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日本的“お土産”文化
2016-07-05张佳梅
张佳梅
摘 要:日本从室町时代开始出现赠送“お土産”的习俗,并在其发展过程中形成了日本独特的文化风格。本文通过分析“お土産”的历史由来和赠与动机,旨在揭示“お土産”文化的独特之处和价值所在。
关键词:お土産;动机;价值
在日本人的礼物赠答中,最频繁的便是出差或旅行归来时赠送“お土産”的习俗。“お土産”多为当地富有特色的点心,其价格也许并不昂贵,但却代表着赠送者的心意。在送上“お土産”的时候,日本人通常会用一张素雅的纸皮将其包装起来亲手交给对方,并且附上一句客套话:“つまらないものですが、ほんの気持ちです(这个小礼物,是我的一点心意)”。其实在中国,人们也有旅行归来赠送礼物的习惯,但一般仅限于家人和朋友之间,而日本人却连邻居和同事也要送上“お土産”。
一、“お土産”的历史由来
“土産”一词在平安时代的史料中读作“とさん”或者“どさん”,指的是各地向国衙缴纳的特产。“土産”现在常读作“みやげ”,则源于室町时代从神社参拜归来的贵族们献给贞成亲王的神符——“宮笥(みやげ)”。根据《看闻日记》和《满济准后日记》的记载,在日本的室町时代,上至将军下至庶民都十分流行参拜伊势神宫和熊野神社[1]。参拜神社一般需要斋戒七日,贞成亲王在贵族们进斋戒和出斋戒的日子都会举行宴会,前者叫做“餞送(饯行)”,后者叫做“坂迎え(接风)”。“坂迎え”原指在国境迎接国司的宴请习俗,自室町时代起意指迎接从神社参拜归来的人们。在举行“坂迎え”的宴会上,参拜神社归来的贵族们边喝酒边畅聊旅途趣闻,并向贞成亲王献上宮笥。
对当时的庶民而言,最大的梦想便是参拜伊势神宫。由于路途遥远、旅费昂贵,村落共同体中的人们依据相同的信仰组成一种叫做“伊勢講”的组织,该组织的成员定期集资,抽签决定代表远赴伊势神宫。临行前,村民们向被选中的代表赠送“餞別(向远行的人赠礼作别)”并拜托对方为自己祈愿,而被选中的代表在参拜归来时则会向其他村民赠送“宮笥”。“土産”和“宮笥”的共同点在于都是当地的特色物品,即前者是地方特产,后者是神社神符。“宮笥”成为“土産”表明了“土産”从纳税品到赠答品的蜕变过程。室町时代的“宮笥”原指神社的神符,伴随参拜伊势神宫的热潮,在伊势神宫的周边出现了大量以参拜客对目标的特产店,不久,这些特产店售卖的商品也被称为“宮笥(みやげ)”,现代的“お土産(みやげ)”指的便是具有地方特色的各种名产。
二、“お土産”的动机分析
现代的日本人之所以保持着赠送“お土産”的习俗主要是為了调和与周围的人际关系,笔者认为,按照井下理对赠与动机的分类方法[2],人们赠送“お土産”的动机主要包括以下五种类型:①表达纯粹的爱和好意;②为了弥补休假给同事带去的麻烦;③对日常关照的回礼;④对曾经受礼的回礼;⑤投资。
第一种动机中饱含着对受赠者的爱和好意,是最有诚意、最理想的一种赠与态度。第二种动机是为了补偿休假给别人带去的麻烦,具有表达歉意和抵消罪恶感的意思。第三种动机传递的是对他人关照自己的感谢之情,和第一种动机一样也是较为理想的赠与态度。第四种动机则是纯粹的回礼,具有强烈的义务感。第五种动机是出于功利的目的,期待未来得到回报。第一、三种动机属于情感性赠礼,而第二、四、五种动机属于工具性赠礼。根据调查发现,第一种和第三种动机的总和占到了约60%[3],可见,情感性赠礼占据了更为突出的地位。
与中国人赠送旅行土产的习惯相比,日本人在第二、三两种动机上具有自己独特的文化风格。第二种动机反映了日本文化中不愿意给别人添麻烦的特点,因为自己的休假让同事承担了更多的工作,所以会购来礼物送给大家以示补偿。而中国人一般不会觉得休假有罪恶感,也没有必要给每个同事都带礼物。可见,日本人赠送“お土産”的对象是“大家”,强调的是整体关系的和谐;而中国人赠送旅行土产的对象是“个人”,注重的是私人关系的保持。此外,第三种动机尤其反映了日本赠答文化中跨越“过去—现在—未来”的时间特点,即站在现在的时间节点上,对过去的关照表示感谢,同时期待未来也能继续关照,这里面不仅包含了情感性赠礼,但同时也隐含着工具性赠礼。
三、“お土産”文化的价值所在
平安时代的“土産”是一种国家向地方征税的形式。到了室町时代,随着“宮笥”成为“土産”,“土産”从纳税品转化为赠答品。不仅如此,赠送“お土産”的习俗从贵族普及到庶民,意义在于大家共同分享旅行地的特产。“お土産”文化的继承和发展,在现代社会仍具有重要的价值。
第一,是礼仪教养的体现。“礼物”二字,“礼”在前,“物”在后,意味着“礼”是目的,“物”是依托。日本是一个十分讲究礼仪的国家,赠答行为实际上表达了一个人的礼节和教养。每个人只有遵守大家约定俗成的共同规范,才能得到社会的接纳和认可。
第二,是传达情感的媒介。以“物”的形式来表达感谢、爱和好意是礼物的本质意义所在,随着日本社会的发展,情感性赠礼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日本的“お土産”文化最大的特点在于赠与的对象不是“个人”,而是“大家”,通过分享礼物强调一种集体的和谐。
第三,是地域文化的象征。特色产品不仅具有经济价值,而且具有符号价值,对于弘扬地域文化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而地域文化的发展不仅有利于强化当地民众的文化认同,也有助于增强日本文化的海外影响力。
第四,是地域经济的推手。依靠特色产品的生产经营,对各地的经济发展起到了积极的促进作用,特别是为当地的旅游业创造了可观的经济价值。
赠送“お土産”的习俗使得日本人像得了强迫症一样去购买旅行土产,从某种意义来说不过是一种形式化的赠礼行为,然而正是这种形式体现了日本“お土産”文化的符号价值。
参考文献:
[1]盛本昌広,贈答と宴会の中世[M],吉川弘文館,2008.
[2]市川孝一,贈答の生活学[J],生活科学研究,1989(4).
[3]平中翔太等,日本のお土産文化からみるギフトコミュニケーションへの一提言[D],明治大学商学部第45回奨学論文.
(作者单位:江汉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