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情即天意:明末三城保卫战
2016-07-05何国庆
何国庆
民情即天意:明末三城保卫战
何国庆
发扬仁义,互重互信,保卫天下,是全体人民的责任。
明崇祯十七年(1644)三月十九日,李自成破北京城,崇祯皇帝在宫殿壁上题字:“朕为尔留仓库,尔为朕留百姓;朕为尔留宫殿,尔为朕留太庙。”自言:“万方有罪,罪在朕躬,不杀百姓,杀孤一人可也。”崇祯临难前,心之所系是自己臣民百姓的安危,之后于煤山自缢殉国,南明三朝的抗清运动也就此展开。明亡之际,士大夫所面临的是一连串的选择,第一个要面临的自然是生与死,也就是殉国与否的问题。殉国者自然是求仁得仁,一死了之;而存活者则要面对抵抗或投降的抉择。在此,我们以明末江南三城:扬州、南京、绍兴的保卫战为例,探讨大臣意志对全城百姓身家性命的影响。
扬州
据我们所受的历史教育,史可法(1602—1645)死守扬州,是明末死节志士里最为可歌可泣的一幕。而史可法忠肝义胆的形象,有相当部分与他的老师左光斗(1575—1625)有关。方苞《左忠毅公遗事》是中学国文教科书中选录的著名篇章。左光斗是东林党要员,曾经拔擢过史可法。左光斗被陷害入狱,史可法目睹了老师与魏忠贤恶势力斗争至死不屈的精神。正如他自己所讲,“吾师肺肝,皆铁石所铸成也”。我们可以说,正是左光斗的意志,锻造了史可法忠君爱国的精神。
史可法行书扇面
左光斗行书尺牍
钱谦益行楷书诗扇面
史可法原是弘光朝的兵部尚书,但被马士英等人用计排挤,被迫自请督师江北扬州。此事传到各地后,引发士民的愤怒与反对。当时有人把史可法比做李纲,将马士英比作秦桧,可见舆论已经视他为兴复故国的民族英雄了。正如曾在他手下当过幕僚的侯方域(1618—1654)所言,史可法的忠贞死节可与文天祥比拟。
王铎草书临《淳化阁帖卷》
明弘光元年(1645)四月二十五日,清军以红夷大炮攻破扬州城,史可法自刎不成,被众人拥下城楼,他大呼“我是史督师”被俘,慷慨陈词后从容赴义。可法虽死,部将刘肇基继续率领余部与清军鏖战,经过激烈战斗后,清军才占领扬州。城破后,多铎下令血腥屠城,十日不封刀,死难者八十万,史称“扬州十日”。史可法遇难后,副将史德威遍寻遗骸不得,次年,扬州百姓葬史可法衣冠于梅花岭下。清代散文家全祖望所作《梅花岭记》,收录于《古文观止》,即为对史可法忠烈节义的怀念。
在扬州一地,当时史可法的幕僚里有非常多的人才,除了前面讲到的“明末四公子”之一的侯方域,还有系出名门的安徽桐城人何亮功,是晚明一代名臣何如宠(1569—1642)的孙子。何如宠家族与同乡左光斗有通家之好,何、左同为东林人士,声气相投。何亮功与侯方域、方以智(1611—1671)为好友,于史可法幕下担任文书,根据计六奇《明季南略》记载,著名的《复多尔衮书》就是出于何亮功的手笔。
南京
南京是明朝的两京之一,北京沦陷后,南京的局势更显扑朔迷离。从北方南下的宗室,有万历皇帝的侄儿潞王朱常淓,还有万历的孙子福王朱由崧。史可法、姜曰广等主张立潞王,而凤阳总督马士英(1591—1646)与阮大铖(1587—1646)计议,拟立福王朱由崧,以兵马护送福王至仪真。史可法等人迫于无奈,只好叩首接受。1644年五月十五日,福王即帝位,下诏改明年为弘光元年,推史可法、高弘图、马士英为阁臣,以王铎(1593—1652)、姜曰广为东阁大学士。
王铎是我们熟知的大书法家,如果不是福王的任命,他也许会在颠沛流离的局势下,于改朝换代后成为寄情书画的遗民。
但因为福王一家逃难时,正遇上王铎与家人流寓怀州(怀庆,今河南沁阳),王铎给予他不少照料。也正因此,历史将他推上了极富戏剧性的舞台,出任弘光朝高官,最终降清。
一个月以前,史可法兵败扬州,招致清军疯狂屠城。如此惨烈的屠杀,对南京城内的臣民们无疑是个巨大的恫吓。弘光元年(1645)五月十日,福王与马士英出逃,南京城内大乱,百姓需要共主,从监狱里救出那位被王铎指认为假货的“太子”,拥立为皇帝。此时王铎已经易服准备出走,没想到被认出,惨遭百姓痛打,幸有赵之龙出手相救才免于丧命。五月十五日,大学士王铎、钱谦益等率领文武百官、兵马二十万,开南京城门迎降。
王铎入清虽仍任官,但并无实权,终日以诗酒书画为伴。从王铎书画作品的受赠人来看,他往来的对象有一部分是遗民,一部分是入清任官的前明官员。再从王铎与同时代文人的诗文酬唱观察,当时入清任官的士人与遗民之间的关系,事实上并不像原先所想象的那般对立与紧张。
王铎《行书赠单大年家丈》条幅
陈洪绶作品
至于弘光朝另一要臣钱谦益(1582—1664),他与王铎被列入清乾隆所编的《贰臣传》,在清朝高压统治的政局下,乾隆其实有杀鸡儆猴、教训汉人的意味。钱谦益入清之后又生活了二十年,却只当了五个月的官,谈不上与清政权有积极的合作,他的墓志铭甚至是一代大儒黄宗羲所撰写,可见他在遗民群体中仍葆有一定的声望地位。
回顾王铎与钱谦益迎降一事,虽于日后的史家笔法下被批评,但从当时南京城的情况来看,他们两人虽然承受了千古骂名,何尝不因此让全城老百姓得以存活下来呢?
绍兴
明崇祯十五年(1642)清兵破兖州(山东兖州),当时藩封兖州府的鲁王朱以派自缢殉国。崇祯十七年(1644)崇祯皇帝封朱以派弟朱以海(1618—1662)为鲁王,随后李自成破北京,朱以海南奔。弘光元年(1645)南京、杭州相继失陷后,鲁王朱以海于绍兴宣布监国。在史可法殉国、王铎与钱谦益投降后,鲁王监国的绍兴城中,还有英勇抵抗清军的余煌(1580—1646),而他选择了截然不同的第三条路。
余煌信札
顾炎武手札
我所收藏的明人尺牍中,有一件署名“煌”,一开始以为是张煌言。后来从可靠作品的笔迹上对照出是余煌,进一步查考他的生平,才知道是位很了不起的历史人物。余煌,字武贞,绍兴人,天启五年(1625)状元。弘光元年(1645),鲁王监国绍兴,起余煌为礼部右侍郎,再起户部尚书,皆不就任。来年,因武将骄横,余煌才拜为兵部尚书。清顺治三年(1646),清军直逼绍兴,鲁王仓皇遁逃,有人建议余煌组织兵马据守绍兴,余煌冷静分析了局势说:“大势已去,江边数万兵马已不堪一击,还想以老弱残兵死守城池吗?徒劳的抵抗岂不是残害了百姓?”他下令打开九个城门,并用红笔大张告示,让军民出城避难。城空之后,他写了一首绝命诗:“穆骏自驰,老驹忍逝。止水汨罗,以了吾事。有愧文山,不入柴市。”穆骏指鲁王,老驹指自己,汨罗取屈原投水典故,文山是文天祥,柴市指刑场。余煌从容穿好朝服,告诉仆人:“我死后,随便弄口棺木,敛以常服,不作佛事,不入乡贤祠,不刻文集,不要墓志,不择地理,只在墓碑上写‘明高士余武贞墓’就可以了。”余煌独自来到渡东桥投河,不料却被舟人救起。两日后再投河深处而死。
绍兴死节的明朝大臣中,王思任(1575—1646)也是很让人佩服的一位。他是万历二十三年(1595)进士,与余煌同为绍兴人,是晚明著名文学家。鲁王监国绍兴,以王思任为礼部右侍郎。他上书极言诸乱的缺失,鲁王不听劝告。绍兴城破,王思任入秦望山,居住于祖坟旁边的孤竹庵。御史王应昌邀请他入仕新朝,王思任复书婉拒,绝食七日而死。
鲁王兵败,余众逃至附近的四明山区,吸收窝藏山间的流寇以图复起。所谓的“义军”为求军需反而烧杀掳掠,地方人士因此组织乡勇对抗,鲁王彻底失去民心。大画家陈洪绶(1598—1652)当时也生活于鲁王所治之地,在绍兴兵败后,陈洪绶有不少诗记录鲁王官军的行径。清顺治三年(1646)作《避乱诗》一百五十三首,其中《作饭行》诗即写道:“鲁国越官吏,江上逍遥师。避敌甚畏虎,篦民若养狸。时日曷丧语,声闻于天知。民情即天意,兵来皆安之。”这里所说的“逍遥师”“甚畏虎”,是鲁王官军给人民的观感。“时日曷丧”语出《尚书·汤誓》,形容誓不与其共存,痛恨到极点,这样的声响,上天应该是听到了。而处于连年战乱、民生凋零的绍兴城中,末两句的“天意”与“安之”,是否即为老百姓衷心所向往的呢?
结论
士大夫于鼎革之际对于出处的抉择,所必须考虑的问题非常复杂。有人选择易地储备,等待匡复大明;也有人选择削发礼佛,逃禅遁世。而史可法、王铎、钱谦益、余煌都是站在历史现场的风云人物,结局却大为不同。史可法固然是人所皆知的忠烈典型,王铎与钱谦益也在矛盾两难中保全了百姓的身家性命。相较于扬州屠城与南京投降,余煌顾及军民百姓的安危,自己最终却壮烈殉国,是我钦慕的典范。余煌具有强烈的忠君思想,但亦能感受到百姓们对太平之日的向往。并非所有人都想英勇抵抗清军,很多人只是图个安居乐业的未来。余煌因此大开城门,让百姓们自由撤离绍兴城,自己却选择壮烈殉国。
以台湾开发史来看,从前我们的祖先筚路蓝缕从唐山过台湾,为的是讨生活;今天唐山与台湾的交通往来已不是难题,而我们能否继承祖先渡海开发、勇往直前的精神呢?传统的正史写作,大多站在政府的角度来看事件,以典章制度、国家武功、民族兴亡为叙事重点。如今,我们换个角度从人民的立场设想,如果让时光重回明末的扬州、南京、绍兴三城,我们会选择住在哪座城呢?
清初大儒顾炎武(1613—1682)于《日知录》中提到,自古以来就有“亡国”“亡天下”的说法,易姓改国号叫做“亡国”;仁义之道被蒙蔽,人与人之间拼个你死我活,不分输赢不罢休,这叫做“亡天下”。顾炎武以一段文字做总结:“保国者,其君其臣肉食者谋之;保天下者,匹夫之贱与有责焉耳。”也就是说,保卫国家是国君与大臣的责任;保卫天下,即使是平民百姓也都有责任。
因此,保障人民的身家安全,是上位者的职责;发扬仁义,互重互信,保卫天下,是全体人民的责任。唯有上位者以人民福祉为出发点,体恤人民为生活奔波两岸之苦,效法余煌大开城门,让百姓自由选择出路,如此才能为人民带来富足安乐的生活;唯有族群尊重彼此,人民以仁义为依归,国家才能在修身、齐家、治国的基础上,达到“平天下”的理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