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转折词“然而”悟“我”否定绝望,重燃希望
2016-07-05黄丽莹
黄丽莹
【摘要】关于鲁迅《野草·希望》的主题,都离不开对希望的探讨。 《希望》以第一人称“我”为叙述视角,其思想倾向性与“我”的艺术形象密切相关。细读《希望》,本文将从转折词“然而”看“我”作为一个启蒙者如何诉说绝望中的希望。
【关键词】鲁迅 《希望》 青年 然而
《希望》写于1925年1月1日,后被收入散文诗集《野草》。鲁迅在新年伊始写下看似代表希望的散文诗《希望》,然而关于《希望》的创作动机,鲁迅在《野草》英文译本序中的阐述为:“……惊异于青年之消沉,作《希望》。[1]”
在短短的八百二十字中,转折词“然而”出现了八次。究竟“然而”的背后隐藏着鲁迅怎样的呐喊?本文将从转折词“然而”探讨“我”这一艺术形象,进而把握《希望》的主题。下面,本文将选取其中的几个“然而”作分析。
从“然而”看“我”不愿屈服,失望但不绝望的个人形象
“然而”首先出现在散文诗的第二节。开头写道“我的心分外地寂寞”[2],紧接着是“然而我的心很平安。”[3]从表面上看,这似乎是“我”即鲁迅内心“平安”的状态,然而,这样的“平安”并不是真正意义上的内心平和,反观鲁迅所处的大时代背景,在半封建半殖民地的社会条件下,在国内外反动势力的联合反扑下,胜利的果实被皖系段祺瑞“临时执政”窃取。革命的一再峰起和失败,使鲁迅的思想经历了无数次希望与失望的交替。
鲁迅在《热风·题记》中感叹:“五四运动之后,我没有写什么文字,现在已经说不清是不做,还是散失消灭的了。” [4]在鲁迅失去人生方向的时候,与羽太信子的冲突又衍化为与好兄弟周作人的决裂,因此他格外痛恨羽太信子。于是,因多次救国失败及与兄弟周作人的决裂,鲁迅深感寂寞与无奈,但是“然而”的出现,否定了鲁迅内心的寂寞,这种表面的“平安”“如同大海一般,表面平静和缓,然而可能激起狂风大浪,这种平安的状态下面其实存在着深深的不安,生命的苍白单调之下掩埋着沉重和窒息的感觉。” [5]
“然而这是许多年前的事了。” [6]上承鲁迅苍老的独白,下启鲁迅对曾经奋斗光阴的回望。看似是对未来雄心勃勃的鲁迅不复存在了,后面又紧接着用“然而就是如此,陆续地耗尽了我的青春。” [7]第二个“然而”的运用,囊括了鲁迅的青春期都充盈着希望,尽管希望缥缈,但鲁迅还是以一颗积极向上的心来面对,与这希望纠缠耗尽了他的青春。
当自身的青春消逝时,鲁迅还寄希望于身外的青春,“虽然是悲凉飘渺的青春罢,然而究竟是青春。” [8]这里的“然而”进一步说明鲁迅对青春的坚定,哪怕是看不到未来的青春,但只要青春尚在,就代表着希望仍存。
虽然鲁迅仍有重重的心理障碍,但他还是愿意扮演一个信仰坚定的角色。一九二六年十一月,他更在公开的文章中写道:“几年以来,有人希望我动动笔的,只要意见不很相反,我的力量能够支撑,就总要勉力写几句东西,……” [9]
解读裴多菲的“希望”之歌时,鲁迅写到“然而更可悲的是他的诗至今没有死。”假如一个人失去了青春,那么他就会失去希望。换句话说,拥有青春的人,拥有希望。这里的“然而”是魯迅想以此来警醒青年人,不要浪费青春,不要消沉,要为拯救处于水深火热的祖国而奋斗。
另外,对《希望》里两次出现的“我只得由我来肉薄这空虚中的暗夜了。” [10]和“青年们很平安。” [11]作一个自我的解读。从表面上看,这就像是一对因果关系,由于青年的不觉醒、消沉,鲁迅要一个人独自面对虚无,打破黑暗,昂扬着反抗绝望的激情。但不妨作这样一个解读:鲁迅作为思想启蒙的先驱,忍受着觉醒不被认可的孤独。但鲁迅却有天生的自我牺牲精神,他愿意带领青年去开拓,这主要体现于后来发生的“女师大风潮”和“三·一八”惨案,鲁迅都极力保护学生,站在学生一方,甚至公然与官方政府作对。王晓明在《无法直面的人生——鲁迅传》中提及二十年代的鲁迅是带着面具呐喊,“因此,鲁迅就是心再诚,再想遵从启蒙主义的‘将令,他内心的那些与启蒙态度并不相符的情感体验,还是会不由分说地涌上笔端。” [12] 但鲁迅在《两地书·四》中写道:
“我的作品,太黑暗了,因为我常觉得惟‘黑暗与虚无乃是‘实有,却偏要向这些作绝望的抗战,所以很多着偏激的声音。”
“所以我想,在青年,须是有不平而不悲观,常抗战而亦自卫……” [13]
由此可知,“我”即鲁迅是极力想要摆脱虚无与黑暗,否定绝望的,虽然鲁迅在《希望》中没有提及究竟他是抱着希望还是抱着绝望,但从“我“的艺术形象来看,鲁迅是虽曾失望,但一直怀抱着希望,不愿屈服,并给予青年力量,鼓励他们要觉醒,共同来反抗绝望。
【注释】
[1]鲁迅.鲁迅全集(第四卷)[M].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81:356.
[2][3][4][6][7][8] [10] [11]鲁迅.鲁迅全集(第一卷)[M].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82:177.
[5]裴军.借《希望》谈鲁迅的“希望”精神[J].芒种,2012(2)42-43.
[9]鲁迅.鲁迅全集(第二卷)[M].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81:282
[12]王晓明.无法直面的人生鲁迅传——鲁迅传[M].上海:上海文艺出版社,2001:59-60.
[13]鲁迅.鲁迅全集(第十一卷)[M].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8:20-21.
【参考文献】
[1]贾小林、喻祖权.孤独者韧性的抗争——鲁迅《野草·希望》解读[J].中学语文,2015,4.
[2]李何林.鲁迅《希望》的主题究竟是什么[J].鲁迅研究动态,1983,7.
[3]兴万生.鲁迅《野草》与裴多菲《希望》诗[J]. 鲁迅研究动态,1983,7.
[4]季中扬.论鲁迅《野草·希望》的思想倾向性[J].湖北教育学院学报,2006,23(3).
[5]田建民.重读《希望》[J].长城,2014,9.
[6]孙玉石.《野草》研究[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