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中郎别趣·看图说话(三)

2016-07-05胡传海

大观(书画家) 2016年4期
关键词:朵云轩总编笔会

胡传海

中郎别趣·看图说话(三)

胡传海

1.李一先生评论《大观·书画家》

李一先生是《美术观察》的主编,是美术界的大咖。但是李先生酷爱书法,其章草独树一帜,别具风味。前一阶段他发给我消息说:“传海兄好:晨读《大观·书画家》,本想一览即过,然一直读到现在,其中佳文甚多,引我入胜。感谢老兄惠赠爱读的杂志。李一”我马上回复:“谢谢李老师夸奖!还盼多多提意见和帮助!我在绘画是外行!有机会当面请教于您!”谁知他马上说:“编得确实好,几乎篇篇精彩,尤其兄“丙申杂谈”,有史有情有趣,郑逸梅若地下有知,亦要击掌的。李一拜。”李先生的鼓励对我们来说是巨大的鼓舞。

2.书法展与党课

以前对文化艺术作为革命的武器具有鼓舞人、激励人的作用认识不够深刻,这几天在李啸的微信中看到南京搞了纪念长征的书法展,李啸在微信里写道:“孙晓云老师说:这是一堂特殊的党课!”我当时就在想,有机会策划几个革命题材的展览,好好给大家上上党课!

4.七里传到八里

一次在漳浦蔡乙鹉兄处,晚上他说写一张吧,我想也没想就写了一首辛弃疾的《西江月》词,很快地刷刷地写完了。当时觉得自己写的很流畅,有些小得意。等到回去以后,蔡乙鹉把这张作品装裱后拍了照发给我,我这时仔细看了,忽然发现有一处张冠李戴的错误,应该是“旧时茆店社林边”,却写成了“旧时王谢堂前燕”,也就是说我把唐诗诗句嫁接到了宋词头上了。上海人把这种风马牛不相及的错误称之为“七里传到八里”。

3.王荣生总编高举革命红旗

《书法导报》总编王荣生不仅把导报办得风生水起,而且他还是当今不多的连续三届中国书法家协会理事,印章刻得特别棒。这张照片是王总编发在微信里的,估计是到革命老区旅游的时候拍的。我仔细看了,觉得王总编身上的那种质朴的特质特别符合给红军带路的农民。于是,我几乎忘记了他是书法篆刻家!

5.写书法的和看书法的

梅丽君是郑晓华任教中国人民大学时的书法硕士,后来又成了邱振中的书法博士。和郑晓华是浙江丽水老乡,人是极为聪慧。好久没有联系,她忽然在微信上发来:“胡老师,您的大作在哈佛大学艺术图书馆!好亲切啊!”我仔细一看是那本《法度·形式·观念》,这本书也是当时王南溟很推崇的,他说这是采用了“观念书写”的方法。其实,我没写几本书,主要是才情不够。这天忽然收到这条短信,忽然觉得自己的脖子有点变挺了,还把这条短信转发一些自认为是好友的朋友,拎得清的朋友马上发赞。其实,人的虚荣心始终存在的。常常需要有人拍拍马屁。

4.3 提高果农教育水平 由于果农的教育水平偏低,对信息化技术不够了解也不够熟练,阻碍了大樱桃的电子商务化,再此背景下,需要建立良好的学习渠道和路径,促进果农参与电子商务发展的水平提高。农村地方应该在政府政策的支持下,可以建设完整的电子商务学习渠道(如培训班等)。另外还需要引导年轻劳动力回流,并完善电商配套设施建设。

6.袁世凯的眼光

前几天在微信上看到一张袁世凯极为激赏的一个女人的照片,我一看觉得真是不错,是苏州名妓沈玉英,1875-1879年两次科举袁世凯都没有考中,1880年袁世凯带了一点钱前往上海,在这里结识了沈玉英。我从沈玉英的照片里觉得她的气质极好,再看看袁世凯写的“鹅”字也算不错。听说袁世凯对沈玉英说“苟富贵,毋相忘”,后来真的富贵还真的把沈玉英娶回家善待,可谓是有情义之人了。在临别时袁世凯写下一副对联:商妇飘零,一曲琵琶知己少。英雄落魄,百年岁月感怀多。

7.畅适

这幅丰子恺的画是我从朵云轩购买的。有一天我来到朵云轩看见了这幅画,觉得很喜欢,就问这幅画多少钱?他们说卖掉了,人家还没来拿。我只得悻悻离开。隔了一段时间我看到这张画还在,我说怎么没拿走,他们说买这张画的是四川文物商店的人,只不过此人腿摔断了。于是,又隔了一段时间此画还在,我就说卖给我吧。于是,就到了我手上。每每我有点疲惫的时候,看到丰先生画的此人的悠闲姿态(最主要这样的坐姿我以前也是这样)就感觉放松好多。还特别喜欢此画的落款:畅适。

8.吴昌硕的残片

那是不久前在朵云轩看见的吴昌硕所写的一张残片,上面写着一首诗:东涂西抹鬓成丝,深夜挑灯读楚辞。风叶雨花随(意)写,申江潮满月明时。我查了一下应该是漏了一个字。此诗是《兰石图》(立轴水墨纸本)上的一个款识。估计此诗是写在一个手卷上的,后来发现少了一个字,裁掉的。故而属于“边角料”,毕竟是大师的东西(好像要价8.5万),买下看看也无妨。但是我嫌贵,最后还是放弃了。

9.吴昌硕臂痛不刻印

10.曹简楼的胃口

这幅画是吴昌硕传人曹简楼的作品,是我在朵云轩看见后买下的,虽然寥寥数笔,但是却是老笔纷披,厚实遒劲。所以,我还是比较喜欢的。其实我和曹简楼有过几次在一起笔会的机会的,当时他老是和乔木一起出来,上海滩画家年纪大的还能跑出来笔会的就是他俩了,书法上是高式熊。每次等到吃饭时我看见他俩的胃口是大大惊讶的,等于是牛胃,胃口奇好。后来我才知道他们老了呆在家里觉得寂寞,出来笔会等于是散心,还有各种各样好吃的饭菜,所以,他们觉得挺好,况且有伴。后来好像乔木在一家报社笔会时走了,没多久曹简楼也去世了。

12.一带一路的书法展

行草十家的展览到了今年已经是第十年了。是在福州画院展览馆举办的,由于张学群临时开会,陈洪武受制于规定无法参加,于是只剩下八个人了。本来要捐献两件长卷作品给当地,结果只打开了一件。张学群知道后老大不高兴,不是说一带一路吗?现在只剩下一带,一路呢?所以,他很失望。其实那天太阳格外猛,热得要死,估计他们偷懒了。这个展览本来说好连续展十年,后来有不少展览和我们学了,所以就决定连续展二十年,这样估计再也没人能够超过了,想到这里大家哈哈大笑了起来。

11.唐国强的书法

在我担任《书法》杂志执行主编的时期,大概在距今十余年前,唐国强的家人(估计他自己不好意思打)打来几次电话,希望在杂志上能够介绍和发表唐先生的书法作品。后来我下属就和我说了,我当时没见过他的作品,但是我估计不会太专业。我就说我们是专业的书法杂志,需要一定的专业水准,不能说是名人的书法就可以介绍,希望他们根据自己的水平投稿。后来他们就不来了。在文学艺术界喜欢书法的不少,大多是用自己的名气,通过书法这双白手套来换钱用的。说白了也就是这么一回事。你也就不难理解贾平凹这么喜欢写字。你想如果你能够在两个小时里赚上几十甚至上百万,你会不爱死书法?

猜你喜欢

朵云轩总编笔会
少年笔会
第十一届清远市三名笔会线上举行
金秋笔会
朵云旧藏精品呈现朵云春拍
金秋笔会
【总编絮语】
朵云轩复刻百年图史
总编风采
非遗视觉:朵云轩木版水印
总编絮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