的情感,是消融代沟阻隔、排解认知障碍、实现师生感情沟通的重要和必要手段。情感教育,是一切成功教育的基础。在任何时候,任何情况下,教育工作者都不应记一条神圣的教育规则:勿伤害!

【参考文献】

[1]《当代大学生的道德困惑》,朱琼瑶等著,武汉工业大学出版社,1988年版。

[2]《当代大学生道德理想论》,张应杭等著,浙江人民出版社,1993年版。

[3]《自我锻造,追求卓越——大学生思想道德修养的实际演练》,钱焕琦著,上海人民出版社,2002年版。

[4]《透视人生: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通俗讲话》,顾坚著,安徽师大图书馆馆藏电子资源——超星图书馆。

猜你喜欢

感恩教育
浅谈幼儿实施感恩教育的几种途径
大班幼儿感恩教育实践与探讨
浅析小学留守儿童感恩教育
亲缘感恩教育研究浅析
浅论新时期加强大学生感恩教育的必要性
感恩教育在中职德育教育中的应用方法
高校贫困生感恩教育途径探析
强化系列主题班会 促进学生人生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