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承黄梅戏之我见
2016-07-05宁宝龙
○ 宁宝龙
随着社会的快速发展、多元化文化的繁荣,社会因素、市场因素、戏曲本身问题等一直困扰着戏曲艺术的发展。黄梅戏作为一个地方戏曲剧种,在全国的影响度非常大,一部《天仙配》的电影,在当年只有四、五亿人口的中国,观众人数已达到1.48亿人,按今天的票房观来看,没有哪一部热片能够超越当年的《天仙配》。黄梅戏也就是在那个年代红爆了全国,成为全国五大剧种之一。一代黄梅戏表演大师严凤英家喻户晓,一曲“树上的鸟儿成双对”唱遍全国乃至世界。
黄梅戏发展到今天,一代代的黄梅戏艺术家们作出了巨大的贡献。
文化体制改革,我们安徽率先走在了前列。改革是喜是忧,我们暂且不论,我们急需要解决的是培养黄梅戏的继承人才。人才是这个剧种的希望和未来。作为黄梅戏发展发源基地——安庆,黄梅戏领军人物韩再芬、再芬黄梅文化艺术有限公司,应该怎样着手培养黄梅戏艺术人才?对于这个问题,我来谈谈个人的观点和建议。
从深远的角度来看,黄梅戏首先要做的是更好的宣传,普及交流,这是基础。中国大多数传统音乐都衍生于民间,往往运用方言演唱传播,越剧如此,黄梅戏亦然,所以许多传统音乐在语言上都有局限性。然而为何越剧,包括泉州南音等这些地方性的戏曲,音乐能受到众多非方言使用者的热爱并对其展开深入的研究?而黄梅戏却做不到,这是值得我们反思。据我了解,福建泉州市早在1990年就把南音编成教材进课堂,并每年定期举办中小学生南音演唱比赛,多次举办泉州国际南音大会演唱活动,真正让南音在全国乃至世界范围内为人们所熟知,进而促进了人们对南音的普遍关注,对南音研究兴趣的日益浓厚。相比之下,黄梅戏的宣传力度从基础上就不及越剧和泉州南音,只有从小接触的多,有了了解,人们才可能热爱这门艺术。虽然我们举办了很多届艺术节,宣传力度也很大,但是官方味太浓,没有真正做到普及和传播,抓了西瓜丢了芝麻。
政府及相关机构必须制定政策,尝试让黄梅戏走进中小学,在传播传统艺术、弘扬民族音乐、丰富校园文化的同时,激发青少年对本土地方戏曲的热情。这也可能填补历来戏校招生难、生源无的困境,虽然口号打了,却总是没有真正去落实。
创新是灵魂。清代戏剧家李渔说过:“变调者,变古调为今调也——变则新,不变则腐;变则活,不变则板。一切传统音乐能千古流长的根源是‘变’(即创新),黄梅戏也不例外,因为珍贵的传统文化遗产并不是在时间、空间上凝固静止的对象,而是在生活中不断继续生长着的。保护传承黄梅戏不能同现实生活相割裂,单纯的保护与保存,不科学也不可行。今天,黄梅戏的表演方式、内容、节奏、语言等方面大都还保留着以往的形态,而其发展却面临着生存环境的重大变化,与现代人的审美欣赏角度产生距离。所以,开展艺术创新、增强时代感,是黄梅戏艺术发展的必然要求。需要指出的是,这种创新应当是在黄梅戏音乐固有特征的基础上创新,即保持本源不变的创新,我们可以从剧本、表演等方面着手。
传承是关键。传承是任何传统艺术必然面临的重要问题,也是我今天要讲的主题,不容忽视。黄梅戏艺术的传承,关键在于改变口传心授为主的古老教学体系,积极创造条件,促进黄梅戏艺术教育的专业化,让传统艺术进入高等专业教育体系,让学生更系统地学习专业理论,使之既具备丰厚的传统艺术表演能力,又掌握扎实的戏曲专业知识。作为再芬黄梅文化艺术有限公司,在人才引进和培养的问题上更值得去深思。针对黄梅戏艺术的整体人才缺乏的情况,我们应该采取更好的措施,面对全国招收和引进人才、培养人才,培养演员、编剧、导演、灯服道效化,努力培养面向新世纪、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新型戏曲人才。我院作为黄梅戏人才培养基地,通过分析戏曲发展现状与趋势,研究社会对戏曲类型人才需求的特点,更新教育观念。
——变则新,不变则腐;变则活,不变则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