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者常成,行者常至
2016-07-04王玉兰
王玉兰
为期10天的河北师大“国培”结束了,学习的收获成果显然三言两语无法概括,长篇大论也可能大而无当,然而在衡水中学一天半的参观调研却让我思绪万千,颇多感触而欲一吐为快。2015年,衡水中学119名学生被清华、北大录取;17名被港大等香港高校录取;72名被伦敦帝国学院等国外著名高校录取,成绩令人咋舌。衡水中学已经成了一种现象,“超级中学”几乎就是专指它,而各种媒体上也充斥着关于衡水中学各种或被神化,或被妖魔化的报道。百闻不如一见,实地一探究竟吧!
走在衡水中学老校区外,街道边的墙壁,考入北大、清华的学生头像一字排开挂在上面,蔚为壮观。但状元学子的巨幅照片与简陋破旧的墙面、杂草不时映入眼帘的景致着实不相匹配。衡中究竟怎样从这里走向全国?
场景一:早上5:50分,高三22个班的学生喊着雄壮振奋的口号,排着行间距统一的队列,以整齐划一的步幅在操场上跑动,场面震撼,这就是著名的衡中“跑操”。短短几分钟,学生们小跑着完成集合整队。开跑前的两三分钟的整队时间,先到的学生手拿书本都在大声朗诵,不参加跑操的同学(身体原因等)在操场中间排成两列,自觉地看书。跑操过程中,有戴黄帽的同学对各班进行打分、考评。
场景二:6:10分早读,我们还没走进教室,远远看到的是绝大部分班级学生竟然站着。走近教室细看,没错!是站着早读!这是他们集中注意力的一种方式,就这样大声读书直至早读结束铃声响起。
场景三:中午,高中三个年级错时四分钟下课。午餐时间,眼见的是大部分学生小跑着去食堂或寝室,中午一小时的午休也是统一行为,哨声一响,寝室过道的学生立马进宿舍上床休息,瞬间安静。
场景四:晚6:40,晚自习铃声一响,各班立马安静下来。晚自习为三节课。下课时,学生上厕所、灌水喝水、上学校网络终端查看视频、查找资料的都有,就是没有喧闹与追逐的现象,上自习铃声再次响起,学生跑进教室即刻进入学习状态,此时很多教室都没有老师。
场景五:高中各栋教学楼内、教室里各种标语、口号乍一看煽情、雷人的不少,各种先进表彰榜单、检查表、教学进度明细等随处可见。仔细揣摩内容,实则极具针对性:突出理念的标语有“拼在高三,赢在高考”“我现在的行动能否匹配心中的理想?”“我到衡中来干什么?”等;具体细化的标语则有“自习零抬头、课间零喧哗、作业零迟交、课堂零走思、个人零违纪”等;考试范围明细表、考试规范答卷展示、班级间竞赛挑战书、值勤公告板、优秀学生风采展、各种常规纪律考评汇总、检查量化表等清晰而又富有实效性。
任何一所学校成绩的取得,必定有其相匹配的学校文化。通过实地观察、交流,对衡水中学印象最为深刻的是学校十几年如一日地坚持自己的“卓越”理念,乃至偏军事化的管理。在现行高考制度的背景下,学校能最大限度地挖掘学生潜能,提高他们的学习效率,取得最佳成果无可厚非。
“衡中现象”在社会上引起极大关注,支持者与反对者各执一词,争论不休。反观目前许多地方的教育现状,我认为,衡水中学的确有很多地方值得我们借鉴。
“爱学生”是教育永恒的主题,但过于强调就显得矫情和苍白,对于未成年的学生,首先须做好品行教育,规范养成。德行教育不是靠空洞的说教、简单地等待与宽容就可以了,必须通过一项项具体的行为规范与让学生切身体验才能达成。因此,纪律条款的约束、细致入微的考评是必不可少的。这样,激励与惩戒并举,从源头端正,才能让学生形成好习惯。衡水中学“跑操”让我震撼的不是外在的表现,而是从中自然流露的集体意识、纪律意识、吃苦精神和昂扬向上的斗志与信念,而这些,恰恰是许多当代青少年所欠缺的。甚至衡水中学还有“学生在学校手机使用一旦查实,停课一个月,家长领回家”这样看似不近人情的规定。但正因为校长顶住压力坚持执行该规定,才使学生更专注于学习,每一位老师也切身感受到该规定的好处。
衡水中学在提高教学质量、狠抓教师能力的培养方面不遗余力,而且有很多独到之处。在与學校数学教研中心禇主任交流及实地考察得知,衡中学生所有作业、训练题、考试题全部由学科教师编制而成。学校建立起完整的学科分年级、分层次题库,同时规定各学科教研中心必须确保每届题库更新率超30%。学校允许教师个人购买教辅资料作为充实题库的素材,开通各种教育网上资源,广开教师外出学习、培训之路,以便获取各类相关信息。学生在教师统一安排下完成强化训练,“导学案”自成体系、特色鲜明,关键是具有实用性、针对性,衡水中学高考成绩的辉煌,正是来源于此。
“一出一进”窥全景。进出衡水中学校门的两次遭遇,使我感受到了一所学校规范的管理是多么重要。在实地参观完晚自习后准备离校时,我们一行被学校门卫拦截,50人在10度左右的寒夜中站了近15分钟——尽管我们有衡中负责接待的陪同教师,“国培班”组织负责人在场。经了解,原来我们进校时学校保卫处向门卫确认了参观时间,但没告知离校时间、人数。无论衡中老师及带队负责人如何解释,门卫都坚持必须走程序,需校保卫处负责人电话告知并确认出行人数才能予以放行。衡中实行严格封闭管理,家属、学生不能随意进出校园,门卫要确保没有外人未经允许的进出,责任意识及执行力强。无独有偶,第二天,我们去衡中新校区参观,当大客车抵达新校区大门时,我们被要求全体下车,除了按规定在门卫室登记事由外,学校保卫人员要清点人数,大家也都挂上了参观证件,才能上车进入学校。
最后,我想说的是,衡中学生不是外传只会读书的呆子,学校每年五十余项特色活动开展得有声有色。“道不坐论、德勿空谈”,学校的“八十华里”户外拉练、“成人礼”课程、车模航模竞赛、校园心理剧大赛等各种活动丰富多彩。因学校德育活动的丰富多彩与成效显著,2015年1月,国务院研究室编发2015年1号《送阅件》,以“创新发展培育英才——河北衡水中学以德育为先办学经验和启示”为题,将该校以德树人、特色育人经验呈送中央政治局、书记处、国务院高层领导参阅。
“衡水教育模式是不是好模式”在我看来就是一个伪命题。世上没有两片相同的树叶,各个学校的发展也离不开其特有的环境、自身传统文化的浸染,更有俗称的“生源”质量高低、政策差异。对于改变大局、大环境,我们或许势单力薄,但我们有足够的力量改变我们自己教育教学生态。只要付出勇气和担当、责任与坚持、行动与作为,目标与愿景将变为现实。
《晏子春秋》有曰:“为者常成,行者常至。”无论多难做的事总去做,就一定能做成;无论多么遥远的路总去走,就一定能达到。多么朴素的道理,与广大教育者共勉。
(作者单位:江西省九江市同文中学)
□责任编辑 万永勇
E-mail:jxjywyy@126.com