别让灵魂变老
2016-07-04邓勤
邓勤
周六是舅妈六十大寿,刚到乡下舅妈家,她就喜滋滋地迎上来叫我:“三三来了,快进屋坐!”如今我四十岁了,爸妈都称呼我的学名。只有舅妈还亲热地叫我乳名“三三”,这一声呼唤让我百感交集,一下子将我拉扯到儿时的记忆中去。舅妈这不变的称谓,让我意识到,就算我走得再远,我也无法真正离开故乡。因为我的父母,我的亲友在这里,我的根在这里。
人到中年,往往会开始怀旧,我也毫不例外。一张老照片,一个老物件,一声呼唤,一段陈年旧事,都可以让我瞬间从喧嚣的社会中迅速穿越到过去。回忆是温馨的,人事是鲜活的,尽管我们的过往总是充满了苦难、挫折或迷茫。但像我这等同龄人,不管身处天南海北,谁的过往又总是充满亮色呢?我们是时代的见证者、亲历者,因此将我们的经历记录下来,就可以引起大家的共鸣,甚至成为后人研究这段时期的佐证材料。我们是人生过客,也是现实看客。世界舞台,大大小小戏剧层出不穷,令人目不暇接。当一名认认真真的看戏人,偶尔写下看戏杂感,与读者交流,不亦快哉!
李辉、叶匡政、韩浩月、潘采夫、绿茶和武云溥,他们是作家、出版人,或知名媒体人。他们分别生于上世纪50年代到80年代,都和文字打交道,是时代的见证者和记录者。他们拥有一个微信公号“六根”,每日推文,每周荐书,拥有一个不大不小的固定读者群。《记得有人在等你》就是微信公号“六根”头一次集结出版,书中包括故乡、县城故事、暖男、追忆、那人那书、栖居、阅读等十章,每一章节都是六位作者的同题材文字。他们虽然现在都住在北京,但却来自不同的地域,六人的回忆不尽相同,再加之文风各异,因此这本书可谓异彩纷呈,颇有嚼头。
李辉在序言中说:“我们六人,自然没有雄心大志,更没有猜透历史之谜的冲动。不过,现实之人,谁敢说自己身上没有浮士德、唐璜、哈姆莱特的斑驳碎影?清醒、懵懂、迟疑、彷徨、自大、轻浮、持重……任何一种性格特征,都可以在不同人的身上,找到不同程度的对应。”诚如李辉所言,在六位作者的忆往谈旧中,我们或多或少都可以找到自己曾经的影子,也算是心灵的一种慰藉吧!
“从某种程度上讲,中国最好的故事在县城,这些故事生猛、真实,带着土腥气,讲述时不需要矫饰,这些故事有世俗功利的一面,但牵扯到骨与血的时候,却一点儿也不掺假。”我完全同意韩浩月在文章《县城里的中国故事》中阐述的观点,县城说穿了就是一个大城镇,它一头连着乡村的质朴与贫穷,一头连着城市的狡黠和富足。它就是成千上万国人的梦想所在,只要讲好了县城故事,我们就可以理解当下中国发生的沧海桑田。
怀旧是现代人的通病,作为年届不惑的老男人们,我们应有一颗旧灵魂,就像黑塞在他那部著名的《荒原狼》中描述的哈勒尔一样。年龄可以变老,别让你的灵魂变老,尽量保持它年轻且不被伤痕布满,这样它才能帮助你感受和体会这世界上无法用物质衡量但却奇妙无比的爱情、亲情以及其他,才会记得有人在等你回家,等你说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